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23005 |
上一章 章二百零一 下一章 ( → ) | |
云南土司 明洪武十四年,大军至滇,梁王走死,遂置云南府。自是,诸郡以次来归,垂及累世,规制咸定。统而稽之,大理、临安以下,元江、永昌以上,皆府治也。孟艮、孟定等处则为司,新化、北胜等处则为州,或设流官,或仍土职。今以诸府州概列之土司者,从其始也。盖滇省所属,多蛮夷杂处,即正印为流官,亦必以土司佐之。而土司名目淆杂,难以缕析,故系之府州,以括其所辖。而于土司事迹,止摭其大纲有关乎治 ![]() 云南土司一 云南 大理 临安 楚雄 澄江 景东 广南 广西 镇沅 永宁 顺宁蒙化 孟艮 孟定(耿马安抚司附) 曲靖 云南,滇国也。汉武帝时始置益州郡。蜀汉置云南郡。隋置昆州,唐仍之。后为南诏蒙氏所据,改鄯阐府。历郑、赵、杨三氏,至大理段氏,以⾼智升领鄯阐牧,遂世其地。元初,置鄯阐万户府。既改置中庆路,封子忽哥为云南王镇之,仍录段氏子孙守其土。忽哥死,其子嗣封为梁王。 洪武六年,遣翰林待制王祎等赍诏谕梁王,久留不遣,卒遇害。八年复遣湖广行省参政吴云往,中途为梁使所害。十四年,征南将军傅友德、蓝⽟、沐英率师至云南城,梁王赴滇池死,定其地。改中庆路为云南府,置都指挥使司,命都督佥事冯诚署司事。二月诏谕云南诸郡蛮。十五年,友德等分兵攻诸蛮寨之未服者,土官杨苴乘隙作 ![]() 自英平云南,在镇十年,恩威著于蛮徼;每下片楮,诸番部具威仪出郭叩 ![]() ![]() 沙定洲者,王弄山长官司沙源之子也。源骁勇有将材,万历中,数从征调有功,巡抚委以王弄副长官事。继以征建⽔功,以安南长官司废地畀之。后征东川、⽔西、马龙山等处,全云南会城,称首功,累加至宣抚使,时号沙兵。定洲,其仲子也。 崇祯中,元谋土知州吾必奎叛。总兵官沐天波剿之,调定洲从征。定洲不 ![]() ![]() ![]() ![]() 天波走楚雄,金沧副使杨畏知奉调驻城中,谓天波曰:“公何不走永昌,使楚得为备,而公在彼掎角,首尾牵制之,上策也。”天波从之。定洲至楚雄,城闭不得⼊,乃去。遣其 ![]() 会张献忠死,其部将孙可望率余众由遵义⼊黔,称黔国焦夫人弟来复仇。民久困沙兵,喜其来, ![]() ![]() ![]() ![]() ![]() 始定洲归,屯兵洱⾰龙,且借安南援自固。会可望与定国不协,声其罪,杖之百,责以取定洲自赎。定国既至,定洲土目杨嘉方 ![]() ![]() 大理,唐叶榆县境也。麟德初,置姚州都督府。开元末,蒙诏⽪罗阁建都于此,为南诏,治太和城。至阁罗凤,号大蒙国,异牟寻改大礼国。其后,郑买赐、赵善政、杨⼲贞互篡夺,至五代晋时,段思平得之,更号大理国。元宪宗取云南,至大理,段智兴降附,乃设都元帅,封智兴为摩诃罗嵯,管领八方。又以刘时中为宣抚使,同智兴安辑其民。段氏有大理,传十世至宝。闻太祖开基江南,遣其叔段真由会川奉表归款。洪武十四年,征南将军傅友德克云南,授段明为宣慰使。明遣都使张元亨贻征南将军书曰:“大理乃唐 ![]() 十五年,征南左将军蓝⽟、右将军沐英率师攻大理。大理城倚点苍山,西临洱河为固。闻王师至,聚众扼下关。下关者,南诏⽪罗阁所筑龙尾关也,号极险。⽟等至品甸,遣定远侯王弼以兵由洱⽔东趋上关,为掎角势,自率众抵下关,造攻具。遣都督胡海洋由石门间道夜渡河,绕出点苍山后,攀木援崖而上,立旗帜。昧慡,军抵下关者望见,皆踊跃讙噪,蛮众惊 ![]() 十六年,品甸土酋杜惠来朝,命为千夫长。命六安侯王志、安庆侯仇成、凤翔侯张龙督兵往云南品甸,缮城池,立屯堡,置邮传,安辑民人。十七年以土官阿这为邓川知州,阿散为太和府正千夫长,李朱为副千夫长,杨奴为云南县丞。