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是雾满拦江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作者:雾满拦江 | 书号:49513 时间:2020/6/7 字数:22625 |
上一章 第九章 东奔西走 (1) 下一章 ( → ) | |
1、间谍可当百万兵 综述成皋战役的第一阶段,就是刘邦守在荥 ![]() ![]() ![]() ![]() 在这个过程中,刘邦所做的一切,就是拖延决战。最终他成功了,趁楚兵拥到城东看热闹之际,他只带了十个骑兵,向着成皋方向狂奔。 项羽发现中计,就留下部将终公继续攻打荥 ![]() 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过程短、节奏快、翻局迅速,颇有一点目不暇接的味道。持续过程不到一个月,但至少有四个变局。概述这四个变局,仍然是以项羽狂追刘邦,意图与刘邦决战,而刘邦坚定不移地四处 ![]() ![]() 先说第一个变局。这个变局很简单,荥 ![]() ![]() 刘邦逃⼊关中,项羽就没法追了。为什么呢?因为成皋据⻩河而立城,项羽如果要追击,首先必须要攻克成皋,但后面还有一座荥 ![]() ![]() 而刘邦逃⼊函⾕关,立即集结兵力,征调队部,打算再次东出函⾕关,回到荥 ![]() 辕生说:“大王,你回荥 ![]() ![]() 刘邦听了大喜,说:“好主意,这次咱们听你的。” 其实,刘邦是没有勇气再回荥 ![]() ![]() 于是刘邦丢了荥 ![]() ![]() 果然,这时候项羽已经打下成皋,正为找不到刘邦而郁闷,突然听说刘邦又从武关那边蹿出来了。项羽那个气呀,急忙命令部将终公来守成皋,他自己则率了骑兵,疾奔到南 ![]() 这是成皋战役第二阶段的第二个变局,项羽二追刘邦。 闻知项羽来到,刘邦早有准备,立即飞快地逃回早已修筑好的营垒中,躲在里边拒绝出来。 这时候项羽反而是好整以暇了,因为刘邦和英布合并在一块,让项羽心烦的场战少了一个。目前只有两个场战,刘邦这边是一个,荥 ![]() ![]() ![]() 正在调集兵马,运输粮草,突然又传来一个坏消息。始终在北方打游击的彭越,发现没人理他了,不甘寂寞,就趁机东渡睢⽔,杀⼊了楚国的大后方,肆无忌惮地闹腾起来。 彭越突然出手,却是奇兵天降。实际上刘邦指望的是韩信突然杀出来,但是韩信和张耳自从平定了北方之后,无论刘邦怎么急迫地催促,两人硬是按兵不动。此时的韩信,明显已经生出异心,这实际上是韩信此后杀⾝之祸的端由。但目前的刘邦自⾝难保,当然无暇追究韩信。幸亏他早早布下彭越这招后手,在这时候救了他的老命。 彭越突然杀出来,让项羽措手不及。他认真掂量了一下目前的局势,权衡了双方的力量配比,决定兵分三路:自己仍然在南 ![]() ![]() 项羽是知兵之人,他出派两员大将去摆平彭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单比较双方的实力,项声和薛公,任何一个人的能力都不弱于彭越,以二打一,项羽这边有很大的胜算。 但千算万算,漏掉关键。以项声和薛公二对一,这确实是没问题的,但项羽却不知道,刘邦那边还有一个项伯。 有项伯在,可当百万兵,项羽他这辈子甭想赢。 2、楚汉人品大战 有项伯在项羽⾝边潜伏卧底,刘邦应该是全面掌握了楚军的动向的。而此时他被楚军团团围困于南 ![]() 所以刘邦绝不会让彭越输。 于是历史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项声与薛公,两员楚军大将去摆平彭越,双方战于下邳地区,结果楚军吃了个大败仗,可怜的薛公竟然被彭越给打死了。 回顾彭越的历史,他堪称是当时的游击战专家。最擅长的是等敌方大队部远去之后,他突然冒出来攻城略地,等到对方机动队部杀回来寻找他,他又神秘地消失了。⻩河沿岸的沼泽地,就是他的老巢,自从起兵以来,无论走出多远,他最终都会以老巢为圆心画圈,确保自己万无一失。 简单说来就是,在下邳战役之前,彭越一芥江湖草莽,从未与楚军的正规军 ![]() ![]() 认为彭越斩杀楚将薛公,是报情战再次起到作用,这是后人的分析。但项羽的分析结论,却不是这个。 项羽认为,这个彭越是个很能打的大敌,非他本人出马,不⾜以制伏。 但如果项羽去找彭越单挑,刘邦这边又由谁来管? 眼下的情形是明摆着的。论单兵作战,项羽坐头把 ![]() ![]() ![]() 项羽思前想后,知道撤兵已属唯一的选择。他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刘邦营垒,自率主力军回师,进击彭越,稳定大后方。 刘邦终于 ![]() 费尽了周折,调虎离山的妙计终于成功。兴⾼采烈的刘邦率汉军蜂拥而出,拥向成皋,去找项羽的部将终公单挑,可怜的终公名不见经传,哪里是刘邦的对手?被刘邦打得満地 ![]() 话说项羽返回后方,那彭越却早已消失在茫茫大地之上, ![]() 失望的项羽勒马回首,发现⾝后的汉军再次形成梯队阵势。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和部将枞公,仍然死守在摇摇 ![]() ![]() 项羽头摇叹息,在心里说:“刘邦,你闹够了没有?该歇歇了吧?” 