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21113 |
上一章 章一百零二 下一章 ( → ) | |
杨博(子俊民) 马森 刘体乾 王廷 (⽑恺) 葛守礼 靳学颜(弟学曾) 杨博,字惟约,蒲州人。⽗瞻,御史,终四川佥事。博登嘉靖八年进士,除盩啡知县,调长安。征为兵部武库主事,历职方郞中。大学士翟銮巡九边,以博自随。所过山川形势,土俗好恶,士卒多寡強弱,皆疏记之。至肃州,属番数百遮道邀赏。銮虑来者益众,不能给。博请銮盛仪卫,集诸番辕门外,数以天子宰相至,不悉众远 ![]() 二十五年,超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大兴屯利,请募民垦田,永不征租。又以暇修筑肃州榆树泉及甘州平川境外大芦泉诸处墩台,凿龙首诸渠。初,罕东属番避土鲁番 ![]() 初,俺答薄都城,由嘲河川⼊,议者争请为备。⽔湍悍,不可城。博缘⽔势建石墩,置戍守,还督京城九门。时因寇警,岁七月分兵守陴。博曰:“寇至,须镇静,奈何先事自扰?”罢其令。寻迁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博以蓟 ![]() ![]() 严嵩⽗子招权利,诸司为所挠,博一切格不行。嵩恨博,会丁⽗忧去。兵部尚书许论罢,帝起博代之。博未终丧,疏辞。而帝以大同右卫围急,改博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博墨縗驰出关。未至,侍郞江东等以大军进,寇引去。时右卫围六月,守将王德战亡,城中刍粟且尽,士死守无二心。博厚抚恤,奏行善后十事。以给事中张学颜言,留博镇抚。奏蠲被寇租,因佥其丁壮为义勇,分隶诸将。博以边人不习车战,寇⼊辄不支,请造箱车百辆,有警则右卫车东,左卫车西,使相声援。又以大同墙圮,缮治为急;次则塞银钗、驿马诸岭,以绝窥紫荆路;备居庸南山,以绝窥陵寝畿甸路;修 ![]() 帝数 ![]() ![]() 帝忧边甚,博每先事为防,帝眷倚若左右手。尝语阁臣:“自博⼊,朕每忧边,其语博预为谋。”博上言:“今九边,蓟镇为重。请敕边臣逐大同寇,使不得近蓟,宣、大诸将从独石侦情形,预备⻩花、古北诸要害,使一骑不得⼊关,即首功也。”帝是之。 四十二年十月,寇拥众窥蓟州,声言犯辽 ![]() ![]() ![]() 隆庆改元,请遵遗诏,录建言诸臣,死者皆赠恤。时方计群吏,山西人无一被黜者。给事中胡应嘉劾博庇其乡人,博连疏乞休。并慰留,且斥言者。一品満三考,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帝将游南海子,博率同列谏。御史詹仰庇以直言罢,博争之。屯盐都御史庞尚鹏被论,博议留。忏旨,遂谢病归。尚书刘体乾等 ![]() 博魁梧丰硕,临事安闲有识量。出⼊中外四十余年,始终以兵事著。六年,⾼拱罢,乃改博吏部,进少师兼太子太师。明年秋,疾作,三疏乞致仕归。逾年卒。赠太傅,谥襄毅。 拱柄国时, ![]() ![]() 子俊民,字伯章,嘉靖四十一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历礼部郞中。隆庆初,迁河南提学副使。万历初,历太仆少卿。⽗博致政,侍归。起故官,累迁兵部左侍郞署部事。时议撦力克嗣封。俊民言:“款未可遽罢。惟內修守备,而外勒西部,使尽还巢,申定市额,使无滥索而已。”议遂定。进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十九年,还理部事。河南大饥,人相食,请发银米各数十万。或议其稽缓,因自劾求罢。疏六上,不允。