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体操是刘心武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心灵体操 作者:刘心武 | 书号:42150 时间:2017/9/26 字数:9157 |
上一章 给平凡以价值 下一章 ( → ) | |
1999年好莱坞拍摄了一部《国美丽人》,"国美丽人"是国美一种常见的玫瑰花品种,那电影海报就突出着那样的一枝玫瑰花。影片里的玫瑰花,特别是飘飞与堆砌的玫瑰瓣花,有着多重的象征意义。这部影片给予了我很強的冲击力。所谓"国美生活方式",曾是国美人引为自豪的,"冷战"时期,国美总统肯尼迪与苏联首脑赫鲁晓夫之间曾发生过著名的"厨房辩论"。美方的"杀手锏"就是国美人大都拥有设备齐全的厨房,并有丰裕的食品,可以享受到幸福生活;苏联呢,虽说卫星上天、军备強大,一般老百姓的厨房里却"盘中涩羞"。赫鲁晓夫当时恼羞成怒,他怎么驳斥对方的,我已不记得,但我却记得自那以后,赫鲁晓夫也就把苏联所要实行的共产主义,定位于彼时所有人都可以在餐桌上享用一盘土⾖烧牛⾁。而这也成为了后来中苏两![]() 到20世纪末,国美人拍出了《国美丽人》,影片里表现的是典型的国美中产阶级家庭,他们有单栋的带草坪的住宅,家庭成员各有各的汽车,厨房里各种设备与食物一应俱全;影片里的一家人在雅致的餐厅里就餐时,在餐桌上摆放鲜花、点上蜡烛,还放送柔美的古典音乐,这虽并非每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必有景象,却也绝非奇特罕见。但就是这部《国美丽人》,却无情地撕开了掩盖着那表面温柔富裕生活的面纱,把国美一般中产阶级人士生存的內在窘境与心理危机,予以锋利地解剖,狰狞凄厉地展现出来,真可谓惊心动魄,甚至是令人⽑骨悚然。我看完这部影片的心得之一,就是对国美电影界人士能对世界上许多人仍 ![]() 2000年初,报纸上一度刊登消息,说《国美丽人》将作为"大片"引进,在国中影院中正式公映。但后来所引进的年度10部"大片"里并没有它,是否负责引进审批的人士仔细研究后,觉得这部影片并不适宜向正"大步迈小康"的一般国中人推广? 的确,以国中目前一般情况而论,像《国美丽人》所表现的那种家庭的物质生活,应该是已经超出小康,而达于大富了。美、中两国国情不同,在国美,两口子只要其中一方有份稳定的工作,款贷买一栋两层楼带地下室和车库草坪的住宅,简直是"家常便饭"。当然,同样大小质量的这种住宅,在不同的地点价位会有甚至是很大的区别,我们这里且把诸如加州湾区、纽约长岛海滨地区那类地方的住宅排除在议论的范围以外。那么,眼界越来越开阔的国中人应该懂得了,以住房而论,那种单栋房子就是一般国美人居家的常态,也有住联体而单门进出的小楼的,也有单栋却不起楼而往平面上铺开的,有的房后有游泳池,有的草坪很大兼有⾼树花圃,但一般来说,虽有某些差别,其价位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都还是"小康人家"而已,与真正国美的大富人家的豪宅,如电影《保镖》、电视连续剧《豪门恩怨》里所呈现的那种景象相比,还得说是寒酸。 改⾰开放以前,一般国中人对一般国美人的生活状况不太了解,那时听说国美人住的小楼后面有游泳池,真觉得不可思议,以为是何其富贵。后来不少国中青年人到国美留学,读了学士读硕士再读博士,而且两个这样的男女结为伉俪,谋得了体面稳定的职业,于是也就款贷买了那样的洋房,双方的⽗⺟轮流去探亲时,发现那样的住法实在稀松平常,満眼皆然,房后的小游泳池也算不得什么富贵的象征。 