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25303 |
上一章 章六十六 下一章 ( → ) | |
项忠 韩雍 余子俊(阮勤) 朱英 秦纮 项忠,字荩臣,嘉兴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郞。从英宗陷于瓦剌,令饲马,乘间挟二马南奔。马疲,弃之,徒跣行七昼夜,始达宣府。 景泰中,由郞中迁广东副使。按行⾼州,谍报贼携男女数百剽村落。忠曰:“贼无携家理,必被掠良民也。”戒诸将毋妄杀。已,讯所俘获,果然,尽释之。从征泷⽔瑶有功,增俸一秩。 天顺初,历陕西按察使。⺟忧归,部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时陕西连岁灾伤,忠发廪振,且请轻罪纳米,民赖以济。 七年以大理卿召,民乞留如前,遂改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洮、岷羌叛,忠疏言:“羌志在劫掠,尽诛则伤仁,遽抚则不威,请听臣便宜从事。”报可。乃发兵据险,扬声进讨,众尽降。西安⽔泉卤不可饮,为开龙首渠及皂河,引⽔⼊城。又疏郑、⽩二渠,溉泾 ![]() 陕西数苦兵。成化元年上言:“三边大将遇敌逗留,虽云才怯,亦由权轻。士卒畏敌不畏将,是以战无成功。宜许以军法从事。庙堂举将才,逾年不闻有一人应诏。陕西风土強劲,古多名将,岂无其人?但格于不能答策耳。今天下学校生徒善答策者百不一二,奈何责之武人。”帝善其言,而所司守故事不能用。 ⽑里孩寇延绥,诏忠偕彰武伯杨信御之,无功。明年,信议大举搜河套,敕忠提督军务。忠方赴延绥,而寇复陷开城,深⼊静宁、隆德六州县,大掠而去。兵部劾忠,帝特宥之,搜套师亦不出。又明年,召理院事。 四年,満俊反。満俊者,亦名満四。其祖巴丹,自明初率所部归附,世以千户畜牧为雄长。仍故俗,无科徭。其地在开城县之固原里,接边境。俊犷悍,素蔵匿奷盗,出边抄掠。会有狱连俊,有司迹逋至其家,多要求。俊怒,遂 ![]() ![]() ![]() 忠遂与巡抚都御史马文升分军七道,抵石城下,与战,斩获多。伏羌伯⽑忠乘胜夺其西北山,几破,忽中流矢死。⽟亦被围。诸军 ![]() ![]() ![]() 初,石城未下,天甚寒,士卒颇困。忠虑贼奔突,乘冻渡河与套寇合,⽇夜治攻具。⾝当矢石不少避,大小三百余战。彭时、商辂知忠能办贼,不从中制,卒用殄贼。论功,进右都御史,与林聪协掌院事。 ⽩圭既平刘通,荆、襄间流民屯结如故。通 ![]() ![]() ![]() 忠之下令逐流民也,有司一切驱 ![]() 忠上疏言:“臣先后招抚流民复业者九十三万余人,贼 ![]() ![]() 八年召还,与李宾协掌院事。后二年拜刑部尚书,寻代圭为兵部。 汪直开西厂,恣横,忠屡遭侮不能堪。会大学士商辂等劾直,忠亦倡九卿劾之。奏留中,而西厂遂罢,直深恨之。未几,西厂复设,直以吴绶为腹心,绶挟前憾,伺忠益急。忠不自安,乞归治病。未行,而绶嗾侦事者诬忠罪。给事中郭镗、御史冯贯等复 ![]() 忠倜傥多大略,练戎务,強直不阿,敏于政事,故所在著称。 子经,经子锡,锡子治元,皆举进士。经,江西参政。锡,南京光禄寺卿。治元,员外郞。 韩雍,字永熙,长洲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负气果敢,以才略称。录囚南畿。砀山教谕某笞膳夫,膳夫逃匿,⽗诉教谕杀其子,取他尸支解以证。既诬服,雍踪迹得之,⽩其冤。出巡河道。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五十七人。庐陵、太和盗起,捕诛之。 十三年冬,处州贼叶宗留自福建转犯江西。官军不利,都督佥事陈荣、指挥刘真遇伏死。诏雍及镇守侍郞杨宁督军民协守。会福建巡按御史汪澄牒邻境会讨贼邓茂七,俄以贼议降,止兵。雍曰:“贼果降,退未晚也。”趋进,贼已叛,澄坐得罪死。人以是服雍识。 景泰二年擢广东副使。大学士陈循荐为右佥都御史,代杨宁巡抚江西。岁饥,奏免秋粮。劾奏宁王不法事,王府官皆得罪。时雍年甫三十,赫然有才望,所规画措置,咸可为后法。 天顺初,罢天下巡抚官,改山西副使。宁王以前憾劾其擅乘肩舆诸事,下狱,夺官。起大理少卿。寻复为右佥都御史,佐寇深理院事。石亨既诛,锦⾐指挥刘敬坐饭亨直房,用朋 ![]() ![]() ![]() 宪宗立,坐学士钱溥累,贬浙江左参政。广西瑶、僮流剽广东,残破郡邑殆遍。成化元年正月大发兵,拜都督赵辅为总兵官,以太监卢永、陈瑄监其军。兵部尚书王竑曰:“韩雍才气无双,平贼非雍莫可。”乃改雍左佥都御史,赞理军务。 雍驰至南京,集诸将议方略。先是,编修邱濬上书大学士李贤,言贼在广东者宜驱,在广西者宜困。 ![]() ![]() ![]() 雍等遂倍道趋全州。 ![]() 十月至浔州,延问⽗老,皆曰:“峡,天险,不可攻,宜以计困。”雍曰:“峡延广六百余里,安能使困?兵分则力弱,师老则财匮,贼何时得平?吾计决矣。”