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行记是施定柔创作的完结武侠小说作品
闺蜜小说网
闺蜜小说网 历史小说 武侠小说 网游小说 乡村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小说排行榜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军事小说 推理小说 校园小说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双向暗恋 滛糜之局 曾照云归 宠媳无边 深闺滛情 宫门滛后 滟妇怀舂 精养父女 爱卻之牢 衣我以夜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闺蜜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迷行记  作者:施定柔 书号:42947  时间:2017/10/28  字数:10626 
上一章   第十九章    下一章 ( → )
  那两年他的⽇子过得相对宁静。

  除了冬季风痹发作不得不困卧榻之外,一年中剩下的⽇子他都在无休无止地忙碌。

  往事束之⾼阁,幻影⽇渐苍⽩。他感到理智的可怕,却在理智的鞭影下再次进⼊⽇常的洪涛,漫无目的地向前奔跑。他不再多想,也不再问自己为了什么。

  自从荷⾐亡世,他便明⽩这世界的意义是无法究诘的。自己每⽇经历和面对的不过是些散的碎片,并无多余的所指。

  每一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荷⾐去世,带走了他的世界。

  秋季的时候,他招集工匠,大兴土木,把⾕內的房屋从里到外地翻修了一通,增加了九处院落和四道长廊。为的是招回几位长驻外地的弟子,以应付云梦⾕越来越⾼的声望所带来的繁重医务。

  云梦⾕人对慕容无风回归“正常”的本领大为惊讶。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自己的作息,按时服药,定期出席会诊,给新进的弟子授课,批改医案从不延误。大家都不明⽩,为什么他的形容⽇益清减,精力却⽇益充沛?

  房屋营造本属赵谦和的职责,以往也一向由他全力督办。这一回慕容无风却将他晾在一边,完全把他当作了听差。从画屋样量‮寸尺‬,到依格放线、平地盘、做地丁,他每一样都要过问,而且问得仔细。

  赵谦和因此大为头痛。几位总管都怕慕容无风真正地“关心”一件事,因为他眼光挑剔,精益求精,就象手里批出去的药方那般不容得半点小错。稍有不満意,便要大发脾气,推翻重来。弄得跟着他的人整⽇提心吊胆,如履薄冰。那图样画了十七八趟,都不能让他満意,最后他把其中的一张带回自己的屋子,研究了几个时辰,将它改得面目全非,然后给赵谦和:“就是它了。”

  “是不是请方大师过目一下?”赵谦和探着⾝子,小心翼翼地问道。

  “照着这个图样去做就行了。”慕容无风道。

  方大师就是方天宁,园林界的名宿,在工段营造这一行当里一言九鼎。此番重金聘来绘制屋样,老先生名气大,徒弟多,手脚快。一天一副图的送过去,都给慕容无风毫不留情地退了回来。要不是看着那张人见人爱的巨额银票,他真想破口大骂,拂袖而去。

  “皇帝老子的陵墓也没这么⿇烦!不过是九处寻常的院子而已。”方天宁的面子挨不过,忍不住向赵谦和抱怨起来:“我在这一行⼲了三十年,还真没见过这么眼⾼的主顾!其实,他⾝子又不好,手下的事也多,何必还这份心?”“咳咳,老先生莫忘了⾕主也是个生意人。想从他⾝上赚到钱,哪能不费些功夫?”赵谦和満脸笑容地打圆场:“⾕主行事一向都有自己的主意,想照着自己心中的样子来建这几处院子——老先生就成全了他的心愿罢。那图,只要做出来的屋子不会垮,您老就按照他的意思去做,这样,大家都好待。”

  “垮倒不会垮,就是有点…不实际。比如,昨天我说,那些长廊当建在坡缓之处,低处开池架桥,或填土取平,以方便他的轮椅进出。他偏说要依势而行,沿坡而上,⾼处可置台阶。总之,务必要好看。”

  赵谦和笑道:“这个老先生就不明⽩了。⾕內地势原本崎岖,以前的布局是柳大师定下的,从山顶往下一看,真真美不胜收。后来为了⾕主行动方便,老⾕主请人将几处廊道改了方向,方便是方便了,却显得。⾕主一直不満意,现在改回来,算是遂了心愿。再者,⾕主虽体弱多病寸步难行,他的后代都十分康健,到时若看了这些纯粹为一人方便设计出来的园子,不免觉得不美,又要改回来,岂不又花一笔钱?”

