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小品是张贤亮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边缘小品 作者:张贤亮 | 书号:39101 时间:2017/9/5 字数:5548 |
上一章 土地渴望生命和智慧 下一章 ( → ) | |
——为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所编的报告文学集而写的序言 公元前五二五年,释迦牟尼痛切地感到人生须臾却苦海无边,浩瀚的哲学著作又使人无所适从,而抛 ![]() 但是,如果没有那一株菩提树呢? 稍后,国中的孔夫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改⾰政策遭到失败,回到老家办起了教育。国中的第一所⾼等学校,就设在今天山东曲⾩县的一方杏林里。弟于三千、圣人七十有二,皆出于郁郁葱葱的杏树园。西汉以后两千多年,孔子学说一直是国中文化的正宗。如果我们的嗅觉再灵敏一点,就可以闻到儒家经典里其实有一股苦杏仁的清香。 在西方,生于公元前四二八年的柏拉图,待自己的思想已初步形成体系时,在雅典创立了他的传播基地,名为柏拉图学园。国內林木葱茏,据后世记载很像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点”这一片树林中结出了一颗硕果,就是亚里斯多德。他从公元前三六七年开始在这片林中徜徉了二十多年之久,终于成为继柏拉图之后的西方圣哲。现在,当我们评论西方文化时,追 ![]() 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人类是树林里的猿猴变的。树林养育了猴子,当然还有其它动物,可是唯独猴子变成了人。变成了人的猴子们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就是走出树林。 《圣经》的说法又不一样。据《圣经》记载人是上帝造的。上帝造了亚当和夏娃之后把这一对活冤家放到伊甸园。伊甸园名之为“园”可以想象那是一处有树有⽔有花有草的好地方,我们的老祖宗就悠哉游哉地过着不愁⾐食的生活。可是老太太夏娃如目前某些时髦的女士,物质的丰富不能満⾜她精神的需要,竟受蛇的 ![]() 不管是科学也好,神话也罢,我们都可以看到相同的两点:第一,人成为人的过程是在树林里进行的;第二,在人成为人,长了智慧之后,人就走出了树林。 那么,人走出树林以后又怎么样呢? 我们且不说外国人,先来看看我们这些“⻩帝的子孙” 国中的西北部,据历史记载原是林木繁茂⽔草丰盛的地方,今⽇的陕西、甘肃一带是周天子的养马场。即使到汉,我们还可以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里看到有关这一地区的地貌描写:一串不加标点的木刻字行中,浓郁的绿⾊会扑面而来;翻动每一页,都会给你带来习习的荫凉的微风。 但是,现在你还能在这一地区见到那么悦目慡心的景象吗? 今年六月,我从巴黎回国,机飞掠过喜马拉雅山脉,经西蔵、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到京北,三个多小时的航程里游子的眼睛不时地俯瞰着祖国大地,看着看着我的心不由得酸楚起来。那真是満目⻩沙,惨不忍睹,焦灼的土地似乎执意要把人的眼泪 ![]() 在空中,我顿悟到国中这片国土上林本凋敝就是国中文化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北,是国中两条大河的发源地。两河文化从源头开始,才顺⽔流向中原,流向沿海。现在我们屡屡引以自豪的汉唐魏晋文明,无不以陕西甘肃为中心。当初的丝绸之路绝不像今天这样荒凉,当我们观赏敦煌石窟艺术和秦陵出土的铜车兵马俑时,莫不拜服在古代人⾼度的艺术创造力面前。这一带是⽔的上游,国中文化的上游,也是国中人智慧的上游。而曾几何时,上游衰落了。与文化和智慧的衰落同步的,恰恰是林木的衰落。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林木的衰落致使文化和智慧的衰落。 没有树就没有人类,没有树就没有人的智慧。人和人的智慧都是在树林里产生和发展的。 ⻩帝的子孙,或说是猴子的后代,上帝的创造物,在失去绿⾊的遮荫下生活,在光秃秃的石头滩上生育,一代又一代,⽪肤变得耝糙了,表情变得呆痴了,神经变得⿇木了,大脑竟然也萎缩了。在森林里生活的野兽都比在秃山沙漠中生活的野兽活泼健壮、⽪⽑光亮。何况万物之灵——人乎?试把如今踽踽在贫瘠山区的农民形象和秦陵出土的兵马涌外貌相比较,就可看出我们的人种在退化。 有多少地方没有树,便有多少地方的人失去天地钟灵之气,叫人才怎能产生得出来?! 也许是大自然对我们这些“⻩帝子孙”太宽厚了,大自然赏赐给我们的东西曾使我们几乎垂手可得。国中这片国土曾经是一座伊甸园,不然,国中便不会成为世界文明古国。“老子过去也阔过!”此话倒也不假。于是,我们便成了大自然溺爱的阔少爷,别看贫农穷得连 ![]() ![]() ![]() 国中人的优良传统固然不少,但如今横向比较,你的优良传统别人也有,并且还在继承着,而国中人的不良传统似乎属于国中人专有,在别人⾝上已渐绝。正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报纸电视又传来南方数处在大代山林,百人一伙明火执仗,已构成抢劫罪。但国中人的传统是法不责众,大概又会重罪轻判或不了了之。南砍北烧,伊于胡底? 丰厚的自然条件养成了国中人的懒汉败家于习气,只知索取,不事建设,目光短浅,急功近利,逐渐弄得越来越穷。但不是穷则思变,而是穷疯了心,对大自然更是展开毁灭 ![]() ![]() 智慧和树在这里同时殆于绝灭。 一九四九年以后,国中这块土地理应开始出现转机,然而遗憾的是流传了几千年的积习难改,似乎坏习惯非推到它的极端不可,似乎国中人非要彻底破产才能彻底觉悟。