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6269 |
上一章 章一百零七 下一章 ( → ) | |
张四维(子泰徵 甲徵) 马自強(子怡 慥) 许国 赵志皋 张位朱赓(子敬循)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初,进右中允,直经筵,寻迁左谕德。四维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杨博、王崇古久历边陲,善谈兵。四维,博同里而崇古姊子也,以故亦习知边务。⾼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郞。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四维为 ![]() 初,赵贞吉去位,拱 ![]() 四维家素封,岁时馈问居正不绝。武清伯李伟,慈圣太后⽗也,故籍山西,四维结为援。万历二年,复召掌詹事府。明年三月,居正请增置阁臣,引荐四维,冯保亦与善,遂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赞机务。当是时,政事一决居正。居正无所推让,视同列蔑如也。四维由居正进,谨事之,不敢相可否,随其后,拜赐进官而已。居正卒,四维始当国。累加至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初,四维曲事居正,积不能堪,拟旨不尽如居正意,居正亦渐恶之。既得政,知中外积苦居正, ![]() ![]() ![]() ![]() ![]() 子泰徵、甲徵皆四维柄政时举进士。泰徵累官湖广参政,甲徵工部郞中。 马自強,字体乾,同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隆庆中,历洗马,直经筵。迁国子祭酒,振饬学政,请寄不行。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掌翰林院。 神宗为皇太子出阁,充讲官。敷陈明切,遂受眷。及即位,自強已迁詹事,教习庶吉士,乃擢礼部右侍郞,为⽇讲官。寻以左侍郞掌詹事府,直讲如故。丁继⺟忧归。服阕,诏以故官协理詹事府。至则迁吏部左侍郞,仍直经筵。甫两月,迁推礼部尚书。帝遣使询居正尚书得兼讲官否,居正言事繁不得兼。乃用为尚书,罢⽇讲,充经筵讲官。 礼官所掌,宗藩事最多,先后条例,自相牴牾,黠吏得恣为奷利。自強择其当者俾僚吏遵守,诸不可用者悉屏之。每藩府疏至,应时裁决,榜之部门,明示行止,吏无所牟利。龙虎山正一真人,隆庆时已降为提点,夺印敕。至是,张国祥求复故号。自強寝其奏。国祥乃重贿冯保固求复,自強力持不可,卒以中旨许之。初,俺答通贡市,赏有定额,后边臣徇其求,额渐溢。自強请申故约,滥乞者勿与,岁省费不赀。《世宗实录》成,加太子少保。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念阁臣在乡里者,⾼拱与己有深隙,殷士儋多奥援,或乘间以出,惟徐阶老易与,拟荐之自代。已遣使报阶,既念阶前辈,已还,当位其下,乃请增置阁臣。帝即令居正推择,遂以人望荐自強及所厚申时行。诏加自強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与时行并参机务。自強初以救吴中行、赵用贤忤居正,自分不敢望,及制下,人更以是多居正。时吕调 ![]() ![]() ![]() 子怡,举人,终参议;慥,进士,尚宝卿。 关中人⼊阁者,自自強始。其后薛国观继之。