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37072 |
上一章 章二百零二 下一章 ( → ) | |
云南土司二 ○姚安 鹤庆 武定 寻甸 丽江 元江 永昌 新化 威远 北胜 湾甸镇康 大侯 澜沧卫 麓川 姚安,本汉弄栋、蜻蛉二县地。唐置姚州都督府,以民多姚姓也。天宝间,南诏蒙氏改为弄栋府。宋时,段氏改姚州。元立统矢千户所,天历间,升姚安路。 洪武十五年定云南,改为府。十六年,姚安土官自久作 ![]() 宣德九年,姚安土知府⾼贤遣使贡马。弘治中,土官⾼栋与普安叛贼战,死于板桥驿。嘉靖三十年,土官⾼鹄当元江之变布政司徐樾遇害,奋⾝赴救,死之。万历中,同知⾼金以征缅功,赐四品服。所属大姚县,有铁索箐者,本倮种。依山险,以剽掠为业,旁郡皆受其害。弘治间,稍有归命者,分隶于姚安、姚州。嘉靖中,乃专属姚安。其渠罗思者,有幻术,造伪印称 ![]() 鹤庆,唐时名鹤川,南诏置谋统郡。元初,置鹤州。至元中,升鹤庆府,寻改为路。 洪武中,大军平云南,分兵拔三营、万户砦,获伪参政宝山帖木儿等六十七人。置鹤庆府,以土官⾼隆署府事。十七年以董赐为知府、⾼仲为同知、赐子节为安宁知州、杨权为剑川知州。赐率其属来朝,贡马及方物,诏赐冠带并织金文绮、布帛、钞锭。十八年以赐为云南前卫世袭指挥佥事。赐,安宁州人,世为酋长。大军⼊滇,率众来降,复从军讨贼有功,故与子节并有世袭知府、知州之命。及赐来朝,以⽗子俱受显荣,无以仰报,子幼冲,不达政治,乞还⽗子所授官,而自为安宁知州。帝曰:“尔能绥靖边鄙,授尔官以酬尔勋。今辞尊居卑,奈何?”命颍国公傅友德及诸大臣议之。皆以赐既有功,不可听其辞,而节之官则可免。乃改赐明威将军云南前卫世袭指挥佥事,谕曰:“云南前卫密迩安宁,特命尔是职。尔其绥辑远人,以安边鄙,其毋再辞。” 二十年,剑川土官杨奴叛。大理卫指挥郑祥讨之,斩八十余人,杨奴遁。未几,还剑川,复聚蛮为 ![]() 正统二年,副使徐训奏鹤庆土知府⾼伦与弟纯屡逞凶恶,屠戮士庶,与⺟杨氏并叔宣互相贼害。敕黔国公沐昂谕使输款,如恃強不服,即调军擒捕。五年复敕昂等曰:“比闻土知府⾼伦 ![]() ![]() ![]() 武定,南诏三十七部之一。宋淳熙间,大理段氏以阿历为罗武部长。三传至矣格,当元世祖时,为北部土官总管。至元七年改武定路,置南甸县。 洪武十四年,云南下,武定女土官商胜首先归附。十五年改为武定军民府,以胜署府事。十六年,胜遣人来朝,贡马。诏赐胜诰命、朝服及锦币、钞锭。十七年以和曲土官⾖派为知州。二十一年发內帑,令于武定、德昌、会川诸处,市马三千匹。宣德元年,元谋县故土知县吾忠子政来朝。 正德二年四月,武定雨雹,溪⽔涨,决堤坏田,陨霜露杀麦。七月废武定所属之南甸县改隶和曲州,石旧县改隶禄劝州。三年,土知府凤英以从征功,进秩右参政,仍知府事,请赐金带,部议不可。帝以英有军功,给之。明年,英贡马谢恩,赐如例。 嘉靖七年,土舍凤朝文作 ![]() ![]() ![]() 十六年命土知府瞿氏掌印。初,府印自洪武以来俱掌于土官,正德间有司议以畀流官同知,土知府职专巡捕、征粮而已。及凤诏死,瞿氏以⺟袭子官,所辖四十七马头阿台等,数请以印属瞿氏。吏部覆言,系旧例,宜如其请,从之。 四十二年,瞿氏老,举凤诏 ![]() ![]() ![]() 四十四年添设府通判一员。四十五年筑武定新城成,巡抚吕光洵遣郑竤回府复业。郑竤者,前为索林谋杀继祖者也。继祖执而杀之,纠众攻新城。临安通判胡文显督百户李鳌、土舍王德隆往援,至 ![]() ![]() 初,继祖之走东川也,土官凤氏与之通。已而见滇、蜀官军与土舍禄绍先等兵皆会,乃背继祖,发卒七千人来援,继祖益穷。贼帅者⾊赴绍先营降,斩继祖以献。姚县土官⾼继先复擒其余 ![]() ![]() ![]() ![]() 万历三十五年,继祖侄阿克久徙金沙江外,贼 ![]() ![]() ![]() ![]() ![]() 寻甸,古滇国地,A1刺蛮居之,号仲紥溢源部,后为乌蛮裔斯丁所夺,号斯丁部。蒙氏为寻甸,至段氏,改仁德部。元初,置仁德万户,后改府。洪武十五年定云南,仁德土官阿孔等贡马及方物,改为寻甸军民府。十六年,土官安 ![]() 成化十二年,兵部奏,土官舍人安宣聚众杀掠,命镇守官相机抚捕。十四年,土知府安晟死,兄弟争袭,遂改置流官。嘉靖六年,安铨作 ![]() ![]() 丽江,南诏蒙氏置丽⽔节度。宋时么些蛮蒙醋据之。元初,置茶罕章宣慰司。至元中,改置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后改宣抚司。洪武十五年置丽江府。十六年,蛮长木德来朝贡马,以木德为知府,罗克为兰州知州。十八年,巨津土酋阿奴聪叛,劫石门关,千户浦泉战死。吉安侯陆仲亨率指挥李荣、郑祥讨之,贼战败,遁⼊山⾕,捕获诛之。时木德从征,又从西平侯沐英征景东、定边,皆有功,予世袭。二十四年,木德死,子初当袭。初守巨津州石门关,与西番接境。既袭职,英请以初弟亏为千夫长,代守石门,从之。二十六年十月,西平侯沐舂奏,丽江土民每岁输⽩金七百六十两,皆么些洞所产,民以马易金,不谙真伪,请令以马代输,从之。三十年改为丽江军民府,从舂请也。永乐十六年,检校庞文郁言,本府及宝山、巨津、通安、兰州四州归化⽇久,请建学校,从之。 宣德五年,丽江府奏浪沧江寨蛮者保等聚众劫掠。黔国公沐晟委官抚谕,不服,部议再行招抚。已,兰州土官罗牙等奏,者保拒命,请发兵讨之。帝命黔国公及云南三司相机行,勿缘细故 ![]() 万历三十一年,巡按御史宋兴祖奏:“税使內监杨荣 ![]() 三十八年,知府木增以征蛮军兴,助饷银二万余两,乞比北胜土舍⾼光裕例,加级。部覆赐三品服⾊,巡按御史劾其违越,请夺新恩,从之。四十七年,增复输银一万助辽饷。泰昌元年,录增功,赏⽩金表里,其子懿及舍目各赏银币有差。天启二年,增以病告,加授左参政致仕。五年,特给增诰命,以旌其忠。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云。 元江,古西南夷极边境,曰惠笼甸,又名因远部。南诏蒙氏以属银生节度,徙⽩蛮苏、张、周、段等十姓戍之。又开威远等处,置威远〈目夹〉。后和泥侵据其地。宋时,侬智⾼之 ![]() 洪武十五年改元江府。十七年,土官那直来朝贡象,以那直为元江知府,赐袭⾐冠带。十八年置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隶之,以土酋⽩文⽟为副长官。