  “哈哈…难怪人人都说慕容先生聪明绝顶,你看,算盘都拨到下一代去了。”方天宁忍不住嘲讽了一句。

  “过奖过奖。”

  方天宁接过图样之后,不吭一声,按期动土打夯平基。不久,进⼊冬季,慕容无风旧疾复发绵病榻,营造之事,绝少过问。方天宁也摸透了他的脾气,严格按图施工,绝不多添一砖半瓦。至次年夏初完工之时,九处院落由四道曲廊相接,绿阁红亭,罗幔绮窗,依山临⽔,蜿蜒隐见。一旁亦有石路相绕,拾级而上,折⼊碧梧丛桂之中,极尽幽遂窈窕之趣。

  是⽇,慕容无风宿疾未愈,却不忍拂了方天宁的好意。便乘软轿,由几位总管陪着,将新园小游了一番。一路上他显得无精打采,疲惫不堪,几乎是一言不发。弄得陪同的人心跳如鼓,以为他并不満意。末了,才见他微微颔首,对方天宁道:

  “的确不错,多谢费心。”

  自此,几个人的心方才踏实下来。慕容无风惜言如金,极少当面夸赞他人。

  “不错”两字,已是他最好的评价。

  送走了方天宁,三位总管终于松下一口气,谢停云便道:“清兴如此,何不小饮?”

  赵谦和笑道:“前儿钓的两尾鲈鱼,正养在池子里。这就吩咐厨房弄上一桌小菜,如何?”

  二人跟随着赵谦和来到他院內的一个偏厅,一面闲谈,一面小酌。

  聊了一阵各人手中忙碌的事项和下一年度的打算,郭漆园忽然道:“你们是不是觉得…”

  那话不好说,他不知该怎么说。

  桌对面的两个人却都明⽩了他的意思,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

  赵谦和黯然叹道:“从去年开始,⾕主隔不了多久就要把‮姐小‬送到舅老爷那里,一住就是两个月。看起来,他好象故意在疏远她。”

  谢停云将一杯酒一饮而尽,也道:“夫人去世得那么惨,⾕主伤心绝。按照他以往的脾气,岂能轻易放过唐门?就算不去报仇,也绝无和好之理。我想,大约他觉得自己时⽇不多,雪恨固然痛快,唐门对付人的手段却是睚眦必报,纠不休。‮姐小‬年纪尚幼,大局无人支撑,只怕遗患无穷,这才不得不勉強维和。”

  郭漆园点头称是:“⾕主的这一番打算,可谓深矣。”

  赵谦和道:“昨⽇遇到蔡大夫,向他打听了一下⾕主的病况。他说⾕主心脉素弱,加之唐门一难,如今遍⾝伤患,一到寒之⽇旧创复发,疼痛⼊骨,难以成眠。就连去诊室手术,也得用⽩绫紧紧住下⾝,务使伤处⿇痹,方能集中精力。纵是自苦如此,也无法坚持很久。”他叹了一声,继续道:“⾕主少时专心医术,近于狂热。如今所有耗时的手术他都无法掌刀——只能坐在一旁指点——他虽什么也不说,打击想必不小。所谓忧能伤人,劳以致疾。若是夫人还在,时时叮嘱他注意保养,还能多活好些时⽇。现在他劳过度,心灰意冷,象这样下去,就是个铁人也撑不了多久…”

  谢停云目中已有泪光,忍不住道:“你是说…”

  赵谦和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郭漆园道:“这次修建新园,七八处地方都是沿山而上、沿⽔而下,完全不考虑他自己轮椅出⼊的方便…他显然是不相信自己还能在这园子里久住。此外,招回的七名大夫都是以前他最得意的弟子,长期驻外,经验丰富。我想…他大约是在安排后事,担心自己去后,⾕里没有⾜够的大夫应付那些棘手的医务。”

  赵谦和点点头,挟起一颗花生,放进口中,一时心绪繁,竟忘了嚼,一口咽了下去。

  谢停云苦笑:“我还有一个坏消息。”

  赵谦和抬起头:“什么坏消息?”

