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8830 |
上一章 章一百六十三 下一章 ( → ) | |
张慎言(子履旋) 徐石麒 解学龙 ⾼倬(⻩端伯等) 左懋第 祁彪佳 张慎言,字金铭, ![]() ![]() 天启初,出督畿辅屯田,言:“天津、静海、兴济间,沃野万顷,可垦为田。近同知卢观象垦田三千余亩,其沟洫庐舍之制,种植疏浚之方,犁然具备,可仿而行。”因列上官种、佃种、民种、军种、屯种五法。又言:“广宁失守,辽人转徙⼊关者不下百万。宜招集津门,以无家之众,垦不耕之田便。”诏从之。尝疏荐赵南星,劾冯铨,铨大恨。五年三月,慎言假归,铨属曹钦程论劾,诬盗曹县库银三千,遂下抚按征脏,编戍肃州。 庄烈帝即位,赦免。崇祯元年起故官。会当京察,请先治媚珰者附逆之罪,其他始付考功,报可。旋擢太仆少卿,历太常卿、刑部右侍郞。谳耿如杞狱,不称旨,并尚书韩继思下吏,寻落职归。久之,召为工部右侍郞。国用不支,廷议开采、鼓铸、屯田、盐法诸事。慎言屡疏陈奏,悉 ![]() 十七年三月,京师陷。五月,福王即位南京,命慎言理部事。上中兴十议:曰节镇,曰亲藩,曰开屯,曰叛逆,曰伪命,曰褒恤,曰功赏,曰起废,曰惩贪,曰漕税。皆嘉纳。时大起废籍,慎言荐吴甡、郑三俊。命甡陛见,三俊不许,大学士⾼弘图所拟也。勋臣刘孔昭,赵之龙等一⽇朝罢,群诟于廷,指慎言及甡为奷琊,叱咤彻殿陛。给事中罗万象言:“慎言平生具在,甡素有清望,安得指为奷琊?”孔昭等伏地痛哭,谓慎言举用文臣,不及武臣,嚣争不已。又疏劾慎言,极诋三俊。且谓::“慎言当 ![]() 甡既不出,慎言乞休得请,加太子太保,荫一子。山西尽陷于贼,慎言无家可归,流寓芜湖、宣城间。国亡后,疽发于背,戒勿药,卒,年六十九。 慎言少丧二亲,鞠于祖⺟。及为御史,讣闻,引义乞归,执丧三年以报。 子履旋,举崇祯十五年乡试。贼陷 ![]() 徐石麒,字宝摩,嘉兴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工部营缮主事,筦节慎库。魏忠贤兼领惜薪司,所需悉从库发,石麒辄持故事格之。其 ![]() 崇祯三年,起南京礼部主事,就迁考功郞中。八年佐尚书郑三俊京察,澄汰至公。历尚宝卿、应天府丞。十一年舂⼊贺。三俊时为刑部尚书,议侯恂狱不中,得罪。石麒疏救,释之。石麒官南京十余年,至是始⼊为左通政,累迁光禄卿、通政使。十五年擢刑部右侍郞,谳吏部尚书李⽇宣等狱。帝曰:“枚卜大典,⽇宣称诩徇私。”石麒予轻比,贬二秩。先是,会推阁臣,⽇宣一再推,因及副都御史房可壮、工部右侍郞宋玫、大理寺卿张三谟,石麒与焉。召对便殿,石麒独不赴。及是帝怒,戍⽇宣及吏科都给事中章正宸、河南道御史张煊,夺可壮、玫、三谟及谳狱左侍郞惠世扬官。石麒代世扬掌部事,旋进左。 当是时,帝以威刑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附会,予重比。石麒奉命清狱,推明律意,校正今断狱之不合于律者十余章,先以⽩同官。以次审理十三司囚,多宽减。然廉公,一时大法赫然,无敢幸免者。兵部尚书陈新甲下狱,朝士多营救。石麒持之曰:“人臣无境外 ![]() ![]() 石麒寻擢本部尚书。中官王裕民坐刘元斌 ![]() ![]() ![]() 福王监国,召拜右都御史,未任,改吏部尚书。