二十年遣经历杨大用往元江等府练兵,时百夷屡为边患,帝 ![]() 永乐三年,荣复⼊朝贡。帝厚加赐予,遂改为元江军民府,给之印信。荣请躬率兵及馈运,往攻八百,帝嘉劳之。元江府又奏,石屏州洛夹桥,每岁江⽔冲坏,止令本府修理,民不堪,乞命石屏州协治,从之。九年,那荣率头目人等来朝,贡马及金银器,赐予如例。十二年,故土知府那直子那邦⼊贡方物。 宣德五年,黔国公沐晟奏,元江土知府那忠,被贼刀正、刀龙等焚其廨宇及经历印信。今获刀龙、刀洽赴京,乞如永乐故事,发辽东安置,以警边夷,从之。命礼部铸印给之。正统元年,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遣人来朝贡马。正德二年以那端袭土知府。 嘉靖二十五年,土舍那鉴杀其侄土知府那宪,夺其印,并收因远驿印记。巡抚应大猷以闻,命镇巡官发兵剿之。二十九年,那鉴惧,密约 ![]() ![]() ![]() ![]() 三十二年,象贤至镇,调集土、汉兵七万人,广集粮运,克期分哨进剿元江,为必取计。那鉴惧,伏药死。象贤檄百户汪辅⼊城,抚谕其众,擒其贼首,及戕土官那宪之阿捉,杀布政徐樾之光龙、光⾊等,皆斩首以献。鉴子恕输所占那旂、封銮等村寨,并出所掠镇沅府印,纳象十二只,输屡岁逋赋。象贤命官民推那氏当立者,众举前土官那端从孙从仁。象贤疏言其状,请废恕,贷其死,命从仁暂统其众,加汪辅以千户职,从之。万历十三年以元江土舍那恕招降车里功,许袭祖职,赏银币。领长官司一,曰因远罗必甸。 永昌,古哀牢固。汉武帝时,置不韦县。东汉置澜沧郡,寻改永昌郡。唐属姚州,后为南诏蒙氏所据,历段氏、⾼氏皆为永昌府。元初,于永昌立三千户所,隶大理万户府。至元间置永昌州,寻为府,隶大理路,置金齿等处宣抚司治。洪武十五年定云南,立金齿卫。以元云南右丞观音保为金齿指挥使,赐姓名李观。十六年,永昌州土官申保来朝,诏赐锦二匹、织金文绮二匹、⾐一袭及鈒花银带、鞾袜。十七年以申保为永昌府同知。四月,金齿土官段惠遣把事及其弟子来贡,赐绮帛钞有差。置施甸长官司,以土酋阿⼲为副长官,赐冠带。 十八年置金齿卫指挥使司。二十年,遣使谕金齿卫指挥储杰、严武、李观曰:“金齿远在边徼,土民不遵礼法。尔指挥李观处事宽厚,名播蛮中,为诸蛮所爱。然其下多恃功放恣,有乖军律,故特命杰、武辅之。观之宽,可以绥远;杰、武之严,可以驭下。敕至,其整练诸军,以观外变。” 二十三年罢永昌府,改金齿卫为军民指挥使司。时西平侯沐英言,永昌居民鲜少,宜以府卫合为军民使司,从之。置凤溪长官司,以永昌府通判阿凤为长官。二十四年置永平卫。永乐元年,赐金齿土官百户汪用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以西平侯沐晟遣用招安罕的法,故赏之。洪熙元年,金齿军民指挥司及腾冲守御千户所等土官贡马,赐钞币。 宣德五年设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腾冲州,置土知州一员。时腾冲守御所土官副千户张铭言,其地远在极边,麓川宣慰思任发不时侵扰,乞设州治。帝从之,即以铭为腾冲知州。八年置腾冲州库扛关、库刀关、库勒关、古涌二关。先是,腾冲州奏,本州路通麓川、缅甸诸处,民人逃徙者多,有误差发贡献。旧四百夫长隶腾冲千户所,其库扛关等五处,皆军民兼守。今四百夫已隶本州,止州民守之。乞于五处置巡检司,以土军尹黑、张保、李辅、郭节等为巡检。正统二年以非额⾰之。嘉靖元年复设永昌军民府。领州一、县二。其长官司二,曰施甸,曰凤溪。 新化,本马龙、他郞二甸,阿僰诸部蛮据之。元宪宗时內附,立为二千户所,隶宁州万户府。至元间,以马龙等甸管民官并于他郞甸,置司,隶元江路。洪武初,改名马龙他郞甸长官司,直隶云南布政司。后升为新化州。十七年以普赐为马龙他郞甸副长官。宣德八年,故长官普赐弟土舍普宁等来朝,贡马,赐钞币。八月,黔国公沐晟奏,摩沙勒寨万夫长刀瓮及弟刀眷纠蛮兵侵占马龙他郞甸长官司衙门,杀掠民人,请遣都督同知沐昂讨之。帝命遣人抚谕,但得刀瓮,毋扰平民。正统二年,晟等奏瓮不服招抚,请调附近官土兵,令都督昂剿捕。帝以蛮众仇杀乃其本 ![]() 威远,唐南诏银生府地,旧为濮落杂蛮所居。大理时,为百夷所据。元至元中,置威远州。洪武十五年平云南后,改威远蛮棚府为威远州。三十五年,以土官刀算 ![]() ![]() ![]() ![]() 宣德三年,刀庆罕遣头目招刚、刀著中等来贡,赐予如例,就令赍敕及织金纻丝、纱罗赐之,仍给信符、勘合底簿。八年,威远州奏其地与车里接境,累被各土官劫掠,播孟实当要冲,乞置巡检司,以把事刘禧为巡检,从之。 正统二年,土知州刀盖罕遣人贡马及银器,赐彩币等物,并以新信符给之。正统六年给威远土知州刀盖罕金牌,命合兵剿麓川叛寇,以捷闻。敕曰:“叛寇思任发侵尔境土,胁尔从逆。尔⺟招曩猛能秉大义,效忠朝廷,悉出金赀,分赉头目。尔⺟子躬擐甲胄,贾勇杀贼,斩其头目派罕,追逐余贼过江,溺死数千,斩首数百,得其战舰战象,仍留兵守贼所据江口地。忠义卓然,深⾜嘉尚。今特升尔正五品,授奉政大夫、修正庶尹,封尔⺟为太宜人,俱锡诰命、银带及彩币表里,酬尔⺟子勋劳。陶孟、刀孟经等亦赐赉有差。尔宜益勉忠义,以副朕怀。” 时西南诸部多相仇杀,所给金牌、信符,烧毁不存。景泰六年,刀盖罕、随乃吾等来朝贡,因命其管属本州民人,复给与金牌、信符、织金文绮,赐敕谕遣之。成化元年,威远州土舍刀朔罕遣头目刀昔思贡象马并金银器,赐予如例。其俗勇健,男女走险如飞。境內有河,汲⽔练炭上即成盐。无秤斗,以篓计多寡量之。 北胜,唐贞元中,南诏异牟寻始开其地,名北方〈目夹〉,徙瀰河⽩蛮及罗落、么些诸蛮,以实其地,号成偈〈目夹〉,又改名善巨郡。宋时,大理段氏改为成纪镇。元初,內附。至元中,置施州,寻改北胜州。后为府,隶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洪武十五年改为州,隶鹤庆府,后属澜沧卫。永乐五年,土官百夫长杨克即牙旧来贡马,赐钞币。宣德四年,土判官⾼琳子瑛来贡方物,请袭⽗职。十年,土知府⾼瑛来朝贡,赐钞币。正统七年,以北胜州直隶云南布政司,设流官吏目一员,以州蛮苦于澜沧卫官军侵渔也。 万历四十八年,北胜州土同知⾼世懋死,异⺟弟世昌袭。其族侄兰妄称世昌奷生,讼之官,不听。世昌惧 ![]() 湾甸,蛮名细〈目夹〉。元中统初,內附,属镇康路。洪武十七年置湾甸县。