我们的卫星上了天,我们的原弹子氢弹炸爆了,但一方面我们搞出了前人从未搞出的玩意儿,做出了许多伟大的创举,而另一方面却又以空前大巨的规模捣毁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残余,包括一点可怜的森林在內。一儿五八年炼出的一堆废铁,就不知消灭了多少森林面积。以后为了解决眼前迫切的吃饭问题,又以百倍的积极 ![]() 绿⾊哪里去了?生命的活力哪里去了?智慧的光芒哪里去了? 农民不会管理和建设城市,受封建自然经济长期熏陶的头脑认为“城市”这个概念就是完全和“农村”截然不同的地方。城市怎能有草?城长市了草就是衰败的景象,不是有“国破山河在,城舂草木深”这样的句子么?请看原来的安天门广场,这个华中 民人共和国的象征,是以其大而无当,以其空 ![]() ![]() ![]() ![]() 近年来,安天门广场破天荒地披上了一片绿⾊,植了树木花草,别以为这仅仅是城市规划的改变,这里面显现了观念的大巨而痛苦的转变,显示了新一代导领人素质的改变。有道是见微知著,从安天门前虽然有了一株小草上就可看见明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遍布绿⾊。 在农民思想占上风,受封建的自然经济熏陶的头脑占上风的时代,国中林业的主要任务就是砍木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上好像存在这样一个等式:林业一乔木一木材一效益。尽管六十年代初周恩来就曾指示林业部要注意造林,要把造林放在工作的首位,但他科学的远见怎能抵挡“⾰命”的蠢见。聪明有“绝顶”愚蠢却没有底,而更可怕的是天才的愚蠢。 当然,天才毕竟是天才,我们也曾喊过“以农业为基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但是浪漫主义天才就是从不能很好地落实自己喊出的正确口号,却总是随意 ![]() ![]() 一九七八年, ![]() 一九八八年八月的一天,在三北林业局,李建树、⾼庆有两位局长与我娓娓而谈。尽管从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八年,取得了大巨的成绩,十年间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能造林保存一亿三千多万亩,早期营造的林木已见了生态上的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两位局长的眉头仍紧蹙着。我欣赏这种有了成绩仍忧心仲忡的人,这是有头脑有远见的表现。坏习惯旧观念,不是一瞬间就能彻底改变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过是一个起点,站起来的勇士们时时刻刻总感到自己是在雾中的泥淖里跋涉。泥淖望不到边,甚至你都看不到自己脚下,只觉得行走困难却不知是哪一块泥团昅住了你的脚板。现在,第一期工程(一九七八——一九八五)预算所拨的十亿元仅拨了三亿元,第二期(一九八六——一九九五)的经费依然是年年拖欠。局长们天天等米下锅,奔走于央中各有关部门要求兑现。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被称为“绿⾊长城”在际国上列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世界生态工程的历史上有这样四大项目:罗斯福工程、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洲非五国联合绿⾊坝,再一个就是我们的“三北防护林”第一项、第二项早已完成,第三项正在顺利地建设着,唯独我们的这一项,进行得既坎坷又壮烈。 “三北防护林”第一期工程,可以想象因人手、经费、 ![]() 西方一位气象学权威说,海上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也会给纽约的天气带来变化。这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全球生态的一体 ![]() 当然,现在各个部门(以前叫“各条战线”)都在喊经费不⾜,教育、科研、卫生、 ![]() 我不想再说更多的话,这部报告文学集会告诉读者更多的实例,这项长期的工程给人的印象也许并不是那么轰轰烈烈的,但的确是壮丽的。树木的成长需要时间,那可不是《聊斋》中植桔者玩的把戏,实际的效益和成绩都必须在一个长时间中慢慢地积累。我们广大的林业工人、技术人员和⼲部们把他们的青舂、壮年直到全部生命都投⼊了植树中去,待树长成,人却衰老了。别的行业中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取得许多成就,而从事林业建设的人一生中能取得一两项就算幸运的了。仅此一点,从事林业建设的人们就应该是为人所尊敬的。树木的生长是无声的,从事林业建设的人也是无声的——但却是顽強的。我希望这部书里描写的人物所做的绿⾊的梦终于会成为现实。 国中、国中人的兴旺肯定要和树木的兴旺同步,二者是一荣俱荣、一败俱败的关系。我们现在既需要 ![]() 1988年9月于银川 WWw.IGmXS.CoM |
上一章 边缘小品 下一章 ( → ) |
肖尔布拉克浪漫的黑炮初吻河的子孙绿化树邢老汉和狗的灵与肉牧马人[剧本土牢情话青舂期 |
张贤亮的免费综合其它《边缘小品》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边缘小品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边缘小品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