楚军回师,疾捣荥 ![]() 周苛被押到项羽面前,项羽对他说:“周苛,你很能打,我看好你。你以后就在我这边⼲吧,我封你为上将军,让你食邑三万户,够意思吧?” 周苛回答说:“谢谢美意,但我诚恳地建议你快点投降更妥当,因为你 ![]() 项羽说:“拿大锅来,添柴生火,给我把这个顽固的家伙煮了。” 这是项羽第三次煮人了。第一次煮了个儒士韩生,第二次煮的是沛县前大佬王陵的⺟亲,这次煮的是周苛。可是项羽为什么非要煮了周苛呢? 因为项羽气极,气的是他被刘邦调来调去,到处逮不到个人来打。好不容易逮住个周苛,満腔热情地想跟周苛 ![]() 然则,周苛为什么宁肯被⽔煮,也不跳槽呢? 这是因为,周苛是沛县人氏。他和表弟周昌,秦朝时是郡监手下的士兵,刘邦起事之后,周氏兄弟就追随了刘邦,这是地地道道的弟子兵。刘邦能够把项羽的叔叔项伯统战过来,当然会防着项羽这一手。既然刘邦留下周苛守荥 ![]() 纵然⽔煮,也撼动不了刘邦团队之分毫。 而项羽的亲叔叔项伯,却在偷偷地出卖他。 单只是比较人品,项羽就输惨了。 所以楚汉相争,本质上是人品大战。刘邦这边替死的有纪信,不怕死的有周苛,项羽那边却是连亲叔叔都笼络不住,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虽然项羽的人品靠不住,但确实没人能够打得过他。拿下荥 ![]() 成皋这座城,曾经被楚军夺取过。这就意味着此城的防守能力不⾜,项羽此来,成皋必失。 所以刘邦当机立断,作出一个英明神武的决定:逃! 公元前204年六月,项羽在一个月內两次攻克成皋。成皋战役第二阶段,就在刘邦逃出成皋之际宣布闭幕。 3、暗算无常死不知 成皋战役的第三幕拉开,是极具画面感的。 这个画面是从一辆车子开始。车子很小很简陋,就在成皋第二次破城之⽇,从北门的门 ![]() 然而刘邦却是天生的逃亡大师,他在年轻时代起,就因为犯罪而被秦朝官吏追捕,因此积累了丰富的逃亡经验。他一生中逃亡的次数不少于十几次,却一次也没有被捉到过。可以说,刘邦的成功逃亡是创了纪录的,至今无人能打破。 为什么没人能够逮到他? 因为他 ![]() 而项羽,面对神秘消失的刘邦,只有深深的困惑与郁闷。 刘邦悄无声息地逃到了小修武。 这里是什么地方呢? 在这里,有一支強大的汉军队部,带队的正是韩信和张耳。 刘邦在⻩昏时分抵达了韩信兵营门外,但是他没有通报韩信,而是和夏侯婴乔装为过往行人,就在小修武当地简陋的客舍里居住了下来。从当时的情形上来看,这夜一他并没有睡好,实际上只是在上半夜的时候,打了个盹。未等天亮,他和夏侯婴就出了客栈,把那辆破车修饰了一下,揷上带有羽⽑的旌旗标志,向着韩信的大营冲了过来。 到了大营门前,他没有表露⾝份,只是声称自己是汉王派来的特使,而且他随⾝携带着相关的印符,得以顺利进⼊兵营。再接下来,应该是有一场小规模的 ![]()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小修武刘邦大夺兵,睡梦中韩信遭暗算的故事”但很少有人解释过,刘邦他为什么要这么⼲呢?他既然抵达了小修武,何以不通知韩信速速 ![]() 想了解刘邦的用意,须得从楚怀王的悲催命运说起。 这里说的楚怀王,实际上是战国时代楚怀王的孙子,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老楚怀王的孙子,就被打回原形,成为了放牛娃。但后来项梁东渡,为了竖立一杆能够号令天下的战旗,就拥戴这个放牛娃做了新一届的楚怀王。再后来项梁战死,楚怀王尽收权柄,剥夺了项羽的兵权。 但是随后不久,秦将章邯包围赵国钜鹿,赵国向楚怀王求救。于是楚怀王就挑选了最信任的宋义,以其为上将军,统十万楚兵,去救援钜鹿。却不承想,途中项羽突然发动兵变,杀掉宋义,夺取了兵权。 从此以后,项羽就再也没有把兵权还给楚怀王。 楚怀王沦为了孤家寡人,无枝可依,搞到最后,他竟然被项羽派英布于江心截杀,枉送了一条 ![]() 这活生生的现实,让刘邦深切地意识到了一件事:权力的 ![]() 由此推断,韩信也肯定不会放弃手中的权力。 为什么要 ![]() 所以,如果刘邦一到小修武,就通知韩信速速 ![]() 没有证据表明,韩信一定会杀掉刘邦。但刘邦要做的是,尽最大努力避免任何不测事件发生。 这就叫:“金风暗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早在和夏侯婴一道逃往小修武的时候,刘邦就在心里盘算他有可能遭到的危险。他不仅在逃避项羽的追杀,同样也防范着自己人。 毫无疑问,像刘邦这样算计,活得会很累很累——但至少,他活得比楚怀王更长久! 如果楚怀王也会像刘邦这样精心盘算,这世上大概就不会再有项羽的位置了。实际上,正是因为刘邦算无遗策,才导致了韩信悲苦的命运,让他失去了成为第二个项羽的机会。 此外,刘邦此举,防范的不仅是韩信,还有张耳。 要知道,张耳是有前科之人。早年他和陈馀奉陈胜王之命,随陈胜部将武臣,经略赵地,等赵地打下来之后,张耳和陈馀却劝说武臣自立为赵王。这件事尽管有利于当时的抗秦局势,但对于陈胜本人来说,却意味着大巨的伤害。 此时张耳和韩信统兵横卧赵地,其战略格局与当年陈胜王时代同出一辙。刘邦没理由相信,在同等的政治利益格局之下,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如果张耳忽然间老⽑病发作,再次劝说韩信称赵王,这事的结果谁也保不准。 