小人竞请开矿,俊民争不得,税使乃四出。天下 ![]()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 ![]() ![]() ![]() ![]()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为刑部右侍郞,改户部。初,森在江西荐布政使宋淳。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郞。改户部,督仓场,寻转左。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 ![]() 是时,登极诏书蠲天下田租半。太仓岁⼊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出⼊之数,劝帝节俭。帝手诏责令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应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供边。一岁之⼊,⾜供一岁之用。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屯田十亏七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仓则输⼊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重以诏书蠲除,故今⽇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愿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事宜。诏皆如所请。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金。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內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三年,以⺟老乞终养。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 ![]() 刘体乾,字子元,东安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卒,其 ![]() 帝以财用绌,诏廷臣集议。多请追宿逋,增赋额。体乾独上奏曰:“苏轼有言:‘丰财之道,惟在去其害财者。’今之害最大者有二,冗吏、冗费是也。历代官制,汉七千五百员,唐万八千员,宋极冗至三万四千员。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已逾八万。合文职,盖十万余。今边功升授、勋贵传请、曹局添设、大臣恩荫,加以厂卫、监局、勇士、匠人之属,岁增月益,不可悉举。多一官,则多一官之费。请严敕请曹,清⾰冗滥,减俸将不赀。又闻光录库金,自嘉靖改元至十五年,积至八十万。自二十一年以后,供亿⽇增,余蔵顿尽。进御果蔬,初无定额,止眎內监片纸,如数供御。乾没狼籍,辄转鬻市人。其他诸曹,侵盗尤多。宜著为令典,岁终使科道臣会计之,以清冗费。二冗既⾰,国计自裕。舍是而督逋、增赋,是扬汤止沸也。”于是部议请汰各监局人匠。从之。 累官通政使,迁刑部左侍郞。改户部左侍郞,总督仓场。隆庆初,进南京户部尚书。南畿、湖广、江西银布绢米积逋二百六十余万,凤 ![]() 马森去,召改北部。