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 ![]() 石麒刚方清介,扼于权奷,悒悒不得志。士英挟定策功,将图封,石麒议格之。中官田成辈纳贿请嘱,石麒悉拒不应。由是中外皆怨,构之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时居郡城外,城将破,石麒曰:“吾大臣也,城亡与亡!”复⼊居城中,以闰月二十六⽇朝服自缢死,年六十有八。 解学龙,字石帆,扬州兴化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金华、东昌二府推官。天启二年,擢刑科给事中。辽东难民多渡海聚登州,招练副使刘国缙请帑金十万振之,多所⼲没。学龙三疏发其弊,国缙遂获谴。王纪忤魏忠贤削籍,学龙言:“纪亮节弘猷,召置廊庙,必能表正百僚,裁决大务。”失忠贤意,不报。已,劾川、贵旧总督张我续贪 ![]() 辽左额兵旧九万四千有奇,几饷四十余万。今关上兵止十余万,月饷乃二十二万。辽兵尽溃,关门宜募新兵。蓟镇旧有额兵,乃亦给厚糈召募。旧兵以其饷厚,悉窜⼊新营,而旧额又如故,漏卮可胜言。国初,文职五千四百有奇,武职二万八千有奇。神祖时,文增至一万六千余,武增至八万二千余矣。今不知又增几倍。诚度冗者汰之,岁可得饷数十万。裁冗吏,核旷卒,俾卫所应袭弟子袭职而不给俸,又可得数十万。 京边米一石,民输则非一石也。以民之费与国之收衷之,国之一,民之三。关饷一斛银四钱,以易钱则好米值钱百,恶米止三四十钱,又其下腐臭不可食。以国之费与兵之食衷之,兵之一,国之三。总计之,民费其六,而兵食其一。况小民作奷欺漕卒,漕卒欺官司,官司欺天子,展转相欺,米已化为糠粃沙土;兼 ![]() 帝亟下所司,而议竟中格。稍进右给事中。五年九月,御史智铤劾学龙及编修侯恪为东林鹰⽝,遂削籍。 崇祯元年起历户科都给事中。以民贫盗起,请大清吏治。寻劾蓟抚王应豸克饷 ![]() 十二年冬,擢南京兵部右侍郞。明年舂,将解任,遵例荐举属吏,并及迁谪官⻩道周。帝怒,征下狱,责其 ![]() 十七年五月,福王立于南京,召拜兵部左侍郞。十月擢刑部尚书。时方治从贼之狱,仿唐制六等定罪。学龙议定,以十二月上之: 其一等应磔者:吏部员外郞宋企郊,举人牛金星,平 ![]() 二等应斩秋决者:刑科给事中光时亨,河南提学佥事巩焴,庶吉士周锺,兵部主事方允昌四人也。 三等应绞拟赎者:翰林修撰兼户、兵二科都给事中陈名复,户科给事中杨枝起、廖国遴,襄 ![]() 四等应戍拟赎者:礼部主事王孙蕙,翰林院检讨梁兆 ![]() 五等应徒拟赎者:通政司参议宋学显,谕德方拱乾,工部主事缪沅,给事中吕兆龙、傅振铎,进士吴刚思,检讨方以智、傅鼎铨,庶吉士张家⽟及沈元龙十人也。 六等应杖拟赎者:工部员外郞潘同舂,礼部员外郞吴泰来,主事张琦,行人王于曜,行取知县周寿明,进士徐家麒及向列星、李㭎八人也。 其留北俟后定夺者:少詹事何瑞征、杨观光,太仆少卿张若麒,副使方大猷,户部侍郞 ![]() 其另存再议者:给事中翁元益、郭充、庶吉士鲁栗、吴尔壎、史可程、王自超、⽩胤谦、梁清标、杨栖鹗、张元琳、吕崇烈、李化麟、朱积、赵颎、刘廷琮,吏部郞中侯佐,员外郞左懋泰,礼部郞中吴之琦,兵部员外郞邹明魁,行人许作梅,进士胡显,太常博士龚懋熙及王之牧、王皋、梅鹗、姬琨、朱国寿、吴嵩胤二十八人也。 