所以,刘邦一防韩信,二防张耳,他实际上谁也信不过——早在他落魄的当年,去大嫂家里蹭饭吃,连大嫂暗示厨房里没有饭了,他都要亲自验看一下,可见这个家伙对人 ![]() 刘邦不相信人 ![]() ![]() 和刘邦这样的人共事,是很令人绝望的。除非做到像纪信、周苛那一步,被人用火烧了,又或是⽔煮了,否则无法取得刘邦的信任。 那么,大家为什么却还要选择刘邦,而不选择项羽呢? 选择项羽比选择刘邦更令人绝望。在刘邦这边,最多是没便宜可占,可在项羽那边,却只能像范增那样,无端遭受疑忌,落得个冤沉海底,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比较刘邦和项羽这两个老板,刘邦只是精明,在他手下无法蔵私而已。但只要你认真表现,不存私心,还是有许多发展机会的。而遇到项羽,他唯一信任的是最不应该信任的间谍项伯,所以你表现得越好,反而出局得越快。这也是小修武夺权事件发生之后,史学家对刘邦持宽容态度的主要原因。 总之,仓促之间从 ![]() 刘邦在微笑,或许他的心里还有一种強烈的成就感。他避免了让张耳和韩信在无法抵御权力 ![]() ![]() ![]() ![]() 4、重演调虎离山 暗⼊小修武,夺取了兵权,刘邦就给张耳、韩信分配工作。 派张耳下乡,巡视赵国各地,看看有什么发现。派韩信去攻打齐国。 韩信郁闷地说:“好,大王,我这就去打齐国,这次大王能给我多少人?” “人?”刘邦说“小韩啊,我这边的人手还不够呢,要不你自己想想法子?” 刘邦把韩信手中的人手全都抢走了,让韩信郁闷到了无以复加。可是韩信不敢吭声,因为刘邦几次三番催促他出兵救驾,韩信都因为首鼠两端,迟迟没有行动,他现在只求刘邦别追究这事,就已经是万幸了。 无奈之下,韩信找张耳想办法,凑了点人手,准备进击齐国。这边刘邦把韩信的人全部调到巩地,阻止楚军西进。 这时候刘邦的新战略,是借韩信出兵齐国的机会,意图从北部及西北部两个方向,对楚国形成战略包围,进而威胁楚军的侧背,再次 ![]() 按照这个布置,刘邦率军兴冲冲地出小修武,抵达⻩河岸边,正要渡河,忽然间过来个郞中郑忠。 郞中这个职位,相当于刘邦的警卫营营长。他借刘邦路过的机会,劝说道:“大王,你为什么要渡河?渡河的目的是不是想和项羽对打?可问题是,咱们 ![]() 刘邦说:“那你的意思,该怎么办?” 郑忠说:“我的意思是,这个过河不过河并不重要,重要的千万不能真的和项羽打。所以最好的法子呢,就是赶紧修筑最坚固的营垒,深挖壕沟,多存些粮草,等项羽找来了,咱们好躲在里边不出来。” 刘邦听了大喜,说:“你这个建议好,真是太好了,咱们就依你。” 于是刘邦决定重演武关之故事,再于⻩河岸边筑坚垒,把项羽引过来。等项羽来了后却不 ![]() 这招既然奏效,那就要继续用下去,于是刘邦下令筑坚垒。忙 ![]() 刘邦决定再给彭越增派援军,务必要让彭越打出效果来。于是就派了将军刘贾、卢绾两人,统步卒两万,骑兵数百,渡过⽩马津进⼊楚地,支援彭越。 这个刘贾,是刘邦的大表哥,而卢绾则是和刘邦同年同月同⽇出生的伙伴。这两个人是首次出战,而且要打的是游击战。可知仗打到这一步,刘邦这边已是资源耗尽,没有可用的人手了。 所以刘贾和卢绾的出征,赢不赢倒还在其次,重要的是不能让楚军把他们给打死。据史记书载,这两个活宝出征之后,在楚地先找地方扎坚垒,然后四处剽掠,烧焚楚军的粮草。但一旦楚军进行扫 ![]() ![]() 尽管刘贾和卢绾没什么出息,但此二人毕竟是带了两万汉兵⼊楚境,对于彭越来说,意味着极为得力的支持。得此二人牵扯楚军,彭越他老兄发了狠,攻克睢 ![]() 楚国境內闹成这样,项羽是真的支持不住了。他想了又想,就把大司马曹咎和塞王司马欣叫过来,说道:“你们两个听着,现在我要对你说的话,极重要极重要,关乎我们的生死。你要一字一句地听清楚,牢牢地记在心里,听清楚了没有?” 大司马曹咎说:“啥事呀老板,看你弄得这么紧张。” 项羽说:“老曹,军国大事,生死攸关,你可别这样吊儿郞当的。” 曹咎:“我没有,老板你吩咐好了。” 项羽道:“老曹,你听着,眼下这个情况很是危急,汉国的韩信进击齐国,齐国招架不住,我们派了大将龙且和周蓝过去,这边的人手已经明显不⾜敷用。不料想后方又冒出来个彭越,竟然连夺我们十七座城池。眼下这情形是,如果我不回师,就无以克制彭越,收复失地。可如果我回去,刘邦必然会冲出坚垒,过来追杀你们。而你和司马欣决计不是刘邦的对手,倘若 ![]() 大司马曹咎道:“明⽩了老板,你放心去吧,我们把城门关好,不跟刘邦 ![]() 项羽警告道:“可别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刘邦那家伙诡计多端,你不出战,他会千方百计地 ![]() ![]() 曹咎说:“好好好,老板你快点去吧。不就是关门十五天,不理睬汉军的挑衅吗?这点小事容易,十五天之后,我期待着与大王胜利会师。” “拜托了。”项羽千叮咛,万嘱咐“十五天,你们只要忍耐十五天,我就回来了。十五天之內,千万不要和汉兵接仗啊,千万不要…” 项羽悬着一颗心,驱师东进,去追杀彭越。这个报情在第一时间被项伯报到刘邦的案头,刘邦奋兴得快要昏死过去了:“传令,大开垒门,取路成皋,与我打破城池,擒杀曹咎及司马欣。” 正要出动,忽然间一个人拦在刘邦面前:“大王忙不忙?不忙我跟你说件小事。” 