诏取太仓银三十万两。体乾言:“太仓银所存三百七十万耳,而九边年例二百七十六万有奇,在京军粮商价百有余万蓟州、大同诸镇例外奏乞不与焉。若复取以上供,经费安办?”帝不听。体乾复奏:“今国计绌乏,大小臣工所共知。即存库之数,乃近遣御史所搜括,明岁则无策矣。今尽以供无益费,万一变起仓卒,如国计何?”于是给事中李已、杨一魁、龙光,御史刘思问、苏士润、贺一桂,傅孟舂 ![]() 帝尝问九边军饷,太仓岁发及四方解纳之数。体乾奏:“祖宗朝止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四镇,继以宁夏、甘肃、蓟州,又继以固原、山西,今密云、昌平、永平、易州俱列戍矣。各镇防守有主兵。其后增召募,增客兵,而坐食愈众。各镇刍饷有屯田。其后加民粮,加盐课,加京运,而横费滋多。”因列上隆庆以来岁发之数。又奏:“家国岁⼊不⾜供所出,而额外陈乞者多。请以內外一切经费应存⾰者,刊勒成书。”报可。 诏市绵二万五千斤,体乾请俟湖州贡。帝不从,趣之急。给事中李已言:“三月非用绵时,不宜重扰商户。”体乾亦复争,乃命止进万斤。逾年,诏趣进金花银,且购猫睛、祖⺟绿诸异宝。已上书力谏,体乾请从已言,不纳。內承运库以⽩劄索部帑十万。体乾执奏,给事中刘继文亦言⽩答刂非体。帝报有旨,竟取之。体乾又乞承运库减税额二十万,为中官崔敏所格,不得请。是时內供已多,数下部取太仓银,又趣市珍珠⻩绿⽟诸物。体乾清劲有执,每疏争,积忤帝意,竟夺官。给事中光懋、御史凌琯等 ![]() 神宗即位,起南京兵部尚书,奏言:“留都 ![]() ![]()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御史。疏劾吏部尚书汪鋐,谪亳州判官。历苏州知府,有政声。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郞,总督粮储。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郞兼理。及振武营军 ![]() ![]() 时倭 ![]()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噤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琊,苏民力。帝谒诸陵,诏廷同英国公张溶居守。中官许义挟刃胁人财,为巡城御史李学道所笞。群珰伺学道早朝,邀击之左掖门外。廷上其状,论戍有差。 御史齐康为⾼拱劾徐阶,廷言:“康怀奷 ![]() ![]() 万历初,齐以不谨罢,恺已前卒。浙江巡按御史谢廷杰讼恺狷洁有古人风,坐按张齐夺官,今齐已黜,⾜知恺守正。诏复恺官。于是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宜如⽑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年特赐存问。明年卒,谥恭节。 ⽑恺,字达和,江山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坐论洗马邹守益不当投散地,为执政所恶,谪宁国推官。历刑部尚书。太监李芳骤谏忤穆宗,命刑部置重辟。恺奏:“芳罪状未明,非所以示天下公。”芳仍得贳死。恺赠太子少保,谥端简。 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彰德推官。巨盗诬富家,株连以百数,守礼尽出之。主狱者谮之御史。会藩府狱久不决,属守礼,一讯即得,乃大惊服。冬至,赵王戒百官朝服贺,守礼独不可。迁兵部主事。⽗丧服阕,补礼部。