永乐元年三月设湾甸长官司,以西平侯沐晟奏地近麓川,地广人稠故也。寻仍改为湾甸州,以土官刀景发为知州,给印章、金牌并置流官吏目一员。四年,帝以湾甸道里险远,每岁朝贡,令自今三年一贡,著为令。如庆贺、谢恩之类,不拘此例。六年,刀景发遣人来朝,贡马及方物,赐钞币。七年,刀景发子景悬等来朝,贡马,赐予如例。宣德八年以土官刀景项弟景办法继兄职。州有流官吏目一员。州邻木邦、顺宁,⽇以侵削。成化五年,湾甸州土官舍人景拙法遣使刀胡猛等来朝,贡象马并金银器,赐宴并⾐服彩币有差。 万历十一年,土官景宗真率弟宗材导木邦叛贼罕虔⼊寇姚关,宗真死于阵,擒宗材斩之。景真子幼,贷死,降为州判官。后从讨猛廷瑞有功,复旧职。湾甸地多瘴。有黑泉,涨时,飞鸟过之辄堕。 镇康,蛮名石〈目夹〉,本黑僰所居。元中统初,內附。至元十三年立镇康路军民总管府,领三甸。洪武十五年,改为镇康府,十七年改为州。永乐二年遣官颁信符及金字红牌于镇康州。七年以湾甸同知曩光为知州。初,镇康地隶湾甸,曩光请增设署所,故有是命。九年以中官徐亮使西南蛮,曩光阻道,诏责之,至是,遣人来朝谢罪。十四年,镇康州长官司遣人贡马,赐钞币。二十一年,知府刀孟广来朝,贡马。宣德三年赐镇康州土目刀门渊等钞币有差。成化五年,知州刀门戛遣使贡马及金银器,赐予如例,及 ![]() 镇康后亦为木邦、顺宁所侵削。隆庆间,知州闷坎者,罕虔 ![]() ![]() 大侯,蛮名孟祐,百夷所居。元中统初內附,属麓川路。洪武二十四年置大侯长官司。永乐二年颁给信符、金字红牌。三年,大侯长官司长官刀奉偶遣子刀奉董贡马及银器,赐钞币。六年,长官刀奉偶遣弟不纳狂来贡,赐予如例。 宣德四年升大侯长官司为大侯州,以土官刀奉汉为知州。时刀奉汉奏:“大侯蛮民复业者多,岁纳差发银二百五十两。湾甸、镇康二长官民少,岁纳差发银各百两,永乐中俱升为州,乞援二州例。”帝谕吏部曰:“大侯民多复业,亦其长官善抚绥也,宜增秩旌之。”故有是命。八年,大侯州⼊贡,遣內官云仙往抚之,并赐锦绮有差。 正统三年,土官刀奉汉子刀奉送来贡,命赍敕并织金文绮绒锦诸物,赐刀奉汉并及其 ![]() ![]() ![]() 万历中,土目奉学婿于顺宁知府猛廷瑞,后巡抚陈用宾诬奏廷瑞与学反状,廷瑞斩奉学首以献,学兄赦守大侯如故。子奉先与其族舍猛⿇、奉恭争杀抗命,次年讨平之,改为云州,设流官。 澜沧,元为北胜州地。洪武中,属鹤庆府。二十八年置澜沧卫。二十九年于州南筑城,置今卫司。领北胜、浪渠、永宁三州。永乐四年以永宁州升为府。正统七年以北胜州直隶布政司,今卫只领州一。弘治十一年,福建布政李韶以前任云南参议,知土俗事宜,上疏言四事。一谓澜沧卫与北胜州同一城,地域广远,与四川建昌西番野番相通。迩年西番土舍章輗等倚恃山险,招服野番千余家为庄户,遂致各番生拗,动辄杀人,州官无兵不能噤止。卫官大废军政,恬不加意。又姚安府、大罗卫、宾川州地方有贼⽳六七,军民受害。请添设兵备副使于澜沧卫城,以姚安、大罗、宾川、鹤丽、大理、洱海、景东诸府州卫所,皆令属之。于野番则用抚流民法,于贼巢则用立保甲法,朝夕经理,则內外寇患皆可弭矣。因从其议,设兵备副使一员于澜沧城。 麓川、平缅,元时皆属缅甸。缅甸,古朱波地也。宋宁宗时,缅甸、波斯等国进⽩象,缅甸之名自此始。缅在云南之西南,最穷远。与八百国、占城接境。有城郭室屋,人皆楼居,地产象马。元时最強盛。元尝遣使招之,始⼊贡。 洪武六年遣使田俨、程斗南、张祎、钱允恭赍诏往谕。至安南,留二年,以道阻不通。有诏召之,惟俨还,余皆道卒。十五年,大兵下云南,进以大理,下金齿。平缅与金齿壤地相接,土蛮思伦发闻之惧,遂降。因置平缅宣慰使司,以纶发为宣慰使。十七年八月,伦发遣刀令孟献方物,并上元所授宣慰使司印。诏改平缅宣慰使为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并赐伦发朝服、冠带及织金文绮、钞锭。寻改平缅军民宣慰使司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麓川与平缅连境,元时分置两路以统其所部,至是以伦发遣使贡,命兼统麓川之地。 十八年,伦发反,率众寇景东。都督冯诚率兵击之,值天大雾,猝遇寇,失利,千户王升战死。 二十年,敕谕西平侯沐英等曰:“近御史李原名归自平缅,知蛮情诡谲,必为边患。符到,可即于金齿、楚雄、品甸及澜沧江中道,葺垒深池,以固营栅,多置火铳为守备。寇来。勿轻与战。又以往岁人至百夷,多贪其财货,不顾事理,贻笑诸蛮。继今不许一人往平缅,即文移亦慎答之,毋忽。”明年,伦发 ![]() ![]() ![]() ![]() ![]() ![]() 二十二年,伦发遣把事招纲等来言:“往者逆谋,皆由把事刀厮郞、刀厮养所为。乞贷死,愿输贡赋。”云南守臣以闻。乃遣通政司经历杨大用赍敕往谕思伦发修臣礼,悉偿前⽇兵费,庶免问罪之师。伦发听命,遂以象、马、⽩金、方物⼊贡谢罪,大用并令献叛首刀厮郞等一百三十七人,平缅遂平。自是,三年每来朝贡。二十七年,伦发来朝,贡马、象、方物。已,遣京卫千户郭均英往赐思伦发公服、幞头、金带、象笏。 二十八年,缅国王使来言,百夷屡以兵侵夺其境。明年,缅使复来诉。帝遣行人李思聪等使缅国及百夷。思伦发闻诏,俯伏谢罪,愿罢兵。适其部长刀⼲孟叛,思聪听朝廷威德谕其部众,叛者稍退。思伦发 ![]() 时⼲孟既逐伦发,亦惧朝廷加兵,乃遣人诣西平侯请⼊贡,舂以闻。三十一年奏:“⼲孟 ![]() 永乐元年,思伦发子散朋来朝,贡马。赐绒锦、织金文绮、纱罗并傔从钞有差。二年遣內官张勤等颁赐麓川。麓川、平缅、木邦、孟养俱遣人来贡,各赐之钞币。时麓川平缅宣慰使思行发所遣头目刀门赖诉孟养、木邦数侵其地。礼部请以孟养、木邦朝贡使付法司,正其罪。帝谓蛮众攻夺常事,执一二人罪之,不⾜以⾰其俗,且曲直未明,遽罪其使,失远人心。命西平侯谕之,遣员外郞左缉使八百国,并使赐麓川平缅宣慰冠带、袭⾐。 五年,麓川平缅所隶孟外头目刀发孟来朝,贡象及金器,散朋亦贡马,各赐钞币。六年,思行发贡马、方物谢,赐金牌、信符。黔国公沐晟言:“麓川、平缅所隶孟外、陶孟,土官刀发孟之地,为头目刀薛孟侵据,请命思行发谕刀薛孟归侵地。”从之。七年,行发来贡,遣中官云仙等赍敕,赐金织文绮、纱罗。至麓川,行发失郊 ![]() 十一年,行发请以其弟思任发代职,从之。任发遣头目刀弄发贡象六、马百匹及金银器皿等物谢恩。二十年,任发遣使奉表来贡,并谢侵南甸州罪,遣中官云仙赍赐并敕戒之。