遂长驱至峡口。儒生、里老数十人伏道左,愿为向导。雍见即骂曰:“贼敢绐我!”叱左右缚斩之,左右皆愕,既缚,而袂中利刃出。推问,果贼也。悉支解刳肠胃,分挂林箐中,累累相属。贼大惊曰:“韩公天神也!”雍令总兵官欧信等为五哨,自象州、武宣攻其北;⾝与辅督都指挥⽩全等为八哨,自桂平、平南攻其南;参将孙震等为二哨,从⽔路⼊;而别分兵守诸隘口。贼魁侯大狗等大惧,先移其累重于桂州横石塘,而立栅南山,多置滚木、礧石、镖 ![]() 十二月朔,雍等督诸军⽔陆并进,拥团牌登山,殊死战。连破石门、林峒、沙田、古营诸巢,焚其室庐积聚,贼皆奔溃。伐木开道,直抵横石塘及九层楼诸山。贼复立栅数重,凭⾼以拒。官军 ![]() ![]() ![]() ![]() 帝大喜,赐敕嘉劳,召辅等还,迁雍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雍乃散遣诸军,以省馈饷。而遗孽侯郑昂等遂乘虚陷浔州及洛容、北流二县。雍被劾引罪,帝宥之。雍益发兵扑讨。时诸贼所在蜂起,思恩、浔、宾、柳城悉被扰掠。流劫至广东,钦、化二州皆应时破殄。 四年舂,雍以两广地大事殷,请东西各设巡抚,帝可之。命陈濂抚广东,张鹏抚广西,而雍专理军事。寻以忧归。明年,两广盗复起,佥事陶鲁言:“两广地势错互,当如臂指相使,不可离析。近贼犯广西,臣与广东三司议调兵,匝月未决,盗贼无所惮。乞仍命大臣总督便。”会佥事林锦、巡按御史龚晟亦以为请。乃罢两巡抚,而起复雍右都御史,总督如故。又明年正月,雍疏辞新命,乞终制,不许。雍抵任,遣参将张寿、游击冯昇等分道讨贼,忻州八寨蛮及诸山瑶、僮掠州县者,皆摧破之。蛮民素慑雍威,寇盗浸息。 九年,柳、浔诸蛮复叛,参将杨广等俘斩九百人。方更进,而贼破怀集县。兵部劾雍奏报不实。广西镇守中官⻩沁素憾雍抑己,因讦雍,且言其贪 ![]() ![]() 雍洞达闿慡,重信义。抚江西时,请追谥文天祥、谢枋得。诏谥天祥忠烈、枋得文节。有雄略,善断,动中事机。临战,率躬亲矢石,不目瞬。自奉尊严,三司皆长跪⽩事。军门设铜鼓数十,仪节详密。裨将以下,绳柙无所假。两地镇守宦官素骄恣,亦惕息无敢肆。疾恶严,坦中不为崖岸,挥斥财帛不少惜。故虽令行噤止,民得安堵,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齮龁,公论皆不平。两广人念雍功,尤惜其去,为立祠祀焉。家居五年卒,年五十七。正德间,谥襄毅。 初以军功予一子锦⾐百户,雍以授其弟睦。至是,录一子国子生。 余子俊,字士英,青神人。⽗祥,户部郞中。子俊举景泰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员外郞。在部十年,以廉⼲称。出为西安知府。岁饥,发廪十万石振贷。区画以偿,官不损而民济。 成化初,所司上治行当旌者,知府十人,而子俊为首。以林聪荐,为陕西右参政,岁余擢右布政使。六年转左,调浙江。甫半载,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 先是,巡抚王锐请沿边筑墙建堡,为久远计,工未兴而罢。子俊上疏言:“三边惟延庆地平易,利驰突。寇屡⼊犯,获边人为导,径⼊河套屯牧。自是寇顾居內,我反屯外,急宜于沿边筑墙置堡。况今旧界石所在,多⾼山陡厓。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垒筑,或挑堑,绵引相接,以成边墙,于计为便。”尚书⽩圭以陕民方困,奏缓役。既而寇⼊孤山堡,复犯榆林,子俊先后与朱永、许宁击败之。 是时,寇据河套,岁发大军征讨,卒无功。八年秋,子俊复言:“今征套士马屯延绥者八万,刍茭烦內地。若今冬寇不北去,又须备来年军资。姑以今年之数约之,米⾖需银九十四万,草六十万。每人运米⾖六斗、草四束,应用四百七万人,约费行资八百二十五万。公私烦扰至此,安得不变计。臣前请筑墙建堡,诏事宁举行。请于明年舂夏寇马疲乏时,役陕西运粮民五万,给食兴工,期两月毕事。”圭犹持前议阻之。帝是子俊言,命速举。 子俊先用军功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又用红盐池捣巢功,进右都御史。寇以捣巢故远徙,不敢复居套。內地患稍息,子俊得一意兴役。东起清⽔营,西抵花马池,延袤千七百七十里,凿崖筑墙,掘堑其下,连比不绝。每二三里置敌台崖寨备巡警。又于崖寨空处筑短墙,横一斜二如箕状,以瞭敌避 ![]() 初,延绥镇治绥德州,属县米脂、吴堡悉在其外。寇以轻骑⼊掠,镇兵觉而追之,辄不及,往往得利去。自子俊徙镇榆林,增卫益兵,拓城置戍,攻守器毕具,遂为重镇,寇抄渐稀,军民得安耕牧焉。十二年十二月移抚陕西。子俊知西安时,以居民患⽔泉咸苦,凿渠引城西潏河⼊灌,民利之。久而⽔溢无所怈。至是,乃于城西北开渠怈⽔,使经汉故城达渭。公私益便,号“余公渠”又于泾 ![]() 十三年召为兵部尚书。奏申明条例十事,又列上军功赏格,由是中外有所遵守。缅甸酋卜剌浪 ![]() 子俊之筑边墙也,或疑沙土易倾,寇至未可恃。