刘邦细看来人,顿时大喜。此人的出现,导致了楚汉战争从主线场战迅速转移到了支线场战,也导致了楚汉时代最能忽悠的说客,被人放在锅里,煮成了香噴噴的⾁汤。 5、大家玩得有点嗨 突然跑出来要跟刘邦聊天的,是刘邦这边的说客郦食其。 郦食其这个人,为汉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也出过想让刘邦封六国后人的馊点子。刘邦待手下人,是出了名的不礼貌,但对于郦食其,却一向尊重有加,原因是郦食其的弟弟郦商,是刘邦依靠的场战上的主将,郦商的主要对手是钟离昧,两人打仗时互相寻找对方,找到就拼命。所以虽然郦食其出过馊点子,但刘邦也不会因此见责。 但是馊点子的事情,对于郦食其本人来说,却意味着沉重的打击。因为郦食其自诩智士之辈,是靠脑子吃饭的。馊点子就意味着对他智力的否定,这是郦食其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所以郦食其苦思冥想多⽇,终于想出了一连串的妙计,急忙来找刘邦摆龙门阵。 郦食其说:“大王,你可曾听说过,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必然没戏。什么叫天之天者?老百姓,就是君王的天。粮食,则是老百姓的天。有粮食,老百姓就能吃 ![]() 刘邦:“然…你到底是啥意思?快你娘的说!” 郦食其道:“是这么个情形,我想请大王想清楚一件事,自从彭城一役来,大王就几次三番与项羽相峙于荥 ![]() ![]() 刘邦:“对了…我为什么要选择荥 ![]() 郦食其道:“大王忘了,实在是再也正常不过了。因为大王这段⽇子,过得太过于颠沛流离,太过于 ![]() ![]() ![]() 郦食其道:“没错,情形正是这样。大王之所以选择荥 ![]() ![]() ![]() ![]() ![]() ![]() 刘邦狂跳起来,传令,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我要马上夺回敖仓粮仓。 郦食其拦住刘邦:“大王等一下,我的发言还没有完。” 刘邦:“…还没说完?那你接着说。” 郦食其:“大王,现在的际国形势,是这个样子。南方是项羽的老巢,有我们的几支游击队,在楚国的腹地添 ![]() 刘邦大喜:“好,就依你。” 于是郦食其拿到刘邦的亲笔诏令,就兴冲冲地出发了,要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说得齐国不战而降。 但是,刘邦和郦食其,这两人却都忘了一件事——刘邦已经下令让韩信攻打齐国。这时候又出派说客,按理来说,这么重大的政策调整,是一定要通知韩信那边一声的,以便双方更好地配合。 但是,打仗这种事,说起来真是千头万绪,要考虑的事情无以数计。以刘邦的脑子,打到最后都把自己打 ![]() ![]() 悲剧总是在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形下发生。郦食其此次,原本是打算扬名天下、夸耀百世的,却因为沟通不⾜,不幸遭遇到个竞争对手,満腹的名利之心,竟然化为一锅⽔煮⽩⾁。 6、同行是冤家 此时,韩信正统师向齐国进发,但因为刘邦夺走了他的军队,他只能自己再想办法凑人手。结果搞到最后,后主动请缨的郦食其,反而比韩信更早出发,而且已经抵达齐国。 现在的齐王叫田广。齐国英雄,俱在田氏,自陈胜王起事以来,齐国的国王走马灯也似的换来换去。但无论怎么换,换上来的齐王始终是姓田的。田广亲切接见了郦食其,听这个说客忽悠。 郦食其开口了:“大王,给你出道智力题:你可知道,这天下最终归谁所有吗?” 田广:“不晓得,请先生告诉我答案。” 郦食其:“这天下,必然是归属汉王。” 田广:“证据?先生这么说,可有证据?” 郦食其:“大王想要证据,就请先再回答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夺得天下?” 田广:“这个…我更不知道了。” 郦食其:“那么我来告诉大王吧:得人心者,得天下!” 田广:“听起来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没错!”郦食其重重地一拍手“历史的规律,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既然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歧义,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得人心这个关键指标,给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人做个打分评比,比一比谁的分数⾼,谁的分数低。这个天下,必然会归属那个得分⾼的人,不知大王以为然否?” 田广:“打分…好新鲜呀,请先生打分来看看。” 郦食其:“好,请大王听我一一道来。” “我们从开头说起,灭秦时,汉王先⼊关中,得一分。楚王却违背盟约,不封汉王为秦王而改封汉中王,楚王得负一分。” “楚王以下犯上,流放天下共主义帝并暗遣人于江心截杀。而汉王却痛哭流渧,起兵为义帝复仇。汉王加一分,楚王减一分。” “以上两条是从道义上来说,汉王总分得二分,楚王是负二分。