十九年置云南洱海卫指挥使司,以赖镇为指挥佥事。洱海,本品甸也。兵燹后,民人流亡,室庐无复存者。镇至,复城池,建谯楼,治庐舍市里,修屯堡、堤防、斥堠,又开⽩盐井,民始安辑。二十年诏景川侯曹震及四川都司选精兵二万五千人,给军器农具,即云南品甸屯种,以俟征讨。永乐以后,云南诸土官州县,率按期⼊贡,进马及方物,朝廷赐予如制。嘉靖元年改十二关长官司于一泡江之西,从巡抚何孟舂奏也。 临安,古句町国。汉置县。唐为羁縻牁州地。天宝末,南诏蒙氏于此置通海郡。元时內附,置阿僰部万户府。至元中改临安路,属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洪武十四年,征南将军下云南,遣宣德侯金朝兴分道取临安。元右丞兀卜台、元帅完者都及土官杨政降,改路为府,废宣慰司,置临安卫指挥使司。十七年以土官和宁为阿 ![]() 永乐九年,溪处甸长官司副长官自恩来朝,贡马及金银器,赐赉如例。自恩因言:“本司岁纳海〈贝巴〉七万九千八百索,非土所产,乞准钞银为便。”户部以洪武中定额,难准折输。帝曰:“取有于无,适以厉民,况彼远夷,尤当宽恤,其除之。” 宣德五年,中官云仙还自云南,奏设东山口巡检司,以故土官后普觉为巡检。八年,亏容甸长官司奏:“河底自洪武中官置渡船,路通车里、八百。近年军民有逃逸出境诈称使者,迫令乘载,往往被害,又沿河时有劫盗出没。乞置巡检司,以故把事袁凯之子瑀为巡检。”从之。嘉靖元年复设宁州流官知州,掌州事,土知州禄氏专职巡捕。宁州旧设流官,正德初,土官禄俸 ![]() ![]() ![]() ![]() ![]() 普维藩者,与宁州禄氏构兵,师歼焉。维藩子名声,幼育于官,既长,有司俾继⽗职。名声收拾旧部,勇于攻战,从讨奢安有功,仍授土知州,渐骄恣。崇祯五年,御史赵洪范按部,名声不出 ![]() ![]() ![]() ![]() ![]() ![]() ![]() 临安领州四,县四。其长官司有九,曰纳楼茶甸,曰教化三部,曰溪处甸,曰左能寨,曰王弄山,曰亏容甸,曰思陀甸,曰落恐甸,曰安南,其地皆在郡东南。西平侯征安南,取道于此。莲花滩之外即 ![]() ![]() ![]() ![]() 楚雄,昔为威楚。元宪宗置威楚万户府。至元后,置威楚开南路宣抚司。洪武十五年,南雄侯赵庸取其地。十七年以土官⾼政为楚雄府同知,阿鲁为定边县丞。永乐元年,楚雄府言:“所属蛮民,不知礼义。惟僰种赋 ![]() 宣德五年命故土知府⾼政女袭同知。政初为同知,永乐中来朝,时仁宗监国,嘉其勤诚,升知府,子孙仍袭同知。政卒,无子, ![]() 八年升南安州琅井土巡检李保为州判官;以乡老言:“本州俱罗舞、和泥、乌蛮杂类,禀 ![]() ![]() 嘉靖四十三年,楚雄叛蛮阿方等兵起,先攻易门所,流劫嶍峨、昆 ![]() ![]() 澄江,唐为南宁、昆二州地。天宝末,没于蛮,号罗伽甸。宋时,大理段氏号罗伽部。元置罗伽万户府。至元中,改澄江路。洪武十五年,云南平,澄江归附,改澄江府。地居滇省之中,山川明秀,蚕⾐耕食,民安于业。近郡之罗罗, ![]() ![]() 景东,古柘南也,汉尚未有其地。唐南诏蒙氏始置银生府,后为金齿⽩蛮所据。元中统三年讨平之,以所部隶威楚万户。至元中,置开南州。洪武十五年平云南,景东先归附。土官俄陶献马百六十匹、银三千一百两、驯象二。诏置景东府,以俄陶知府事,赐以文绮袭⾐。十八年,百夷思伦发叛,率众十余万攻景东之北吉寨。俄陶率众御之,为所败,率其民千余家避于大理府之⽩崖川。事闻,帝嘉其忠,遣通政司经历杨大用赍⽩金文绮赐之。二十三年,沐英讨平思伦发,复景东地,因奏景东百夷要冲,宜置卫。