至十八年,寇⼊犯,许宁等逐之。寇扼于墙堑,散漫不得出,遂大衄,边人益思子俊功。 服阕,拜户部尚书,寻加太子太保。二十年命兼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军务。其冬还朝。明年正月,星变,陈时弊八事,帝多采纳。未几,复出行边。 初,子俊巡历宣、大,请以延绥边墙法行之两镇,因岁歉而止。比复出,锐 ![]() ![]() ![]() ![]() 明年正月,兵部缺尚书。帝悟子俊无罪,复召任之,仍加太子太保。孝宗嗣位,以先朝老臣,待之弥厚。弘治元年疏陈十事,已,又上边防七事,帝多允行。明年,疾亟,犹手削奏稿,陈救荒弭盗之策,甫得请而卒,年六十一。赠太保,谥肃敏。 子俊沉毅寡言,有伟略。凡奏疏公移,必自属草,每夜分方寝。尝曰:“大臣谋国,当⾝任利害,岂得远怨市恩为自全计。”故榆林始事,怨讟丛起,子俊持之益坚,竟以成功,为数世利。 ![]() 子寰,举进士,终户部员外郞。寘,就武荫为锦⾐千户,终指挥同知。曾孙承勋、承业,皆进士。承勋,翰林修撰。承业,云南佥事。 阮勤,本 ![]() 朱英,字时杰,桂 ![]() ![]() 景泰初,御史王豪尝以勘陈循争地事,忤循,为所讦。至是,循草诏,言风宪官被讦者,虽经赦宥,悉与外除。于是豪当改知县,英言:“若如诏书,则凡遭御史抨击之人,皆将挟仇诬讦,而御史愈缄默不言矣。”章下法司,请如英言,乃复豪职。未几,出为广东右参议。过家省⺟,橐中惟赐金十两。抵任,抚凋瘵流亡。立均徭法,十岁一更,民称便。 天顺初,两广贼愈炽,诸将多滥杀冒功。巡抚叶盛属英督察。参将范信诬宋泰、永平二乡民为贼,屠戮殆尽,又 ![]() 官参议十年,进右参政。遭⺟忧。成化初服阕,补陕西。大军讨満四,英主馈饷有功。历福建、陕西左、右布政使,皆推行均徭法。十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先后陈安边二十八事。其请徙居戎、安流离、简贡使,于时务尤切。明年冬,两广总督吴琛卒,廷议以英前在广东有威信,遂以代琛。 自韩雍大征以来,将帅喜邀功,利俘掠,名为“雕剿”英至,镇以宁静,约饬将士。毋得张贼声势,妄请用师。招抚瑶、僮效顺者,定为编户,给复三年。于是马平、 ![]() 镇守中官与督抚、总兵官坐次,中官居中,总督居总兵官左。时总兵官陈政以伯爵 ![]() 田州酋⻩明烝其知府岑溥祖⺟, ![]() 英淳厚,然持法无所假借。与市舶中官韦眷忤,眷摭奏英专权玩贼。浔州知府史芳以事见责,亦讦英奷贪欺罔。按皆无验,乃镌芳二官,谕眷协和共事。 十六年, ![]() 明年⼊掌都察院事,寻加太子少保。又明年正月,星变,疏陈八事:请噤边将节旦献马;镇守中官、武将不得私立庄田,侵夺官地;烧丹符咒左道之人,当置重典;四方分守监 ![]() 英为总督承韩雍、吴琛后。雍虽有大功,恢廓自奉,赠遗过侈,有司困供亿,公私耗竭;而琛务谨廉;至英益持清节,仅携一苍头之官。先后屡赐玺书、金币,英蔵玺书,贮金币于库。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言。”人服其知大体。正德中,追谥恭简。 子守孚,进士,刑部郞中。 秦纮,字世缨,单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劾治內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鱼䴙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会考察,坐谪湖广驿丞。 天顺初,以御史练纲荐,迁雄县知县。奉御杜坚捕天鹅暴横,纮执杖其从者,坐下诏狱。民五千诣阙讼,乃调知府⾕。宪宗即位,迁葭州知州,调秦州。⺟丧去官,州人乞借纮,服阕还故任。寻擢巩昌知府,改西安,迁陕西右参政。岷州番 ![]() 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奇涧⽗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纮。帝重违王意,逮纮下法司治。事皆无验,而內官尚亨籍纮家,以所得敝⾐数事奏。帝叹曰:“纮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于是夺奇涧等三人爵,王亦削禄三之一,而改纮抚河南。寻复调宣府。 小王子数万骑寇大同,长驱⼊顺圣川,掠宣府境。纮与总兵官周⽟等邀击,遁去。寻⼊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进左佥都御史,巡抚如故。未几,召还理院事,迁户部右侍郞。