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安意如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闺蜜小说网
闺蜜小说网 历史小说 武侠小说 网游小说 乡村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小说排行榜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军事小说 推理小说 校园小说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双向暗恋 滛糜之局 曾照云归 宠媳无边 深闺滛情 宫门滛后 滟妇怀舂 精养父女 爱卻之牢 衣我以夜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安意如 书号:44742  时间:2017/12/10  字数:3587 
上一章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下一章 ( → )
  随手翻过苏轼的词集,读到“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几句,却总能越过苏轼,想起王朝云。

  是胡兰成,在“生死大限”里清淡地提及。他起笔说“苏轼南贬,朝云随侍。”八个字,隽永的好像一掊泪。不必再看下去,这个妖冶的男人,就那样清淡的笔,随手一抹,已经撩得我哀伤不堪了。

  怎么能不记得,朝云如他所言是歌扇舞袖的女子。东坡和朝云西湖初遇,应是神宗熙宁四年的事。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是辅官,只负责审案,公务并不繁重。闲暇时,好山⽔的他就和朋友一起游山玩⽔,饮宴赋诗。生洒然不拘行迹的东坡,在杭州的灵山秀⽔中乐陶陶地过。一⽇,宴饮时,他遇见轻盈曼舞的王朝云。他的子总姓王,或许,他真的与王氏缘深。

  那时她形容尚小,只十二岁。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虽⾝量不⾜,却别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他看得⼊神,这个女子仿佛在很久以前就见过。碍于⾝份又不好露得太明,只淡淡一笑置之,心思却有一缕总被绊住了,心有挂碍。

  游船复饮宴,他又见着她。“千万年里千万人中,只有这个少年便是他,只有这个女子便是她,竟是不可以选择的。”这一句,宜当用在朝云⾝上吧。抱歉!这一次,他的一双眼再也离不开换作素妆的她。朋友看出门道来,叫他赋诗,他脫口便是——

  ⽔光潋滟晴偏好,山⾊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两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睛后雨》

  朋友们哄然叫妙,已解其意。便有人暗中将朝云买下,送至苏府。这时朝云尚懵懂不解,她太小,不明⽩这些大人们拽文的奥妙。可是数年后,她却在苏轼和苏夫人的‮教调‬下,成了一个识词解意的“如夫人”那一年,苏东坡已是四十岁的中年男子。

  《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侍姬)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満⾐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舂矣。’”

  这段话翻译成⽩话文也好理解,说苏轼和妾朝云在花园闲坐。正值秋霜初降,落叶萧萧之际,苏轼凄然有悲秋之意,吩咐朝云拿酒来,唱《蝶恋花·花褪残红》一词。朝云刚开口,还未唱就已泪満⾐襟。苏轼问她为什么感伤,朝云说:“我最怕唱到词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触景生情实在太伤人。”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却又伤舂。”

  她如何能不伤感?她唱《蝶恋花〉凄然不成歌,是因为她体味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旷达与感伤相杂的情怀。正是明⽩他是那样豁达宽和的人,才替他伤感。他实在不该受这样的磨难。朝云待子瞻亦如黛⽟待宝⽟。世皆言黛⽟爱哭,却不知她的泪总是为怜惜宝⽟而落,不是为了自己。朝云也是一样的心思。我想,子瞻是明⽩的,不久,朝云病亡,苏轼终生不再听这首词了。

  彼时,宋哲宗业已亲政,用章惇为宰相,新官当政,于是又有一批不同政见的大臣遭贬谪。苏东坡也在其列,被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这时他巳经年近花甲了。眼看运势转下,难得再有起复之望,⾝边众多的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这是人心凉薄,亦是无可厚非。只有朝云始终如一,追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惠州。

  对此,重情的苏轼一直铭铭与心,却不宣诸于言辞,因为夫就是这样寻常的⽇子,寻常的两人,也不需要満口言谢。也是人说的,人世是这样的浮花浪蕊都尽,唯是命相知。直到有一天他读到⽩居易的诗,才不无自豪地怈露心机——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雨云‬仙。

  此诗有自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夫谈笑戏谑间,子瞻的満⾜和感宛然可见。

  这个十二岁进门的丫头几十年来侍奉在他左右。在他最得意时,在他最倒霉时,都誓同生死。面对比自己大许多的丈夫,朝云的生死相从不是源于刻骨铭心的敬和爱又是什么?她固然聪颖不凡,才能当得上他的解语花,他的“如夫人”他又何尝不是横绝百年的男子,天资卓绝的才人?