以锦⾐卫佥事胡常守之,俄陶仍旧职。二十四年,帝以景东为云南要害,且多腴田,调⽩崖川军士屯守。二十六年命洱海卫指挥同知赖镇守景东,从沐舂请也。 宣德五年置孟缅长官司。时景东奏所辖孟缅、孟梳,地方遐远,屡被外寇侵扰。乞并孟梳于孟缅,设长官司,授把事姜嵩为长官,以隶景东,岁增贡银五十两。六年,大侯土知州刀奉汉侵据孟缅地,敕黔国公沐晟遣官抚谕。 正统中,思任发叛,官军征麓川,知府陶瓒从征有功,进阶大中大夫。弘治十五年正月,景东卫云雾黑暗,昼夜不别者凡七⽇,巡抚陈金以闻。命廷臣议考察,以谢天变。南京刑部、都察院承旨,考黜文武官千二百员。嘉靖中,者东甸称 ![]() 景东部皆僰种, ![]() ![]() 广南,宋时名特磨道。土酋侬姓,智⾼之裔也。元至元间,立广南西路宣抚司。初领路城等五州,后惟领安宁、富二州。洪武十五年归附,改广南府,以土官侬郞金为同知。十八年,郞金来朝,赐锦绮钞锭。二十八年,都指挥同知王俊奉命率云南后卫官军至广南,筑城建卫。郞金⽗贞佑不自安,结众据山寨拒守。俊遣人招之,不服,时伏草莽中劫掠,觇官军进退。俊乃遣指挥欧庆等分兵攻各寨,自将取贞佑;又以兵扼间道,绝其救援。诸寨悉破,众溃,贞佑穷促就擒,械送京师。降郞金为府通判。 永乐六年,富州土知州沈弦经⼊贡,值仁孝皇后丧,弦经奉香币致祭。宣德元年,土官侬郞举来朝,贡马。正统六年,广南贼阿罗、阿思等劫掠,命总兵官沐昂等招抚之。时富州土官沈政与郞举互讦纠众侵地,帝命昂等勘处。七年,昂奏二人叛逆无实迹,因有隙相妄奏。兵部请治政等罪,帝以蛮人宥之。政、举相仇杀已十余年,时方征麓川,惮兵威不敢动。未几,郞举以从征功升同知,死无嗣,四门舍目共推侬文举署事,屡立战功。万历七年,实授同知。子应祖从征三乡,亲获贼首,诏赏银百两。播州之役,征其兵三千讨寻甸叛目,皆有功,赐四品服。 侬氏自文举藉四门舍目推拥之力得授职,后侬氏袭替必因之。土官之政出于四门,租税仅取十之一。道险多瘴,知府不至其地,印以临安指挥一人署之。指挥出,印封一室,⼊取,必有瘟疠死亡。万历末,知府廖铉者,避瘴临安,以印付同知侬仕英子添寿。添寿死,家奴窃印并经历司印以逃,既而归印于其族叔侬仕祥。时仕英亲弟仕獬例得袭,索仕祥印,仕祥不与,遂献地与泗城土官岑接,与连婚构兵,灭仕獬家。及仕祥死,子琳以府印送接,而经历司印又为琳弟琼所有。巡抚王懋中调兵往问,琼惧,还印于通判周宪,接亦出府印献于官。时兵方调至境,遽遣归。廷议治铉擅离与守巡失抚之罪,琼、接已输服,勿问,诏可。未几,侬绍汤兄弟争袭,各纠 ![]() 广西,隋属牂州,后为东僰、乌蛮等部所居。唐隶黔州都督府。后师宗、弥勒二部浸盛,蒙、段皆莫能制。元宪宗时始內属。至元十二年籍二部为军,置广西路。洪武十四年归附,以土官普德署府事。二十年,普德及弥勒知州⾚善、师宗知州阿的各遣人贡马,诏赐文绮钞锭。二十四年,布政使张紞奏:“维摩、云龙、永宁、浪渠、越顺等州县蛮民顽恶,不遵政教,宜置兵戍守,以控制之。”是后,朝贡赐予如制。 正统六年,总兵官沐昂奏师宗州及广南府贼阿罗、阿思纠合为 ![]() 镇沅,古濮、洛杂蛮所居,《元史》谓是和泥、昔朴二蛮也。唐南诏蒙氏银生府地。其后,金齿僰蛮据之。元时为威远蛮棚府,属元江路总管。洪武十五年,总管刀平与兄那直归附,授千夫长。建文四年置镇沅州,以刀平为知州。永乐三年,刀平率其子来朝,贡方物,赐钞文绮。从征八百,又从攻石崖、者达寨外部。整线来降,⼊贡方物。升为府,以刀平为知府,置经历、知事各一员。贡赐皆如例。成化十七年,以地方未平,免镇沅诸土官朝觐。正统元年复免。 嘉靖中征安铨,调镇沅兵千人,命刀宁息领之。复调其子刀仁,亦率兵千人,征那鉴,克鱼复寨。初,镇沅印为那氏所夺,至是得印以献,命给之。