万安逐尹旻,诬纮旻 ![]() 弘治元年以王恕荐,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明年三月进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人私扰商贾,⾼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 ![]() ![]() 纮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景亦讦纮,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诏并逮纮,廷鞫卒无罪。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大臣王恕等请留纮,不纳。廷臣复连章言纮可大用。居数月,起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引疾去。 十四年秋,寇大⼊花马池,败官军孔坝沟,直抵平凉。言者谓纮有威名,虽老可用。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军声大振。 初,寇未⼊河套,平凉、固原皆內地,无患。自孛来往牧后,固原当兵冲,为平、庆、临、巩门户。而城隘民贫,兵力单弱,商贩不至。纮乃拓治城郭,招徕商贾,建改为州,而⾝留节制之。奏言:“固原主、客兵止万八千人,散守城堡二十四。势分力弱,宜益兵。旧临、巩、秦州诸军岁赴甘、凉备御。及他方有警,又调兵甘、凉,或发京军征讨。夫京师天下本,边将手握重兵,而一遇有事辄请京军,非強⼲弱枝之道。请自今京兵毋轻发,临、巩、甘、凉诸军亦宜各还本镇。但选知兵宿将一二人各守其地,人以戍为家,军以将为命,自乐趋役,而有战心,计之得者也。”纮见固原迤北延袤千里,闲田数十万顷,旷野近边,无城堡可依。议于花马池迤西至小盐池二百里,每二十里筑一堡,堡周四十八丈,役军五百人。固原迤北诸处亦各筑屯堡,募人屯种,每顷岁赋米五石,可得五十万石。规画已定,而宁夏巡抚刘宪为梗。纮乃奏曰:“窃见三边情形,延绥、甘、凉地虽广,而士马精強。宁夏怯弱矣,然河山险阻。惟花马池至固原,军既怯弱,又墩台疏远,敌骑得长驱深⼊,故当增筑墩堡。韦州、豫望城诸处亦然。今固原迤南修筑将毕,惟花马池迤北二百里当筑十堡。而宪危言阻众,且废垂成之功。乞令宪制三边,而改臣抚宁夏,俾得终边防,于事为便。”帝下诏责宪,宪引罪,卒行纮策。修筑诸边城堡一万四千余所,垣堑六千四百余里,固原屹为重镇。纮又以意作战车,名“全胜车”诏颁其式于诸边。在事三年,四镇晏然,前后经略西陲者莫及。 十七年加太子少保,召还视部事。以年老连章力辞,乞致仕。诏赐敕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明年九月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 纮廉介绝俗, ![]() ![]() ![]() ![]() 赞曰:项忠、韩雍皆以文学通籍,而亲提桴鼓,树勋戎马之场。其应机决胜,成画远谋,虽宿将殆无以过,岂不壮哉!赏不酬劳,谣诼继起,文法吏从而绳其后,功名之士所为发愤而太息也。余子俊尽心边计,数世赖之。朱英廉威名粤峤,秦纮经略著西陲,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 部分译文 项忠,字荩臣,嘉兴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部主事职,晋升为员外郞。跟随明英宗北征瓦剌,兵败被俘。瓦剌人命令项忠养马,项忠乘敌军不注意挟持二匹马往南奔逃。马跑不动了,项忠弃马,光脚徒步走了七天七夜,才到达宣府。 景泰年间,由郞中调升广东副使。巡行⾼州,接到秘密报告称有贼携带男女数百人劫持村庄。项忠说“:贼绝无携带家小之理,一定是被抢劫的善良百姓。”他告诫诸位将领不要胡 ![]() 天顺初年,任陕西按察使。因⺟亲去世回乡守服,所辖的百姓上书朝廷请求项忠留任。朝廷下诏命项忠仍如常起用。那时陕西连着几年遭到天灾,项忠散发粮食救济灾民,并且对犯轻罪的人施行纳米抵罪,百姓依靠这些帮助度过灾年。 天顺七年(1463),朝廷召项忠任大理卿官职,百姓又像上次那样请求项忠留下,朝廷于是改任项忠为左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洮州、岷州两地羌人反叛,项忠上疏说:“羌人的目的在于抢劫掠夺,全部诛杀则不仁,仓促安抚则有损威严,请求听任我见机行事。”朝廷批复同意。项忠就发兵占据险要地方,扬言要进军讨伐,众叛羌人全部投降。西安⽔含碱不能饮用,项忠为此开凿龙首渠到秔河,引⽔⼊城。又疏通郑、⽩二渠,灌溉泾 ![]() 陕西经常受到战争 ![]() ⽑里孩⼊侵延绥,朝廷下诏书命项忠与彰武伯杨信共同抵御,没有成功。第二年,杨信主张大举搜索河套地区,宪宗命项忠任提督军务。他刚到延绥,而⽑里孩又攻陷开城,深⼊到静宁、隆德六个州县,大肆抢掠一番而离去。兵部弹劾项忠,明宪宗特别宽容他,搜索河套的军队也没出兵。