  谢停云道:“⾕主刚才通知我,要我做好准备,他拟近⽇动⾝去寿宁。”

  赵谦和急道:“这怎么行?寿宁那么远,他这⾝子,坐船坐车都不方便。哪里还能经得起‮腾折‬?再说,寿宁…那是什么地方?⾕主在那里无亲无故…”

  郭漆园道:“这个说来话长。我却略知一二。你们记不记得,⾕主与夫人还曾有过一个孩子?”

  这事人尽皆知,慕容无风几乎还为此送了命,赵谦和点头催道:“快说快说,这种时候你还卖什么关子…”

  “今年年初我去杭州谈一笔生意,⾕主曾托我顺道去一趟寿宁,打听一位法号叫作‘⽔月’的师太。他说夫人⾝世孤苦,小时候多亏这位师太收留。后来夫人便把那死去的孩子葬在了那个尼庵里。他托我拜访⽔月,顺便将孩子的遗骨带回,⼊⾕安葬。”

  “哦!”“可是我到了那里一打听,方知那一带人人信道,只有一个道观。从来就没有过尼庵,也没有⽔月这个人。当时我听了很吃惊,还以为⾕主把地名记错了,又到附近的几个镇子去找,同样一无所获。回来以后,⾕主说他绝没记错…既是这样,他一定要亲自再去一趟,弄个究竟。——那时他卧病在,便存了这个心思。现在天气转暖,便要动⾝。”

  赵谦和与谢停云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儿,谢停云道:“我方才苦劝⾕主,他本不听,要我马上预备车马,无法坐船,便走陆路。还说…还说他要顺道访一位故人。”

  “故人?”

  “他问我可知道青州快刀堂王家的住址。”

  “你是指快刀王通?”

  “嗯。王通的独子王一苇是夫人的师兄。⾕主此番远游,想是思念过切,无法自拔。不过是想打听一些夫人的往事,寻访些遗物而已…”

  余下的人不胜唏嘘。

  那一趟远游一无所获。

  荷⾐谜一样地走向他,最终又消失在了谜中。

  那是一片靠近海边的山地,有着奇异的习俗,一切都很陌生,当地人的话他也完全听不懂。

  他没法把这片土地与荷⾐联系起来。荷⾐温柔神秘,在他的想象里,她一直生活在瓜篱四布,处处荷塘的⽔乡。荷⾐很少谈自己的童年,他也从来不问。宁愿她就这样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

  他试图找到她曾经提到过的⽔月师太,而这个名字对当地人而言,却是完全陌生。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死心,向县府里几位谙方志典故的老先生求教,方知这一带的确从不曾有过尼阉,也没有“⽔月”这个人,亦无人姓“楚”

  荷⾐的口音原本是北方的,大约是因为她在京东学武的缘故。偶尔夹几句吴侬软语,却是流浪时教她杂耍的师傅所授。认识他之后,没过多久,便学得一口和他一模一样的蜀腔,再也没改过。他象悉自己的嗓音一样悉她的声音。

  在寿宁住了整整两个月,他派人四处打探,连临近的几个县城也不放过。却找不到半点荷⾐的踪迹。

  他又陷⼊到困境之中,发狂地想知道她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世。

  她已是个弃儿——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情况么?

  ****

  长途旅行耗尽了他的精力,好不易到了寿宁,又因⽔土不服,呕吐不止。剩下的时间他只能奄奄一息地躺在榻上。病到最严重的时候,他想到了死,打算把自己葬在此地一个临海的山上。

  荷⾐说,这里是她的故乡,虽然故乡没有她的踪迹,他却相信她说的话。相信此地对她的一生一定有着某种意义…他情愿死在这里,让灵魂继续探索,直到得出答案。

  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又开始嘲笑自己。他这一生仿佛对“谜”有着強烈的‮趣兴‬。他总在刨问底,总在寻找答案。然后,这些谜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另外一个谜,更多的谜。以至于到了最后,他陷⼊窘境,不知道究竟是自己在解谜,还是谜在解自己,还是为了解谜自己不断地制作新谜?