领长官司一,曰禄⾕寨,永乐十年置。 永宁,昔楼头〈目夹〉地,接吐蕃,又名答蓝。唐属南诏,后为么些蛮所据。元宪宗时內附,至元间,置答蓝管民官,寻改永宁州,隶北胜府。洪武平云南时,属鹤庆府。二十九年,改属澜沧卫。十二月,土贼卜百如加劫杀军民,前军都督佥事何福遣指挥李荣等讨之。其子阿沙遁⼊⾰失瓦都寨,官军赍三⽇粮,深⼊追之,会天大雨,众饥疲,引还。 永乐四年设四长官司,隶永宁土官,以土酋张首等为长官,各给印章,赐冠带彩币。寻升永宁为府,隶布政司,升土知州各吉八合知府,遣之赍敕往大西番抚谕蛮众。宣德四年,永宁蛮寨矢不剌非纠四川盐井卫土官马剌非杀各吉八合,官军抚定之。命卜撒袭知府,复为矢不剌非所杀。已,命卜撒之弟南八袭,马剌非又据永宁节卜、上、下三村,逐南八,大掠夜⽩、尖住、促卜瓦诸寨。事闻,帝命都督同知沐昂勒兵谕以祸福,并移檄四川行都司下盐井卫谕马剌非还所据村寨。正统二年,马剌非为南八所攻,拔乌节等寨,南八亦言马剌非杀害。诏镇巡官验问,令各归侵地,乃寝。 永宁界,东至四川盐井卫十五里,西至丽江宝山州,南至浪渠州,北至西番。领长官司四,曰剌次和,曰瓦鲁之,曰⾰甸,曰香罗。 顺宁府,本蒲蛮地,名庆甸。宋以前不通国中,虽蒙氏、段氏不能制。元泰定间始內附。天历初,置顺宁府并庆甸县,后省⼊府。洪武十五年,顺宁归附,以土酋阿悦贡署府事。十七年命阿⽇贡为顺宁知府。二十三年,土酋猛丘、土知府子丘等,不输征赋,自相仇杀。大理卫指挥郑祥征蒙化贼,移师至甸头,破其寨。猛丘请降输赋,乃还。猛丘死,把事阿罗等复起兵相攻击。二十九年,西平侯沐舂遣郑祥与指挥李荣等,分道进讨,擒阿罗等诛之。后贡赐如制。 顺宁与大侯接境。万历中,大侯土舍奉赦、奉学兄弟不相能。奉学倚 ![]() ![]() ![]() 顺宁附境有猛猛、猛撒、猛缅,所谓三猛也。猛猛最強,部落万人,时与二猛为难。其地田少箐多, ![]() 蒙化,唐属姚州都督府。蒙氏时,细奴逻筑城居之,号蒙舍诏。段氏改开南县。元为州,属大理。洪武十七年以土酋左禾为蒙化州判官、施生为正千夫长。二十三年,西平侯沐英以蒙化所属蛮火头字青等梗化不服,请置卫。命指挥佥事李聚守蒙化。贼⾼天惠作 ![]() 永乐九年,土知州左禾、正千夫长阿束来朝,贡马,赐予如例。既,左伽从征麓川,战于大侯,功第一,进秩临安知府,掌州事。正统中,升州为府,以左伽为知府,世袭。所部江內诸蛮, ![]() 成化十七年,巡抚奏地方未宁,免蒙化土官明年朝贡。正统元年诏复免。万历四十八年,云龙土知州段龙死,子嘉龙立,养子进忠杀嘉龙争袭,流劫杀掠。官军进讨,进忠从间道 ![]() 孟艮,蛮名孟掯,自古不通国中。永乐三年来归,设孟艮府,隶云南都司,以土酋刀哀为知府,给印诰冠带。时刀哀遣人来朝,请设治所,岁办差发⻩金六十两。六年,土知府刀 ![]() ![]() 孟艮在姚关东南二千里外,沃野千里,最殷富。地多虎,农者于树杪结草楼以护稼。云南知府赵混一尝⼊其境,待之礼慢,后无复至者。 孟定,蛮名景⿇。至元中,立孟定路军民总管府,领二甸,隶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洪武十五年,土酋刀名扛来朝,贡方物,赐绮帛钞币,设孟定府,以刀浑立为知府。永乐二年,孟定土官刀景发遣人贡马,赐钞罗绮。遣使往赐印诰、冠带、袭⾐,复颁信符、金字红牌。四年,帝以孟定道里险远,每岁朝贡不便,令自今三年一贡,如庆贺谢恩不拘例。 初,孟琏与孟定皆麓川地,其土目皆故等夷,恶相属;后改孟琏隶云南,多以互侵土地仇杀。宣德六年,土知府罕颜法以为言,敕黔国公沐晟遣官抚谕,俾各归侵掠。正统中,麓川叛,孟定知府刀禄孟遁走。