其已奉旨录用者:兵部尚书张缙彦,给事中时敏,谕德卫胤文、韩四维,御史苏京,行取知县⻩国琦、施凤仪,兵部郞中张正声,內阁中书舍人顾大成及姜荃林等十人也。 得旨:“周锺等不当缓决,陈名夏等未蔽厥辜,侯恂、宋学显、吴刚思、方以智、潘同舂等拟罪未合。新榜进士尽污伪命,不当复玷班联。”令再议。惟方拱乾结纳马、阮,特旨免其罪。 明年正月,学龙奉诏拟周锺、光时亨等各加一等,潘同舂诸臣皆侯补小臣,受伪无据,仍执前律。当是时,马、阮必 ![]() ![]() ![]() ![]() 大铖既杀锺、时亨,即传旨二等罪斩者谪允充南金齿军,三等罪绞者充广西边卫军,四等以下俱为民,永不叙用。然学龙所定案亦多漏网,而所拟一等诸犯,皆随贼西行,实未尝正刑辟也。⻩继祖、沈元龙、向列星、李㭎、⻩纪、孙襄、王之牧、王皋、梅鹗、姬琨、朱国寿、吴嵩胤、姜荃林,皆未详其官。 学龙归,南都旋失。久之卒于家。 ⾼倬,字枝楼,忠州人。天启五年进士。除德清知县,调金华。崇祯四年,征授御史。蓟辽总督曹文衡与总监邓希诏相讦奏。诏殚力⼲济,以副委任。倬乃上疏言:“文衡肮脏成 ![]() 十一年五月,火星逆行,诏修省。倬以近者刑狱滋繁,法官务停阁,请敕诸司克期奏报,大者旬,小者五⽇。其奉旨覆谳者,或五⽇三⽇,务俾积案尽疏,囹圄衰减。帝为采纳。屡迁南京太仆卿。太仆故驻滁州,滁为南都西北门户。请募州人为兵,保障乡土,从之。十六年二月擢右佥都御史,提督 ![]() ![]() 福王立南京,拜倬工部右侍郞。御用监內官请给工料银,置龙凤几榻诸器物及宮殿陈设金⽟诸宝,计赀数十万,倬请裁省。光禄寺办御用器至万五千七百有奇,倬又以为言。皆不纳。明年二月,由左侍郞拜刑部尚书。国破,倬投缳死。 是时,大臣殉难者:倬与张捷、杨维垣、庶僚则有⻩端伯、刘成治、吴嘉胤、龚廷祥。 端伯,字元公,建昌新城人。崇祯元年进士。历宁波、杭州二府推官。行取赴都,⺟忧归。服阕⼊都,疏陈益王居建昌不法状。王亦劾端伯离间亲藩,及出 ![]() ![]() 成治,字广如,汉 ![]() 嘉胤,字绳如,松江华亭人。由乡举历官户部主事。奉使出都,闻变,还谒方孝孺祠,投缳死。 廷祥,字伯兴,无锡人。马世奇门人也。崇祯十六年进士。为中书舍人。城破,⾐冠步至武定桥投⽔死。 时又有钦天监博士陈于阶、国子生吴可箕、武举⻩金玺、布⾐陈士达,并死焉。 左懋第,字萝石,莱 ![]() 三月,大风霾。帝布袍斋居,祷之不止。懋第言:“去秋星变,朝停刑而夕即灭。今者不然,岂陛下有其文未修其实乎?臣敢以实进。练饷之加,原非得已。乃明旨减兵以省饷,天下共知之,而饷犹未省,何也?请自今因兵征饷,预使天下知应加之数,官吏无所逞其奷,以信陛下之明诏。而刑狱则以睿虑之疑信,定诸囚之死生,诸疑于心与疑信半者,悉从轻典。岂停刑可止彗,解网不可以返风乎?且陛下屡沛大恩,四方死者犹枕藉,盗贼未见衰止,何也?由蠲停者止一二。存留之赋,有司迫考成,催征未敢缓,是以莫救于凶荒。请于极荒州县,下诏速停,有司息讼,专以救荒为务。”帝曰:“然。”于是上灾七十五州县新、旧、练三饷并停。中灾六十八州县止征练饷,下灾二十八州县秋成督征。 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民人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又言:“臣自鱼台至南 ![]() ![]() 十六年秋,出察江防。