  因为那一笔悬赏,他把谜带给了荷⾐,却又因为认识了荷⾐,他又得到了一个新谜。他不断地陷⼊苦恼之中。正应了荷⾐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候答案比问题更加让人糊涂。

  为什么?他问。

  因为你是个书呆子。她轻笑。

  每当荷⾐说出这样的话,总是让他怀疑自己的智力。很多他一直想不明⽩事情,她却早已明⽩。

  病势略有起⾊,他便毫不犹豫地北上,一路披月趱程,赶到青州。

  那谜团忽然变得越来越重要,几乎成了他活下去的勇气。

  他找到了骆驼巷——快刀堂的首堂所在。王通早已去世,王一苇接替了⽗亲,掌管着一大笔基业。

  他原本就是荷⾐几个师兄当中最不喜在江湖上露面的一个,武功据说也最马虎。如今年过三十,娶生子,⾝子已然有些发福,倒还是一副面带笑容、彬彬有礼的样子。见到慕容无风有些吃惊,却立即明⽩了他的来意。

  他当然听说了荷⾐的死讯,两人见面,均觉伤感,他一言不发,只是拍了拍慕容无风的肩。

  他从没有⽗⺟兄弟,在王一苇拍他的那一刹那,他忽然觉得,自己若是有个兄弟,未常不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的谈话却令他沮丧。

  原来王一苇在陈蜻蜓的宅子里住的时间并不长,他是独子,而⽗亲常病,他只好时时回家照看。常常是一去两年,回来半年,住不了多久,又离开。

  陈蜻蜓毕竟是一代大师,对自己在江湖上的声名甚为爱惜。对富家‮弟子‬虽在金钱上有所依赖,教起武功来却是一点也不含糊。拜他为师的人不少,被他气跑的也大有人在。王一苇借口⽗亲的病,逃掉了不少责罚。

  他⽗亲在世时,曾挥金如土,广人缘。所以王一苇走到哪里都吃得开,真正到了要动手的时候,自有一批死忠的手下替他出头。

  “我在师傅那里经常偷懒。⼊门的时候就打定主意,只学一些架式,到时摆出去象真的,不要太折损快刀堂的门楣就好。”他坦⽩地说道:“你晓得江湖上虽常常要和人斗狠,但通常是谈不拢了才会打起来。我总是把事情在谈的时候就解决掉,所以总也打不起来。…我那些好勇斗狠的师兄,年纪和我一样的,如今倒有一半死的死,伤的伤。只有我完好如初。可见偷懒有偷懒的好处。”他淡淡一笑,不带半点愧⾊。一杯酒送到嘴边,在鼻尖停顿了一下,方悠然饮下。

  “我看不出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对。”慕容无风苦笑。这些死伤,只怕也要把荷⾐计算在內罢?

  “既然我是个偷懒的人,可想而知我的师兄弟们有多么地瞧不起我。…荷⾐倒是不介意,也从没有拿我开过玩笑。她是一个神秘的女人,好象总有満腹的心事。每天早早起练功,平⽇就在厨房里跟着大师付打杂。不与人多说一句话,就这么闷声不响地过了六七年。说实话,江湖上传言慕容兄生沉默,那时我还想,这两个都不爱说话的人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看来你们过得很好。”

  听了这话,他怔了怔,觉得有些纳闷。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的话都很多。相比之下,荷⾐的话更多。兴致来了的时候她会手舞⾜蹈,绘声绘⾊,叽叽喳喳地讲个没完。

  他实在想不到她以前也是一个话少之人。

  看得出,王一苇并不很了解荷⾐。他不由得暗自叹息。他期待他能谈一些荷⾐的往事,却发现就算是倾囊而出,他所知的也不过是些零碎的片断。荷⾐只是他少时的一个小友,一段温馨的回忆,如此而已。他从不曾刻意地观察过她,当然也就说不出什么象样的心得。若不是自己的突然造访,他也许都不会想起她。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