木邦土官罕葛从征有功,总督王骥奏令食孟定之土。嘉靖间,木邦罕烈据地夺印,令土舍罕庆守之,名为耿马;地之所⼊,悉归木邦。万历十二年,官兵取陇川,平孟定故地,以罕葛之后为知府。十五年颁孟定府印。崇祯末,孟定叛,降于缅甸。其地,自姚关南八⽇程,西接陇川,东连孟琏,南木邦,北镇康。土瘠人稀,有马援城在焉。领安抚司一,曰耿马。万历十二年置,以们罕为安抚使。与孟定隔喳哩江。孟定居南,耿马居北。罕死,弟们罕金护印,屡奉朝贡。时木邦思礼作 ![]() ![]() 曲靖,隋恭、协二州地。唐置南宁州,改恭州为曲州,分协州置靖州,至元初,置磨弥部万户,后改为曲靖路宣慰司。 洪武十四年,征南将军下云南,元曲靖宣慰司征行元帅张麟、行省平章刘辉等来降。十五年改曲靖千户所为曲靖军民指挥使司,置曲靖军民府。十六年,沾益州土官安索叔、安磁等贡马及罗罗刀甲、毡衫、虎⽪。诏赐磁、冠带、绮罗⾐各一袭并文绮、钞锭。罗雄州土酋纳居来朝,赐钞币。十七年,亦佐县土酋安伯作 ![]() 二十年,越州土酋阿资与罗雄州营长发束等叛。阿资者,土官龙海子也。越州,蛮呼为苦⿇部。元末,龙海居之,所属俱罗罗斯种。王师征南时,英驻兵其地之汤池山。龙海降,遂遣子⼊朝,诏以龙海为知州。寻为 ![]() ![]() 英等以陆凉西南要地,请设卫屯守。命洱海卫指挥佥事滕聚于古鲁昌筑城,置陆凉卫指挥使司。英又言:“曲靖指挥千户哈刺不花,乃故元守御陆凉千户。今陆凉置卫,宜调于本卫镇守,庶绝后患。”诏从之。帝以平夷尤当要冲,四面皆诸蛮部落,乃遣开国公常升往辰 ![]() ![]() 二十七年,阿资复反。西平侯沐舂及福率兵营于越州城北,遣壮士伏于岐路,而以兵挑战。蛮兵悉众出,伏起,大败之,阿资脫⾝遁。初,曲靖土军千户阿保、张琳所守地,与越州接壤,部众多相与贸易。舂使人结阿保等,觇阿资所在及其经行地,星列守堡,绝其粮道,贼益困。二十八年,福潜引兵屯⾚窝铺,遣百户张忠等捣贼巢,擒阿资,斩之,俘其 ![]() 正统二年,曲靖军民知府晏毅言四事:一,土官承袭,或子孙,或兄弟,或 ![]() 嘉靖中,罗雄知州者浚杀营长,夺其 ![]() ![]() ![]() ![]() ![]() ![]() ![]() 时沾益安素仪无子,以乌撒土官子安绍庆为嗣。庆死,孙安远袭。土妇设科作 ![]() 初,越州阿资罪诛,永乐间以其子禄宁为土县丞,与亦佐沙氏分土而居。其地南北一百二十里,士马精強,征调银至三千八百两。 曲靖境內有 ![]() ![]() ![]() 部分译文 云南,就是滇国。汉武帝时开始设置益州郡。三国的蜀汉设置云南郡。隋唐两朝设置昆州。后来被南诏的蒙氏所占领,改为鄯阐府。该地经历了郑氏、赵氏、杨氏三大家族的统治,到大理的段氏时,⾼智升出任鄯阐牧,便世袭该地。元朝初年,该地设置了鄯阐万户府,不久又改为中庆路,封忽哥为云南王镇守该地。忽哥仍录用段氏子孙守卫该地。忽哥死后,其儿子继嗣,被封为梁王。 洪武六年(1373),朝廷派翰林待制王礻韦等持诏书去见梁王,王礻韦被梁王久留而不予遣返,最终遇害。八年又派遣湖广行省的参政吴云去见梁王,行至中途被梁王的使者杀害。十四年,征南将军傅友德、蓝⽟、沐英率领军队到达云南城,梁王自投滇池而死,于是该地平定。朝廷便将中庆路改为云南府,设置都指挥使司,任命都督佥事冯诚掌管都指挥使司的事务。该年二月,皇帝给云南各郡的蛮族发了诏谕。十五年,傅友德等人分兵攻打各蛮族中还未归服明朝廷者,土官杨苴乘机作 ![]() 自从沐英平定云南、镇守云南的十年间,在蛮族人中巡视时恩威并用。每次一下小令,各番人部落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到城郭外叩头 ![]() ![]() ![]() 沙定洲,是王弄山长官司沙源的儿子。