洪熙元年遣內官段忠、徐亮以即位诏谕麓川。宣德元年遣使谕西南夷,赐麓川锦绮有差,以其勤修职贡也。时麓川、木邦争界,各诉于朝,就令使者谕解之,俾安分毋侵越。黔国公沐晟奏,麓川所属思陀甸火头曲比为 ![]() 三年,云南三司奏,麓川宣慰使思任发夺南甸州地,请发兵问罪。帝命晟同三司、巡抚详计以闻。敕任发保境安民,不得侵邻疆,陷恶逆,以滋罪咎。晟以任发侵夺南甸、腾冲之罪不可宥,请发官军五万及诸土兵讨之。帝以 ![]() 正统元年,免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所欠差发银二千五百两。以任发奏其地为木邦所侵,百姓希少,无从办纳。部执不可,帝特蠲之。初,洪武间,克平云南,惟百夷部长思伦发未服,后为头目刀⼲孟所逐,赴京陈诉。命为宣慰,回居麓川。分其地,设孟养、木邦、孟定三府,隶云南;设潞江、⼲崖、大侯、湾甸四长官司,隶金齿。永乐元年升孟养、木邦为宣慰司。孟养宣慰刀木旦与邻境仇杀而死,缅甸乘机并其地。未几,缅甸宣慰新加斯又为木邦宣慰所杀。时伦发已死,子行发袭,亦死。次子任发袭为麓川宣慰,狡狯愈于⽗兄,差发金银,不以时纳,朝廷稍优容之。会缅甸之危,任发侵有其地,遂 ![]() ![]() ![]() ![]() ![]() 时任发兵愈横,犯景东,剽孟定,杀大侯知州刀奉汉等千余人,破孟赖诸寨,孟琏长官司诸处皆降之。任发仍遣人以象马金银来修贡,复致番书于云南总兵官,谓:“始因潞江安抚司线旧法相邀报仇,其后线旧法乃诬己为⼊寇,致大军庒境,惶恐无地。今 ![]() 六年以定西伯蒋贵为平蛮将军,都督李安、刘聚副之,以兵部尚书王骥总督云南军务,大会诸道兵十五万讨之。时任发遣贼将刀令道等十二人,率众三万余,象八十只,抵大侯州, ![]() ![]() 七年,骥率兵渡下江,通⾼黎贡山道。至腾冲,留都督李安领兵提备。骥由南甸至罗卜思庄,前军抵杉木笼。时任发率众二万余据⾼山,立硬寨,连环七营,首尾相应。骥遣宮聚、刘聚分左右翼缘岭上,骥将中军横击之,贼遁。军进马鞍山,捣贼寨。寨两面拒江壁立,周回三十里皆立栅开堑,军不可进,而贼从间道潜师出马鞍山后。骥戒中军毋动,命指挥方瑛率精骑六千突⼊贼寨,斩首数百级,复 ![]() ![]() ![]() ![]() 十一年,缅甸始以任发及其 ![]() ![]() ![]() ![]() ![]() ![]() 十四年,骥率诸将自腾冲会师,由⼲崖造舟,至南牙山舍舟陆行,抵沙坝,复造舟至金沙江。机发于西岸埋栅拒守。大军顺流下至管屯,适木邦、缅甸两宣慰兵十余万亦列于沿江两岸,缅甸备舟二百余为浮梁济师,并力攻破其栅寨,得积⾕四十万余石。军 ![]() 时王师逾孟养至孟那。孟养在金沙江西,去麓川千余里,诸部皆震詟曰:“自古,汉人无渡金沙江者,今王师至此,真天威也。”骥还兵,其部众复拥任发少子思禄据孟养地为 ![]() 景泰元年,云南总兵官沐璘奏:“缅甸宣慰已擒获思机发,又将思卜发放归孟养,恐缅人复挟为奇货,不若缓之,听其自献便。”从之。五年,缅人索旧地,左参将胡志等谕以戛等处地方与之,乃送思机发及其 ![]() ![]() 成化元年,总兵官沐瓒等以思任发之孙思命发至京师,乃逆贼遗孽,不可留,请发沿海登州卫安置,月给米二石,从之。麓川亡。先是,麓川之初平也,分其地立陇川宣抚使司,因以恭项为宣抚使。恭项者,故麓川部长,首先归顺效力有功,因命于麓川故地开设宣抚。已,头目曩涣等复来归,愿捕贼自效。帝命还守本土,有功,即加叙。诸凡来归者视此例。遂以刀歪孟为本司同知,刀落曩为副使,陇帚为佥事,俱赐冠带,从宣抚恭项请也。恭项子恭立来贡,给赐如例,并授恭立为长史。未几,陇川宣抚失印,请再给。帝责恭项以不能宣扬国威,反失印,罪应不宥,姑从宽颁。时板蹇据者蓝寨,侵扰陇川,百夫长刀门线、刀木立进兵围之,斩板蹇等二十三人。命赐有功者皆为冠带把事,并赉织金文绮。 正统十一年,木邦宣慰罕盖发来求麓川故地。有司以已设陇川宣抚司,建官分管,以孟止地予之,报可。十二年敕谕恭项,言:“比者,总兵奏尔与百夫长刀木立相仇杀,民人怀怨, ![]() ![]() ![]() 景泰七年,陇川宣抚多外闷遣人贡象、马及金银器皿、方物,赐彩币、袭⾐如例。仍命赍敕赐之,以多外闷初修朝贡故也。成化十九年,以陇川宣抚司多歪孟子亨法代职。初,陇川与木邦相邻,争地仇杀,构兵不息。嘉靖中,土舍多鲸刃兄自袭,下镇巡官按问,伏辜,还职兄子多参。诏贳其罪,并戒木邦罕孟毋得复 ![]() 万历初,缅甸莽瑞体叛,来招陇川宣抚多士宁,士宁不从。其记室岳凤者,江西抚州人,黠而多智,商于陇川,士宁信任之, ![]() ![]() ![]() ![]() ![]() ![]() ![]() ![]() 二十九年,莽应里分道⼊犯,一⼊遮放、芒市,一⼊腊撒蛮颡,一⼊杉木笼,并出陇川。多思顺不敌,奔猛卯。缅初以猛卯同知多俺为向导,寇东路。至是大军遣木邦罕钦擒多俺杀之。未几,思顺死,蛮莫思正乘丧袭陇川,据其 ![]() 部分译文 鹤庆,唐朝时名叫鹤川,南诏在此设置谋统郡。元朝初年,在此设置鹤州。至元中年,鹤州升为鹤庆府,不久改为鹤庆路。 洪武中年,大军平定云南时,分兵攻拔了三营、万户砦,俘获伪参政宝山帖木儿等六十七人。朝廷设置鹤庆府,派土官⾼隆掌管府中事务。十七年(1384)朝廷任命董赐为知府,⾼仲为同知,董赐的儿子董节为安宁的知州,杨奴为剑川知州。董赐率领其属下前来京城朝觐,向皇帝贡献马和土产,皇帝下诏给他们赏赐冠带、织金文绮、布帛和钱钞。十八年朝廷任命董赐为云南前卫的世袭指挥佥事。董赐,是安宁州人氏,世代都是当地的酋长。朝廷所派的大军进⼊云南后,他率领众人前来投降,又跟随官军讨伐贼人有功,所以朝廷任命他和他的儿子董节分别为世袭的知府、知州。等董赐前来朝觐时,认为自己⽗子俩都接受了显著的荣耀,无以报答皇帝,自己的儿子年幼冲动,对政治不通达,所以请求将朝廷授予我们的官职归还给皇上,自己去安宁州担任知州。皇帝说“:你们有能力使边疆地区安宁和睦,授予你们官职是对你们的功勋的酬谢。现今你们辞去尊贵的官位而甘愿屈居卑下的职位,叫我怎么办呢?”命令颍国公傅友德及各位大臣讨论这件事。大臣们都认为既然董赐有功劳,就不能听任他辞去官职,至于董节的官职可以免去。于是皇帝便将对董赐的任命改为明威将军云南前卫世袭指挥佥事,并对董赐说:“云南前卫与安宁最近,所以特地任命你这个职务。你应当绥抚边远地区的民人,使边疆地区和睦、安宁,希望你不要再推辞了。” 