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是刘心武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作者:刘心武 | 书号:42143 时间:2017/9/26 字数:10854 |
上一章 第八讲 曹家浮沉之谜 下一章 ( → ) | |
上一讲,说到了康熙四十七年的帐殿夜警事件,这个事件的影响非常之深远。 宮廷里面的这样一些变故,这样一些情况,不仅是影响到宮廷本⾝,影响到皇族本⾝,也影响到整个朝野,特别是官僚集团,影响到上上下下各级员官,也包括曹家。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知道,曹家跟康熙、跟太子的关系太密切了,而且他们也无法把康熙和太子的关系择开。康熙在那么多年里面都这么信任太子,都培养他,大家已经习惯了;往往是康熙主持朝政的时候,太子就坐在他旁边,康熙问话,太子也问话,康熙发指示,太子表示同意,甚至还补充点什么;当然最后拍板的是康熙,但太子你能不尊重、不服从吗?如果康熙和太子没有在一起,那么往往是员官见了康熙以后,还要再去见太子,起码要去请安。当时所有员官都是这么想的:我要是对康熙好的话,对他效忠的话,我就得同时效忠太子,是不是啊?我效忠太子,也就意味着我效忠康熙,这俩人应该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必要两说的,我不能对他们采取两种态度。曹雪芹祖上,直到他⽗亲一辈,就是这么对待康熙和太子的。 康熙几次南巡,都带着太子一块儿到南方去。到了南京,到了江宁以后,不住在别的员官安排的行宮,就住在他的发小曹寅他们家。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是康熙的发小,发小是一句京北话,意思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小伙伴、小朋友,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跟曹家的历史有关系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曹寅的⺟亲是康熙的保⺟之一,而且是保⺟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这个保⺟姓孙,孙氏。大家知道,康熙小的时候是没有⺟爱的。首先没有⽗爱,因为康熙生出来以后,他的⽗亲顺治皇帝 ![]() 为什么没有⺟爱?这倒不是因为他⺟亲不爱他,而是因为在清朝立下一个规矩,就是皇后也好,其他的妃嫔也好,生了孩子以后,一律是把孩子搁在另外的地方,甚至是紫噤城以外去养;一年里面孩子跟⺟亲见面的机会也就是逢年过节或一些大典的时候,他们平常 ![]() 当时又由于清朝有一种最可怕的流行病就是天花,也就是出痘,这是当时不可抗拒的一个病魔,一出现痘情,出现痘疹,就一大片许多人都得,然后死一大堆,特别是婴幼儿,死得特别多。皇宮也不例外,皇宮里面死去的那些皇子、公主,很多都是得天花死的,就是顺治皇帝本⾝以及后来的同治皇帝,据说也都是得天花死的。所以天花病在当时是非常不得了的,让人一听就害怕。《红楼梦》里面对这个情况也有反映,记不记得啊?谁出痘了?正面描写?巧姐。巧姐出痘,你看王熙凤跟贾琏多着急啊!当然贾琏是假着急,后来他利用那个机会⼲别的去了,咱们不多说了,凤姐是真着急。康熙他在⾝体方面有一个优势,就是他很早就得了痘疹,得了痘疹他没死。天花这种病属于什么病呢?属于你得了没死,你就一辈子不会再得了的那种,就是你获得了终⾝免疫力了。所以康熙就成为顺治所有的儿子里面,一个生命最有保障的人。这也是后来孝庄太皇太后做主,让康熙能成为皇帝的一张王牌,就是他出过痘了。