  一个没有才的男人,永远得不到女人的喜和尊重。男人不要总说女人物质,女人纯洁起来,也是瑶池仙露,一点俗事不沾的。端看做男人的,有没有这个能力让女人死心塌地?

  朝云死后,苏轼葬她于惠州西湖,墓边筑“六如亭”长伴红颜。他虽然没有和她葬在一起,我想,朝云也是没有怨意的。情既超越生死,又何用计较虚名?她与他既是生死相知相重的夫,更是比爱人还要难觅的知己。

  有人说,苏东坡是一位“永不背叛感觉”的情中人,我深深认同。所以他姬妾多,我亦觉得他是痴情之人。如果拿一夫一制来衡量,苏轼在今天,不单在道德上,法律上还说不过呢,怕是难免有私买儿童之嫌。

  是感觉不是感情。他从不背叛感觉。王弗病逝后,苏轼续娶,但仍在王弗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了三万株松柏苗,以伴青冢。他对她心有牵念,年年不忘。作词悼亡,亦是坦。他亲手栽下三万株松柏,那些号称不薄幸的文人们,哪个有如此闲心?松涛⼊耳,我是王氏,也当安眠地下了。续王氏死后,他不再娶。十几年后由其弟苏子由将他和王闰之合葬在一起,完成他对她“死则同⽳”的誓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以词写悼亡的悲切劲上,东坡和纳兰容若极似,只是他比容若更达观,更懂得死者长矣矣,生者当乐天的道理。

  再看他应酬歌的诗词,也是端庄尊重,轻灵‮媚妩‬之余却没有一点轻佻浮浪之意,其心意与两宋年间的那些文人客是迥然不同的。除了有名的他为柔奴写的《定风波·此心安处是吾乡》外,另一首《减字木兰花》也是别有来源。

  郑庄好客,荣我尊前时堕帻。落笔生风,籍甚声名独我公。⾼山⽩早,莹雪肌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満湖。

  ——《减字木兰花》

  这是他借词为歌姬郑荣、⾼莹求情脫籍所作,开了“蔵头词”的先风。这样的苏轼,和那口口声声“忠君爱民”、“存天理,灭人”却为一己之私威严蕊诬陷他人的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相比,人品⾼下,不望可知。

  应该还有一段人们甚少提及的故事,苏轼的初恋。我看到,就一并录了来。他的堂妹,一个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女人,只是在东坡的诗文中称她为“堂妹”或“小二娘”祖⽗苏序的葬礼期间,她出现了,苏轼对她一见倾心,只不过缘分浅薄,不能在一起。这位堂妹后来嫁给了一个喜收蔵书画的书生柳仲远,住在靖江,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后来流放时都去探望过她,也为她也写过诗——

  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荫结子时。

  与物寡情怜我老,遣舂无恨赖君诗。

  ⽟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

  从此年年定相见,师老圃问樊迟。

  林语堂先生以为这首诗是很典型的“情诗”可看做东坡对年少时梦中情人的温然怀念。后来这位堂妹死时,苏轼直说自己“情怀割裂”、“心如刀割”我真是喜东坡这样的洒然真挚。对⾝边的人都有敬爱怜惜的心,这样的男子值得女人去爱,值得千年后仍时有女子为他牵‮情动‬肠。

  善男子,善女子,都应得到怜爱。

  他对堂妹的感情,是情意结般的⾼⾼在上,可以自诩。红尘万里,很多人遇到了,散失了,误解了,错过了,所以,到年老仍是⾚心怀念的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因此是一份机缘。就好像有个人叹息,当年他喜过一个女子,可是那个女子是别人的女朋友,他不好意思去表⽩,甚至连争抢的心也没有,那时候他还是个小卒,后来,她和先前的男子散了,他也逐渐有了名气,可是他跟她,毕竟错过了!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是他的情意结,但他也是万人称道的好男子。

  苏轼作她的墓志铭,只短短百余字,这朝云几岁来我家,十五年来待我尽心尽意,是个知礼的人,她跟我来惠州,某月某⽇病瘴,诵金刚经六如偈而殁,我葬在她在此云云,此外她生得如何美貌聪明,⾝世之感,悼亡的话,一句也不提。我避匿雁山时在苏词宗案中读到,不觉潸然流下泪来。

  ——仍用胡兰成的文字作结吧,这个男人,别人说他如何,仍难减我对他的好感。这是没办法的事。  Www.IGmxS.CoM
上一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下一章 ( → )
惜舂纪美人何处日月观音世有桃花上海日记客过亭蹉跎岁月爱也无奈华都
安意如的免费综合其它《人生若只如初见》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