沙源骁勇善战有将才,万历中年,数次跟随官军征讨有功,巡抚便委任他为王弄山长官司的副长官。继而又因征讨建⽔有功,便将安南长官司的废地付与他。后来他又参加了对东川、⽔西、马龙山等地的征讨,在保全云南会城上立有首功,被累加提升为宣抚使。他率领的军队时常号称沙兵。沙定洲,是沙源的二儿子。 崇祯中年,元谋土知州吾必奎叛 ![]() ![]() ![]() 沐天波逃往楚雄,金沧副使杨畏知奉调驻守城中,他对沐天波说:“你何不逃往永昌,这样可使楚雄有所准备,而你在永昌可与楚雄倚为犄角,这样首尾互相牵制沙定洲,是上策啊。”沐天波同意了。沙定洲到楚雄,城门闭着无法进⼊,便离去了。他派其同 ![]() 此时碰上张献忠死亡,他的部将孙可望率领余众从遵义进⼊贵州,声称自己是黔国焦夫人的弟弟前来报仇。百姓长期被沙兵困扰,对孙可望的到来很⾼兴,都跑去 ![]() ![]() ![]() ![]() ![]() 开始时沙定洲回来,屯兵在洱⾰龙,并借重安南的支援巩固自己。碰上孙可望与李定国有矛盾,孙可望声讨了李定国的罪行,打了他一百杖,责成他捉拿沙定洲替自己赎罪。李定国到了后,沙定洲的土目杨嘉正 ![]() ![]() 大理,唐朝时在叶榆县境內。唐朝麟德初年,此地设置姚州都督府。唐朝开元末年,蒙诏的⽪罗阁在此建都,称为南诏,治所在太和城。到阁罗凤时,号称大蒙国,异牟寻又改为大礼国。其后,郑买赐、赵善政、杨⼲贞互相篡权夺位,到五代的后晋时期,段思平取得该地,改国号为大理国。元朝宪宗皇帝攻取云南,到达大理,段智兴降附元朝廷,元朝便在此设置都元帅,封段智兴为摩诃罗嵯,管理统领八方。又任命刘时中为宣抚使,让他与段智兴一起安抚当地百姓。 段氏占据大理,传了十代后到了段宝手上。段宝听说明太祖是从江南开奠基业的,便派他的叔叔段真从会川奉表向明朝廷投诚。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将军傅友德攻克云南,授予段明宣慰使的职务。段明派都使张元亨给征南将军送一封书信,说:“大理是与唐朝相互 ![]() 十五年(1382),征南左将军蓝⽟、右将军沐英率军队进攻大理。大理城靠着点苍山,西临洱河,地势坚固。听说朝廷的军队到了,他们便聚集众人扼守下关。下关,是南诏的⽪罗阁所修筑的龙尾关,号称极险之地。蓝⽟到达品甸后,派定远侯王弼带兵从洱⽔往东直趋上关,做犄角之势;自己则率领军队抵达下关,制造攻关的工具。蓝⽟又派都督胡海洋从石门小道冒着夜⾊渡过河去,绕到点苍山背后,攀援树木从悬崖上去,揷立了许多旗帜。黎明时分,抵达下关的大军望见旗帜,都踊跃 ![]() ![]() 十六年(1383),品甸土酋长杜惠前来朝觐,皇帝任命他为千夫长。又命令六安侯王志、安庆侯仇成、凤翔侯张龙带兵前往云南的品甸,修缮城池,建立屯堡,设置邮传,安抚百姓。十七年任命土官阿这为邓川知州,阿散为太和府正千夫长,李朱为副千夫长,杨奴为云南县的县丞。十九年设置云南洱海卫指挥使司,以赖镇为指挥佥事。洱海,本来属品甸。遭受兵灾以后,百姓流亡,房屋都被破坏了。赖镇到了以后,修复城池,建立谯楼,建设了房屋、市场和里巷,修筑了屯堡、堤防、斥土侯,又开凿了⽩盐井,这样百姓才开始安居下来。二十年,皇帝下诏给景川侯曹震和四川都司,让他们挑选精兵二万五千人,发给他们军器和农具,让他们到云南品甸前去屯荒耕种,等待征讨的诏令。 永乐年间以后,云南各土司地区州县的土官,都按期向朝廷进贡,献马匹和土产,朝廷按制度都给予他们赏赐。嘉靖元年(1522),朝廷听从巡抚何孟舂的上奏,将十二关长官司改到一泡江的西面。 临安,就是古代的句田丁国。