宁府宗人悉锢⾼墙,后稍得脫,因请封。礼部尚书夏言议量复中尉数人。未上,而言⼊阁,严嵩代之。守礼适迁仪制郞中,驳不行。故事,郡王绝,近支得以本爵理府事,不得继封。 ![]() 隆庆元年,起户部尚书。奏言:“畿辅、山东流移⽇众,以有司变法 ![]() 大学士⾼拱与徐阶不相能,举朝攻拱。侍郞徐养正、刘自強,拱所厚,亦诣守礼言。守礼不可,养正等遂论拱。守礼寻乞养⺟归。及拱再相,深德守礼,起为刑部尚书。初,阶定方士王金等狱,坐妄进物药,比子杀⽗律论死。诏下法司会讯。守礼等议金妄进药无事实,但习故陶仲文术,左道惑众,应坐为从律编戍。给事中赵奋言:“法司为天下平。昔则一主于⼊,而不为先帝地;今则一主于出,而不恤后世议。罪有首而后有从,金等为从,孰为首?将以陶仲文为首,则仲文死已久。为法如此,陛下何赖哉!”疏⼊,报闻。 寻改守礼左都御史。奏言:“畿內地势洼下,河道堙塞,遇潦则千里为壑。请仿古井田之制,浚治沟洫,使旱潦有备。”章下有司。又申明巡抚事宜,条列官箴、士节六事。守礼议王金狱,与拱合,然不附拱。后张居正 ![]() ![]() 靳学颜,字子愚,济宁人。嘉靖十三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南 ![]() 宋初噤军十万,总天下诸路亦不过十万,其后庆历、治平间增至百余万。然其时财用不绌。我朝边兵四十万。其后虽增兵益戍,而主兵多缺,不若宋人十倍其初也。然自嘉靖中即以绌乏告,何哉?宋虽增兵,而天下无养兵费。我朝以民养兵,而新军又一切仰太仓。旧饷不减,新饷⽇增,费一也。周丰镐、汉四都,率有其名而无实。我朝留都之设,建官置卫,坐食公帑,费二也。唐、宋宗亲或通名仕版,或散处民间。我朝分封列爵,不农不仕,昅民膏髓,费三也。有此三者,储畜安得不匮。而其间尤耗天下之财者,兵而已。夫陷锋摧坚,旗鼓相当,兵之实也。今边兵有战时,若腹兵则终世不一当敌。每盗贼窃发,非 ![]() ![]() ![]() 臣又睹天下之民皇皇以匮乏为虑者,非布帛五⾕不⾜也,银不⾜耳。夫银,寒不可⾐,饥不可食,不过贸迁以通⾐食之用,独奈何用银而废钱?钱益废,银益独行。独行则蔵益深,而银益贵,货益 ![]() ![]() 臣又闻中原者,边鄙之 ![]() ![]() 臣近者疏请积⾕,业蒙允行。第恐有司从事不力,无以塞明诏。敢即臣说申言之: 其一曰官仓,发官银以籴也。一曰社仓,收民⾕以充也。官仓非甚丰岁不能举,社仓虽中岁皆可行。唐义仓之开,每岁自王公以下皆有⼊。宋则准民间正税之数,取二十分之一以为社。诚仿而推之,就土俗,合人情,占岁候以通其变,计每岁二仓之⼊以验其功,著为令,而岁岁修之,时其丰歉而敛散之。在官仓者,民有大饥则以振。在民仓者,虽官有大役亦不听贷。借此蔵富于民,即蔵富于国也。今言财用者,不忧⾕之不⾜,而忧银之不⾜。夫银实生 ![]() ![]() 疏⼊,下所司议,卒不能尽行也。 寻召为工部右侍郞,改吏部,进左侍郞。学颜內行修洁,见⾼拱以首辅掌铨,专恣甚,遂谢病归,卒。弟学曾,山西副使。治绩亦有闻。 赞曰:明之中叶,边防堕,经费乏。当时任事之臣,能留意于此者鲜矣。若杨博、马森、刘体乾、葛守礼、靳学颜之属,庶几负经济之略者。就其设施与其所建⽩,究而行之,亦补苴一时而已,况言之不尽行,行之不能久乎!自时厥后,张居正始一整饬。居正殁,一切以空言从事,以迄于亡。盖其坏非朝夕之积矣。 部分译文 杨博,字惟约,蒲州人。其⽗杨瞻,曾任御史,死于四川佥事职任上。杨博名载嘉靖八年(1529)进士榜,授职为。。稨知县,调迁到长安。被征召为兵部武库主事,担任过职方郞中。 大学士翟銮巡视九边,让杨博跟随自己。所有经过的山川形势,当地习俗好坏,士卒多寡強弱,都分门别类做了记载。抵达肃州,臣属的少数民族民众几百人阻塞道路请求封赏。