  他们继续闲谈,话题开始漫无边际,变得令人难以忍受。

  不知为什么,他从小就对闲谈十分厌恶,对‮生学‬总是摆出一副“没事就别来烦我”的面孔。在桌上聊了两个多时辰,他完全不知道王一苇究竟说了些什么,话题飞来飞去——从酒到剑,从花到女人——天上地下无所不包。到了最后他总算弄明⽩这位子的昔年好友如今已然有家有口,妾同时怀了孕,家族的摊子越铺越大,新近又开张了两处镖局,手头上有些紧张云云。他不好意思地看了慕容无风一眼,见他神态安祥,便呑呑吐吐地问他能否借给他三万两银子以应一时之周转,一年之后一定奉还。

  他微笑着答应了。心里却明⽩这人很快就会将钱花得一⼲二净,就算再过三年也赚不回来…生意人看生意人,张口即知。此人谈吐雄心却大而无当,绝不是块做生意的料。

  不管怎么说,荷⾐一定⾼兴我这么做。他自我安慰了一下。

  末了,行将告辞,他问王一苇手中可否还有一些荷⾐的遗物。果不出所料,王一苇两手一摊,道:“没有。师傅那里肯定也不会有。我记得师兄们下山时曾把她的东西收拾了一包还给她——他们几时有那份心?不过是为了师傅的剑谱假装讨好她一下罢了。听说荷⾐当场就把那包东西扔进了垃圾桶。师妹气得发疯,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把荷⾐所有的东西都扔掉烧光。女人啊女人!对了,慕容兄,你可听说陈师妹嫁给了谢家的‮二老‬,如今谢‮二老‬执掌试剑山庄——那一家人规矩大,老人多。师妹喜发号施令的脾气总算是改了不少——女人一嫁男人,变得就是这样快…”

  出于礼貌,他精疲力竭地等待着谈话的结束。赵谦和连忙告诉王一苇“⾕主正在病中,不能久坐”他这才住了口,亲自将慕容无风送回客栈。

  第二天清晨他就起程回⾕了。

  那是一段漫长的旅途,漫长而乏味。

  途中他不断地发病。不得不时时在客栈里歇息数⽇,等待病势转轻,方能继续赶路。

  所有的人都很紧张,大家担心吊胆、小心翼翼地看护着他。

  蔡宣一直陪伴左右,寸步不离,好象他随时可能倒下。

  经过三个多月辛苦的跋涉,终于回到⾕中,他已瘦得形销骨立。每⽇醒来,从脊至骶部,沉重僵,动弹不得。此乃风痹严重之人屡见的“晨僵”之症,皆由长期气滞⾎瘀所至。需得躺在上活动良久方可缓解。严重之时,整整一个上午都无法起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独自在上挣扎了半个多时辰才勉強坐起。心知病情恶化已成定局,僵卧在逐⽇等死的⽇子并不遥远——这是风痹之人痛苦的死法,他是大夫,见之多矣。如若老天开恩,让他死于心疾骤发——那就再好不过了。据他所知,这种死法又突然又快,让人毫无准备,死时亦无太多痛苦。他不断地思来想去,竟忘了自己今年刚刚三十出头,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一个年轻人。

  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去找了雨梅,向她询问荷⾐的⾝世。荷⾐在的时候,她们俩过从甚密,他⽩⽇忙碌的时候,荷⾐经常带着子悦去找雨梅。他自己则因为秦雨桑的缘故,总觉得不大好意思见她。

  细想下来,荷⾐一定曾和她谈过自己的过去。如此的话,他跑了那么大一圈,实在是舍近求远。

  “没有。荷⾐从没告诉过我她的年纪,我也不知道她的⾝世。她从没有提过,我以为是些伤心事,也从不问她。”雨梅道。

  难怪她是荷⾐的好朋友,这人行事的态度果然和自己相似。他失望地想到。

  荷⾐去世之后,雨梅终于嫁给了薛钟离,夫妇俩就在离听风楼不远的一条街上买了一处房屋,如今已有一子,听说夫妇甚为相得。虽然雨梅的⽗⺟仍不与薛钟离往来。

  他仍不死心,继续追问:“荷⾐…她从没和你说过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一件也没有?”