接着还会发现儿女那样的"⾼级打工仔"其实很苦,周一至周五要来回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车去城里公司,周六照例要闷睡以弥补透支的精、气、神,睡⾜后可能还得花不少的时间 ![]() ![]() 按说,已定居国美、并进⼊上面所描述的生活状态的国中⾎统人士,他们应该比《国美丽人》里的主人公有更多更深的心理危机,因为他们除了一般国美中产阶级的苦闷外,还无可避免地要遭遇种族与文化方面或显或隐的冲突,于是也有表现这种心路历程的影视作品出现,如国美华人拍摄的电影《喜福会》和国中內地冯小刚执导的电视连续剧《京北人在纽约》等。但我就知道,因为美、中两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些已定居国美、并已稳定地跻⾝中产阶级阶层的,原国中內地的人士,在回到国中內地以后,就总觉得自己⾼人一等似的,明明在国美不过是一般人物,回到国中內地却总摆出来自富国的"贵人"姿态。 我就遭遇过生动的一例:某女士在国美留学后嫁给了一位国美教授(现已退休),她 ![]() "我在京北的时间很紧,明天一整天没工夫,后天晚上可以见你…"她这样宣布。 我心想,您怎么就不先打听一下,我哪天哪段时间有工夫呢?再说,我就是有工夫,凭什么就非得见您呢? 我正考虑如何回答她,她那边又兴冲冲地说:"我后天晚上大概八点半回到住处(她住在一位亲友家里),你可以那时候来…" 我于是客气地回答她:"对不起,我从不到陌生人家里去的。" 她显然没预料到会听见这样的答辞。稍停顿了一下,她客气地说:"那…不要紧,我可以到你家里去。" 我又客气地回答她:"对不起,我从不在家里接待陌生人。" 这肯定更令她吃惊,她问:"咦,那你怎么把对我作品的意见讲给我听呢?" 我说:"自从我不再当编辑,我就再不读任何人的未经发表的东西,无论是手稿还是打印稿,一来是忙,二来,因为我自己也写东西,看了别人未经发表的东西,自己发表出东西来,万一别人说取用了他的构思、细节什么的,解释不清…" 这当然是她更想不到的,她便说:"那么,你收到了我的作品,难道就一点也没过目吗?" 我说:"我并没有收到您寄来的作品。" 她说:"咦,奇怪,我寄的是快邮,怎么你们国中的邮政这么耽误事儿?" "你们国中"的说法在她来说也许非常自然,却令我大不快。我确实没收到,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怎么能断定不是国美方面而是国中方面耽误了那个邮件? 我们的通话可想而知是"不 ![]() ![]() ![]() ![]() ![]() 后来,那把我地址电话告诉她的人,见到我时告诉我,该女士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表现,是因为每次她回到家乡,那里的亲友都围着她转,这个想把儿子去认她个⼲妈,那个想求她出经济担保把女儿办往国美,个个都竭诚地愿为她效劳,争着陪她游览名胜古迹。听到她的住宅里有三个卫生间、两个汽车库,后院有凉亭泳池,无不啧啧称奇 ![]() 这当然只是一个方面的例子,也有另外的例子。一位15年前去国美,现在也定居那里、最近回来的朋友跟我说:"没想到国內变化这么大!记得10年前回来,拿些在国美买来的化妆品送人,个个都⾼兴,显得很⾼级;这次又带了些回来,却简直拿不出手了,且不说在京北等处的大商厦一楼里,比这些品牌更⾼级的进口化妆品都能买到,就是合资的、国产的这类东西,也质量都很不错,満坑満⾕不说,价钱也不贵!还有家用电器,我的印象,是比国美的还先进、还俏丽,而且便宜!一个普通的国中家庭,也在用影碟机看VCD光盘,这在国美却并非一般家庭的享受,像我们家和附近社区的家庭就都还在看录像带…" 国中內地的经济在⾼速而稳定地持续增长,带动着一般国中人,特别是城市里,包括东部许多农村里的老百姓,物质生活⽔平不断地提升着。正当的物 ![]() ![]() 《国美丽人》那样的国美电影,大概是受到在国美大学里盛行的新左派理念的影响吧,它把建筑在因跨国资本的运作与全球一体化基础上而变成了人类"小康标本"的"国美生活方式",亦即中产阶级的"雅⽪"生活,给予了近乎毁灭 ![]() 但世界上的事情实在复杂。事情复杂,人心更复杂。