汉朝时在此地设县。唐朝时在此设立羁縻 ![]() 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将军攻下云南,便派宣德侯金朝兴分道攻取临安。元朝的右丞相兀卜台、元帅完者都以及土官杨政投降朝廷,朝廷将临安路改为临安府,废除了宣慰司,设置临安卫指挥使司。十七年,任命土官和宁为阿 ![]() 永乐九年(1411),溪处甸长官司副长官自恩前来京城朝觐,向皇上进献贡马和金银器,皇帝按惯例对他给予赏赐。自恩就对皇帝说“:本司每年向朝廷缴纳海贝巴七万九千八百索,我们那里不出产海贝巴,请求皇上准许我们将海贝巴折算成银钱上缴朝廷,这样方便。”户部认为这是洪武年间所定的数额,恐怕难以准许他们将此折算成银钱输送上来。皇帝说“:当地没有这种物产,却偏要从这个地方求取,这正会疏远百姓的,何况他们又是远方的夷族人,尤其应当宽待体恤他们,将他们的海贝巴税免了吧。” 宣德五年(1430),宮中的员官云仙从云南回来,上奏给皇帝,请求设置东山口巡检司,任命已故土官的后代普觉为巡检。八年,亏容甸长官司上奏说:“洪武年间宮中员官在河底设置渡船,这样道路就通向车里、八百等地。近年来有军民逃出境外,谎称自己是使者,強迫渡船乘载他们,结果又往往被害。同时沿河地区又时常有強盗出没。请求朝廷在此设置巡检司,任命已故的把事袁凯的儿子袁王禹为巡检。”皇帝同意了。 嘉靖元年(1522),又在宁州设流官做知州,掌管州里事务,土知州禄氏则专门负责巡捕事务。宁州原先也设流官,正德初年,土官禄俸暗地里贿赂刘瑾,将流官罢免了。于是禄俸勾结弥勒州十八寨的強贼作 ![]() 当初,临安阿 ![]() ![]() 有一个叫普维藩的人,与宁州的禄氏构兵动武,结果他的军队全被歼灭。普维藩有个儿子叫普名声,从小在官府中抚养,长大成人后,有关官府让他继承其⽗亲的职务。普名声收拾起他⽗亲的老部下,攻伐战斗中很勇敢,跟从官军讨伐奢安时立有功劳,朝廷便仍授予他土知州的职务,他便渐渐骄横恣意起来。 崇祯五年(1632),御史赵洪范出来巡察,普名声不出来 ![]() ![]() ![]() ![]() ![]() ![]() ![]() 临安统领有四个州、四个县,其下有九个长官司,分别称为:纳楼茶甸、教化三部、溪处甸、左能寨、王弄山、亏容甸、思陀甸、落恐甸、安南,这些长官司全都位于郡的东南方。西平侯征讨安南时,即取道于此。莲花滩之外就是荒滩。临安南面之所以没有危险,就是因为有上述备甸守卫的缘故。但是该地多瘴气,流官不愿进⼊该地区,各长官司长官也不请求朝廷批准谁代替或继承长官职务,而是自己相互戴冠佩带,每天都动⼲戈争杀。在纳楼部落內有三个矿场,分别称为:中场、鹅⻩、摩诃。这些矿场封闭已久,亡命之徒多窃为己有。那里的安南长官司,本来是阿覺蛮人所居住,旧名叫褒古,后来叫舍资。元朝时设置了舍资千户所。因该地靠近 ![]() ![]() 广南,宋朝时名叫特磨道。当地土著酋长姓侬,是侬智⾼的后裔。元朝至元年间,设立了广南西路宣抚司。该司开初统领有路城等五个州,后来只统领安宁、富州两个州。 洪武十五年(1382),广南西路宣抚司归附朝廷,朝廷便将其改为广南府,任命土官侬郞金为同知。十八年,侬郞金前来朝觐皇帝,皇帝赐给他锦绮和钱钞。二十八年,都指挥同知王俊奉命率领云南后卫的官军到达广南,筑城墙建卫所。侬郞金的⽗亲侬贞佑自己不安分,聚众占据山寨抗拒官军的戍守。王俊派人招抚他,他不服从,时常埋伏在草莽中抢劫别人,并窥探官军的进退行止。王俊便派遣指挥欧庆等人分兵攻打各村寨,自己准备去捉拿侬贞佑;同时他又派兵守住小道,以切断有人对侬贞佑的救援。各寨子都被攻破后,众人溃散,侬贞佑形势穷促被擒。