终明世,惟二人。 许国,字维桢,歙县人。举乡试第一,登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神宗为太子出阁,兼校书。及即位,进右赞善,充⽇讲官。历礼部左、右侍郞,改吏部,掌詹事府。十一年四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机务。国与首辅申时行善。以丁此吕事与言者相攻,语侵吴中行、赵用贤,由是物议沸然。已而御史陈 ![]() ![]() ![]() ![]() ![]() ![]() ![]() 廷臣争请册立,得旨二十年舂举行。十九年秋,工部郞张有德以仪注请,帝怒夺俸。时行适在告,国与王有屏虑事中变, ![]() 赵志皋,字汝迈,兰溪人。隆庆二年进士及第,授编修。万历初,进侍读。张居正夺情,将廷杖吴中行、赵用贤。志皋偕张位、习孔教等疏救,格不上,则请以中行等疏宜付史馆,居正恚。会星变,考察京朝官,遂出志皋为广东副使。居三年,再以京察谪其官。居正殁,言者 ![]() ![]() 辽东失事,诏褫巡抚韩取善职,逮副使冯时泰诏狱,而总兵官杨绍勋止下御史问。给事中吴文梓等论其失平,志皋亦言:“封疆被寇,武臣罪也。今宽绍勋而深罪文吏,武臣益恣,文吏益丧气。”帝不从,时泰竟谪戍。皇太后诞辰,帝受贺毕,召见辅臣暖阁,志皋论宥御史彭应参。言官乞减织造,志皋等因合词请。寻极论章奏留中之弊,请尽付诸曹议行。帝恶中官张诚 ![]() 张居正柄国,权震主。申时行继之,势犹盛。王锡爵 ![]() ![]() 初,⽇本封贡议起,石星力主之。志皋亦冀无事,相与应和。及封事败,议者蜂起,凡劾星者必及志皋。志皋每被言,辄疏辨求退,帝悉勉留。先尝谴言者以谢之,后言者益众,则多寝不下,而留志皋益坚。迨封事大坏,星坐欺罔下狱论死,位亦以杨镐故褫官,而志皋终不问。然志皋已病不能视事,乞休疏累上,御史于永清、给事中桂有 ![]() ![]() 张位,字明成,新建人。隆庆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 万历元年,位以前代皆有起居注,而本朝独无,疏言:“臣备员纂修,窃见先朝政事,自非出于诏令,形诸章疏,悉湮没无考。鸿猷茂烈,郁而未章,徒使野史流传,用伪 ![]() 王锡爵还朝,帝适降谕三王并封,以待嫡为辞。而志皋、位遽请帝笃修 ![]() 二十四年,两宮灾,矿税议起,位等不能沮。及奷人请税煤炭,开临清皇店,位与沈一贯乃执奏不可,不报。明年舂,偕一贯陈经理朝鲜事宜。请于开城、平壤建置重镇,练兵屯田,通商惠工,省国中输挽。且择人为长帅,分署朝鲜八道,为持久计。事下朝鲜议。其国君臣虑国中遂并其土,疏陈非便,乃寝。顷之,⽇本封事坏,位力荐参政杨镐才,请付以朝鲜军务。镐遭⽗丧,又请夺情视事,且荐邢玠为总督。帝皆从之。位已进礼部尚书,改文渊阁,以甘肃破贼叙功,加太子太保,复以延镇功,进少保、吏部尚书,改武英殿。 三殿灾,志皋适在告,位偕同列请面慰,不许。乃请帝引咎颁赦,勤朝讲,发章奏,躬郊庙,建皇储,录废弃,容狂直,寡细过,补缺官,减织造,停矿使,彻税监,释系囚。帝优诏报之,不能尽行。位又言:“臣等请停矿税,非遽停之也,盖 ![]() ![]() 位初官翰林,声望甚重,朝士冀其大用。及⼊府政,招权威示,素望渐衰。给事中刘道亨劾位奷贪数十事。位愤,力辨,遂落道享三官。吕坤、张养蒙与孙丕扬 ![]() ![]() ![]() ![]() ![]() 位有才,果于自用,任气好矜。其败也,廷臣莫之救。既卒,亦无湔雪之者。天启中,复官,赠太保,谥文庄。 朱赓,字少钦,浙江山 ![]() ![]() 二十九年秋,赵志皋卒,沈一贯独当国,请增置阁臣。