又过了一年,项忠被召回掌管都察院事务。 成化四年(1468),満俊反叛,満俊又名満四,他的祖先巴丹,自明朝初年率领部属归附朝廷,世代统领千户的游牧部落。沿用过去俗规,无捐税徭役。其地在开城县的固原里,接着边境。満俊蛮横,向来收蔵坏人盗贼,常出边境抢掠。恰好有官司牵连満俊,有关部门追踪来到他的家,多方索求,満俊发怒,于是煽动部众作 ![]() ![]() ![]() 项忠就与巡抚都御史马文升分兵七路,抵达石城下,与満军 ![]() ![]() 当初,石城尚未攻下,天气十分寒冷,士兵非常疲乏,项忠担心叛贼突围逃走,乘河⽔结冰过河与河套敌寇汇合,就⽇夜准备进攻的器具,战时⾝先士卒,面对流箭石雨从不躲避,经历了大小三百多战。彭时、商辂深信项忠能够打败叛贼,不从中遏制他,项忠终于消灭了叛贼。因为战功,升为右都御史,与林聪协同主管院事。 ⽩圭已经平定刘通,荆州、襄 ![]() ![]() ![]() 项忠下令驱赶流民,有关部门则一律 ![]() ![]() 项忠上疏道“:臣先后招抚流民复业的有九十三万余人,贼 ![]() ![]() ![]() 成化八年(1472),朝廷召项忠回来,与李宾协掌院事。过两年拜为刑部尚书,不久代替⽩圭为兵部尚书。 汪直开西厂,放肆蛮横,项忠屡次遭到汪直的侮辱不堪忍受,正好大学士商辂等弹劾汪直,项忠也带领九卿弹劾汪直,皇帝将弹劾汪直的奏章留在宮中不加处理,但是西厂还是停办,汪直心中十分怨恨项忠等,没多久,西厂又恢复,汪直用吴绶为心腹,吴绶心揣前仇,更加急切地寻找项忠的差错,以资报复。项忠心中不安,请求返乡治病,还未成行,而吴绶唆使探侦的人诬告项忠有罪。给事中郭镗、御史冯贯等又上奏章弹劾项忠,事情牵连项忠的儿子项经、太监⻩赐、兴宁伯李震、彰武伯杨信等。宪宗下诏由法司会同锦⾐卫在朝廷审讯,项忠大声争辩毫不屈服,然而众人知道这一切出自汪直的意愿,无人敢为他辩⽩,竟将项忠削职为民,⻩赐与李震等也被判罪。汪直垮台后,项忠恢复官职,后辞官回乡,在家居二十六年,到弘治十五年(1502),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追授太子太保,谥号襄毅。 项忠为人倜傥, ![]() 韩雍,字永熙,长洲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御史职务。韩雍豪气自负、果敢,以才能和谋略著称。在南畿审阅刑事案件卷宗,砀山教谕某人鞭打膳夫,膳夫逃跑后躲起来,膳夫的⽗亲告发教谕杀了他的儿子,并取他人尸体肢解做伪证,教谕已经无辜服罪,韩雍跟踪而得到膳夫,洗清教谕的冤屈。又出巡河道事务。不久,到江西巡察,罢免贪官污吏五十七人。庐陵、太和发生盗贼,韩雍派人捕杀。 正统十三年(1448)冬,处州贼叶宗留自福建转而危害江西。官军失利,都督佥事陈英、指挥刘真遇到埋伏而死。皇帝下诏命韩雍与镇守侍郞杨宁督促军民共同防守。恰巧福建巡按御史汪澄给邻境送来文书会同讨伐贼邓茂七,因为贼人商量投降,官军停止军事行动,韩雍说“:贼真的投降了再退兵也不晚。”急速进军,贼已经叛变,汪澄因此被判死刑,人们由此佩服韩雍有见识。 景泰二年(1451),韩雍提升为广东副使,大学士陈循推荐他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杨宁巡抚江西。年成不好,韩雍上奏章免去百姓要 ![]() 天顺初年,取消所有巡抚官,韩雍改任山西副使,宁王因为以前的怨恨,弹劾他擅自乘坐轿子等事,韩雍被捕⼊狱,削去官职。后起用任大理少卿,不久又恢复右佥都御史职位,辅佐寇深治理都察院事。石亨已被杀,锦⾐指挥刘敬因供石亨值班的房间饭食而被判罪,套用朋 ![]() ![]() ![]() ![]() 宪宗继位,韩雍受学士钱溥牵连,贬为浙江左参政。广西的瑶人和僮人流窜到广东劫掠。沿途的郡县几乎全被捣毁坏,成化元年(1465)正月,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拜都督赵辅为总兵官,派太监卢永、陈蠧担任监军,兵部尚书王雄说“:韩雍才气无双,平定贼非韩雍莫属。”于是改任韩雍左佥都御史,协助治理军务。 韩雍骑马奔驰到南京,召集诸将商议计谋策略。在此以前,编修丘浚写信给大学士李贤,说贼在广东适宜驱赶,贼在广西的应该采用围困的方法,要将军队驻扎在大藤峡,控制其出⼊,破坏贼的庄稼,一二年可望灭贼。李贤很赞赏这项作战的计划,把信献给宪宗,宪宗下诏抄写下来让诸将看。诸将都主张按此计划实行,请求下令派游击将军和勇率领少数民族骑兵直奔广东,而大军一直赶到广西,分兵扑灭叛 ![]() ![]() ![]() ![]() 韩雍等⽇夜兼程直奔全州,击破劫掠兴安的 ![]() 十月到氵寻州,向当地⽗老询问,都说:“峡,是天险,不能強攻,应用计围困。”韩雍说:“峡延绵六百余里,怎能围困?兵分则力弱,长期用兵则财物缺乏,贼何时能够平定!我的计划已定。”就长驱到峡口。有儒生、里老数十人伏在道路左边,愿意担任向导,韩雍见了立刻骂道“:贼胆敢欺骗我!”