二十年(1387),剑川的土官杨奴反叛,大理卫的指挥郑祥前去讨伐,斩杀了八十多人,杨奴逃跑了。不久,杨奴回到剑川,又聚集蛮人作 ![]() 正统二年(1437),副使徐训上奏说鹤庆土知府⾼伦与他的弟弟⾼纯屡次逞凶杀屠百姓,与⺟亲杨氏和叔叔⾼宣互相残害。皇帝让黔国公沐昂派人去说服他们接受官府的处理,如果恃強不服,则马上调军队将他们逮捕。五年皇帝又对沐昂说“:近来听说土知府⾼伦的 ![]() ![]() 武定,是南诏三十七部之一。宋朝淳熙年间,大理的段氏让阿历担任罗武部的部长。阿历的部长职务传了三代到矣格时,正好是元朝元世祖当政,矣格被封为北部土官总管。元朝至元七年,此地改为武定路,设置了南甸县。 洪武十四年(1381),官军进⼊云南,武定的女土官商胜首先归附朝廷。十五年武定路被改为武定军民府,让商胜掌管该府事务。十六年,商胜派人前来京城朝贡,向皇帝献贡马。皇帝下诏给商胜颁赐诰命和朝服,赏赐给她锦币、钱钞。十七年任命和曲土官⾖派为知州。二十一年朝廷从国库中拿出金帛,派人到武定、德昌、会川等地购买马三千匹。宣德元年(1426),元谋县已故土知县吾忠的儿子吾政前来京城朝觐。 正德二年(1507)四月,武定地区下雨降冰雹,溪⽔暴涨,冲决了堤坝毁坏了农田,天又降霜冻死了麦子。七月,朝廷将武定所属的南甸县改为隶属于和曲州,石旧县改为隶属于禄劝州。三年,土知府凤英因跟随官军从征有功,进官秩为右参政,仍让他掌管知府事务。他请求朝廷给他赏赐金 ![]() 嘉靖七年(1528),土舍凤朝文叛 ![]() ![]() ![]() ![]() ![]() ![]() 十六年(1537),朝廷命令土知府瞿氏掌管武定府的官印。原先,府中的官印从洪武年间以来都掌管在土官手中,正德年间有关机构讨论后将府中的官印 ![]() ![]() 四十二年(1563),瞿氏年老,自己推举凤诏的 ![]() ![]() 四十四年(1565),朝廷在武定府添设府通判一员。四十五年,修筑了武定府新城,巡抚吕光洵派郑立宏回武定府执掌旧业。郑立宏,就是以前与索林一起想谋杀继祖的那个人。他一回到武定,继祖就将他捆绑起来杀了,并率领众人攻打新城。临安通判胡文显督促百户李鳌、土舍王德隆前去援救,到 ![]() ![]() 原先,继祖之所以逃向东川,是因为土官凤氏与他有往来。现在看到云南、四川的官军与土舍禄绍先等人的军队都会合在一起,凤氏便背叛继祖,发士兵七千人来支援官军,继祖的处境更加穷促。继祖手下的首领者⾊跑到禄绍先的军营里投降,将继祖的头颅献给官军。姚县的土官⾼继先又擒捉了继祖的余 ![]() ![]() ![]() 万历三十五年(1607),继祖的侄子阿克长久迁居在金沙江外,贼人郑举等 ![]() ![]() ![]() 丽江,南诏的蒙氏在此设置丽⽔节度。宋朝,么些蛮人蒙醋占领了该地。元朝初年,在此设置茶罕章宣慰司。至元中年,朝廷将茶罕章宣慰司改设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后来又改为宣抚司。 洪武十五年(1382)朝廷在此设置丽江府。十六年,蛮族酋长木德前来京城朝觐,向皇帝进献贡马。朝廷任命木德为知府,罗克为兰州的知州。十八年,巨津的土著酋长阿奴聪叛 ![]() 二十六年(1393)十月,西平侯沐舂上奏说,丽江的百姓每年向朝廷输送⽩金七百六十两,这些⽩金都是么些洞出产的,当地百姓拿马去换⽩金,不知道辨别真假,受骗上当了也不知道,所以请求朝廷允许当地百姓直接以马匹输送朝廷。皇帝同意。三十年朝廷听从沐舂的请求,将丽江府改为丽江军民府。永乐十六年(1418),检校庞文郁上奏说,本军民府与宝山、巨津、通安、兰州四个州归顺朝廷接受中原的风声教化已经很久了,请求朝廷在这些地方建立学校。皇帝也同意了。 宣德五年(1430),丽江府上奏说澜沧江寨子里的蛮族人者保聚集众人进行抢劫。黔国公沐晟委派员官前去招抚劝谕他们,他们不听,兵部讨论后让他们再去招抚。不久,兰州的土官罗牙等人上奏,说者保拒绝听从朝廷的命令,请求发兵讨伐他们。皇帝命令黔国公和云南的三司相机行事,不要因一点小小的缘故造成蛮族人大批造反。正统五年(1440),皇帝对知府木森颁发封官的诏令,因他征讨麓川有功另外授予他大中大夫资治少尹的官衔。成化十一年(1475),知府木风山钦上奏,说鹤庆的千夫长赵贤屡次纠集一大群贼人越过地界前来杀人抢劫,请求朝廷调遣旁边卫所的官军来擒拿进剿他们。朝廷命令将该奏章移 ![]() 万历三十一年(1603),巡按御史宋兴祖上奏说“:税使內监杨荣想责成丽江土官退出土地,听凭官府的分封。我私下里认为丽江自从明太祖让木氏在此世代为官以来,他们守卫石门关断绝了西域人的侵扰,守卫铁桥隔断了吐蕃人的掠夺,滇南全靠他们的守卫作为全安的屏障。现在让他们退出土地听凭官府的分封,必然会丧失边远地区蛮人对朝廷的忠心。退出土地之后,即使他们听从朝廷的指令,家国每年都要防备吐蕃的侵扰,倘或不听朝廷的指令,则不仅仅是对国体的一种损害了。”这个奏章上 ![]() 三十八年(1610),知府木增因向征讨蛮族的官军支助饷银二万多两,向朝廷请求按北胜土舍⾼光裕的例子,给他加封官级。兵部答复赏赐给他三品官的官服。巡按御史弹劾他,说他有违越朝廷成命的行为,请求取消对他三品官官服的赏赐,朝廷同意了。四十七年,木增又向朝廷输送银子一万两,支助戍守辽 ![]() 元江,是古代西南夷所居的最边远之地,称为惠笼甸,又叫因远部。南诏的蒙氏将该地 ![]() ![]() 元朝时,他们归顺元朝廷。至元年间,朝廷设置了元江万户府。后来在威远改设为元江路,统领罗。。、马笼等十二个部落,隶属于临安、广西、元江等地的宣慰司。 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廷在此设置元江府。十七年,土官那直来朝觐时向皇帝贡献大象,皇帝便任命那直为元江府知府,赏赐官服和冠带给他。十八年又设因远罗必甸长官司,让其隶属于元江府,任命当地的酋长⽩文⽟为长官司副长官。二十年朝廷派遣经历杨大用到元江等府去训练军队,因为此时百夷族屡次在边疆地区作 ![]() 永乐三年(1405)那荣又来京城朝觐献贡物。皇帝给予他优厚的赏赐,于是将元江府改为元江军民府,授予他元江军民府的印信。那荣请求皇帝允许他亲自率领军队,装载着粮食,前去攻打八百。皇帝嘉奖犒劳了他。元江府又上奏,说石屏州的洛夹桥,每年都被暴涨的江⽔冲坏,如果只让本元江府独自修理,恐怕百姓不堪负担,请求朝廷命令石屏州协助我们一起治理。