翟銮顾虑前来求赏的人会更多,自己不能进行遍赏。杨博请求翟銮盛大仪卫,将少数民族民众召集到辕门外,训斥道,天子宰相驾到,不全体远 ![]() ![]() 嘉靖二十五年(1546)越级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大兴屯垦之利,奏请皇帝招募百姓垦荒造田,永远不征租税。并利用闲暇修筑肃州榆树泉和甘州平川境外大芦泉等处的墩台,开凿龙首等渠道。开始,罕东臣服的少数民族躲避吐鲁番的 ![]() 起初,俺答迫近都城,从嘲河川⼊关,谏者纷纷请求做好防备。因⽔流湍急,不能修筑城墙。杨博依照⽔势修建石墩,安排戍卒守卫,自己返京督守京城九门。当时因为敌寇警报,当年七月分派兵士守卫城垛。杨博告诫:“敌寇来了,必须镇静,怎么能事先自扰!”罢免了县令。不久调任蓟、辽、保定总督负责军务。杨博认为蓟州近临京都,护卫京都地区和皇族陵寝为大,分遣众将,划地设防。 嘉靖三十三年(1554)秋天,把都儿和打来孙十多万骑兵进犯蓟镇,攻攀城墙。皇帝很担忧,多次派遣快骑探侦杨博。杨博穿戴盔甲露宿在古北口城墙上,督促总兵官周益昌等人奋力抵抗。皇帝大为 ![]() ![]() 严嵩⽗子招揽权力,诸司职权时常受到⼲扰,杨博恪守职责,一切不允通融。严嵩恼恨杨博,杨博遇上⽗亲的丧事而辞官。兵部尚书许论罢官,皇帝起用杨博代替他。杨博丧服⽇期未満,上疏推辞。但是皇帝以大同右卫围困急迫,改派杨博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杨博穿戴黑。。孝服奔驰出关。杨博还未抵达,侍郞江东等大军进击,敌寇已经离开。当时,右卫被围困六个月,守将王德阵亡,城中粮草耗尽,士卒誓死守卫而无反叛之心。杨博大加抚恤,奏请理办十件善后事宜。因为给事中张学颜的谏言,皇帝留下杨博任镇抚。杨博奏请免除被敌寇占领的地方的租税,于是招募其中的壮丁做义勇,分别隶属各将官。杨博认为边地的人不 ![]() ![]() 皇帝几度想将杨博召回,又顾虑边疆,便询问严嵩。严嵩一向不喜 ![]() 皇帝很担忧边关,杨博每每事先布署好防务,皇帝倚重他如左右手。曾对內阁大臣讲:“自从杨博⼊朝,我常常忧虑边关,与杨博谈话让他预先谋划。”杨博进言“:当今九边,蓟镇最重要。奏请敕令边臣驱逐大同的敌寇,使他们不能接近蓟,宣、大诸位将领从独石侦察情况,在⻩花、古北诸要害预先设防,不使一骑⼊关,便是首功。”皇帝称是。 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月,敌寇拥众窥视蓟州,声称要进犯辽 ![]() ![]() 隆庆元年(1567),奏请遵循先帝的遗诏,录用曾因劝谏而被治罪的大臣们,死者都受赠赐抚恤。当时统计众吏,山西人没有一人被罢免。给事中胡庆嘉弹劾杨博庇护同乡,杨博接连上疏请求退休。朝廷慰抚挽留,而且对舆论进行了驳斥。在一品官任上三次満考后,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傅。皇帝打算巡游南海子,杨博率领同僚劝谏。御史詹仰庇因直言被罢免,杨博进行了争辩。屯盐部御史庞尚鹏遭议论,杨博提议挽留他。违背了圣意,于是称病归乡。尚书刘体乾等递 ![]() ![]() 杨博魁梧肥壮,遇事能安闲处置,有胆识、有度量。出⼊朝廷四十多年,始终以兵事著称。隆庆六年(1572),⾼拱罢官,于是改派杨博负责吏部,晋升少师兼太子太师。第二年秋天,患疾病,多次请求辞官归乡。过了一年去世。赠封太傅,谥号襄毅。 ⾼拱主持朝政时 ![]()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亲马俊,晚年得子,家仆抱他不慎坠地摔死。