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夫游记是郁达夫创作的完结经典名著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达夫游记 作者:郁达夫 | 书号:43304 时间:2017/11/5 字数:2024 |
上一章 玉皇山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杭州西湖的周围,第一多若是蚊子的话,那第二多当然可以说是寺院里的和尚尼姑等世外之人了。若五台、普陀各佛地灵场,本来为出家人所独占的共和国,情形自然又当别论;可是你若上湖滨去散一回步,注意着试数它一数,大约平均隔五分钟总可以见到一位缁⾐秃顶的佛门弟子,漫然阔步在许多摩登士女的中间;这,说是湖山的点缀,当然也可以。 杭州的和尚尼姑,虽则多到了如此,但道士可并不见得比别处更加令人触目,换句话说,就是数目并不比别处特别的多。建炎南渡,推崇道教,甚至官位之中,也有宮观提举的一目;而上皇、太后、宮妃、藩主等退隐之所,大抵都是道观,一脉相沿,按理而讲,杭州是应该成为道教的中心区域的,但事实上却又不然。《西湖游览志》里所说的那些城內外的胜迹道院,现在大都只变了一个地名,院且不存,更哪里来的道士? 西湖边上,住道士的大寺观,为一般人所知道而且有时也去去的,北山只有一个⻩龙洞,南山当然要推⽟皇山了。 ⽟皇山屹立在西湖与钱塘江之间,地势和南北⾼峰堪称鼎⾜;登⾼一望,西北看得尽西湖的烟波云影,与夫围绕在湖上的一带山峰;西南是之江,叶叶风帆,有招之即来,挥之便去之势;向东展望海门,一点巽峰,两派嘲路,气象更加雄伟;至于隔岸的越山,江边的巨塔,因为是居⾼临下的关系,俯视下去,倒觉得卑卑不⾜道了。像这样的一座⽟皇山,而又近在城南尺五之间,阖城的人,全湖的眼,天天在看它,照常识来判断,当然应该成为湖上第一个名区的,可是香火却终于没有灵隐三竺那么的兴旺,我在私下,实在有点儿为它抱不平。 细想想,⽟皇山的所以不能和灵隐三竺一样的兴盛,理由自然是有的,就是因为它的⾼,它的孤峰立独,不和其他的低峦浅⾩联结在一道。特立独行之士,孤⾼傲物之辈,大抵不为世谅,终不免饮恨而终的事例,就可以以这⽟皇山的冷落来作证明。 惟其太⾼,惟其太孤独了,所以⽟皇山上自古迄今,终于只有一个冷落的道观;既没有名人雅士的题咏名篇,也没有豪绅富室的捐输施舍,致弄得千余年来,这一座襟长江而带西湖的⽟柱⾼峰,志书也没有一部。光绪年间,听说曾经有一位监院的道土——不知是否月中子?——托人编撰过一册薄薄的《⽟皇山志》的,但它的目的,只在搜集公文案牍而已,记兴⾰,述山川的文字是没有的,与其称它作志,倒还不如说它是契据的好。 我闲时上山去,于登眺之余,每想让出几个月的工夫来,为这一座山,为这一座山上的寺观,抄集些像志书材料的东西;可是蓄志多年,看书也看得不少,但所得的结果,也仅仅二三则而已。这山唐时为⽟柱峰,建有⽟龙道院;宋时为⽟龙山,或单称龙山,以与东面的凤凰山相对,使符郭璞"龙飞风舞到钱塘"之句;人明无为宗师创建福星观,供奉⽟皇上帝,始有⽟皇山的这一个名字。清康熙年间,两浙总督李敏达公,信堪舆之说,以为离龙回首,所以城中火患频仍,就在山头开了⽇月两池,山 ![]() ![]() ![]() ![]() 关于⽟皇山的历史,大约尽于此了,至于八卦田外的九连塘(或作九莲塘),以及慈云(东面)丁婆(西面)两岭的建筑物古迹等,当然要另外去考;而俗传东面山头的百花公主点将台和海宁陈阁老的祖坟在八卦田下等神话,却又是无稽之谈了。 ⽟皇山的坏处,实在也就是它的好处。因为平常不大有人去,因为山⾼难以攀登,所以你若想去一游,不会遇到成千成万的下级游人,如吴山的五狼八豹之类。并且紫来洞新开,东面由长桥而去的一条登山大道新辟,你只教有兴致,有走三里山路的脚力,上去花它一整天的工夫,看看长江,看看湖面,便可以把一切的世俗烦恼,一例都消得⼲⼲净净。我平时爱上吴山,可以借登⾼的远望而消 ![]() |
上一章 达夫游记 下一章 ( 没有了 ) |
伪自由书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文序跋集古籍序跋集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阿Q正传集外集拾遗补 |
郁达夫的免费经典名著《达夫游记》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达夫游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达夫游记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