现在咱们再来比较他们的人品。” “汉王收聚天下兵卒,立诸侯的后裔为王,得到财物分给士卒,跟天下的人同享财利。而项羽狼子野心,自私自利,立了战功得不到奖赏,打下城池也没有功劳。所以天下人都愿意追随汉王,而讨厌楚王。于是汉王再加一分,三分了。楚王再减一分,负三分了。” “比过了人品,再来比较双方的能力:汉王平定三秦加一分,渡过西河加一分,攻占北魏加一分,井陉灭赵加一分,夺得敖仓加一分,阻塞成皋加一分,扼⽩马津、阻太行道、扼飞狐口,再加一分。汉王每加一分,楚王就减一分。目前汉王得十分,楚王得负十分。” 郦食其掰着手指,跟齐王计算完毕,问道:“我已经替大王把汉楚两边的优势劣态,分析到了不能再清楚的地步,请问大王,面对这鲜明的比分,你何以自决呢?” 齐王吓呆了:“那…我该怎么办?” 郦食其一拍腿大:“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立即表态向汉王投诚,这样齐国就可以保全。否则的话,惹火了汉王,派军队打过来,他那边又加了一分,齐国可就不复存在了。” 齐王说:“好,我已经命了华无伤和田解两位将军,统帅齐国的二十万大军,前去 ![]() 郦食其大喜:“这就对了嘛。” 于是齐王田广决定归附刘邦,就摆下酒宴,和郦食其喝了起来。这工夫,韩信正统率他临时凑出来的人马,向东进军,还没有渡过⻩河,就遭到齐国二十万大军的阻拦,正在为难之际,齐军突然派人来报信,说是齐汉两国已经决定 ![]() 韩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传令安营扎寨,不打了。却不想,这时候旁边忽然转过来一人,面貌奇特,服饰古怪,问韩信:“将军,你为何突然停止了进军?” 突然出现的这个人,名字叫蒯彻。但史书上都故意把他的名字写错,写成蒯通。这是因为后来有个汉武帝,名字叫刘彻。“彻”这个字,被汉武帝用了,普通民间人士就不允许再用,连老祖宗都不能用,都得改名。于是史家就把蒯彻给改名为蒯通。但他就是蒯彻,改了名也叫蒯彻。 还有,有关蒯彻这个人的籍贯,《史记》上有两种说法,一说他是齐国人,一说他是范 ![]() 当时韩信对蒯彻说:“先生,是这么回事,齐国已经臣服了汉国,不需要再打了。” 蒯彻问:“齐国臣服汉国,跟你打仗有什么关系?” 韩信:“这个…应该有关系吧?” 蒯彻:“庇关系也没有!齐国臣服是齐国的事,你打齐国是你的事,你快接着打吧。” 韩信:“…不是先生,人家齐国已经投降了,咱们再打,没理由啊?” 蒯彻:“怎么就没理由?理由太多了!我来问你,你奉了谁的命令进攻齐国,奉了汉王的命令,这没错吧?现在汉王命令你撤军了吗?没有吧?既然没有命令让你撤军,那你就只能接着打,这有什么犹豫的呢?” 韩信:“错,汉王是命令我进攻齐国,但现在情况有变…” 蒯彻:“变你个头!将军,我必须要提醒你一句,这个做人呢,真的不能太缺心眼。你看明⽩了你的处境没有?那个郦食其,单只凭了三寸不烂之⾆,就轻而易举地收复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邑。而你韩信呢?你率领了几万人,几历生死,经历了一年多的⾎战,才刚刚打下赵国的五十多座城邑。跟郦食其一比,你就是个典型的废物点心!” 韩信:“…不是先生,你到底是啥意思?” 蒯彻:“这意思还用说吗?郦食其表现得太好,就没你韩信混的了。你韩信要还想在汉营里立⾜,就必须把郦食其的风头打下去,不能让他庒倒你。” 韩信:“明⽩了,传令,三军即刻出发,与我追杀撤退中的齐兵。” 7、情商低的人易被利用 郦食其说服齐国举七十城邑而降,不想韩信那边,突然间跳出来个蒯彻,要求韩信趁齐国投降之际,继续攻击。这件事,⾜证蒯彻其人,是地地道道的齐国人,而不是什么范 ![]() 只有生为齐国人,长在齐国,却因为情商低、脑子笨,始终被人鄙视,抑郁而不得志,才会对齐国如此怨憎,恨不能将本国同胞,通通杀光。 一个外地人也可能在仇恨的教育之下,对某一个陌生的城邑或家国产生強烈的憎恨。但这种憎恨,因为缺少感 ![]() 所以我们断定,这个蒯彻九成九就是齐国人。只是因为成长时期遭受了太多的伤害与羞辱,形成了他对于本国民人无可化解的仇恨,所以才会在这时候突然跳出来,挑唆韩信继续进军。 而韩信呢,他却是最典型的智商⾼、情商低的类型。这类人分析起事件来头头是道,唯独对人 ![]() 于是韩信利用齐兵正在回撤,没有丝毫防范的机会,周密布置,突然出击,向齐军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可怜的齐军,由于没有防范,一下子就被韩信端掉了指挥中枢,失去指挥的军队,沦为了待宰羔羊,让韩信杀了个痛快。 齐军二十万,竟被韩信通通歼灭了。 这一仗,虽然是杀人杀得凶,但史家却都不愿意提起这场战役,这 ![]() ![]() 这一仗同样也暴露出了韩信的致命缺陷,他这个人,好像没什么道德底线。 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是不可预测、难以捉摸、无法控制的。像这种智商⾼、情商低,又没有道德意识的类型,必然会列在第一个清除的名单上。太危险,哪怕只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感觉到极度的不全安。 一句话,历城之役,铸下了韩信最终被清除的症因。 