明年五月,福王立,进兵科都给事中,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诸府。时大清兵连破李自成,朝议遣使通好,而难其人。懋第⺟陈殁于燕,懋第 ![]() 懋第濒行言:“臣此行,生死未卜。请以辞阙之⾝,效一言。愿陛下以先帝仇聇为心,瞻⾼皇之弓剑,则思成祖列圣之陵寝何存;抚江上之残黎,则念河北、山东之⾚子谁恤。更望时时整顿士马,必能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众韪其言。王令赍⽩金十万两、币帛数万匹,以兵三千人护行。八月,舟渡淮。十月朔,次张家湾,本朝传令止许百人从行。 懋第衰纟至⼊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郞,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而绍愉获免。 祁彪佳,字弘吉,浙江山 ![]() ![]() ![]() 寻上《合筹天下全局疏》,以策关、宁,制登海为二大要。分析中州、秦、晋之流贼,江右、楚、粤之山贼,浙、闽、东粤之海贼,滇、黔、楚、蜀之土贼为四大势。极控制驾驭之宜,而归其要于戢行伍以节饷,实卫所以销兵。复陈民间十四大苦:曰里甲,曰虚粮,曰行户,曰搜赃,曰钦提,曰隔提,曰讦讼,曰窝访,曰私税,曰私铸,曰解运,曰马户,曰盐丁,曰难民。帝善其言,下之所司。出按苏、松诸府,廉积猾四人杖杀之。宜兴民发首辅周延儒祖墓,又焚翰林陈于鼎、于泰庐,亦发其祖墓。彪佳捕治如法,而于延儒无所徇,延儒憾之。回道考核,降俸,寻以侍养归。家居九年,⺟服终,召掌河南道事。十六年佐大计,问遗莫敢及门。刷卷南畿,乞休,不允,便道还家。 北都变闻,谒福王于南京。王监国,或请登极。彪佳请发丧,服満议其仪,从之。⾼杰兵扰扬州,民奔避江南,奷民乘机剽兑攵,命彪佳往宣谕,斩倡 ![]() ![]() 诏设厂卫缉事官。彪佳上言:“洪武初,官民有犯,或收系锦⾐卫,⾼皇帝见非法凌 ![]() ![]() ![]() 督辅部将刘肇基、陈可立、张应梦、于永绶驻京口,浙江⼊卫都司⻩之奎亦部⽔陆兵三四千戍其地。之奎御军严。四将兵恣横,刃伤民,浙兵缚而投之江,遂有隙。已而守备李大开统浙兵斫镇兵马,镇兵与相击, ![]() ![]() ⾼杰驻瓜洲,跋扈甚,彪佳克期往会。至期,风大作,杰意彪佳必无来。彪佳携数卒冲风渡,杰大骇异,尽撤兵卫,会彪佳于大观楼。彪佳披肝膈,勉以忠义,共奖王室。杰感叹曰:“杰阅人多矣,如公,杰甘为死!公一⽇在吴,杰一⽇遵公约矣。”共饭而别。 群小疾彪佳,竞诋諆,以沮登极、立潞王为言,彪佳竟移疾去。明年五月,南都失守。六月,杭州继失,彪佳即绝粒。至闰月四⽇,绐家人先寝,端坐池中而死,年四十有四。唐王赠少保、兵部尚书,谥忠敏。 赞曰:张慎言、徐石麒等皆北都旧臣,刚方练达,所建⽩悉有裨时政。令其受事熙朝,从容展布,庶几乎列卿之良也。而遭时不造,內外 ![]() 部分译文 张慎言,字金铭, ![]() 泰昌年间,慎言升任御史。过一个月,熹宗即了位。当时朝廷正在集中讨论“三案”慎言上书说:“皇祖神宗皇帝召集群臣百官,告诉大家不要追查张差的同伙,这是为了保全⽗子之间的情义;但是务必揭发他们的 ![]() ![]() ![]() 天启初年,慎言外出管理京城郊区屯田,他上书说:“天津、静海、兴济一带沃野万顷,都可以开垦成良田。