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是刘心武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作者:刘心武 | 书号:42143 时间:2017/9/26 字数:8940 |
上一章 第十五讲 秦可卿被告发之谜 下一章 ( → ) | |
上一讲最后,我讲到《红楼梦》第五十八回里,写在参与宮中老太妃的祭奠活动时,贾府和北静王府合租一个大官的家庙,作为女眷歇息的下处;尽管贾府地位远比北静王府低,可是贾府女眷却住在了东边,占据了尊位。那他为什么这么写?就是因为他太忠于生活的实真了。 小说里贾代善的原型,是曹寅;贾⺟的原型,是曹寅的 ![]() 在实真的生活当中,曹雪芹的祖⽗曹寅,以及他 ![]() ![]() 康熙很喜 ![]() ![]() ![]() ![]() ![]() ![]() ![]() ![]() 那么现在能不能查到有关档案,证明在他⾝边的这些汉族妇女里面,就有李煦或者曹寅给他挑选出来的呢?可惜的是,曹寅这方面的资料,现在还没有能够查出来。但是李煦方面,查得很清楚。李煦跟曹寅,一 ![]() ![]() ![]() ![]() 那么这个陈氏,虽然没有找到什么过硬的档案资料,证明她确实是曹寅向康熙推荐的,但是我的推测也并不离谱。为什么?就是因为后来发现,曹家和陈氏所生的一个康熙的皇子来往甚密,这就是我在前几讲里提到的允禧,就是康熙的第二十一阿哥。允禧还留下了他亲自题写的一个匾,我在前面也给你讲过,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匾挂在哪儿呢?恭王府里面。当然,这个恭亲王指的是咸丰皇帝的兄弟,晚清的那个王爷,这处地方在康、雍、乾时期由谁居住,还需要查找资料,也许,允禧一度住过?允禧题的那个匾上,写了哪四个字呢?“天香庭院”你不觉得惊心动魄吗?在这些字眼上,难道一律都是巧合吗?天下有这么多巧的事情吗?怎么就巧来巧去,全巧一块儿了呢?这就说明,《红楼梦》的生活实真,和它的艺术实真当中,都有很多证据证明,现实中的曹家,和乾隆二年死去的这个老太妃关系密切。因此在小说里面,就写成了这个样子,就是这个老太妃薨逝以后,她的后代,对小说里面的贾家会如此尊重。 我说到这儿,你可能又一头雾⽔。她的后代,我记得我在讲北静王的原型的时候,讲到过。北静王的原型,他的名字,来自于乾隆的一个儿子,叫永。前几讲可能过去比较久了,现在咱们回顾一下。小说里面,北静王叫什么名字啊?叫⽔溶“永远”的“永”去掉一点,念什么啊?念⽔;一个⽟子边一个“容易”的“容”去掉⽟子旁当中的一竖,变成三点⽔,念什么啊?念溶,对不对?所以,⽔溶这个名字,显然就是从永那儿过渡过来的,是不是啊?那么,你会说了,那不是永吗,永跟允禧,有什么关系啊?永后来过继给了允禧,成为允禧的孙子,明⽩了吗?小说里面,北静王的形象、气质,主要就取自于允禧,名字取自于过继给他的孙子,北静王是这两个人物综合起来的艺术形象。所以说小说里面,写贾家和北静王两家,在老太妃薨逝以后,他们所歇息的院落,贾家住了上院,占据尊位,北静王的少妃、太妃,甘愿住下院。小说背后是生活的实真,你现在明⽩了吗?他们家之所以最后能有一个允禧,有这样的荣华富贵,喝⽔不忘挖井人,当年谁给您推荐到皇宮里来的呀?你光是长得漂亮,没人推荐,你不也就在那儿自己憔悴到底吗?是不是?显然就是曹寅,和李煦一样,轮流地给康熙送江南美女。曹家所推荐的陈氏,也生了孩子,而且这个孩子,二十一阿哥后来还长大了,封了王,就是允禧。小说里面他就演化为北静王的形象。 通过这些分析,你也许能够大体同意我的推断,就是说,《红楼梦》的第五十四回到第六十九回,应该就是讲的乾隆二年的故事。在乾隆二年,没有其他的任何一个康熙的妃嫔,或者宮里面跟康熙有关系的、有名有姓的女子薨逝,就只有这么一个,实际生活当中是熙嫔,小说里面叫做老太妃的薨逝。而乾隆为了团结皇族,表达他对祖⽗的尊重,为了向员官百姓表现他如何提倡孝道,当然,更是为了显示他继承祖业的合法 ![]() ![]() 那么第七十回到第八十回,写的就是乾隆三年的事情。这个我也有证据。在现实生活当中,到乾隆三年的时候,曹家的情况就不是太好了,自⾝还撑得住,但是他们家亲戚就出事了,曹家的一些靠山,就从硬坚的石头山化为冰山了。 曹家当时有两大靠山,一个叫做傅鼐。傅鼐是什么人呢?傅鼐一生宦途,他的官运是起起伏伏,可以叫做波澜壮阔。但是,这个姓傅的和姓曹的有什么关系呢?是曹寅的一个妹妹嫁给了傅鼐,懂了吗?因此这个傅鼐,应该是曹雪芹的什么啊?他的祖⽗的妹妹的丈夫,是祖姑丈,他祖⽗的妹妹应该是他祖姑。