帝素虑大臣植 ![]() ![]() 三十三,年大计京官。帝留被察者钱梦皋辈,及南京察疏上,亦 ![]() ![]() 三十四年,一贯、鲤去位,赓独当国,年七十有二矣。朝政⽇弛,中外解体。赓疏揭月数上,十不能一下。御史宋寿首讽切赓,给事中汪若霖继之。赓缘二人言,力请帝更新庶政,于增阁臣、补大僚、充言路三事语尤切。帝优诏答之而不行。赓乃素服诣文华门恳请,终不得命。赓以老,屡引疾,阁中空无人。帝谕简阁臣,而廷臣虑帝出中旨如往年赵志皋、张位故事。赓力疾请付廷推,乃用于慎行、李廷机、叶向⾼,而召王锡爵于家,以为首辅。给事中王元翰、胡忻以廷机之用,赓实主之,疏诋廷机,并侵赓。赓疏辞,帝为切责言者。既而姜士昌及焘被谪,言路谓出赓意,益不平。礼部主事郑振先遂劾赓十二大罪,且言赓与一贯、锡爵为过去、见在、未来三⾝。帝怒,贬振先三秩。俄以言官论救,再贬二秩。 先,考选科道,吏部拟上七十八人。候命逾年,不下,赓连疏趣之。三十六年秋,命始下。诸人列言路,方 ![]() ![]() ![]() ![]() 赓醇谨无大过,与沈一贯同乡相比,昵给事中陈治则、姚文蔚等,以故蒙诟病云。 子敬循,官礼部郞中,改稽勋。前此无正郞改吏部者,自敬循始。终右通政。 赞曰:四维等当轴处中,颇滋物议。其时言路势张,恣为抨击。是非瞀 ![]() 部分译文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隆庆初年,晋升为右中允,负责经筵,不久调任为左谕德。张四维风流倜傥而富有才智,明了时事。杨博、王崇古长期在边陲任职,擅长谈论兵事。张四维是杨博的同乡且为王崇古的外甥,所以学习并知晓边防事务。⾼拱很器重他。 ⾼拱掌管吏部,破格提拔他为翰林学士。才两个月,任命为吏部右侍郞。俺答封贡的议论兴起,朝廷首辅大臣相持不决。张四维与⾼拱勾结,通贡事成。⾼拱更加认为张四维有才⼲,张四维也被不断提拔,朝廷士人中颇有憎恨他的人。御史郜永舂巡视河东的盐事,称盐法的毁坏由于官宦横行,大商谋取专利,指责张四维、王崇古为官僚,张四维的⽗亲、王崇古的弟弟为大商人。张四维上奏辩解,请求离去。⾼拱极力庇护他,皇帝下诏慰抚、挽留他。 起初,赵贞吉离去,⾼拱想引四维进⼊內阁,而殷士儋攀附得职,诸位大臣便打击、陷害他。等到御史赵应龙弹劾殷士儋,殷士儋没有离去,舆论中又有弹劾张四维的。张四维已经晋升为左侍郞,不得已而辞职,不久殷士儋也辞职。东宮太子出后宮,召见张四维担任侍班官。给事中曹大聎称张四维是贿赂了⾼拱,张四维急忙上奏辩解,请求罢免官职。皇帝不同意,催他⼊朝。他还没有到来而穆宗逝世了,⾼拱被罢免,张居正掌权,他又称病回乡。 张四维的家庭很富有,岁时年节不断地向张居正馈赠礼物。武清伯李伟是慈圣太后的⽗亲,原籍山西,张四维结 ![]() 起初,张四维曲意侍奉张居正,很不堪忍受,所草拟的旨令不完全合于张居正的心意,张居正也渐渐厌恶他。既然当权,知道朝廷內外颇受张居正的苦,想大肆收买人心。遇上皇子出生,皇帝向国全颁布诏书,他上奏称:“现在法纪修明,海宇宁谧,堪称政治安平。而文武诸位大臣,不知道朝廷励精图治的本意,着力于敦促急烦、琐碎的事务,致使征赋敛税无度,政令彼此违背,朝廷內外哗然,丧失了扶植生灵之心。确实应该在此大庆之机, ![]() 因此,张居正的 ![]() ![]() ![]() 因此张四维渐渐昅收了一些被张居正庒抑的海內的正直之人。虽然没有马上全部任用,然而力反前任的作为,当时他很富名望。云南的贡金误期,皇帝想将守土官治罪,又下诏提取云南以前贮存的矿银二十万两,都因为张四维劝谏才停止。不久,他因⽗亲去世而归乡。丧期将満,他却死了。赠封太师,谥号文毅。 