但韩信还算是够幸运的,最倒霉的,当然要属还在齐国的郦食其。 郦食其只凭了一张嘴,就说降齐国七十城,此时正在齐国恣意享受人生。忽然听齐王叫他过去,郦食其小步颠颠跑来,看到朝堂上有一口大巨的鼎,里边満満的清⽔,士兵们正往鼎下添⼲柴。就听齐王热情地招呼道:“先生来了,来来来,快脫了⾐服,跳到锅里去。” “跳进锅里…”郦食其很吃惊“大王,你是在开玩笑吗?” “没有,我是认真的”齐王回答。说话的工夫,郦食其⾝上的⾐服已经被士兵剥除,抬起来丢进了锅里,郦食其心中的惊恐,已经到了极点:“大王,这是⼲什么?有话好好说,这是⼲什么嘛!” 就听齐王道:“先生可知道,我在历下的二十万雄师,只因听了先生的话而撤回,却被你们汉军乘机包围,全都给歼灭了。” “这…不会吧?”郦食其惊呆了“这这这…这一定是有什么误会。” 齐王道:“先生可知道,我是听从了你的话,愿意臣服汉王,才下令军队撤退的。如果不是听了先生的话,汉军 ![]() ![]() “不是,你听我说…”郦食其还待解释,可是鼎下的薪柴烧得极旺,说话间那鼎中的⽔已经咕嘟咕嘟开了。可怜绝代说客,就这样冤乎枉哉地,化为⽔煮⽩⾁。 煮了郦食其,齐王也只是怈愤而已。这时候韩信已经带兵打过来了,齐王不支,率残兵逃往⾼密。同时派了使节,去找项羽求救。那时节项羽正在成皋一带到处寻找刘邦决战。而刘邦出派大表哥刘贾和发小卢绾,潜⼊楚国腹地配合彭越,大搞破击战。项羽同时面临着三个场战,就派了大将龙且和周蓝,率楚兵赶往⾼密,与齐王田广会师。齐楚联军,共抗韩信,掀开了支线场战潍上战役的序幕。 而项羽本人则亲自返回楚国腹地去驱逐彭越,夺回失城。他留下塞王司马欣和大司马曹咎,让此二人守住成皋。临走之前,项羽千叮咛万嘱咐,告诉曹咎和司马欣:“倘我一走,刘邦必来挑战,你们二人不是刘邦的对手。而刘邦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刺 ![]() 曹咎和司马欣没口子地答应——实际上两人 ![]() 8、小神童出马 闻知项羽回来了,彭越、刘贾和卢绾这些游击队,疯了一样地往回逃,眨眼工夫就逃了个精光。 但是在逃走之前,这三个家伙还⼲了桩缺德事。他们把攻下的楚国十七城的居民,组织起来,动员城里的老百姓们与项羽⾎战,并忽悠说:“乡亲们,我看好你们,你们给我狠狠地打,我们主力汉军很快就会回来的,再见了,我亲爱的乡亲们。现在随我的拍子,跟我唱十送汉军,预备齐:一送里格汉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 ![]() 外⻩有如此表态,说起来也很正常。要知道,早年就是张耳治理外⻩,而那时候的刘邦还年轻,来外⻩投奔张耳做门客。如此说起来,外⻩也算是汉王战斗过的地方。当地居民显然以此为荣耀,希望亲近刘邦、排斥项羽的心态,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当项羽疾风般返回,所过城池,无不纷纷大开城门, ![]() ![]() 这下子项羽可气坏了,立即下令攻城。可是外⻩的老百姓抵抗态度非常之坚决,居然连守了好几天,生生地拖延了项羽的回程⽇期。但项羽的神武,终究是天下无敌,外⻩百姓能够守上几天,已经算是不错了。最终城池被打破,楚军气势汹汹地拥进来。 ⼊城之后,项羽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说:“外⻩的百姓们,你们⼲吗要拼得这么凶?我跟刘邦个人的私怨,跟你们有什么关系?不管是我得了天下,还是刘邦得了天下,你们能闻到半点腥味吗?你们又有什么理由,非要为了刘邦,跟我拼个你死我活?这完全没必要的事情,为什么会让你们如此亢奋?” 项羽说:“对于你们外⻩人的智力⽔准,我必须要一票否决。” 项羽说:“我的想法是,智力太低的人,就别在这世道上添 ![]() ![]() 项羽下达命令,于外⻩屠城。凡是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通通杀光,以惩戒这座城市对自己的敌意。 屠城令下达之后,就听说帐外有人求见。“来的是什么人?”项羽没好气地问道。 士兵回答:“是一个小朋友。” 小朋友?项羽愕然。他倒是想到过,屠城令下达之后,就会有儒生出来为全城的生民请命,但这些儒生的年龄,肯定已经超过十六岁,恐怕不等走到楚军大营前,就已经被士兵杀掉了。可没想到外⻩居然派来个小朋友,这未免有点… 项羽传令,让小朋友进来。 小朋友进来了,果然是个小朋友,十二三岁的年龄,乌溜溜的一双大眼睛,透着一股子气定神闲的聪明劲。项羽心里犯嘀咕,故意把眼睛一瞪:“小朋友,你好大的胆子,敢来这里,不知道这是杀人的场战吗?” 就听小朋友笑嘻嘻地道:“我当然害怕杀人的场战,但是我不怕大王。” “为什么?”项羽怒了。 小朋友回答道:“因为大王爱护我们百姓啊。” “这个…”项羽乐了“虽然是假话,但这话本王爱听。你还想说什么?” 小朋友说道:“我听说,大王对外⻩下达了屠城令,我私下里以为,大王肯定不会这么做。要知道,彭越那个大坏蛋,凭借暴力,占领了外⻩,強迫外⻩人服从他。外⻩人敢怒而不敢言,⽇⽇夜夜都在望渴着大王引兵杀回来,救我们出苦海。可怜外⻩的百姓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大王回来了,却听说大王因为生气外⻩人的被迫降敌,要将这么多的人坑杀。