当然现在的人不太论这个,我看下面有个小伙子直乐,现在好多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关系没那么复杂,三姑六爷不知道是谁。但是在过去那个时代,那是很近的亲戚。傅鼐的仕途,细说起来很复杂,概而言之,就是在康熙朝的时候,很不错;在雍正朝的时候,一开始遭到打击,因为你知道雍正,凡是他⽗亲喜 ![]() ![]() 到了乾隆朝,乾隆元年的时候,傅鼐得到重用,就做到尚书一级了,他当了兵部尚书,还兼刑部尚书,那可是非常大的官啊。但是,到了乾隆三年的时候,傅鼐出事了,得罪乾隆了,乾隆就整治傅鼐,不但罢了他的官,还让他⼊狱了。⼊狱以后,他在监狱里面就真的病了,病得不行了,皇帝又发慈悲,让他回家,用今天话说,叫“保外就医”他就死在家里面了。是不是很悲惨?当时曹家这么重要的一门亲戚,就出现了这么个很糟糕的状况。 那么还有一门亲戚,离曹雪芹就更近一点,就是曹雪芹他的祖⽗曹寅的女儿,嫁得比他祖姑更好。嫁给了谁呢?嫁给了平郡王,成了平郡王的正室,也就是成了平郡王妃。那么这个女子,跟曹雪芹是什么关系呢?就是他的姑妈嘛!他这个姑妈也很争气,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怎么叫争气啊?就是你嫁到人家,你得生孩子,生男孩,这是非常重要的。曹雪芹他这个姑妈就给平郡王生了世子。什么叫世子?就是在清朝,皇帝生的儿子可以叫皇子,更多的情况下叫阿哥,皇子再生孩子就叫世子,世代的“世”就是说,皇族的⾎统世代往下传流。那么曹雪芹这位姑妈生的这个世子是谁呢?就是福彭。 那么福彭又是谁呢?福彭是乾隆的发小,乾隆当皇帝以前,当然不叫乾隆了,那时还没有这个年号,乾隆原来叫弘历,弘历小的时候读书,谁是陪读?福彭。他为什么是陪读呢?因为他是王爷家的孩子嘛,世子陪皇帝的孩子,陪阿哥读书,这很正常。两人关系非常好,乾隆那个时候就爱写诗,乾隆的诗集自己刻印,谁写序啊?福彭写序。所以乾隆当了皇帝以后,你估计福彭会怎么样啊?当然官运亨通。福彭最后当的官就比尚书还⾼,等于內廷一个总理事务的职位,核心政治集团里面的成员,得到非同小可的重用。 但是再好的关系,因为它是一个权利关系,利益关系,也会出现裂痕。到了乾隆三年的时候,福彭跟乾隆之间就失和了,福彭就被人参了,乾隆就拉下脸,不论什么发小不发小了,就要有关机构去查他的问题,福彭就危了。本来福彭是曹雪芹的表哥,关系多铁啊,曹家有这么大的靠山,⽇子多好过。但是到乾隆三年的时候,情况就不妙了。我说这些,你可能又不耐烦了,大概在想,光说这些历史上的事,⼲嘛啊?你说的这些情况,书里面有没有反映啊?书里面有反映。在第七十回到第八十回,曹雪芹写得很聪明,他没有写贾家直接受到打击,但是贾家自己就窝里斗了,外面的还没有杀进来,自己家的人就跟乌眼 ![]() 有人总是不注意读这些內容,一位红 ![]() ![]() 它写的什么呢?写尤氏在荣国府,她办完一些事,就要到上房去,要到王夫人那儿去。这时候,她⾝边的仆人,就悄悄劝告她说,你不要去。为什么不要去?那仆人说:“才有甄家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什么机密事。”这时就出现这么个情况,气氛不对头,甄家来了一些人,带东西来了。于是尤氏想起来,贾珍看了邸报——邸报就是当时官方所发布的,给所有员官看的,类似现在內参的东西,上面会有一些朝廷的重大事件,一些皇帝的指示,一些案件什么的,这种东西叫邸报——说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而且底下仆人,还跟尤氏反映:“才来几个女人,气⾊不成气⾊,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也是有的。”你懂这是在⼲嘛吗?寄顿财物,就是说,小说里面写到,江南甄家被查抄了,被查抄以后,这些人就到贾家来寄顿财物。知道吧?这是违法的,这是皇帝不允许的。但是甄家、贾家,他们之间的关系,那实在是择不开,所以贾家就帮甄家蔵匿这些东西,就出现了这样惊心动魄的情节。所以尤氏一想,那就别到王夫人那儿去了,就回避了。后来又写王夫人到贾⺟面前,因为这样的事,你不能不跟老祖宗汇报啊。王夫人就跟贾⺟说,甄家出了事,被抄家什么的,贾⺟就不爱听,当然不爱听,心情很不好。后来贾⺟大意就是说,咱们就别说这些,咱们该怎么乐,咱们还怎么乐,咱们过咱们自己的快活⽇子,于是故事就继续往下流动。曹雪芹这样写,脂砚斋又批,脂砚斋的批语,正好批在咱们心上。我看到这儿,我就想,怎么这儿说的是甄家的事呢?真奇怪!影影绰绰写了一个甄家,似乎甄家也就是贾家,仿佛一个在镜子里头一个在镜子外头,不好坐实的,怎么这儿就写甄家出事了呢?