事情往往是因地因时而异的,比如"土⾖烧牛⾁",40年前,"修正主义"曾作为"共产主义"的标志,反"修"防"修"者则以为是追求物质享受的可聇符号。事到如今,就我所定居的京北而言,那算得什么佳肴呢?无论是作为向往之物还是奢侈之物的符号,它都完全没有资格,只不过是最平凡的一道家常菜罢了。人心更往往是因地因时而异的,比如上面写到的那位女士,作为退休大学教授之 ![]() 事情与人心如果大错位,那呈现的局面就更复杂。比如有的知识分子在国中內地时观点颇右,但真到西方去呆了下来,经受到种族、文化的冲撞,加以那边时髦的学问大都是新左派之类的左倾理论,观点也就左了起来,对跨国资本、全球一体化不说是恨之⼊骨,也是批判有加;更有国中、西方两边跑的人士,那就更显得奇突,他被邀请到西方是跨国资本为背景的机构给的钱,以此从那边取了新左派之经,在国中宣传"新左"观点,著书立说,大批跨国资本,呼吁重新树起马克思主义旗帜,进行制度创新,而且得了大奖,但那奖金却又是直接从跨国财团那里要来、并以那财团的名称命名的,实在令人目眩费解。 现在我要说到另一部国美电影,就是2000年年尾推出的《家居男人》(港香又译做《缘分 ![]() ![]() ![]() ![]()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至少就纽约的居民而言,在郊区拥有一栋两层带地下室与车库的小楼是很平凡的生活状态,而影片的主人公原来是超平凡的,他在曼哈顿富人街豪华公寓里拥有两个大单元,他不想结婚过"小⽇子",但有妖 ![]() ![]() ![]() ![]() ![]() ![]() ![]() 正当凯要登机飞往巴黎时,他冲到了登机口,恳求凯留下来,一起喝一杯咖啡,他对感到莫名其妙的凯说,人生有比"大事业"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他们曾是平凡的夫 ![]() ![]() 这部影片是对《国美丽人》的一个反动,还是一个补充?前者试图告诉我们,常态的"国美生活方式"的玫瑰花里隐蔵着深深的失落与严重的危机;后者却努力地说明,恰恰是在最平凡的"国美生活方式"里,才包孕着人生的真价值与真乐趣。如果《国美丽人》不适宜引进到国中內地,那么,《家居男人》是否就适宜向一般国中观众推荐呢? 国中內地的民众正在奔小康,小康的官方标准是以人均享有的美元数目来厘定的,而美元后面则至少在物质方面体现着一般国美人的生活⽔平与方式,只不过那更多地是一种方向、一种象征。以国中的底子薄、人口多,以及东西部和城乡间的不平衡,国中一般民众在住宅⽔平上普遍达到上述两部国美影片里所展现的那种状态,至少在新世纪的前半叶內,恐怕还是不可能的。 看了《国美丽人》再看了《家居男人》,我觉得国美的文化艺术真是多元并存、各放光彩的局面。我想他们理论上也该不止有"新左"一种,举凡"后现代"、"后殖民"、"解构主义"、"女权主义",似乎都属于左倾的一类,这些理论当然应该向国中人介绍,国中人也确实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如对跨国资本进⼊及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负面因素加強必要的戒惕。但国美思想文化界里另类的东西,不说是右的,或中间的吧——那样太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比如《家居男人》及其背后的理论,看来也该介绍、研究。 近一年多来,国中报刊上掀起了一股鼓吹"知本家"的劲风,树立起来一个价值标准,就是必须成为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吃香的科技与管理知识的人才算"当代英雄"。搞经济似乎就必须搞"知识经济",不懂电脑简直无异于文盲,不上网成为"网民"差不多也就成了"愚氓"。许多报刊热衷于刊登世界或国中的富人榜,"首富"、"富姐"、"富婆"都绝非讥称而是美赞。