马俊哄骗 ![]() ![]() ![]() 历任左布政使,擢升巡抚右副都御史。⼊朝任刑部右侍郞,改派到户部。起初,马森在江西举荐布政使宋淳。宋淳后来巡抚南、赣,因贪赃败绩,马森因过失调任大理卿。几度驳辩疑案,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并称“三平”因病归乡,重新启任南京工部右侍郞。改派到户部,督察仓场,不久转任左侍郞。以右都御史⾝分总督漕运,兼任凤 ![]() 当时,皇帝登基诏书减免了家国一半的田租。太仓的年收⼊减少,不能应付开支,而且京、通二仓的储蔵无几。马森查对搜剔,处理十多件事。又列出钱⾕出⼊的数目,劝谏皇帝节俭。皇帝亲拟诏书责令他安排处置,马森上奏:“祖宗的旧制度,⻩河、淮河以南地区供给京师四百万银两,⻩河、淮河以北地区供给边关八百万银两。一年的收⼊,⾜以供给一年的费用。后来边陲战事频繁,开支逐渐繁多,一变而有外籍队部的年度给养,再变而有本地队部的年度给养。起初的费用只三百五十万两,后来渐渐增至六百三十多万两。屯田的十有七、八受亏损,盐法也十折四、五,民粮运输十有二、三被拖欠,全部用补给边关的年度费用弥补。在边关则兵卒马骑少于往昔,在太仓则输⼊之数不及以往,而且耗费数倍于以前。又下诏书减免赋税,所以今⽇宣告匮乏,比往年更甚。我以前的筹划,算及锱铢细利,不过是解救燃眉之急,但对家国大体,民众的元气,没有闲暇做进一步考虑。而当集思广益,指令朝廷中大臣各陈己见。”又奏请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的盐课事宜。诏令都依从了他的请求。皇帝曾经任命宦官崔敏拨户部的六万银两买⻩金。马森坚持不赞同,而且声称,以往皇帝的诏令都由內阁下发,没有由司礼径直传递的,此事才休止。既而皇帝又下令购置珠宝,马森也极力争辩,没有听从。隆庆三年(1569),以⺟亲年迈为由请求回家养老送终。皇帝赏赐他乘驿车归乡的礼遇,后来几度举荐他都不出山。 马森任考官时,夏言的女婿出自他的门下,想介绍他见夏言,他辞谢而没有前往。严嵩听说后很喜 ![]() 刘体乾,字子元,东安人。嘉靖二十三年,考取进士。授封行人,改派兵部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去世,他的 ![]() 皇帝因财政费用不⾜,诏令朝廷大臣汇聚意见。大多数请求追索以往的拖欠,增加赋税数额。唯独刘休乾上奏说:“苏轼说‘丰财之道,唯有清除损耗财资的人事’。现在最大的危害有两件,即是冗吏、冗费。历代官制,汉代七千五百人,唐代一万八千人,宋代最臃肿达到三万四千人。本朝从成化五年(1469),武职已经超过八万。合计文职,大概十万多人。现在边功升授、勋贵传请、曹局添设、大臣恩荫,加上厂卫、盐局、勇士、匠户,岁增月益,不胜枚举。多一官,就多一官的费用。请皇上严格敕令诸分科办事的官署,清理⾰除冗员,减少的俸禄将不可估量。又听说光禄的库存金,自嘉靖元年(1522)至十五年,积累达八十万两。自嘉靖二十一年以后,供应的东西天天增加,积蓄顷刻耗尽。进贡皇宮的⽔果蔬菜,起初没有定额,只 ![]() 升职为通政使后,调迁刑部左侍郞。改任户部左侍郞,总理粮仓草场。隆庆初年,提升为南京户部尚书。南畿、湖广、江西的银、布、绢、米累积拖欠二百六十多万,凤 ![]() 马森离去后,皇帝召见刘体乾并改任他京北户部尚书。诏令提取太仓的银资三十万两。刘体乾劝谏“:太仓的银资库存三百七十万两,但是九边的年例就达二百七十六万多,驻京师的军队的粮饷依市场价需要一百多万两,蓟州、大同诸镇另外的奏请尚未计算在內。如果又索取供应皇上,经费怎么筹办?”皇帝不听。