喝令左右绑起来斩首,左右都非常吃惊。捆绑时而发现袖中的利刀,一审问,果然是贼,斩杀后,全部肢解,挖出肠胃,分挂竹林中,成串相连。贼大为吃惊地说“:韩公是天神。” 韩雍下令总兵官欧信等为五哨,自象州、武宣攻其北面;自己与赵辅率领都指挥⽩全等为八哨,自桂平、平南攻其南面;参将孙震等为二哨,从⽔路进来;而且另外分兵守住各险要的地方。贼首侯大狗等大为恐惧,先把其家属资产转移到桂州横石塘,而在南山竖立栅栏,准备很多滚木、石块、标 ![]() 十二月初一,韩雍等率领各军⽔陆并进,持圆盾登山,殊死作战,接连攻破石门、林峒、沙田、古营各巢⽳,烧焚其房屋积聚,贼都奔跑溃败。伐木开路,直抵横石塘以及九层楼各山。贼又竖立栅栏好几层,凭借地势⾼来抗拒。官军引 ![]() ![]() ![]() ![]() ![]() ![]() 明宪宗大喜,下诏书表彰功劳,召回赵辅等,调升韩雍为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韩雍就在各军中遣散人员,以此节约军饷,而贼人余部侯郑昂等就乘虚攻破氵寻州以及洛容、北流二县。韩雍被弹劾服罪,明宪宗宽容他。他更加奋力投⼊发兵讨伐中。这时各地的叛 ![]() ![]() 成化四年(1468)舂,由于两广地大事繁,韩雍请求东西各设置巡抚,明宪宗表示同意,任命陈濂抚广东,张鹏抚广西,而韩雍专门治理军事。不久韩雍因家有丧事而归。第二年,两广盗贼又起,佥事陶鲁说:“两广地势 ![]() 成化九年(1473),柳州、氵寻州各少数民族又发动叛 ![]() ![]() ![]() 韩雍通达开朗,重信义。巡抚江西时,请求给文天祥、谢枋得追加谥号,皇帝下诏追加文天祥谥号为忠烈,谢枋得谥号为文节。韩雍有雄才大略,善于决断,常常能抓住时机。作战时,他常冒箭林石雨,眼睛都不眨一下,因为讲究尊严,三司都长跪言事。军门设置铜鼓几十个,礼节详密。副将以下犯事,绳绑装⼊囚笼毫不宽容。广东广西镇守宦官向来骄傲放纵,面对韩雍也屏声静气不敢放肆。韩雍痛恨罪恶,心 ![]() 余子俊,字士英,青神人。⽗亲余祥曾任户部郞中。景泰二年余子俊考中进士,授予户部主事官职,升为员外郞。在户部十年,以清廉有才⼲而著称。后调离户部任西安知府,遇到灾年,他打开粮仓取出十万石粮食救济贫民,偿还时区别对待,做到官府不受损而百姓得到救济。 成化初年,主管部门上报政绩突出应当受到表彰的员官,知府有十人,而余子俊位居第一。由于林聪推荐,他被任为陕西右参政,一年多后提升为右布政使。六年(1470),转为左布政使,调任浙江,刚刚半年,授他右副都御史官职,巡抚延绥。 在这以前,巡抚王锐从长远考虑请求沿边境筑墙建堡,工程还未动工就被否决了。余子俊上疏说“:三边只有延庆平坦开阔,利于驱马急驰。寇屡次⼊侵,俘获边民做向导,一直进⼊河套驻扎放牧。从此寇竟居于塞內,我们反而屯于塞外,在沿边筑墙建堡是当务之急。况且现在旧界石还在,⾼山多悬崖陡壁,依照山形,随着地势,有的铲削,有的垒筑,有的挖壕沟,延绵相接,形成边墙,这对于边墙工程来说较为方便。”尚书⽩圭以陕西百姓正贫困,奏请缓兴工程。不久寇进⼊孤山堡,又⼊侵榆林,余子俊先后与朱永、许宁一起击败寇贼。 这时,寇占据河套,连年派遣大军征讨,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成化八年(1472)秋,余子俊说:“现在征讨河套的兵马驻扎在延绥的有八万,口牲饲料靠內地,如果今年冬天敌寇不向北退却,又需要准备下一年的军需供应。姑且用今年的数额约略估计,米⾖需银九十四万两,草料需银六十万两。每人运米⾖六斗、草四束,应该动用四百零七万人,大约花费用八百二十五万两。公私冗杂繁 ![]() 余子俊先因军功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又因捣毁红盐池巢⽳有功,升为右都御史。由于巢⽳被捣毁,贼寇因此远徙,不敢再在河套居住。內地忧患渐渐平息,余子俊就全力兴建工程。东起清⽔营,西抵花马池,连绵一千七百七十里,凿崖筑墙,又在其下挖濠沟,一直连绵不绝。每隔二三里建置。。望台、崖栅以便巡视警戒。又在崖栅空处筑矮墙,横一斜二如箕状,用来。。望和避箭。总共建筑城堡十一个、边墩十五个、小墩七十八个、崖栅八百一十九个,动用士兵四万人,不到三个月就完工了。墙內的土地全部分给军队屯垦,一年收获粮食六万石有余。成化十年(1474)闰六月,余子俊向朝廷一一禀报工程之事,因为⺟亲年老恳求回乡,朝廷安慰挽留他,没有批准他返乡的请求。 当初,绥德州是延绥镇的地方官署所在地,所辖米脂县、吴堡县都在镇外,敌寇用轻骑进来劫掠,等镇兵发觉而去追击,总是追赶不上,敌寇往往得利而去。自余子俊将镇迁徙到榆林,增加守卫,扩大城墙安署军队,攻守器械都俱备逐渐成为重镇,敌寇来掠夺次数渐渐少了,军民得以平安耕种放牧。 成化十二年(1476)十二月,余子俊调抚陕西,在他任西安知府时,曾因了解到居民为⽔质含碱发苦不能饮用而发愁的情况,他凿渠引⼊城西贑河的河⽔,解决民人的饮⽔问题。