脂砚斋批语也是这么说:“奇极!此曰甄家事!”什么意思?就是你这个作者,真亏你想得出来,你把这样的事栽到甄家头上,愣告诉读者说是甄家的事!你这样处理素材,不是很奇怪吗?他们两个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批语因此也就很调侃。 曹雪芹什么用意?他就是要把实真生活当中,曹家在乾隆三年所遇到的,跟自己家关系很密切的这些亲戚,傅鼐家、福彭家,遭到皇帝打击的情况,含蓄地投 ![]() 所以,实际上《红楼梦》的第一回到第八十回,整个儿是写的清朝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朝的故事,其中,第十八回后半部到第八十回都是乾隆时期的事。这一点特别清楚,有八个字可以形容它清楚到什么程度,一个叫做“粲若列眉”“粲”就是非常地清晰,甚至发亮,好像两弯浓眉⽑似的,非常清楚;另一个叫做“若合符契”古代皇帝把将军出派去打仗,怎么下命令啊?临别时候,就拿一个“符契”它是用金属或者⽟石什么的做成,剖成两瓣,它有它的形状、图案,而且上面还有字,我留一半,你拿一半,到时候我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命令,我就让我派的使臣,骑着驿马跑到你那儿,说皇帝传旨了。你说的有什么凭信?啪,拿出来一对,严丝合 ![]() 但是第一回到第十七回,究竟写的是康、雍、乾时期什么时候的事,这就比较含混了。当然第十三回、十四回、十五回,应该说还是清楚的,包括第十六回,內容都是雍正暴亡、乾隆登基那个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个我下面还会给你详细解释。 但是从第一回到第十二回,它就是比较混 ![]() 另外,在作者本⾝的时间 ![]() ![]() 据我分析,这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曹雪芹他不太愿意写雍正朝曹家的惨况。那个时候,他年纪很小,雍正抄检曹家是在雍正五年,曹被逮京问罪、枷号示众是在雍正六年。当然,红学界对曹雪芹究竟生在哪一年,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是生在康熙朝的晚期,有的认为生在雍正二年。但不管你怎么算,那个时候他年纪都很小,他的记忆不是很清晰,主要靠听大人来讲,才能够知道当时的情况,对那段生活他个人生命体验不丰富,所以,他没怎么写,他甚至把乾隆元年以后,他们家得到一个更上台阶的新局面的一些好事情,前移了,挪到第三回到第十六回里面来写了,这是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我觉得,就是因为他一开始写《红楼梦》的时候,他打算把他原来的一部稿子,糅合进去。原来曹雪芹完成过一部什么小说稿呢?《风月宝鉴》。这个是在脂砚斋批语里面,说得很清楚的。脂砚斋有一条批语说“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这是在《红楼梦》第一回,讲到这本书有过很多名字的时候,脂砚斋的一条批语。在第一回里面,讲到这部书有过很多的书名。曹雪芹本人,当时可能正接近于写完这部书,刚刚草创完最后的情榜,曹雪芹本人就比较主张叫《金陵十二钗》;但当初⾝边其他人也出过主意,有说叫《红楼梦》的,有说叫《风月宝鉴》的,也有《情僧录》的叫法。脂砚斋是坚持要叫《石头记》,曹雪芹开头自己也把它叫《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可能是他刚排定九组一百零八位女 ![]() 这小说什么內容,你现在不难估计,《红楼梦》现在的文本里面,就 ![]() ![]() ![]() ![]() ![]() ![]() ![]() ![]() ![]() 那么在第一回到第十六回的里面,秦钟和智能儿的故事,还有什么香怜、⽟爱之类,估计也是原来《风月宝鉴》的一部分。你还可以找到其他一些痕迹。曹雪芹把当年《风月宝鉴》的一些东西, ![]() ![]() ![]() ![]() 但是不管怎么说,就是这样一部残缺的著作,已经让我 ![]() |
上一章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下一章 ( → ) |
刘心武续红楼恶搞研习营(搏击俱乐部天净沙(问天大兵团凉州往事堕落门深宅活寡犬军独立团 |
刘心武的免费综合其它《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