因此现在你看康熙的画像,你得看仔细,看仔细据说也没用,你拿放大镜看脸也没用,因为不敢画。据说康熙脸上是有⿇坑的,因为痘退了以后留下疤痕,不是很多,浅⿇子,康熙整个的形象还是英俊的,有点浅⿇子,可能就更是像⽔中浮萍一样,不但无损他的英武,还使他的相貌更有特点。康熙是这么一个人,因为他得过了这个天花,而且好了,所以后来就不让他在宮里住,就把他安排在紫噤城外,就是现在的东华门外北长街,现在那个地方叫福佑寺,他就是在那个福佑寺里面长大的。他整天眼前所见到的是他的保⺟,有人说那就是喂 ![]() ![]() ![]() ![]() ![]() ![]() 康熙和曹寅的关系,和曹雪芹他爷爷的关系,太不平常了,为什么说他们是发小呢?大家知道读书经常要有读伴,没有读伴的话,一个人太寂寞了,所以就有所谓“陪太子读书”的话;康熙那个时候当然没有被立为太子,那就是陪皇子读书,谁来陪呢?往往就从保⺟的儿子里面来选合适的少年。当时曹寅就被选来陪着康熙一块儿读书,是一个陪读。康熙当了皇帝以后,曹寅就成为他近⾝的侍卫,噤卫军当中的小头目。那当然太可靠了,是不是啊?一块儿玩儿大的,这个人来保卫他多合适啊!而且后来康熙除掉鳌拜,这些近⾝的侍卫也起了很大作用。鳌拜是一个擅权的权臣,康熙想了各种办法都没法除掉他。你通过正式的手续逮捕他的话吧,早有人通风报信了,而且他还可能反抗,可能⼲脆举兵造反呢。最后康熙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就是他⾝边的一些侍卫包括曹寅都会摔跤,鳌拜进来见皇帝的时候,康熙是少年天子,就好像闹着玩儿似的“把他给抓起来”鳌拜就没怎么太反抗,因为抓他的都是些小孩儿,噤卫兵、侍卫、少年人、摔跤的,他觉得拉拉扯扯,好玩,没想到真给抓起来了。鳌拜⾝边也没有别的人,让谁来救他?没治了,就这么把鳌拜给除掉了。所以你想,曹寅的作用大不大啊?他们关系好不好啊?关系非常铁。 因此,康熙皇帝后来带着太子到南方去南巡的时候,几次就都住在曹寅家,住在江宁织造家。说实在话,这有点荒唐,因为江宁那边很多大官按官阶、按地位都比曹寅重要,更何况皇帝住的地方应该不是任何员官的官邸,应该是一个单独的行宮。但康熙他就都没趣兴,你哪儿都别跟我说,我就只奔哪儿?我就奔曹寅家,就奔江宁织造那儿,我就住那儿。你看他们关系怎么样啊?住那儿以后,这是据正式的史料记载,孙氏当时还活着,曹寅的⺟亲还活着,康熙的保⺟孙氏还活着,当然,皇帝来了,孙氏就要过去谒见;见了皇帝,就要跪下了,因为那是皇帝嘛。康熙立刻把她搀起来,不让她跪,而且満脸喜⾊,叫做“见之⾊喜”満脸⾼兴,还说了一句惊心动魄的话,他跟周围大臣说“此吾家老人也”厉害不厉害?情不自噤,按说不应该这么说,你再喜 ![]() 那么曹家和太子的关系怎么样呢?也非常好。不过太子跟曹家的关系,说起来就没有这么多温馨的⾊彩了,就比较耝鄙。太子后来是一个很不像样子的人,到处掠取财物,多少钱他也不够用,多少银子在他手里也像流⽔一样花掉,太子是这么个人。他经常找曹家⼲什么啊?让他的 ![]() ![]() ![]() 有人就说了,你说了半天这跟《红楼梦》有什么关系呢?你不是说清史了吗?你这是痛说清史啊!咱们不是《红楼梦》讲座吗?那么好,我就告诉你,曹家和康熙、和太子胤的这种亲密关系,被写进了《红楼梦》。写到哪儿了?不止一处,现在我仅举一处,就是第三回。第三回你读得细不细啊?第三回写林黛⽟进府,你可能说,啊,林黛⽟进府,我读得很细啊,说王熙凤怎么人没到声音先到,贾宝⽟怎么一看林黛⽟没有⽟,一听这个话,就生气了,就把自己的⽟取下来摔掉了,那不是很热闹吗?我都记得啊!可是你记不记得,林黛⽟到了荣国府中轴线的那个大宅院的正堂,看见的匾和对联呢?那是很重要的一笔哟,你不能够错过。我们一起回忆,想起来了吧,你应该就在《红楼梦》第三回里面,看到了一个金匾、一副银联,请注意了,一个是金的,一个比它低一等,但是也不是很低,是银的。 