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安意如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安意如 | 书号:44742 时间:2017/12/10 字数:3386 |
上一章 江城子 下一章 ( → ) |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満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已亥记梦》 这首词很多人烂 ![]() ![]() 史载,王弗 ![]() ![]() ![]() ![]() 《东坡逸事》里有王氏“幕后听言”的故事,是说东坡每有客来,王弗总是躲在屏风的后面屏息静听。不过我想那应该是些家里的亲眷叔伯,或是无关紧要的员官朋友,来求东坡办事聊天,言谈间偶然论及新物,妇人家听听也不要紧,只当长了见识。这自然是东坡的豁达开明处。那是宋朝,整个人文思想已由唐朝的外放式向內缩紧,女子的天地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东坡能如此待王弗,⾜见其不是一般男子。 但若是一⼲政要来访,退居密室尚且不及,如何轮得到一个女子,幕后听言⼲涉时政?苏轼再豁达也不会做此逾礼之事,他是士大夫,不可能逃脫礼教,即是现在也不太可能。其实国中的男子,从古至今,骨子里未尝有翻江倒海的变动。在某些事上,他们坚毅得叫人惶恐,历经风雨却依然故我。 往往待客人走后,她每每软语相劝,说得在理又每得印证,连苏轼也是服的。他得她,是真正的贤 ![]() ![]() ![]() ![]() 什么时候读到这首《江城子》已经不记得了,应该是在 ![]() 又有金庸写杨过十六年后在绝情⾕候小龙女不至,夜一⽩头,是《神雕侠侣》里最伤情的一段,金老头儿这样写—— 霎时之间,心中想起几句词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満面,鬓如霜。”这是苏东坡悼亡之词。杨过一生潜心武学,读书不多,数⽇前在江南一家小店酒壁上偶尔见到题着这首词,但觉情深意真,随口念了几遍,这时忆及,已不记得是谁所作。心想:“他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我和龙儿已相隔一十六年了。他尚有个孤坟,知道爱 ![]() ![]() ![]() 无论是文字还是影像,这一段每每惹我落泪,从无落空。追想起来,应是在看《神雕侠侣》之前已有了印象,所以后来读到便如故人重逢,有无比的亲切感。我想起这书中还有一首元好问的《迈陂塘》,起句是:“问世间情为何物?”也是多赖金庸小说的宣传才广为人知。可见武侠也有好的,就看人怎么看。一样的道理,世人多评定苏轼为豪放词派,其实子瞻的情词小令一样写的清灵疏秀,媚柔不让婉约派,风骨刚硬处,又胜其一江舂⽔自东流,由不得人不服。 他和李⽩一样是天才。天才每不为世俗流法所拘,所经所历每每淡笔描摹,却是风雨也不能减损其意。 苏轼一生为情所重,也自多情宽厚,有树 ![]() 曾记他任杭州通判时,有一天与朋友在西湖饮宴。从远处驶来一条彩舟,舟中有一位三十余岁的淡妆女子,异常美丽。那女子到了苏轼船前,自报家世道:“小女子自幼就风闻苏大人的⾼名,听说您今天来游西湖,特意赶来,也不怕公公婆婆怪罪我不守妇道。今天见到您,真是很荣幸。也没什么可以表达我的仰慕之心的,小女子善于弹筝,今天就让我为您演奏一曲罢。”说罢,她弹了一曲,琴音如诉,她⾼贵娴雅的气度和⾼超的技艺,使在座众人都为之动容。 女子献完这支曲子,恳求苏轼说:“今天得见苏公,乃小女子三生之幸。只求您赐我一首小词,作为我终⾝的荣耀,不知您能否应允?”苏轼不好驳她的盛情,当即作词一首: 凤凰山下雨初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 ——《江城子》 又据元代龙辅《女红余志》记载,惠州有一温姓女子名超超,到了十五岁都不肯嫁人。当听说苏轼到了惠州,才 ![]() 数年后他故地重游,听人说超超已死,葬在沙地里,悚然动容,为她写了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有人评东坡这首《卜算子》独有那种“寓意⾼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的好处“是坡仙独至之处”《卜算子》的轻灵不同于《⽔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洒然,不同于《念奴娇·大江东去》的磅礴,不同于《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迈 ![]() ![]() 然而他和超超之间,就像现在某某明星和粉丝之间的相遇相识,看起来 ![]() 这些女子于他,也只是生命里的揷曲。不是无情,亦非薄幸,只是我们一生中会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驻⾜的又有几个?生命是终将荒芜的渡口,连我们自己都是过客。他挽留不住超超,更挽留不住王弗。 王弗二十六岁因病亡故。死后四年,苏轼又续娶。我只觉得他是好的,续娶的夫人也是好的。她 ![]() 现在不再执拗地认定,一个人一辈子只爱一个人是值得称许的。童话里王子永远只爱公主一个人,那是童话,要保留纯净。现实是,公主和王子都已经慢慢长大,人和人之间会渐行渐远。城堡已经凋敝,红粉的玫瑰早就开始败⾊。 苏轼写《江城子》,王闰之想必是知道的,也没有嫉妒和埋怨的心。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守,是心里留着他(她)的位置,凭谁也取代不了,后来人的影像与先人也不要重叠,各有位置才好。 爱要爱得这般豁达,明亮,九曲柔肠。所以,他十年后还记得王弗在小轩窗下梳妆的情形,在她坟前默然落泪,无处话凄凉。他不是,生前辜负,死后说相思,用锦绣文字把自己包裹得华丽颓唐。这样的爱,深重,纯粹。与娶 ![]() ![]() 对每个爱人珍重,彼此之间没有模糊的替代,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谁,需要的是什么,若爱的时候只爱一个人,不要有旁枝进来 ![]() 男的,不是杨过,女的,不是小龙女,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苛求完美无缺的爱情?为守而守,到最后爱枯心死,还不如顺其自然,彼此倒能留三尺回旋之地相思。 读《江城子》,读破苏轼一片心。 wWW.igMXs.cOm |
上一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下一章 ( → ) |
惜舂纪美人何处日月观音世有桃花上海日记客过亭蹉跎岁月爱也无奈华都 |
安意如的免费综合其它《人生若只如初见》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