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百姓谁还愿意归顺大王呢?而且,一旦外⻩发生屠城事件,现在仍然被彭越占据的城池,就会因为恐惧而不敢开门 ![]() ![]() “你…这么个小东西,真有一套。”项羽被小朋友的话惊呆了。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项羽有生以来头一次听从了对他有益的建议。这表明他的 ![]() ![]() ![]() ![]() 刘邦的⿇烦在后面,但项羽听从小朋友的话,撤销对外⻩的屠城令,此事在梁地引起了大巨的震动。所有被彭越占据过的城池,全都打开城门,派人来 ![]() ![]() 胜利的喜悦还没有来到,让他最担心、最害怕的事件,终于发生了。 成皋城內的曹咎和司马欣,出事了。 9、大对峙 当时楚汉场战,呈现出鲜明的立体态势。单只说楚军的分布,就有四块——项羽回师击外⻩,龙且周蓝配合齐军对抗韩信,有个钟离昧守在荥 ![]() ![]() 项羽前脚刚刚离开,嘲⽔一样的汉军就在刘邦的率领下,从小修武方向冲了出来。刘邦看了看荥 ![]() ![]() 汉军黑庒庒地拥到成皋城下,要求楚军曹咎快点开门挨打。曹咎和司马欣听了项羽临走之前的吩咐,闭门不出,拒绝 ![]() 看到这情形,刘邦乐了。就知道项羽走时有过吩咐,不让楚军与他 ![]() ![]() ![]() 于是刘邦就要汉军精选最没品的士兵,专挑那种最会骂人的,组成骂人小分队,轮流到成皋城下大骂曹咎和司马欣八辈子祖宗。就这样骂了一天,再骂第二天,每一天的骂法都花样翻新,务必要够刺 ![]() 连骂了五六天,曹咎和司马欣终于怒了,城门一开,楚军怒不可遏地冲出来,意图渡过汜⽔,与汉军进行决战——被骂急眼了,早把项羽的千叮咛万嘱咐给忘到了脑后。 可是汉军早在城外等候这个机会呢。临到楚军半渡,一半渡过了汜⽔,还有一半正在渡河之际,突然听到鼓声震天,伏兵四起。 ![]() 目睹惨败的场景,大司马曹咎和塞王司马欣面面相觑:坏了,中了刘邦的计了,忘了楚王临走之前的吩咐,这下可怎么办? 两人心里很清楚,眼下不仅是他们两人的失败,而且意味着成皋场战漫长的对峙中一个大转折。楚军的实力因为两人的轻举妄动而遭到严重削弱,他们不仅害了自己,也连累了整个楚军。 再没面目和楚王项羽相见,大司马曹咎和司马欣长叹一声,双双拔剑,自刎了事。 刘邦迫不及待地冲上来,先将楚军的所有粮草辎重、银货财宝通通搬过来,夺回成皋,屯大军于广武山西城。一支军队疾奔敖仓,夺回天下粮仓,余者主力人马,蜂拥挤到了荥 ![]() 楚将钟离昧呆呆地站在荥 ![]() ![]() 刘邦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援兵源源不断地赶过来,支撑他继续打下去。而项羽的大后方却成了他的软肋,一次次被汉军的游击战术所袭扰,非但没有帮上项羽任何忙,反而几次三番拖累项羽。 回顾楚汉场战,打了若许之久,项羽终未能再踏⼊关中一步。仗打到这个程度上,已经很难再有起⾊了。 悲伤的项羽也将他的军队拉到了广武山。此后,汉军在广武山西,楚军在广山东,两军隔河列阵,展开了长期的对峙。目前的国中象棋,就是仿楚汉两军对峙于广武山的阵势形成的。另有民间传说,当时最具声望的军事家李左车,于广武山上布阵,其精妙的布局,令楚军目瞪口呆、一筹莫展。 对峙于广武山,项羽又要吃大亏——别忘了敖仓的粮仓,此时在汉军手中呢! 明摆着,汉军这边的粮食络绎不绝,吃不胜吃。而楚军那边很快就会面临着粮草断绝的⿇烦。可如果项羽想要夺回敖仓粮仓,手下却已经无人可用。如果他自己去,恐怕又被刘邦抓住机会,乘机捣毁他的大营。 十万雄兵落到项羽手中,竟然莫名其妙地成了负资产,一个个沦落为没有生存能力的弱者,依附于项羽的臂膀下期冀保护。只要项羽一走开,这些人就会被刘邦杀猪宰羊一般通通宰掉。 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怎么打到最后,越打越没出息呢? 项羽很痛苦,也很困惑,却想不明⽩是怎么回事。 如此这般僵持了几个月,该来的终于来了。项羽这边,粮草已经不⾜,军心开始浮动。 这时候项羽想起来了,他手中还有一张牌。 王牌! 刘邦的⽗亲刘太公和刘邦的 ![]() 这两个人,他们一直幸福地生活在楚军的战俘营中,仗打了这么久,楚汉两军多次展开拉锯战,这两个俘虏也没出现问题,真是不可思议。 10、⾝边的敌人 项羽命令制作了一张大大的案板,把刘邦的⽗亲刘太公,手脚张开,呈大字形固定在案板上。然后把案板抬出来,让刘邦看个清楚。 隔着一条深深的壕涧,两人展开对话。项羽说:“刘邦,你看清楚了,这可不是头肥猪,是你亲爹!都因为你不服从命令,屡次三番兴兵闹事,才害得你爹落到如此地步!刘邦,你的名字叫坑爹!” 刘邦:“哦。” 项羽:“刘邦,你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否则的话,你就眼睁睁看着亲爹下锅,煮成香烂的⽔煮⾁片吧!” 这时候刘邦说话了,他说的话是:“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 ![]() 当刘邦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就会恍然大悟。