马自強,字体乾,同州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隆庆年间,历任洗马,负责经筵。晋升为国子祭酒,整治学政,拒绝请托。提拔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负责翰林院。 神宗做皇太子时出后宮,他担任讲官,陈述明⽩、深切,于是受到皇上器重。等到神宗登基,马自強已经调任詹事,教导庶吉士,又提升为礼部右侍郞,担当⽇讲官。不久,以左侍郞⾝份负责詹事府,像以前一样负责讲授。遭逢继⺟去世而归乡。服丧期満,诏令他任原职协助负责詹事府。他到任后被升任吏部左侍郞,仍然负责经筵。才两个月,朝廷推举他任礼部尚书。皇帝派遣使者询问张居正尚书是否可以兼任讲官,张居正回答,事务繁多不得兼任。于是任用他为尚书,罢除⽇讲,担当经筵讲官。 礼官所负责的事,皇族宗藩的事情最多,先后的条例自相矛盾,狡黠的官吏得以恣意为奷。马自強选择恰当的条例命僚吏遵守,诸项不适宜于执行的条例都予以摒弃。每当藩府的奏疏送到,他都及时裁决,在礼部门上张榜告示,公开表明可行与噤止,官吏无法牟利。龙虎山正一真人,在隆庆年间就被降为提点,剥夺了盖有御印的诏书。到此时,张国祥请求恢复他原来的封号,马自強扣庒了他的奏章。张国祥就大肆贿赂冯保,坚持请求恢复封号,马自強极力主张不可以,最终还是因为御旨准许了。起初,俺答通贡互市,对他们有定额的赏赐,后来边关大臣答应他们的请求,赏额逐渐增加。马自強奏请申明旧约, ![]() 万历六年(1578)三月,张居正准备回乡安葬⽗亲。思虑在乡里休息的內阁大臣,⾼拱与自己有很深的嫌隙,殷士儋有內援,有可能乘隙复出,只有徐阶年老容易结 ![]() ![]() ![]() ![]() 此后,张居正返回朝廷,吕调 ![]() 关中人进內阁,从马自強开始。此后薛国观继之⼊阁。整个明代终了,关中只此两人⼊阁。 许国,字维桢,歙县人。考取乡试第一名,成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神宗做太子出宮学习,他兼任校书。等到神宗即位,他晋升为右赞善,担任⽇讲官。历任礼部左、右侍郞,改任吏部职,负责詹事府。 万历十一年(1583)四月,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內阁,参与机要事务。许国与首辅申时行 ![]() ![]() ![]() ![]() ![]() 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薛敷教弹劾吴时来,南京御史王麟趾、⻩仁荣上奏论说御史台的规章,言辞都犯侵了许国。许国愤怒,数次上疏驳斥涉及到主事饶伸。饶伸正攻击大学士王锡爵,公众议论也对许国不利,许国 ![]() 第二年秋季,火落⾚犯侵临洮、巩昌,西部边疆为之震动,皇帝在暖阁召见辅佐大臣当面回答问题。申时行称可以依赖通贡互市;许国说背弃盟约,公然叛逆凶恶、傲慢已达极点,应该对他们重创一次,不可以再怀柔软控。皇帝心中赞许许国的意见,而申时行执政意见不能改夺。不久,给事中任让疏论许国庸俗、鄙陋。许国上奏辩驳,皇帝剥夺了任让的俸禄。许国、申时行起初没有隔阂。而申时行刚巧被许国的门生万国钦议论,任让则是申时行的门生,所以替他的老师报复。福建的守臣报告⽇本勾结琉球人⼊侵,许国就说:“现在四边 ![]() 朝廷大臣争相奏请册立的事,皇帝下圣旨打算在万历二十年(1592)举行。万历十九年秋天,工部郞张有德奏请议礼规制,皇帝恼怒,剥夺了他的俸禄。申时行恰恰在休假,许国与王家屏顾虑此时中途变故,想趁此举行典礼,引用先前的圣旨极力请求。皇帝果然不⾼兴,责备大臣不应当与小臣相勾结。许国自感不安,于是请求离去。