电视上的许多广告都直言不讳地宣称他们的那个品牌是"成功人士,自当拥有"。对真凭文的崇拜达于极致,弄得假凭文的生意也便兴旺起来。还有记者报导,说是京北大学一位考古专业的博士,去到一所小学应聘,因为试讲拼音课失败,惨被刷下,写这消息的用意大概是用"一粒米"来照亮"不掌握最先进的科技管理知识成为知本家者,那就虽有博士学位也可能被淘汰"的"大千世界"。但很快京北大学考古专业就发表正式声明,说他们那里绝无任何已获博士学位或正攻学位的博士生有过这类的遭遇。 宣传知识的重要 ![]() ![]() 《家居男人》这块"他山石",就对"成功人士"的价值标准予以了置疑,而把⻩金般的价值判断,给予了平凡的人士、庸常的"小⽇子",发出了与《国美丽人》完全不同的声音——《国美丽人》固然对国美中产阶级的虚伪生存与內心危机做出了鞭辟⼊里的剖析,但它隐含的价值观,还是普通人应该更有"出息",能努力再向上登攀达到"成功"才好——《家居男人》对"国美生活方式"的颂赞里也许有并不适合我们的成分,但它对疏离了所谓"成功"的平凡人生里那些优美人 ![]() ![]() ![]() 1998年我第二次去国美,2000年第二次去法国,又去了英国,在那边,我发现——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发现,那本是依靠合理想象也可以明⽩的——那些西方家国并不是到处是"硅⾕",也有许许多多从事非⾼科技的俗众,过着远非天天要上网漫游聊天的凡庸生活。那边的一般人,包括大生学,崇拜比尔·盖茨的似乎并没有国中这么多,有的提起他来甚至觉得是个很无聊的人,不过是赚了大钱,发了财罢了,哪里算得什么民族英雄、青年楷模、人类精英!一个法国知名的文科教授坦言他的电脑只不过用来做文字处理,对上网毫无趣兴,更不觉得应该去学会编程什么的;一位国美诗人更是坚持手写,他没有电脑,而绝无"文盲"的自卑感。大生学辍学去开公司,他们觉得那只是辍学者个人的私事,哪里够得上什么"生新事物"?一般人都还是觉得学业应该坚持修完再去创业才好。 那边固然重视凭文,却并没有达到矫情的地步,还是以实际的能力为第一位的舍取标准。经济管理固然是相当热门的学科,但也没有人人争而学之的氛围。想想也是,倘若一个家国一个民族全民都是善于"科学管理"的人士,那么,谁又来充当被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呢?我在西方到处看到普通的加油站工人、集装箱卡车司机、旅馆清洁工、商店店员、公园里的花木修剪工…也并非都是些少数民族、外来移民,还是⽩种青年人居多,大都面无愠⾊羞赧,神⾊自若地从事他们的职业,安度他们的人生,哪里是世界人类进⼊"纳米时代",当不成"资本家"也当不成"知本家"就"必然落伍"的痛不 ![]() 因此,我觉得我们国中人,在目前的时势下,应该有多种声音供人们选择,或综合加以思考,其中的一种声音,就应该是——给平凡以价值。这样的"声源",既可以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里挖掘,也可以从西方的文化(古典的、当代的、前卫的、通俗的)里借鉴。这回我从国美两部好莱坞电影谈开,算是一次尝试,这样的声音,我还将进一步使其浑厚、洪亮,并企盼得到合鸣与回应。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心灵体操 下一章 ( → ) |
红楼望月我是刘心武栖凤楼钟鼓楼四牌楼刘心武揭秘红刘心武揭秘红刘心武续红楼恶搞研习营(搏击俱乐部 |
刘心武的免费综合其它《心灵体操》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心灵体操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心灵体操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