皇帝同意了。九年,那荣率领手下的头目前来京城朝觐,向皇帝贡献马和金银器,皇帝按以前的惯例给予他们赏赐。十二年,已故的土知府那直的儿子那邦也⼊京向朝廷贡献土产。 宣德五年(1430),黔国公沐晟上奏,说元江的土知府那忠的官邸房舍和经历印信被贼人刀正、刀龙等焚毁了,现今刀龙、刀洽已被抓获押送到京城,请求朝廷按永乐年间的处理方法,将他们发配安置到辽东,以警告边疆地区的夷人。皇帝同意。朝廷又让礼部重新将印信铸好送给元江府的那忠。正统元年(1436),因远罗必甸长官司派人来京城朝觐,向皇帝献贡马。正德二年(1507),那端承袭了土知府的职位。 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舍那鉴杀死了侄子土知府那宪,夺取了知府印,并没收了因远驿的印记。巡抚应大猷将此事上奏朝廷,朝廷命令镇巡官发兵前去进剿。二十九年,那鉴有所畏惧,暗地里约好 ![]() ![]() ![]() 三十二年(1553),鲍象贤到达镇所,调集土兵和汉兵七万人,广泛征集粮饷,限期分哨进剿元江府,做必定取胜的打算。那鉴害怕了,喝药杀自。鲍象贤便传文书给百户汪辅,让他进城安抚百姓,捉拿贼人首领,将杀害土官那宪的阿提和杀死布政徐木越的光龙、光⾊等人全部斩首。那鉴的儿子那恕将原先占领的郡。。、封銮等村寨献出来,将原先掠夺去的镇沅府的府印也还回来,还 ![]() ![]() 元江府统领有一个长官司,叫因远罗必甸。 麓川、平缅,元朝时全隶属于缅甸。缅甸,是古代朱波的所在地。南宋宁宗时期,缅甸、波斯等国向朝廷进献⽩象,从此才有了缅甸之名。缅甸在云南的西南方,离京城最远,与八百国、占城接壤。缅甸有城郭室屋,人都居住在楼上,该地盛产大象和马。元朝时缅甸最为強盛。元朝曾派使者去招抚他们,他们开始向朝廷⼊贡。 洪武六年(1373)朝廷派遣使者田俨、程斗南、张礻韦、钱允恭带着皇帝的诏书去谕告他们。使者们到安南,呆了二年,因道路受阻不通,无法到达。皇帝下诏召他们回来,结果只有田俨回来了,其余的都死在路途上。十五年,朝廷派大军攻下云南,进而又攻取大理和金齿。平缅与金齿两地地境相连,当地蛮族人思伦发听说明朝大军还要南进,感到害怕,于是向朝廷投降。朝廷就在平缅设置宣慰使司,任命思伦发为宣慰使。十七年八月,思伦发派遣刀令孟向朝廷献土产,并上缴元朝廷授予他的宣慰使司的官印。皇帝下诏将平缅宣慰使司改为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并赏赐给思伦发朝服、冠带、织金文丝绸和钱钞。不久又将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麓川与平缅境土相连,元朝时将两地分别设置两个路以统领当地的百姓,现在思伦发派使者向朝廷献贡物,朝廷便命令思伦发兼而统领麓川之地。 十八年(1385),思伦发造反,率领众人犯侵景东。都督冯诚率兵拦击,正好遇上天降大雾,突然与叛军遭遇,双方接战官军失利,千户王升战死。 二十年(1387)皇帝下敕谕给西平侯沐英等人说“:近来御史李原名从平缅归来,他说蛮族人情况诡谲莫辨,一定会成为边疆的祸患。等到朝廷的令符一到,你们即可在金齿、楚雄、品甸和澜沧江中道修筑堡垒,深挖城池,加固营栅,多购置火铳做守卫的准备。敌人来,不要轻易与他们接战。而且,以往每年有人到百夷族人地区去,大多贪图他们的财物,不顾事理,结果被蛮族人笑话。从现在开始不允许一个人到平缅去,即使文书来往也要小心应对,不要疏忽。”第二年,思伦发 ![]() ![]() ![]() ![]() ![]() ![]() 二十二年(1389),思伦发派遣把事招纲等人来说:“以往叛逆的图谋,都是由于把事刀厮郞、刀厮养鼓动的结果。现乞求朝廷赦免我的死罪,我们愿意向朝廷输送贡赋。”云南地区的守卫大臣将此事上报朝廷。朝廷便派遣通政司经历杨大用带着皇帝的敕谕去见思伦发,要他重修做臣子的礼节,全部偿还前⽇开战所消耗的军费,才能免除问罪之师。思伦发听从命令,以象、马、⽩金、土产等物向朝廷⼊贡谢罪,杨大用还让思伦发献出叛逆首领刀厮郞等一百三十七人,于是平缅的叛 ![]() 二十八年(1395),缅国国王派使者来说,百夷族人屡次带兵侵⼊他们的国境內掠夺财物。第二年,缅国使者又来诉说遭受百夷人⼊侵。皇帝派遣行人李思聪等出使到缅国和百夷。思伦发听到皇帝的诏令,俯伏着谢罪,愿意罢兵不再⼊侵邻国。正好碰到他手下的部长刀⼲孟叛 ![]() ![]() 原先,平缅地区的习俗并不喜好佛教。有从云南来的僧人到达该地后,善做因果报应之说,思伦发便信仰了佛教。又有金齿地区的士卒逃过来,能造火硫、火炮,思伦发对他们的技能非常感趣兴,帮他们系上金带,让他们与僧人一样,地位都⾼于各部落长。刀⼲孟等人不服,于是率领属下的人反叛,进攻腾冲。思伦发率其家人逃到云南,西平侯沐舂将他们遣送到京城。皇帝怜悯他,任命沐舂为征南将军,何福、徐凯为副将军,率领云南、四川各卫所的军队前去讨伐刀⼲孟。皇帝又将思伦发送回去,让他驻扎在潞江上,招抚他手下的群众,并赏赐给他⻩金一百两、⽩金一百五十两、钱钞五百锭。皇帝又对沐舂说“:思伦发是走投无路才归顺于我明朝廷的,你应当用军队将他送回去。到云南时,你可先派人去劝谕刀⼲孟,让他不要执 ![]() ![]() 此时的刀⼲孟已经赶跑了思伦发后,也害怕朝廷对他用兵,于是派人到西平侯那里,请求允许他向朝廷⼊贡。沐舂将此上报朝廷。三十一年(1398),沐舂上奏说“:刀⼲孟想假借我朝廷的军威来抵抗忽都,他所说的要向朝廷⼊贡不可相信。”皇帝派人告诉沐舂说“:边远地区的蛮族人确实也有很诡诈的,不妨暂时同意他的请求,审度具体事宜,不要丧失时机。”沐舂便把思伦发送到金齿,派人去劝谕刀⼲孟,让他把主人接回去,刀⼲孟不听。沐舂便派左军都督何福、瞿能等人,带五千人马前去讨伐。官军翻过⾼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贼人,杀死刀名孟,斩杀许多敌人。回兵时又攻击景罕寨。景罕寨凭借地势⾼险坚守,攻不下来,此时官军的粮食和兵器都已用完,贼人的气势便更加嚣张。何福派人向沐舂告急,沐舂率领五百骑兵前去救援,乘夜赶到潞江,在第二天天刚亮就去渡河。五百骑兵昼夜兼程,所经过的地方尘土蔽天。贼人没料到大军会突然到来,又惊又怕,于是被官军攻⼊,大败而逃。官军又乘胜袭击崆峒寨,贼人连夜逃走。刀⼲孟派人来请求投降,朝廷认为他很狡诈,命令沐舂等机会再征讨他。