时间长了渠⽔往外漫而无法排怈,此时,他主持在城西北开凿渠道排⽔,⽔渠流经汉代旧城到达渭⽔。对家国和百姓更加有利,号称余公渠。又在泾 ![]() 成化十三年(1477),朝廷召还余子俊任兵部尚书。他上奏章申述明确条例十项,又列立军功悬赏等级,由此朝廷內外有章可循。缅甸酋长卜刺浪企图夺取思洪发、贡章地,找借口向朝廷要求。子俊说不能答应,朝廷谕止了卜刺浪夺地的企图。贵州巡抚陈俨等因为播州苗人暗中起事,请求调湖广、广西、四川兵五万,会同贵州兵一起围剿。子俊说贼在四川,而贵州请求征讨,是为邀功,上奏章止息这件事。当初,子俊疏论陈钺击杀进贡的夷人之罪,宪宗由于汪直的缘故宽恕陈钺。陈钺在汪直面前多方陷害余子俊,时逢余子俊因⺟亲去世回家守丧,才免遭陷害。 余子俊建造的榆林边镇城墙,有人怀疑用沙土建造容易塌倒,敌寇来不能依靠。到成化十八年(1482),寇⼊侵內地,许宁等追逐的敌寇被城墙濠沟所困,四处 ![]() 三年服満,宪宗授他户部尚书,不久加封太子太保。成化二十年(1484),兼任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的军务。这年冬天返回朝廷。第二年正月,星相有变异,余子俊陈述时弊八种,宪宗大多采纳。没多久,又到边境巡视。 当初余子俊巡视宣府大同两镇,要求以延绥边墙法在两镇推行,因年成歉收而停止。到这次他又巡视边境,他坚决要推行,他说东起四海治,西抵⻩河,连绵一千三百余里,旧有墩一百七十个,应增建四百四十个,墩⾼宽都是三丈,估计需要劳动人手八万六千人,几个月可以完成。宪宗下诏书同意第二年四月开工,然而到了那个时候,年成不好,家国和百姓都不宽裕,陡然兴建大工程,上下都感到困难。子俊又想责成边臣去完成,而自己不亲自管这件事,由此招来毁谤和议论。到冬天,他上疏请求还京,宪宗听信谣言,改任他为左都御史,抚巡大同。宦官韦敬进谗言说子俊借修边墙侵呑财物,又弹劾他以人私恩怨换将帅。兵部侍郞阮勤等为他辩⽩,宪宗发怒,责备阮勤等。而给事中、御史又纷纷呈上奏章弹劾,宦官大半想搞垮子俊。工部侍郞杜谦等前往调查,按实事情况公平地对待,返京向朝廷奏报换置将帅是同阮勤说的情况相符,没有侵呑建边墙的费用。然而花费银一百五十万两、米⾖二百三十万石。耗费财物,劳动百姓,不能说没有罪。于是削去太子太保职,退休回家,这时是成化二十二年(1486)二月。 第二年正月,兵部缺尚书,宪宗醒悟到子俊无罪,又召他回来任职,仍加封太子太保。明孝宗继位,因余子俊是先朝老臣,对他更加尊敬。弘治元年(1488),他上疏陈述十件事,完后又陈述边防七件事,孝宗大多同意实行。第二年,余子俊病重,还亲自撰写奏稿,陈述救荒息盗的办法。刚刚得到朝廷的允准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一岁。追赠太保,谥号肃敏。 子俊深沉、刚毅,寡于言词,有谋略。凡是奏章疏议公文,必定亲自起草。每天到半夜才睡,他曾说:“大臣为国,应当不考虑自⾝利害关系,怎能躲避埋怨换取恩惠,为保全自己作考虑?”因此榆林边墙工程才开始,怨言诽谤众起,子俊态度更坚决,终于大功告成,有利于后世几代人。余子俊孝顺⽗⺟、友爱兄弟,为⺟丧守服时,要儿子余蜫不参加会试,他说“:虽然律令上无这条,但我于心不忍。”本当荫庇封儿子官职,他改为荫庇封弟弟官职。 朱英,字时杰,桂 ![]() ![]() ![]() ![]() 景泰初年,御史王豪曾经因为调查陈循争地的事,得罪了陈循,被陈循所攻击。此时,陈循起草诏书,暗示说凡是受到揭发的御史,虽然经过救免宽恕,全都改任地方职务。这样王豪应当改任知县,朱英上奏章说:“如果像诏书这要处理,那么凡是遭到御史抨击的人都将怀着私仇诬陷攻击,而御史愈来愈缄默不敢说直话。”奏章下到掌管司法刑狱的官署,也要求接受朱英的意见,于是仍恢复王豪御史职位。不久,朱英被调任广东右参议,路过家乡探望⺟亲,口袋里只有赐金十两。到任后,慰抚流亡百姓,关心百姓疾苦。建立均徭法,十年一换,民人都觉得便利。 天顺初年,两广叛 ![]() ![]() 朱英任参议官职十年,升为右参政。⺟亲去世,成化初年服丧期満,补任陕西。官军大举征讨満四,他掌管运输军粮有功。历任福建、陕西左、右布政使,都推行均徭法。 成化十年(1474),以右副都御史职务巡抚甘肃,先后陈述定安边防二十八件事。其中请求迁徙定居的戎人,安置流转、离散人员,减少进贡使臣,这些都十分切中当时的事务。第二年冬天,两广总督吴琛去世,因为朱英以前在广东有威信,廷臣推选他代替吴琛任两广总督。 自从韩雍大征讨以来,将帅喜好邀功,以俘掠为利,称为“雕剿”朱英来后,以定安清静为原则,约束告诫将士,不得为叛 ![]() ![]() ![]() ![]() 镇守宦官与督抚、总兵官的坐次排列是宦官居中,总督居于总兵官左。这时总兵官陈政因为有伯爵封号想抑朱英居右,朱英不答应,奏请朝廷裁定,朝廷下令解除朱英总督职务,以巡抚职,居于陈政之下。尚书余子俊说朱英招之来归附者众多,本应当增加俸禄给予奖赏,却反而削减其权力,只怕无法控制各少数民族。