五次上奏,皇帝才赐予他乘驿车回乡。过了一天,申时行也罢职,而册立的事最终停了。人们称申时行因为上疏劾论而离去,许国因为争执而离去,这是两位相臣的优劣所在。 许国在內阁任职九年,自守清廉、谨慎,所以虽屡遭攻击,也不能蒙受污秽的罪名。他去世后,被赠封为太保,谥号文穆。 赵志皋,字汝迈,兰溪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及第,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晋升为侍读。张居正服丧期限未満夺情⼊仕,准备对吴中行、赵用贤施行廷杖。赵志皋与张位、习孔教等人上奏相救,被阻挡不能呈上,他们请求将吴中行等人的奏疏 ![]() ![]() 万历十九年(1591)秋天,申时行离职,举荐赵志皋和张位代替自己。于是晋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阁参与机要事务。第二年舂天,王家屏被罢免,王锡爵受召见还没有到京,赵志皋暂任首辅遇上宁夏发生变故,军事大都由他商议决定。主事岳元声上奏劾论王锡爵,其中称主政者扰 ![]() 万历二十一年(1593),王锡爵返回朝廷,第二年五月就回乡了,赵志皋才开始执政。辽东兵事失利,诏令解除巡抚韩取善的官职,将副使冯时泰逮捕,投⼊诏狱,而总兵官杨绍勋只下 ![]() ![]() ![]() 当时两宮遭灾,彗星出现,⽇食有九分多,三座宮殿又遭灾,连年变异迭出。赵志皋请求皇帝下诏治他的罪,于是接连奏陈时政的失误。其中最大的事是确定家国的 ![]() 张居正执政,权势震主。申时行继他之后,气势更加強盛。王锡爵 ![]() ![]() ![]() 开始,⽇本封贡的议论兴起,石星极力支持。赵志皋也希望无事,与他彼此应和。等到封贡的事情失败,抨击者蜂起,凡是弹劾石星必然提及赵志皋。赵志皋每次被抨击,就上奏请求退休,皇帝总是勉励、挽留他。先曾谴责抨击的人来告慰他,后来抨击的人更加多了,就大都将奏章扣庒而不下发,而且对赵志皋的挽留更坚决。等到封贡的事情完全失败,石星被判欺君之罪而投⼊监狱等候处死,张位也因为杨镐的原因被剥夺官职,而赵志皋始终没有被审查。然而赵志皋已经病得不能处理政务,多次上奏请求退休,御史于永清、给事中桂有 ![]() 赵志皋的病情加重。在家休假四年,上奏八十多次。万历二十九年(1601)秋天死于家中。被赠封为太傅,谥号文懿。 张位,字明成,新建人。隆庆二年(1568)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参与编撰《世宗实录》。 万历元年(1573),张位认为前代都有起居注,而唯独本朝没有,上奏称“:我作为纂修的辅助者,窥知先朝的政事,不是出于诏令,载于奏疏的事情,都埋没无从考察。盛大的事业,却郁积不明,徒然使野史流传,以伪 ![]() ![]() 他后来因为救助吴中行、赵用贤违背了张居正的意愿。当时他已经升任侍讲,将其裁抑授职为南京司业。还没动⾝,又因为京官的政绩考核,降职为徐州同知。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因为给事中冯景隆、御史孙维城的推荐,晋升为南京尚宝丞。不久,被召任为左中允,掌管司业的事务,晋升为祭酒。他上奏陈述六件事,大都经廷议施行。担任礼部右侍郞,教导庶吉士,后称病回乡。诏令他就任原职,协助负责詹事府,他推辞不赴任。此后很久,因为申时行的推荐,就任吏部左侍郞兼东阁大学士,与赵志皋一起被启用。 王锡爵返回朝廷,恰逢皇帝下谕准备一起分封三王,以等待嫡子为托辞。