王俊将其戴上桎梏押送到京城。朝廷将侬郞金从同知降为通判。 永乐六年(1408),富州的土知州沈纟玄经向朝廷⼊贡,正碰上仁孝皇后丧亡,沈纟玄经奉香币向仁孝皇后致祭。宣德元年(1426),土官侬郞举来京城朝觐皇帝,进献贡马。 正统六年(1441),广南贼人阿罗、阿思等行抢劫,朝廷命令总兵官沐昂等招抚他们。此时富州土官沈政与侬郞举互相攻讦,各纠集众人犯侵对方领地,皇帝命令沐昂等前去审核处理。七年,沐昂上奏说,二人叛逆朝廷没有事实 ![]() 侬氏自从侬文举依靠四门舍目的推举和拥戴得以授受官职以来,后来侬氏的后人承袭或替代官职都必须依靠四门舍目。土官的政策出自四门舍目,而租税仅取十分之一。此地道路险峻多瘴气,知府又不到该地来,官印全由临安指挥一个人掌管。指挥一出去,官印就封存在一个室內,一进去取印,则必有瘟疫死亡的事情发生。万历末年,知府廖铉到临安躲避瘴气,将官印 ![]() ![]() ![]() 曲靖,是隋朝时恭州和协州之地。唐朝设置南宁州,将恭州改为曲州,将协州分开设置靖州。元朝至元初年,设置磨弥部万户,后来改为曲靖路宣慰司。 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将军攻下云南,元朝曲靖宣慰司征行元帅张麟、行省平章刘辉等人前来投降。十五年朝廷将曲靖千户所改为曲靖军民指挥使司,设置曲靖军民府。十六年,沾益州的土官安索叔、安磁等人向朝廷献贡马和罗罗族的刀甲、毡⽑衫及虎⽪,皇帝下诏给他们赏赐磁器、冠带、绮⾐罗⾐各一袭以及有花纹的丝绸和钱钞。罗雄州的土著酋长纳居前来朝觐皇帝,皇帝赏赐钱钞给他。十七年,亦佐县的土著酋长安伯作 ![]() 二十年(1387),越州土著酋长阿资与罗雄州营长发束等人叛 ![]() ![]() ![]() ![]() 沐英等人认为陆凉是西南地区的要地,请求朝廷在此设置卫所屯守该地。朝廷命令洱海卫指挥佥事滕聚在古鲁昌筑城墙,设置了陆凉卫指挥使司。沐英又上奏说:“曲靖的指挥千户哈喇不花,是以前元朝时守卫陆凉的千户。现今陆凉设置卫所,应将他调到本卫所来负责镇守事务,以免除以后的祸患。”皇帝下诏同意了。皇帝认为平夷那个地方地位尤其重要,因为四面都是蛮族人部落,于是派遣开国公常升到辰 ![]() ![]() ![]() 二十七年(1394),阿资又造反。西平侯沐舂和何福率军驻扎在越州城的北面,派遣強壮士兵埋伏在小路上,再派一些士兵去向阿资挑战。蛮族军队全部出击,官军埋伏四起,大败蛮军,阿资脫⾝逃走。原先,曲靖的土军千户阿保、张琳所守卫的地方,与越州接壤,其手下的人与越州人大多都进行过买卖贸易。沐舂派人与阿保等人接上头,让他窥探阿资的蔵⾝之地以及经过的道路,沿途筑修堡垒,断绝阿资的运粮之道。贼人就更加困难。二十八年,何福悄悄地带兵驻扎在⾚窝铺,派百户张忠等人直捣贼人的巢⽳,生擒并斩杀了阿资,俘获他的同 ![]() 正统二年(1437),曲靖军民府的知府晏毅上奏朝廷谈了四件事:其一,土官官位的承袭,可由子孙继承,也可由兄弟继承,也可由 ![]() ![]() 嘉靖中年,罗雄州的知州者鞼杀死手下的营长,夺取了他的 ![]() ![]() ![]() ![]() ![]() 此时逖益州的安素仪没有儿子,就让乌撒土官的儿子安绍庆继承了她的官职。安绍庆死后,他的孙子安远承袭了官职。当地有个名叫设科的妇女作 ![]() 初时,越州的阿资因罪被杀,永乐年间让他的儿子禄宁担任土县丞,与亦佐的沙氏分地而居。他所管辖的地方南北有一百二十里宽,兵马強壮,每年从他那里征调银子达三千八百两。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