近年来同知卢观象开垦了三千多亩,他所规划的沟洫、房舍布局方法和种植、引⽔灌溉方法都现成地摆着,可以依照推行。”进而慎言又列出官种、佃种、民种、军种、屯种五种办法。又说,广宁失守后辽东民人辗转迁移,⼊关来的人不下一百万。应该把他们召集到津门来,用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耕种这未曾开垦的土地。朝廷下诏同意了。慎言曾经上书推荐赵南星,弹劾冯铨,冯铨极为恼恨。五年(1625)三月,慎言请假回去后,冯铨嘱咐曹钦程上书弹劾他,诬陷他盗取了繁曹县的三千库银,于是朝廷下令抚按官追赃,慎言被编排到肃州充了军。 庄烈帝即位后赦免了慎言,崇祯元年(1628)起复他官任原职。当时恰好要考核京官,慎言上书请先惩办追随阉 ![]() ![]() ![]() 十七年(1644)三月,京师失陷。五月,福王在南京即位,让慎言理办吏部事务。慎言上书讲了中兴十议,分别是:节制兵镇,亲近藩王,开辟屯田,惩治叛逆,驱除伪官,表彰烈士,论功行赏,起用废籍,严惩贪污,清理漕税。福王都⾼兴地采纳了。当时朝廷大力起用废籍,慎言推荐了吴生生、郑三俊。朝廷命令吴生生觐见,三俊不许,这道命令是由大学士⾼弘图起草的。勋臣刘孔昭、赵之龙等人一天在罢朝以后在朝堂上聚众吵闹,把慎言和吴生生指斥为奷琊,他们喊叫的声音响彻殿堂。给事中罗万象说“:慎言平生经历明⽩无余,吴生生一贯出名地清廉公正,怎么能把他俩指为奷琊呢?”孔昭等人爬在地上痛哭,说慎言推荐使用文臣,没推荐武臣,继续吵闹不停。又上书弹劾慎言,极力攻击三俊,并且说“:慎言在大家 ![]() ![]() ![]() ![]() 吴生生既已受阻难以出仕,慎言请求离休得到批准,朝廷给他加官太子太保,荫封他一个儿子为官。当时山西全部沦失在贼寇手里,慎言无家可归,就流落在芜湖、宣城一带。南京覆亡后,他背上长出疽疮,谢绝用药,死掉了,终年六十九岁。 慎言从小死了⽗⺟,由祖⺟抚养成人。等到他当御史时祖⺟的丧报传来,他按照给⽗⺟守丧的道理告假回乡,为祖⺟守了三年丧礼,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慎言的儿子履旋考中崇祯十五年(1642)乡试。贼寇打下 ![]() 徐石麒,字宝摩,嘉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任工部营缮主事,管理节慎仓。魏忠贤当时兼领惜薪司,所需都由节慎仓支出,石麒总是按常规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魏忠贤的 ![]() 崇祯三年(1630),朝廷起用石麒为南京礼部主事,马上就升用为考功郞中。八年他协助尚书郑三俊进行考察百官,裁减得极为公正。之后他历任尚宝卿、应天府丞。十一年舂天石麒进京朝贺,三俊当时担任刑部尚书,因为讨论侯恂的案子不符合上意,正被问罪,石麒上书营救,庄烈帝释放了三俊。 石麒在南京做官十多年,到现在才进京当上左通政,历次升任光禄卿、通政使。十五年(1642)升任刑部右侍郞,审理吏部尚书李⽇宣等人的案子时,庄烈帝说“:拜相这样的大事,⽇宣竟然自我吹嘘、徇私舞弊!”石麒给予轻判,把他贬官两级。原来朝廷公选阁臣,⽇宣一推又推,才推荐出副都御史房可北、工部右侍郞宋玫、大理寺卿张三谟,石麒也在名单中。