于是提升朱英为右都御史,仍任总督,坐次如前。 田州酋长⻩明奷其知府岑溥祖⺟,要杀岑溥,岑溥逃到思恩,⻩明于是大肆杀屠。朱英带领军队去征讨,传檄岑溥族人思恩城知州岑钦杀⻩明雪聇,岑钦就诛杀⻩明及族属,将首级挂在军营之门示众。 朱英质朴、敦厚,然而执法从不宽容,与管理市舶贸易宦官韦眷相抵触,韦眷择其若⼲事例奏告朱英专权轻视贼人,氵寻州知府史芳因犯事曾被朱英责备,也攻击朱英奷诈、贪婪、欺骗蒙蔽。调查都无证据,就降史芳官职二级,告诫韦眷与朱英融洽共事。 成化十六年(1480), ![]() ![]() ![]() ![]() ![]() 第二年掌管都察院事,不久加封太子太保。又过一年正月,星相有异变,上疏陈述八件事:请求噤止边将节⽇、元旦献马;镇守宦官、武将不得私立庄田,侵夺官地;对炼丹、搞符咒歪门琊道的人,应当施以重法;四方分守监仓內官不要进贡物品;撤去仓场、马房、上林苑增设的內侍;召还因发表意见而得罪朝廷的诸臣;清理內府收⽩粮的积弊;治奷民献送庄田以及贵戚中受献者的罪。这对于有权势、受宠幸的人都不利,主持政务的人多反对实行,朱英到內阁去力争,终究不能全部接受。这时流民聚集京师的人很多,朱英请求每人每月供应米三斗,幼儿减半,朝廷答复准行。这年秋末,赠封太子太保。 朱英承韩雍、吴琛之后任职总督,韩雍虽有大功,但出手大方,馈赠过于奢侈,有关部门为巨量供应而为难,公私财物耗费殆尽。而吴琛致力谨慎清廉,到朱英更保持⾼尚的节 ![]() ![]() 秦纮,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景泰二年(1451)考中进士,授南京御史职务。弹劾处理內官傅锁儿的罪行,进谏停止江南采翠⾊羽⽑和香草等差遣,权贵很忌恨他,以流言蜚语攻击他,正好碰上考察官吏,他因此被贬职任湖广驿丞。 天顺初年,经御史练纲推荐,升为雄县知县,奉御使杜坚肆意残暴地捕捉天鹅,秦纮杖责其随从,获罪被关进诏狱。百姓五千人到皇宮前的楼台前为他辩冤,就调任他任府⾕知县。宪宗即位,升葭州知州,调任秦州,⺟丧离官,州人请求留住秦纮,秦纮服満回任旧职。不久提升为巩县知府,调换到西安,升为陕西右参政。岷州少数民族叛 ![]() 成化十三年(1477),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告镇国将军奇涧等罪行,奇涧⽗亲庆成王奇钟镒上奏章为儿辩护,并且诬陷秦纮。宪宗难违庆成王的意愿,将秦纮逮捕 ![]() 蒙古小王子部数万骑兵⼊侵大同,长驱直⼊顺圣川,劫掠宣府地区。秦纮与总兵官周⽟等举兵阻击,小王子被打败逃走。不久劫掠兴宁口,秦纮等又与之接连 ![]() ![]() 弘治元年(1488),由王恕推荐,提升为左副都御史,监督漕运。第二年三月升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他奏道“:宦官、武将统领,镇守两广的,都纵容家臣 ![]() ![]() ![]() ![]() 秦纮刚赴镇守任时,就弹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婪残暴,将其逮捕下狱。柳景也揭发秦纮,经调查无佐证,司法部门判柳景死罪。柳景与周太后家连姻,有得力的靠山,不停地攻击秦纮,朝廷下诏连秦纮一并逮捕,经审讯终究无罪。下诏宽免柳景死罪,削爵闲住,而秦纮也免官归乡。大臣王恕等请求留下秦纮,孝宗并不采纳。朝臣又接连上奏章说秦纮有大可用之处。过数月,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1498),因病离职。 十四年(1501)秋,敌寇大肆进攻花马池,在孔霸沟打败官军,直抵平凉。有人说秦纮有威名,虽然年老但仍可任用。朝廷下诏起任他为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统领三边军务。秦纮急驰到固原,巡行战败的地方,亲自祭奠阵亡将士,掩埋其尸骨。奏报记载为国捐躯指挥朱鼎等五人,抚恤战死者的家属,弹劾处置败将杨琳等四人的罪,更换守将。选择壮士、兴屯田,再次申明号令,军威大振。 当初,敌寇未进⼊河套,平凉、固原均处內地无忧患。自孛来定居放牧后,固原为军事要冲,是平凉、庆 ![]() ![]() 秦纮见固原向北连绵千里,闲田数十万顷,旷野接近边境,无城堡可依托。主张于花马池向西延绵至小盐池二百里,每二十里筑一堡,堡周长四十八丈,役使士兵五百人。固原向北绵延各处也各筑屯堡,招募人丁屯种,每顷 ![]() 十七年(1504),加封太子少保,召还掌户部事务。秦纮以年老接连呈奏章尽力推辞,恳求辞官回家。孝宗下诏赐他敕书、乘坐驿道马车返回家乡,月粮供应和奴仆岁役一如旧制。第二年九月去世,享年八十。追赠少保,谥号襄毅。 秦纮清廉忠直异于常人, ![]() ![]() ![]()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