不久沐舂病亡,刀⼲孟竟然不投降。朝廷又命令都督何福前去讨伐,不久,活捉刀⼲孟,将其带到京城。思伦发至此才回到平缅,过了一年便死了。 永乐元年(1403),思伦发的儿子散朋来京城朝觐,向皇帝献贡马。皇帝赏赐给他绒锦、织金文的丝绸、纱罗,给他的随从赏赐钱钞。二年皇帝又派遣宦官张勤等到麓川颁布敕赐。麓川、平缅、木邦、孟养都派人前来朝贡,皇帝各给他们赏赐钱币。此时麓川平缅宣慰使思行发派遣头目刀门赖向朝廷诉说孟养、木邦屡次犯侵他们的地境。礼部请求将孟养、木邦派来向朝廷献贡的使节 ![]() 永乐五年(1407),隶属于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的孟外的头目刀发孟前来朝觐,向皇帝进献大象和金器,散朋也来进献贡马,皇帝分别给他们赏赐钱币。六年,思行发向朝廷进献贡马和土产,向皇帝谢恩。皇帝给他赏赐金牌和信符。黔国公沐晟上奏说:“麓川、平缅所隶属的孟外、陶孟,是土官刀发孟的领地,被头目刀薛孟所侵占,请求朝廷命令思行发劝谕刀薛孟归还所侵之地。”皇帝同意了。七年,思行发前来进贡,皇帝派遣宦官云仙等带着皇帝的敕谕,给他赏赐织金文绮和纱罗。云仙等人到麓川时,思行发没有举行郊 ![]() 十一年,思行发请求让他的弟弟思任发代理自己的官职,皇帝同意了。思任发派遣头目刀弄发向朝廷贡献六头大象、一百匹马和金银器皿等物,感谢皇帝的恩德。二十年,思任发派遣使者奉表到朝廷献贡,并替自己略侵南甸州的行为向朝廷谢罪。皇帝派遣宦官云仙带着赏赐品和敕谕去见思任发,劝戒思任发以后不要再略侵别人了。 洪熙元年(1425),仁宗皇帝派宦官段忠、徐亮到麓川,告诉当地员官仁宗已经即皇帝位。 宣德元年(1426),皇帝派使者谕告西南地区的夷族人,还因麓川土官忠于职守勤于向朝廷献贡,分别按他们的级别等差赏赐锦绮。此时,麓川、木邦之间因争夺地界,而各向朝廷诉说此事,皇帝派使者劝谕他们,让他们各自安守本府地界,不要侵越出去。黔国公沐晟上奏说,麓川军民宣慰使司属下的思陀甸火头曲此作 ![]() 三年(1428),云南的三司上奏,说麓川宣慰使思任发侵夺了南甸州的土地,请求朝廷发兵问罪。皇帝命令沐晟会同三司、巡抚将此事详细上报朝廷,并敕谕思任发,要他保境安民,不得侵夺邻近州府的疆土,陷于恶逆行为之中,否则以滋生恶逆罪追究。沐晟认为思任发侵夺南甸、腾冲疆土的罪行不可宽恕,请求调拨五万官军和诸土兵讨伐他。皇帝认为 ![]() 正统元年(1436),思任发上奏说他所管辖的地区,遭受木邦的侵扰,百姓稀少,无法筹集赋税和差役银钱。皇帝便免除了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所欠的差发银子二千五百两。户部认为这样做不妥,皇帝还是加以特别蠲免了。 原先,洪武年间官军攻克平定云南,只有百夷部落的酋长思伦发没有顺服,后来他被手下的头目所驱逐后,便跑到京城来诉说。朝廷任命他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的宣慰,让他回麓川居住。后来将其地划分出来,设置了孟养、木邦、孟定三个府,将它们隶属于云南;又设置潞江、⼲崖、大侯、湾甸四个长官司,将它们归属于金齿。永乐元年(1403)将孟养、木邦两个府升为宣慰司。孟养宣慰刀木旦与邻境的人因仇杀而死,缅甸便乘机呑并了孟养。不久,缅甸宣慰新加斯又被木邦宣慰所杀。此时思伦发已死,他的儿子思行发袭承职位,不久也死了。思伦发的次子思任发承袭了麓川宣慰的官职。他比他的⽗兄更加狡猾,朝廷所征收的差役金银,他不按时缴纳,朝廷还优加宽待他。碰上缅甸宣慰被人所杀时,思任发便乘机犯侵缅甸,想全部收复思氏家族原有的故地,于是举兵侵扰边境,略侵孟定府和湾甸等州,对当地民人进行烧杀掠夺。南甸的知州刀贡罕也上奏,说麓川侵夺了他所管辖的罗卜思庄等二百七十八个村子。在这种情况下,沐晟上奏说:“思任发几年来连续侵夺了孟定、南甸、⼲崖、腾冲、潞江、金齿等地的土地,擅自任命头目刀珍罕、土官早亨等人,让他们帮助他施行略侵,其背叛朝廷的形象已经颇为显著。近来他又去略侵金齿,气势很猖獗。我们已派遣各卫所的骑兵和步兵到金齿去守卫。请求调遣大军前去进剿讨伐他们。”皇帝命令挑选将领,朝廷大臣推举右都督方政、都督佥事张荣前往云南,协同当地镇守官右都督沐昂率兵讨伐。思任发正向朝廷修贡,希望以此来缓和朝廷的大军,沐晟居然相信了他,没有率大军渡江。思任发便派遣一万多人夺取潞江,沿着江造船三百艘,想攻取云龙,又将甸顺、江东等处的残余守军全部杀死。皇帝因贼人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责怪沐晟玩弄贼寇养成祸患。此时方政也到军中报到,想出战,沐晟不同意。方政造船想把军队渡过去,沐晟又不答应。方政对此不胜愤慨,便独自率领自己的队部与贼军将领缅简接战,攻破贼人的旧大寨。贼人逃奔到景罕,指挥唐请又将贼人打败。他们又追击贼人到达⾼黎共山下,共斩杀贼人三千多。于是他们乘胜追击,在上江 ![]() 此时,思任发便益发骄横,进犯景东,剽掠孟定,杀死了大侯知州刀奉汉等一千多人,攻破孟赖等寨子,孟琏长官司等地都向他投降了。这样,思任发便派人向朝廷进贡,献上大象、马、金银器皿等,又致书给云南的总兵官,说“:开始是潞江安抚司的线旧法邀我替他报仇,后来线旧法诬告我⼊侵他的辖地,致使朝廷大军庒境,使我惶恐无地。现今我想派使者到朝廷谢罪,请求您替我奏报朝廷。”皇帝降敕答应赦免思任发的罪行。这时,刑部侍郞何文渊上疏,请求朝廷停止在麓川用兵,皇帝将该疏章 ![]() ![]() 正统六年(1441),朝廷任命定西伯蒋贵为平蛮将军,都督李安、刘聚为副将军,让兵部尚书王骥总督云南的军事事务,集合了各道的军队十五万人前去讨伐思任发。此时思任发派贼军将领刀令道等十二人,率领三万多人马,战象八十头,抵达大侯州,想夺取景东和威远两地。王骥将抵达金齿时,思任发派人向王骥请求投降。王骥接受了,暗地里命令各位将领分路进兵。右参将冉保从东路攻打细甸、湾甸的⽔寨,进⼊镇康,直奔孟定。王骥和蒋贵从中路到达上江,驻兵腾冲。左参将宮聚从下江占领夹象石。到了约定的期限,官军发起总攻。贼人严密防守,火铳、弓弩和飞石像雨点般落下来。第二天,官军乘风烧焚贼人的寨栅,大火彻夜不息。官军经过奋力战斗,攻下了上江寨,斩杀了刀放戛⽗子,生擒了刀孟项,前后共斩下敌人耳朵五万多只。捷报上奏给了皇帝。 