庄烈帝召见他们到便殿问话时,只有石麒没有去。到这个时候庄烈帝恼火了,把⽇宣及吏科都给事中章正宸、河南道御史张煊等充了军,把可仕、宋玫、三谟及审理此案的左侍郞惠世扬罢了官。石麒接替世扬掌管了刑部事务,不久晋职为左侍郞。 那个时候,庄烈帝正用严刑驾御臣下,法官援引法律,大都深文附会予以重判。石麒奉命清查官司时,就讲究律令本意,校正当时断案不合律令的十多条,先告诉了同事,然后依次审理十三司的囚徒,大多有所放宽、减刑。但是他廉明公正,一时间国法声威大振,无人敢存幸免的心理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关进监狱后,朝臣中有很多人营救。石麒反对说:“人臣没有国境之外的结 ![]() ![]() ![]() 石麒不久升任本部尚书。宦官王裕民因为和刘元斌是同伙,元斌纵容部下奷 ![]() ![]() ![]() ![]() ![]() 福王监国后召拜石麒为右都御史,尚未上任,就改任为吏部尚书。石麒进言论说了裁减百官,慎行破格,任官要久,重视等级名分,严格起用废籍,公开地进行保举,鼓励朝臣廉洁互助等七件事。当时正在进行考选,石麒与都御史刘宗周发誓公正地进行甄别, ![]() 石麒为人刚正、清廉,被掌权的奷臣遏制,在位时郁郁不得志。士英倚仗 ![]() 第二年,南都沦亡了。当时石麒住在郡城外边,城即将被打下时,他说“:我是朝廷大臣,应当城亡⾝亡!”又住到城中去,在这年闰月二十六⽇那天⾝穿朝服上吊自尽了,终年六十八岁。 解学龙,字石帆,扬州兴化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先后做过金华、东昌二府推官。 天启二年(1622),学龙升任刑科给事中。辽东难民很多人渡海过来聚集在登州,招练副使刘国缙申请了十万国库银赈济难民,多所侵呑。学龙三次上书揭发他的罪证,国缙于是受到贬官。王纪因触犯魏忠贤被剥夺官籍,学龙说:“王纪⾼风亮节, ![]() “辽左编制內的兵力原先是九万四千多人,每年用饷四十多万两银子。现在山海关上有十多万兵力,每月的银饷竟用二十二万两。辽东的兵力现在尽行溃散,关门口想必又要召募新兵。蓟镇原本有队部编员,竟然也拨出大量粮食给他招募新营。老兵因为这边粮饷充⾜,就都偷偷溜进新营来,而原有名额还是那么多,中间的漏洞实在讲不完。开国之初,家国文职人员五千四百多,武职人员二万八千多人。神宗时,文职人员增加到一万六千多人,武职人员增加到八万二千多人了。到现在不知又增加了几倍。假如真地能考虑把冗员裁减下来,每年可以获得几十万饷银。裁汰多余的将校,核查军队中的缺额,让卫所应该袭职的年轻人袭职而不用支付官俸,三下里又可以省出几十万来。 “京边用米一石,民输运来时可不是一石。把百姓的支出和家国的收⼊对照来看,家国收⼊一石,百姓要支出三石。山海关的粮饷一斛米值四钱银子,用它来兑换铜钱时好米值一百个铜钱,差米只三四个铜钱,再差的腐烂得没法食用。把家国的支出和队部实际吃到口中的对照来看,军队里吃到一斛,家国要支出三斛。总的算来,百姓支出六成,队部才吃到一成。况且还有小百姓做假欺瞒漕运士兵,漕运士兵欺瞒官府,官府又欺瞒天子,这样子一再欺瞒,到头来收到的米都变成了糠秕、沙土;加上天气 ![]() 熹宗马上把他这篇奏议 ![]() ![]() 崇祯元年(1628)学龙起复,做过户科都给事中。