这句话,刘邦憋了太久、太久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可以痛痛快快地把这句话说出来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看看,刘太公和吕雉是什么时候沦为项羽的战俘的。那是公元前205年四月,彭城之役,刘邦大败之时。而现在项羽终于把刘太公推出来,袒呈于⾁案上,威胁刘邦时,又是什么时候?是公元前203年十月。 这段时间,整整是两年半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 早在两年前,项羽就俘虏了刘邦的⽗亲和 ![]() ![]() 明明抓住了刘邦的软肋弱点,搞到最后竟然全无效果,怎么会是这么个样子呢? 来看看下面的记载,就全清楚了: 项王怒, ![]() 后世有的史家,明显脑壳进⽔,就以项伯的解释为解释——刘邦就是这样一种人,为了争夺天下,⽗⺟ ![]() ![]() 这个解释固然没错,但使得这个解释能够立⾜的关键因素,却是项伯其人。 一点没错,刘邦的⽗亲 ![]() 很显然的一件事是,早在两年半之前,当刘太公和吕雉落⼊项羽之手时,刘邦就开始思考这件事之于他的意义。只要他的脑子没问题,他就知道,迟早会有一天,项羽会拿出他的⽗亲 ![]() 应对的法子很快就让他想出来了:想当年,我和你项羽,于楚怀王面前,立誓盟约,结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我老婆就是你老…不对,就是你大嫂,如果你一定要烹杀自己的⽗亲,我没意见,只希望你看在兄弟的情面上,分一杯羹给我,不可以吃独食。 这句台词,刘邦应该是想了又想,背诵得滚瓜烂 ![]() ![]() ![]() 好了,刘邦既然想出这句台词来,就已经扭转了局势,至少是立于不败之地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是,项羽既然捉住了刘邦的⽗亲、 ![]() 这固然与项羽的荣誉感、自尊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项伯在中间起到的作用。 从数学的角度上来讲,项伯这个內奷,相当于一个负号。项羽这边不管取得什么样的优势,被项伯这个负号一乘,完了,变负值了。而且正是因为项伯这个负号的存在,导致项羽沦为了十万楚军的保姆,让他一步也走不开,无法去偷袭敖仓,夺取粮仓。同样地,原本是人质的刘邦⽗亲和 ![]() 在这长达两年半的军事对峙之中,刘邦不断出派使者,去楚营中探望自己的⽗亲、 ![]() 在这个过程中,项伯是没有丝毫负疚心理的。因为他已经和刘邦结了儿女亲家,吕雉就是他的亲家⺟,刘太公说起来,还真算是他爹。所以项伯千方百计地 ![]() 两军对垒中,还有一条可怕的规律:间谍往往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简单说来就是,项伯比亚⽗范增更容易取得项羽的信任。这是因为,亚⽗范增是把全部的心神放在分析敌我态势上,没有闲暇考虑项羽的情绪。范增说话,专拣项羽不爱听的来说,因为他要项羽避免任 ![]() ![]() 总之,项羽当时的处境就是这样,有项伯站在他⾝边,这盘局他怎么摆弄都是输。但他仍然无法自控地听从项伯的话,因为项伯的话,每一句都是针对他的心理弱点而设计,让项羽听了还想听,仿佛昅毒一样难以自拔。 现在,项羽仍然像以往一样,被项伯的话 ![]() ![]() 失去项伯的报情,刘邦针对项羽的打击就会迅速削弱——他再也无法确定项羽的所在,行动起来缚手缚脚,这就意味着项羽大逆转的时机到来。但是可怜的项羽,他到死也没有想到过,他始终被⾝边的亲人所出卖。 所以这时候的项羽仍然沿袭他固有的思维逻辑,向刘邦提出一个不可思议的提案。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子为也。”(《史记·项羽本纪》) 这段描写,是司马迁最成功的文学创作。在这里,项羽向刘邦提议说:“天下战 ![]() 多少年来,这段经典描写,成为了刻画项羽雄风烈志、磊落光明的铁骨英雄之传奇,当然也无形中衬托出刘邦的胆小畏缩、卑劣无聇。 是这样的吗? 让我们来看看项羽说这番话时,两个人的年龄。 这一年是公元前203年。这一年项羽三十岁,正是一个壮汉。这一年刘邦五十四岁,已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了。 看看这情景吧,一个三十岁的壮年汉子,向一个五十四岁的老头伸出手指:“过来过来,老头你过来,咱们两个较量一下,看我不打死你才怪!”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项伯 WwW.IgMxs.cOm |
上一章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下一章 ( → ) |
光绪皇帝爝火五羊城乾隆皇帝康熙大帝放宽历史的视黄河青山:黄中国大历史资本主义与二赫逊河畔谈中万历十五年 |
雾满拦江的免费历史小说《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