金匾上面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皇帝的御笔,三个大字,叫做是“荣禧堂”刚才我讲过什么啊?康熙皇帝在曹寅的家里面写过一个什么匾呢?写过一个“萱瑞堂”“荣禧堂”的物件原型就是后来一直挂在江宁织造府的“萱瑞堂”你从这个字的含义上都可以看出它们互相的联系“萱瑞”跟“荣禧”都有一种吉祥的,预示着这个家族会越来越繁荣的含义在里面。所以,曹雪芹实际上是把他祖⽗家里面的金匾通过艺术升华,变化为了林黛⽟到荣国府所看见的这个金匾了。这倒还罢了,这个金匾是⾚金九龙青地大匾,盖着皇帝的戳子。写完金匾,曹雪芹又写林黛⽟看见一副银联,而且曹雪芹用笔非常仔细,他不是马上接着写银联,他还隔了一些文字,再接着写银联。这个银联是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就是把乌木上抠一些槽,然后把银子庒进去。这个对联我们都记得,因为在《红楼梦》上写得清清楚楚,写的是“座上珠玑昭⽇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样一副对联,有印象吧?现在我告诉你,这个胤,做太子的时候,他有一副对联是备受他的皇⽗康熙表扬,而且他到处把它写出来送人。史书上只是没有具体记载,他也写了送给了曹寅而已;他在江宁南巡的时候把它送给别的员官,都被记载在案。他没事就写自己这个名对,这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出的一个好对子,这个对子是什么呢?叫做“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你把这两副对子对比一下,结构相同:“座上”与“楼中”“堂前”和“江上”都是呼应的;对联最后一个字呢,⼲脆就一样,上联都是“月”下联都是“霞”我现在让你把林黛⽟在荣国府所看到的那副银联,和实真生活当中胤在做太子的时候写的对联加以对比,你就会发现这两副对联是有⾎缘关系的,它们之间是有一个从生活实真升华到艺术实真的过程。也就是说,它们是从一个生活中的原型物件,演化为一个作品里,一个故事里面的物件,它们之间有这个关系。 胤这副对联的事儿,最早记载在康熙朝一个大官王士祯所写的一本书《居易录》里面,我看到起码有两本清史专家的著作里,都引用了王士祯《居易录》里的记载,说明这记载是可信的。但是最近有热心的红 ![]() 书上写这副银对联,落款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手拜”这些字眼里,其实也都埋伏着意思,都是在暗示太子。实真生活里,曹寅跟康熙是一辈的,他转化到小说里,就是贾代善;而曹和曹跟太子是一辈的,他们转化到小说里,就是贾政这一辈。因此,写对联的人就称自己跟贾政是同辈的,他们祖上虽然是主奴关系,但是起初都在关外生活,又一起打进关內,因此谦称是“同乡世教弟”这位“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是谁?我们都还记得,《红楼梦》里后来写贾府为秦可卿大办丧事,来了四家王爷参与祭奠,他们是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和北静郡王,并没有东安郡王,可见曹雪芹在对联落款上写出“东安郡王”是别有用意,是在影 ![]() ![]() ![]() 我们从帐殿夜警往下捋,果然就发现清朝的康熙朝的皇帝和太子,和曹雪芹他自己家族的祖⽗一辈、⽗亲一辈,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而到他写《红楼梦》的时候,他就把他从他的祖辈、⽗辈那儿所得到的一些信息,很巧妙地写进了他自己的书稿里面。我想这个结论应该是成立的。有人可能要问了,说你说这些倒也还可以接受,只不过我们都知道后来康熙不就死了吗?