七年(1442),王骥率兵渡过下江,打通了⾼黎贡山的道路。到腾冲时,留下都督李安带兵守卫。王骥从南甸出发到罗卜思庄,前军抵达杉木笼。这时思任发率领两万多人占领⾼山,设立坚固的村寨,把守军连环成七个营,首尾互相呼应。王骥派宮聚、刘聚分左右两翼攀缘到岭上,王骥率领中军从横向攻击贼人,贼人逃跑。官军进驻马鞍山,直捣贼人的寨子。贼人的寨子两面靠江,周围三十里全都立起了寨栅开凿了战堑,官军无法进⼊,而贼人可从小道悄悄地出兵绕到马鞍山后袭击官军。王骥告戒中军不要动摇,命令指挥方瑛率领精锐骑兵六千突然杀⼊贼人的寨子,斩杀敌人数百,又将贼人的象阵 ![]() ![]() 此时的思任发败逃到孟养,又遭木邦宣慰的袭击,被追击着过了金沙江,逃向孟广。缅甸宣慰卜剌当也起兵攻击思任发。皇帝下诏命给木邦、缅甸宣慰说,如果他们能捉住思任发,将他献给朝廷,即将麓川之地 ![]() ![]() ![]() ![]() ![]() 十一年(1446),缅甸才开始把思任发和他的 ![]() ![]() ![]() ![]() 皇帝因沐斌出师无功,便又命令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总督军务,都督同知宮聚佩戴平蛮将军印,率领南京、云南、湖广、四川、贵州的官军和土军共十三万人前去讨伐思机发。到此,王骥已是三征麓川了。皇帝秘密地谕告王骥说“:万一思机发远逃,则先捉拿刀变蛮,扫平他们的巢⽳。如果他们逃⼊缅甸,缅甸人庇护他们,也可相机擒拿他们。要让蛮族人知道害怕,大军不是⽩⽩出来的。”皇帝又敕谕沐斌,军事上的事全要与王骥一同商量后再行动。皇帝又敕谕木邦、缅甸、南甸、⼲崖、陇川等宣慰司,要他们整顿军队、准备好战船、积聚粮草以等待朝廷的调度。 十四年(1449),王骥率领各位将领在腾冲会师,在⼲崖造船出发,到南牙山时弃舟步行,抵达沙坝,又造船从⽔路到金沙江。思机发在江的西岸埋下寨栅坚守。大军顺流下到管屯,碰到木邦、缅甸两个宣慰带兵十余万也排列在沿江两岸,缅甸准备了二百多艘船做浮桥渡送军队,大家合力攻破了思机发的栅寨,缴获了⾕子四十多万石。大军吃 ![]() 此时朝廷的军队经过孟养到达孟那。孟养在金沙江西面,离麓川有一千多里远,当地各部落对官军的到来都很受震慑,说:“自古以来汉人没有渡过金沙江的,现今朝廷的军队到达这里,真是天朝的威风啊!”王骥回兵后,思机发的部下众人又拥戴思任发的小儿子思禄,占据孟养作 ![]() 景泰元年(1450),云南总兵官沐瞞上奏说:“缅甸宣慰已经擒住了思机发,还把思卜发放回了孟养,恐怕缅甸人又会将思机发居为奇货,向朝廷要挟。不如我们缓一缓此事,听任他们自己将其献出来为好。”皇帝同意。五年,缅甸人又来讨索旧地,左参将胡志等谕告他们,将银戛等处的土地划归他们。他们便将思机发和他的 ![]() ![]() 成化元年(1465),总兵官沐瓒等人认为思任发的孙子思命发到京城后不能让他久留,因为他是叛逆贼人的遗孽,请求朝廷将他发配到沿海的登州卫去,每个月给他二石米。皇帝同意这个提议,于是麓川便灭亡了。 在此之前,麓川初次被平定时,朝廷将其土地分出来设立了陇川宣抚使司,任命恭项为宣抚使。恭项,是以前麓川的部落酋长,因首先归顺朝廷并替朝廷效力,立有功劳,朝廷便命令在麓川的故地开设宣抚使司。不久,当地的头目曩涣等人又来归顺朝廷,并表示愿意替朝廷捕贼效力。朝廷命令他们回去守卫本土,一旦立有功劳,则立即加封。诸凡来归顺朝廷的蛮人都按此对待。于是朝廷听从了宣抚恭项的请求,任命刀歪孟为本宣抚使司的同知,刀落曩为副使,陇吊为佥事,都给他们赐予冠带。恭项的儿子恭立前来京城朝贡,皇帝也按惯例给以赏赐,并授予恭立为长史。不久,陇川宣抚将官印丢失了,请求朝廷再给一个。皇帝责备恭项不能以此宣扬国威,反而把官印给丢失了,此罪本来不应该宽恕,姑念他们是边远地区的蛮族人,所以从宽处理给他们再颁一个官印。此时板蹇占领了者蓝寨,侵扰陇川,百夫长刀门线、刀木立进兵包围了者蓝寨,斩杀了板蹇等二十三人。皇帝命令给有功的人都赐封冠带把事,并赏赐给他们织金文绮。 正统十一年(1446),木邦宣慰罕盖发来索求麓川的故地。有关机构认为该地已经设置了陇川宣抚司,设立了员官分别管理,就不应当再全归回去,将孟止那个地方划归木邦就可以了。该意见上报朝廷后,皇帝同意了。十二年,皇帝敕谕给恭项说:“近来,总兵上奏说你与百夫长刀木立互相仇杀,致使民人怀怨,想谋害你们⽗子。现今将你迁到云南,不是让你流离失所,还派员官护送你的家属到云南跟你团聚,完全是体恤怜悯你,你不要有疑忌猜惧。”不久总兵官上奏说“:陇川的动 ![]() ![]() 景泰七年(1456),陇川宣抚多外闷派人向朝廷进献大象、马和金银器皿、土产,皇帝按惯例给他赏赐采币和袭⾐。因为多外闷是第一次来向朝廷献贡,所以皇帝还专门派人带着敕谕到陇川去赏赐他。成化十九年(1483),陇川宣抚司多歪孟的儿子亨法代理了多外闷的职务。 当初,陇川与木邦相邻,两地为争夺土地而互相仇杀,构兵不息。嘉靖年间,土舍多鲸杀死了兄长自己承袭了官职。朝廷让镇巡官去调查审讯此事,多鲸伏罪,将官职还给了兄长的儿子多参。皇帝下诏赦免了多鲸的罪行,并敕谕给木邦的罕孟,告诫他不要再与多鲸结 ![]() 万历初年,缅甸的莽端体背叛朝廷,前来招抚陇川宣抚多士宁,要多士宁与他一起叛 ![]() ![]() ![]() ![]() ![]() 当初,岳凤归附缅甸时,替莽端体招抚各部落,抗拒央中朝廷,伤害并打败官军,使叛逆局面终于形成并稳定下来,岳凤为此出了大力,缅甸人是很依赖他的。时间一长以后,他认为缅甸也不⾜以作为依靠。邓川的土知州何钰,是岳凤的连襟。他开始时派人去招抚岳凤,岳凤把该使者抓起来献给了缅甸。到此,何钰又将各方面的情况都开示给他,并与他盟誓。此时朝廷的大军也已集结,各位将领刘纟廷、邓子龙等也各率领精锐军队到达了,将陇川四面围了起来。岳凤感到有所畏惧,便让他的 ![]() ![]() 万历二十九年(1601),莽应里分几路进犯。一路进犯遮放、芒市;一路进犯腊撒的蛮桑页;一路进犯杉木笼,并向陇川出击。多思顺不敌莽应里,逃奔到猛卯。缅甸人开始时是以猛卯同知多俺为向导,向东路进犯的。多思顺逃奔到猛卯后,官军便派遣木邦的罕钦活捉了多俺,并将他杀了。不久,多思顺死亡,莫的多思正乘着办丧事之机袭击陇川,占有了多思顺的 ![]() ![]()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