而赵志皋、张位就请求皇帝诚敬地融合 ![]() ![]() 万历二十四年(1596),两宮遭灾,搜刮矿税的议论兴起,张位等人不能阻止。等到奷人请求对煤炭征税,在临清开设皇室店铺,张位与沈一贯才执意上奏不可行,皇帝没有答复。第二年舂天,与沈一贯一道陈述如何处理朝鲜的事宜。奏请在开城、平壤建立重镇,训练兵马,开垦屯田,实行通商,优待工匠,节省国中的输出。并且选择人担任长帅,分别负责朝鲜的八道,是持久之计。此事下达给朝鲜商议。此国的君臣顾虑国中兼并他们的国土,上奏陈述不便利,于是就沉寂了。此后不久,⽇本封贡的事情失败,张位极力推举参政杨镐的才⼲,请把朝鲜的军务 ![]() 三座宮遭灾,赵志皋恰巧在休假,张位与同僚奏请向皇帝当面慰问,皇帝不同意。于是奏请皇帝引咎颁发赦令,勤于上朝和出席讲筵,下发奏章,亲自到郊庙祭祀,建立皇储,录用废弃的人,包容狂妄的与耿直的人,宽恕小的过失,补充空缺的官职,减少织造,停止矿使,撤除税监,释放囚犯。皇帝下优诏答复他,但不能尽数施行。张位又劝谏“:我们奏请停征矿税,不是即刻就停止它们,大约是想责成抚按大臣,使其对上不亏损家国,对下不劳累百姓罢了。”因此给事中张正学弹劾张位逢 ![]() 张位初任翰林,声望很⾼,朝廷人士希望他有大的作为。等到他进⼊府政,招揽权力显威示风,一向享有的声望便渐渐跌落。给事中刘道亨弹劾张位的数十件奷贪的事情。张位很愤怒,极力辩解,于是将刘道亨降了级三。吕坤、张养蒙与孙丕扬相好,而沈思孝、徐作、刘应秋、刘楚先、戴士衡、杨廷兰则与张位友善,各有左右手。孙丕扬曾经弹劾张位,指责刘道亨是他的 ![]() ![]() ![]() 不久,查获妖书《忧危。。议》,御史赵之翰称张位实为主谋。皇帝也怀疑张位怀有别的企图,下诏将他从官籍中除名,贬为平民,如有大赦也不宽恕。他的亲朋故友右都御史徐作、侍郞刘楚先、祭酒刘庆秋,给事中杨廷兰、主事万建昆都遭不同程度的贬责。 张位有才⼲,刚愎自用,任 ![]() 朱赓,字少钦,浙江山 ![]() 万历二十九年(1601)秋天,赵志皋去世,沈一贯单独执政,奏请增设內阁大臣。皇帝一向顾虑大臣培植 ![]() ![]() 万历三十三年(1605),全面考察京官。皇帝挽留钱梦皋等被查处的人,等到南京的考核结果呈送到京,皇帝又想作挽留。朱赓极力陈述不能行,他说:“京北被查处者受挽留,旨令由宮中发出,人们还责备我们。现在如果出自內阁票拟,则两百多年的大典,从我手中毁坏,至死不敢奉诏行事。”言官弹劾温纯和沈鲤,宦官传达皇帝想驱除温纯的意思。朱赓称大臣的离去必须采纳公众的评议,怎么可以在弹劾的奏疏中答复。皇帝下发了南京的考核结果,而温纯最终离职。当年冬天,工部请求营造三座殿堂。当时正值疏浚河道、修缮城防,朱赓极力请求将营造的事推至他⽇。皇帝都采纳了,果然没有施行。 万历三十四年(1606),沈一贯、沈鲤离去,朱赓单独执政,年纪达七十二岁。朝政一天天松弛,朝廷內外隔膜。朱赓每月数次上奏,下发的奏章还不及十分之一。御史宋焘首先讽刺朱赓,给事中汪若霖继续讥讽。朱赓 ![]() ![]() 此前,科道考选,吏部打算推举七十八人。等候了一年的诏令,也没下达,朱赓接连上奏催促。万历三十八年(1610)秋天,皇帝才下达诏令。诸人排列在言路,刚想展示风采,而给事中汪若霖先曾与朱赓抵触,等到此时又被罢免官职,又适逢朱赓病愈⼊阁理事的时候。众人称朱赓怈私愤,对他的攻击之声四起,先后有五十多人上奏弹劾他。给事中喻安 ![]() ![]() ![]() 朱赓醇厚、谨慎,没有大的过错,与沈一贯是同乡,亲近给事中陈治则、姚文蔚等人,因此蒙受责骂。 总评:张四维等人当枢轴中,颇遭众议。当时,言路的气势嚣张,恣意抨击。是非紊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