因为百姓贫困,土匪横行,他上书请求大力整顿吏治。不久他弹劾蓟镇巡抚王应豸克扣军饷引发了事变,又递上了有关充实粮饷的十六条意见。庄烈帝都采纳了。学龙先后升任太常少卿、太仆卿。五年改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期间他上书说“:我所辖属的州县只有七十八个,可是因为民赋欠收而被贬官、惩罚的员官却达九十人。因此把几年的拖欠责成一并 ![]() ![]() 十二年冬季,学龙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郞。第二年舂天他即将解除原任时按照惯例推荐自己的僚属,并且牵涉到被贬了官的⻩道周。庄烈帝恼了,把他收捕⼊狱,批评他结 ![]() ![]() 十七年(1644)五月,福王在南京即位,召拜学龙为兵部左侍郞。十月升为刑部尚书。当时朝廷正在查处大臣降从贼寇的案子,按照唐朝的规定分六等给这些人定罪。这个名单由学龙拟定后在十二月里 ![]() 第一等应予绞死的有:吏部员外郞宋企郊,举人牛金星,平 ![]() 第二等应斩首等候秋季执行的有:刑科给事中光时亨,河南提学佥事巩火育,庶吉士周钟,兵部主事方允昌共四个人。 第三等应处绞刑打算赎罪的有:翰林修撰兼户、兵二部都给事中陈名夏,户科给事中杨枝起、廖国遴,襄 ![]() 第四等应处充军打算赎罪的有:礼部主事王孙蕙,翰林院检讨梁兆 ![]() 第五等应处徒刑打算赎罪的有:通政司参议宋学显,谕德方拱乾,工部主事缪沅,给事中吕兆龙、傅振铎,进士吴刚思,检讨方以智、傅鼎铨,庶吉士张家⽟及沈元龙共十人。 第六等应处廷杖打算赎罪的有:工部员外郞潘同舂,礼部员外郞吴泰来,主事张琦,行人王于曜,行取知县周寿明,进士徐家麟及向列星、李枫八人。 名单递上后得到批复说“:周钟等人不应当缓期处决,陈名夏等人没有受到贼寇玷污,侯恂、宋学显、吴刚思、方以智、潘同舂等量刑不当。新榜进士都被伪命玷污过,不应当再让他们来玷污朝班。”命令学龙再做议定。只有方拱乾结纳马士英、阮大铖,福王特颁圣旨赦免了他的罪过。 第二年正月,学龙奉命改判周钟、光时亨等人分别罪加一等,潘同舂等人都是候补的小官,没有接受伪命的证据,仍然维持原判。当时马士英、阮大铖一心要杀周钟。学龙想判他缓期执行,就跟次辅王铎商议,趁士英请假时递上判决书,并且请求停止用刑。王铎就起草了同意的诏书,赞扬学龙的量刑详慎平允。士英听说后大为恼火,但想改也来不及了。大铖和他们的同伙张捷、杨维垣声称要弹劾学龙,学龙上书称病告退。诏令还没下来,保国公朱国弼、御史张孙振等人攻击学龙曲意庇护罪人,徇私舞弊,朝廷就把学龙给剥夺了官籍。 大铖杀掉周钟、时亨就传旨把第二等判为斩首的人派往云南金齿充军,第三等判为绞刑的发往广西边卫充军,第四等以下全部落职为民,永不叙用。不过学龙所拟定的名单也有很多人漏网,他所定为一等的罪犯们都跟随贼寇西行去了,实际上未曾予以处死。 学龙回去后不久,南都就失守了。学龙在很久以后才死于家中。 左懋第,字萝石,莱 ![]() 十二年(1639)懋第升任户科给事中。他上书讲述了家国的四种弊病,分别是百姓贫困、兵力虚弱、群臣萎靡不振、家国财政空乏。又讲述了提⾼米价的办法,让天下赎罪的人家都出米赎罪,用盐制度恢复开中的老办法,让边塞的用户出粮充军粮。有一天彗星出现,朝廷下令停用刑罚,懋第请马上向四方传布诏书,又请求严噤将士剽掠,官府剥削百姓。