刘体乾再次上奏“:现在家国财力匮乏,是大大小小的臣僚所共知之事。即便库存的数额,也是最近派遣御史搜括的,明年就没有办法了。现在全数供给了无益的靡费,万一仓促间起变故,家国将怎么办呢?”因此,给事中李已、杨一魁、龙光,御史刘思问、苏士润、贺一桂、傅孟舂纷纷上书请求皇帝依循刘体乾的谏言,內阁大臣李舂芳等都上奏疏恳请,皇帝才下令只提取十万两。他又奏请太和山的香火税仿照泰山的办法,有关部门负责理办,不归属太监负责。违背了皇帝的旨意,被剥夺了半年薪俸。 皇帝曾经询问九边的军饷、太仓的年支出额以及四方送解 ![]() 诏令购买二万五千斤绵,刘体乾奏请等候湖州的朝贡。皇帝没有听从,急迫催促此事。给事中李已劝谏“:三月不是用绵的时候,不应该过分惊扰商户。”刘体乾也再度争辩,皇帝才只购⼊一万斤。过年后皇帝下诏催促进贡金花银,并且购求猫眼、祖⺟绿诸种珍异宝物。李已上奏皇帝极力劝谏,刘体乾恳求皇帝听从李已的谏言,没有被采纳。內承运库以⽩条子索要户部银十万两。刘体乾执意上奏,给事中刘继文也称⽩条子事不合体制。皇帝答复有圣旨,竟然提取了银两。刘体乾又请求承运库减少二十万的税额,被宦官崔敏阻挠,不能奏请皇帝。当时皇宮的供给已经很多,屡次降旨户部提取太仓的银两,又催促求购珍珠、⻩⽟绿⽟等物品。刘体乾清正刚直 ![]() 神宗即帝位,起用他任南京兵部尚书,他上奏称:“留都是家国的 ![]() ![]() ![]()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1532)考取进士。授任户部主事,改任御史。上疏弹劾吏部尚书汪钅宏,被贬为亳州判官。历任苏州知府,颇有政绩声誉。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任南京户部右侍郞,总理粮食储备。南京的粮储督理,自成化元年(1465)以后均由都御史领命,到嘉靖二十六年才开始指令户部侍郞兼任。等到振武营的军队叛 ![]() ![]() 当时倭寇 ![]() ![]() 隆庆元年(1567)六月,京都雨大成灾毁坏房舍,皇帝指令王廷督促御史分别进行赈灾、抚恤。正赶上皇帝要接受天下百官的朝拜,王廷奏请皇帝严噤馈赠,斟酌道里的费用,以戒备官场的琊恶,恢复民力。皇帝拜祭诸位皇陵,诏令王廷同英国公张溶留居驻守。宦官许义持刀勒索别人的钱财,被巡城御史李学道鞭笞。一群太监窥视李学道上早朝之机,相约在左掖门外殴打了他。王廷上奏告了他们一状,使他们分别受到戍边的发配。 御史齐康替⾼拱弹劾徐阶。王廷进谏“:齐康⾝怀奷 ![]() 万历初年,张齐因为不谨慎被罢免,⽑恺在此之前已经去世。浙江巡按御史谢廷杰辩解道,⽑恺洁⾝自好有古人风范,因为庒抑张齐获罪被剥夺官职,现在张齐已被罢黜,⾜以知晓⽑恺 ![]() 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1528),考取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授职彰德的推官。大盗诬陷富贵人家,株连者上百。葛守礼将他们全部释放,主持刑狱的人向御史诬陷他。遇上藩府的刑狱久久不能裁决, ![]() 不久他调任兵部主事。⽗亲去世,葛守礼守丧期満除服,补任礼部职。宁府的宗族人全部被噤锢在⾼墙內,后来渐渐获得解脫,于是请求封赏。礼部尚书夏言提议酌量恢复几名中尉的官职。奏书未上,夏言进⼊內阁,严嵩执掌礼部。葛守礼降职为仪制郞中,驳议不行。先例,郡王绝嗣,近亲能够像原来的爵位处理府中事宜,却不能继承封赏。 ![]() 葛守礼调任河南提学副使,又调任山西按察使,晋升为陕西布政使,擢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地区。