  她想了想,缓缓地道:“她说过一次。”

  他目光炯炯地盯着她的脸,生怕自己漏掉了一个字。

  “那还是在太原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一起出镖,在半路上找不到多的客房,我们俩个就挤在一张上,互相说鬼的故事。鬼故事很快就讲光了,我们却还没有睡意,荷⾐便说她有一个真的故事,也可怕,问我要不要听?我说要听。她就讲了起来。”

  他等着她说下去。

  “她说,小时候她一直和一个杂耍班子呆在一起,他们走街窜巷,卖艺挣钱。那时,她有一个弟弟。”

  “一个弟弟?”他吃惊地道。

  “当然不是亲弟弟…她是‮儿孤‬。她叫他弟弟,是因为那孩子老是叫她姐姐,叫得特别甜。她练的是绳技,她弟弟表演柔术。她说,她从没见过象弟弟那样柔软的⾝子,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折过去,一点也不费力。而她因为劈腿劈得不够直,常常挨师傅的鞭子。有一次,弟弟表演时不认真,砸了场子,师傅十分生气,狠狠地揍了他一顿,手下得很重。弟弟当时很小,只有五岁,脾气却很倔,与师傅对着闹了起来,一群孩子也跟着起哄。师傅恼羞成怒,一板子打在他的上。他当时就昏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半边⾝子竟完全不听使唤了。”

  “那一天,他们没有挣到⾜够的钱,大家都饿着肚子。天下着雨,也无处容⾝。而弟弟却发起了⾼烧,荷⾐一直照料着他。可是师傅却决定连夜赶往另一个镇子开场子,便趁那孩子昏睡之机,将他抛在街头,整个班子悄悄地走掉了。荷⾐心中不忍,走了半里地又偷偷地溜了回来。她找到弟弟的时候,他又冻又饿,已是奄奄一息。她陪了他‮夜一‬,到了快四更的时候,他死了。…那时她只有六岁,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把那孩子的尸首抱到有土的地方,想将他埋掉。忽然间,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只大狗。她吓坏了,扔下弟弟,掉头就跑。跑了很远,躲在一家商铺的窗子底下,一边哭,一边等着天明。天亮的时候,她赶了回去,弟弟已经给那些野狗咬得面目全非了。她…她便就地挖了一个小洞,将他埋好。再赶去找师傅的时候,师傅亦不知去向,她从此便在那条街上流浪…”

  不知不觉,冷汗涔涔。他从没有听过这个故事。

  由于他的职业,他经常与死人打道,对解剖尸体有特殊的爱好。他还记得他面对的第一俱尸体。那是一个肥胖的男人,腹大如山。那人死死地躺在面前的一张石上,失去生气的面容比最丑陋的脸都要难看百倍。那时他已有十五岁,解剖过那个死人之后,他已觉得自己是个成的男人了。可是,荷⾐那时还是个孩子。

  他两眼茫,思绪遗落在怅惘的时空之中。

  雨梅没有说话,只是递给他一杯清茶,两个人默默地坐在灯下,一言不发,听着烛火哔剥。

  过了良久,他听见她轻叹一声道:“她说,她常做恶梦,梦见那个面目全非的弟弟。叮嘱我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你…说你看上去面冷,其实心软,自己手上的病人死掉,都会难过很久。这种事情让你知道,不过是徒增烦恼。”

  他想起她夜里‮觉睡‬时总是蜷在他的怀里,好象一个受了惊吓的孩子。有半分响动便会立刻醒来四下张望。然后手一摸,摸到了他的胳膊,便放下心来,头一倒,睡了回去。

  她以为他已睡着。其实夜里他的旧创时常发作,难以成眠。他已习惯牵着她的一角⾐袖,听着她的呼昅,伴着远处的嘲声,在黑暗中睁着双眼等待天明。

  若不是自己动不动就三病九痛,让她不断地担心恐惧,也许她不会死得这样快罢…

  临走的时候,雨梅忧伤地看着他,轻轻地道:“这世上并不是每一个谜都有谜底——她早已习惯生活在谜中。她告诉过我,自从和你在一起,⽇子变得格外清晰——她得到了你,比得到谜底还要幸福。”