他还请求散发铜钱、开仓赈济都城的饥民,收养婴儿。第二年正月,剿饷停征,懋第也请求赶快传达这个指示,唯恐远方的官吏不知道,在头前已经征收,百姓得不到实惠。庄烈帝都采纳了他的意见。 三月,京师刮起大风,天⾊ ![]() ![]() ![]() 十四年懋第外出负责督办漕运,赴任途中飞章进言说:“我从静海走到临清,一路上看到百姓饥饿而死的有十分之三,病疫而死的十分之三,做了盗贼的十分之四。米一石值二十四两⽩银,人死后活人拿他来吃了充饥,希望陛下为下边的小百姓来考虑考虑吧!”又上书讲“:我从鱼台到南 ![]() ![]() 十六年秋天,懋第外出视察长江防线。第二年五月,福王即位,任用他为兵科都给事中,不久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等府。当时大清兵接连打败李自成,朝廷决定派遣使节跟大清和好,难于选择这样的人选。懋第的⺟亲陈氏死于河北,懋第想借此机会安葬⺟亲,便主动要求前往。朝廷于是任用懋第为兵部右侍郞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少卿马绍愉一起去,同时让懋第经营⻩河以北,联络关东各队部。马绍愉原来是兵部的郞官,过去曾经为陈新甲议和一事出使到义州而回。新甲被处死以后,绍愉因为督战而导致失败被懋第弹劾罢官。到这时绍愉已经起任郞中,朝廷就此提升他为少卿,给懋第当副职。懋第上书说“:我这次出使要祭奠先帝、先后的灵柩,查访东宮二王的踪迹。我既然当了使臣,势必不能兼领封疆事宜。并且绍愉是被我弹劾罢掉的官,不该再让他和我共事。一定要用我经营⻩河以北的话,就请让弘范和绍愉出使,给我一支队伍,我和山东抚臣一道收拾山东等候命令,不敢再说北行的事了。如果用我和弘范北行,就拿掉我经理的官衔,只让我奉命前去就是了,请停下对绍愉的派遣吧!”阁部讨论停派绍愉,改派原蓟镇总督王永吉。福王传令仍旧照原先的指示理办。 懋第临行之前上书说“:我这次出使生死难料。请让我以告别京城的⾝份说一句话吧。我希望陛下把先帝的深仇大聇记在心上,看到⾼皇帝的弓箭时,就想想看成祖以下各位圣主的陵墓今在何方;招抚长江沿线残存的黎民时,就想想看⻩河以北、山东的⾚子谁来抚恤?更希望朝廷时时整顿兵马,一定要能渡过⻩河作战才能把住⻩河防卫;一定要能把住⻩河防卫,才能划江而安呢。”大家都同意他的话。福王命令给他⽩银十万两,布帛几万匹,派兵三千人为他护行。八月,他乘船渡过淮河。十月初一驻张家湾,本朝传令给他只许一百人跟着他来。 懋第⾝穿孝服进⼊都城,来后我朝让他住在鸿胪寺。他请求祭告各皇陵并改葬先帝,没得到批准,就把祭品摆在住所里,哭并且祭奠了他们。然后就在这个月二十八⽇那天被遣送出都城。可是弘范向我朝请求让他亲自到江南招刘泽清等大将降附,留下懋第等不要放回。于是我朝从沧州追回了懋第,让他改住在太医院里。顺治二年(1645)六月,他听说南京失守,悲恸地哭了。他的弟弟懋泰以前做过吏部员外郞,投降过贼寇,后来投降本朝做了官,来探望懋第。懋第说“:这种人不是我弟弟。”把他给喝斥出去了。到闰月十二⽇,懋第和随行的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都因为不投降被处死了,而绍愉得以免死。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