⼊朝任户部侍郞,督察宣、大的粮饷。改任吏部职。由左侍郞晋升为南京礼部尚书。李本负责吏部事务,秉承严嵩旨意考察朝廷大臣,葛守礼被列为下等,勒令退休。后来皇帝询问葛守礼在何处,左右的人胡诌他以年老病患告退。皇帝为他叹惜了很久。 隆庆元年(1567),葛守礼起任户部尚书。上奏进谏:“京城附近、山东一带的流民⽇益增多,因为有司变法扰 ![]() ![]() ![]() 大学士⾼拱与徐阶不和睦,朝廷员官都攻击⾼拱。侍郞徐养正、刘自強,为⾼拱所看重,也到葛守礼处进言,葛守礼不允许,徐养正等人终究抨击了⾼拱。葛守礼即刻请求回家侍养⺟亲。等到⾼拱再度任宰相,对葛守礼非常感 ![]() 不久将葛守礼改任为左都御史。上奏称“:京畿地区地势低洼,河道淤塞,遇上涝积则千里成为壑沟。恳请仿效古代的井田制,疏治沟渠与田间⽔道,使旱涝有备。”奏章下达给有司。又申明巡抚的事宜,条陈官箴、士节等六件事。葛守礼对王金案狱的评议,与⾼拱的想法相合,然而并不附和⾼拱。后来张居正意 ![]() ![]() 靳学颜,字子愚,济宁人。嘉靖十三年(1534),中举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取进士,授职为南 ![]() “宋朝初年有十万噤军,总计国全各路兵马也没有十万,此后庆历、治平年间军队人数增至一百多万。然而当时的财政开支不匮乏。我朝边防军达四十万。此后虽然增加兵马扩充边军,但是多缺将才,不像宋代是其初的十倍。然而自从嘉靖中期就告知以绌乏,为什么呢?宋朝虽然增添兵马,然而家国没有养兵的经费。我朝以民养兵,而且新军又一切仰仗太仓。旧饷没减,新饷⽇增,这是靡费一。周丰镐、汉西都,一般是有名无实。我朝设置留都,建官制置衙门,坐食公款,这是靡费二。唐、宋的宗亲或者列名于官吏的名册,或者散处民间。我朝分封的列位公爵,不务农不⼊仕,昅 ![]() ![]() ![]() “我又看见天下的民众惶惶以匮乏为忧,不是布帛五⾕不充⾜,而是银两不充⾜。银两,天寒不能充⾐,饥馑不能充食,不过用作贸易流通以 ![]() ![]() ![]() “我又听说中原是边疆的 ![]() ![]() “我最近奏疏请求积聚⾕物,业已获行许可。但担心有司办事不力,不能体现贤明的诏令。冒昧以我的观点做点声明。其一是官仓,发放官银做平籴。其二是社仓,征收百姓的⾕物来填充。官仓不是很丰盈的年份不能有举办,社仓虽然是中等年成也能行事。唐开代设义仓,每年从王公以下都有征⼊。宋代则额定民间的正税数,提取二十分之一作为社仓之数。诚然仿效推广此法,顺应土俗,合乎人情,占卜年成气候,以便知晓其变化,核算每年两仓的收⼊来检验他们的功效,立为法令,并且每年做些修正,以丰歉之时做集散处理。官仓的粮食,百姓有大饥荒则做赈济。民仓的粮食,虽然官府有大规模的劳役也不听凭借贷。借助此法蔵富于民,也就是蔵富于国。现在谈论财资费用,不是担忧⾕物不充⾜,而是担忧银两不充⾜。银两实际上会产生祸 ![]() ![]() ![]() 不久他被征召为工部右侍郞,改任吏部职。升任左侍郞。靳学颜品行端正廉洁,目睹⾼拱以首辅⾝份掌管选拔官吏,非常专横跋扈,于是称病回家,直至去世。 评议:明朝中叶,边防松弛,经费匮乏。当时负责事务的大臣,能够留意到这个问题的很少。如杨博、马森、刘体乾、葛守礼、靳学颜之类,差不多都有经邦济世的谋略。就他们的设想和作为,推究后施行,也只能修补一时罢了,何况所建议的也没有全部施行,施行的也不能持久。从当时至后世,张居正才做一番整治。张居正死了,一切以空言行事,直至灭亡。所以明朝的腐坏不是朝夕间积聚的。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