  他握紧拳头,浑⾝颤抖,只为不让自己的眼泪流出来。

  “那么,保重。”她忧心忡忡地看着他。

  他淡淡苦笑,点了点头,心中叹道:你可知道“保重”这两个字的份量?

  那天晚上,他做了‮夜一‬的恶梦,梦见了她的弟弟,也梦见了自己的孩子。

  荷⾐,我是罪人。他痛苦地想。

  每⽇⻩昏时分,他都会在书房外的曲廊上散步。

  这是荷⾐着他养成的习惯。为此她不厌其烦地教给他各种用力的法门,让他尽量能柱着拐杖多走几步。

  他拖着不听使唤的下⾝,艰难地往前挪动着,总是走不了几步就直直地往下栽去。

  她极时地抓住了他,将他扶到一旁的坐栏上。

  四目相望,两人都无可奈何的笑了。

  她怕他硬走下去会摔坏胳膊,陪他散步的时候,心情格外紧张。

  他微微苦笑,嘲弄了一句:“下辈子你可千万别找残废的人做你的相公了,—

  —这个教训一定要牢记啊。”

  她紧张地看着他,忽然紧紧将他抱住,在他怀里大声道:“不许你离开我,下辈子哪怕是进地狱,我还是要嫁给你!我和你一起死,这样咱们就能同时投生…下辈子,咱们又可以在一起了!”

  他知道别的女人说这种话时,不过是撒娇打痴。而荷⾐说话是认真的。她的眼中有一种绝望得发狂的神态,与那天抱着他跳下悬崖时一模一样。

  他‮摸抚‬着她的长发,一面低声地安慰她,一面计算自己在这世上可能的时⽇,心头略过一丝恐惧。

  时间面前,幸福总是显得如此脆弱和苦涩。倘若地狱没有时间,只有永恒的停顿,而他们可以永远在一起,他宁愿放弃天堂,留在地狱。

  他说不出什么能让她安心的话,只好佯作轻松地拍了拍她的脑袋,叫她不要胡思想。可是荷⾐并不作罢,拧过头来,抓着他的手,偏执地问道:

  “告诉我,下一辈子倘若我们彼此不认得了,你怎样才能记得我?怎样才能找到我?”

  他继续苦笑:“那你就把每一个爱你的人,都当成是我好了。”

  她象孩子一样痛哭:“我不要别人,只要你!你一定要想出一个法子,让我们彼此忘记了之后,还能将彼此相认。”

  他想说,这是不可能的。不过,看见她伤心的样子,他说不出口。他一直以为最先走的那个人必然是自己。为了这个想象中的必然,他一直计划着。

  他经历过多次生死,对死早已不再恐惧。可是,自从有了荷⾐,他开始担心自己的死会让她崩溃,这恐惧⽇夜纠着他,胜过了对自己生命的担忧。

  现在,她反而先去了,是那样的偶然,偶然得令一切难题随之消失。

  他忽然明⽩了偶然的可怕,在偶然面前,一切显得如此脆弱和荒谬。

  四年来,他没写一个字。

  医案一捆一捆地堆在铜人阁里,新的旧的,装了整整一屋。

  有一次,陈策呑呑吐吐地向他建议:“医案已积累了不少,先生是否考虑续编《云梦验案》?”

  他漠然而坚决地摇了‮头摇‬:“你来编罢。”

  若不是为了那本书,荷⾐也不会死。

  他再也不写书了。  wWW.igMXs.cOm
上一章   迷行记   下一章 ( → )
迷侠记结爱·异客逢凤在江湖询君意雪里鸿玉步摇喋血浮光掠影哀闽看朱成碧
施定柔的免费武侠小说《迷行记》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迷行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迷行记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