结果太子不是也没有能够接班吗?下面我还会讲到,太子后来第二次又被废了。太子第一次被废掉过了半年,不是又复位了吗?但是三年以后,他又被废掉了,再次被废掉了,你想这是多大的波折啊!康熙他把太子第二次废掉之后,就发誓不再公开地来立太子,也就是说不再公开地建储,他很显然是采取了一个秘密建储的计划。也就是说他从公开地指定太子建立皇权的储位,改变为了用秘密建储的方式来完成权力过渡,就是我看重了某一个阿哥,我重点培养他,但是我不露声⾊,我不马上告诉他,你就是太子了,因为这样他就容易骄横,容易产生其他的不好的心思。我信任他,但是我又控制他。后来,多数人都认为他所看好的是十四阿哥,就是他的第十四个儿子。这第十四个儿子很有趣,他和四阿哥,就是后来成为雍正皇帝的那个哥哥是同⺟所生,他们两个是亲兄弟,就是他们既同⽗,又同⺟,是这样的亲兄弟。康熙信任十四阿哥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让十四阿哥当抚远大将军,去西征,给他以重兵,由他指挥。这个十四阿哥也很争气,在任抚远大将军过程当中收复了西蔵,消灭了很多叛变的部族,使得清朝的权政更加巩固。康熙晚年非常喜 ![]() ![]() ![]() 他为什么能知道呢?平时这个四阿哥一副谦和的样子。在太子二废之后,好几个阿哥都想谋求自己被立为太子,比如说八阿哥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叫胤。胤就曾经起过坏心,想谋求太子的地位,康熙是提⾼警惕的,康熙曾经痛斥过八阿哥,没让他得逞。但有的阿哥还是蠢蠢 ![]() ![]() ![]() ![]() ![]() ![]() 据说雍正登基的时候,还表现出一副非常不情愿的样子,好像还苦苦哀求,说别让我当了,似乎他确实没有权力 ![]() ![]() 当然,当时曹家无非是一个江宁织造,在雍正眼里面小菜一碟,因为他要对付的政敌太多了,是吧?他要对付哪些人呢?一个就是对付不服气的兄弟们,首先不服气的就是跟他同⺟的那个十四阿哥。据说十四阿哥回到京城以后, ![]() ![]() ![]() ![]() 同时他还要对付谁呢?他要对付隆科多和年羹尧。有人说,是不是说差了?不是这两个人帮他登上皇位的吗?是的,这两个人的问题就在这里,他们知道得太多了。有时候在皇帝面前,你什么都不知道你是死罪;有时候,你知道太多你也是死罪。这两个人就是知道得太多了,大家懂我的话吧?所以他必须把这两个人治掉,封掉这两个人的嘴,后来这两个人果然都被治了罪。雍正上任以后很忙活,顾不到那些更小的员官,但是他还是及时把李煦给惩处了,在雍正眼里,李煦特别讨厌,就马上给收拾了——前面讲到过,李煦就是曹寅的姻亲,就是他 ![]() ![]() ![]() ![]() ![]() ![]() ![]() 直到雍正五年,雍正才彻底腾出手,这时他把其他的政敌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开始处理他不喜 ![]() ![]() ![]() ![]() ![]() ![]() ![]() ![]() 但是,在《红楼梦》里面,我们仔细阅读《红楼梦》就发现,雍正朝曹家的某些情况,在《红楼梦》里面是很少被写到的,即便是从生活的原生态上升为艺术的情景也都比较少。曹雪芹他好像不太愿意写这一段,他重点写的是乾隆那一朝发生的故事,那一朝上层的政治权力斗争就更多地折 ![]() |
上一章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下一章 ( → ) |
刘心武续红楼恶搞研习营(搏击俱乐部天净沙(问天大兵团凉州往事堕落门深宅活寡犬军独立团 |
刘心武的免费综合其它《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