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六是张贤亮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一亿六 作者:张贤亮 | 书号:39087 时间:2017/9/5 字数:1914 |
上一章 附 记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惊悉我的良师挚友谢晋去世。一九八一年,谢晋老师将我的小说《灵与⾁》改编成电影《牧马人》,对我这样一个刚刚获得平反、从劳改农场出来不久的作者,谢晋老师的《牧马人》获得的大巨成功,不仅提⾼了我的知名度,更鼓舞了我在文学创作上不断突破“噤区”的勇气,使我能与全体“新时期文学”的作家朋友们一起,为当年的“思想解放运动”作出一定的贡献。谢晋老师将我的两部作品搬上银幕(另一部是![]() ![]() 敬告《一亿六》读者一、作者在小说《一亿六》开始,即申明在“写人物对话时,使用了四川方言方音。”《收获》主编李小林是四川人,明⽩“吗”和“嘛”在四川方音里的区别,在《收获》2009年第1期发表时,对“吗”和“嘛”二字完全按照原稿,没有改动。但在海上文艺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中,出版社的编辑将书中人物对话里的“吗”和“嘛”按汉语标准普通话发音处理,这样,虽然符合了汉语普通话规范,却失去了四川人讲话的特点。 按汉语普通话规范“吗”作为代词时读作má,如“下午⼲吗?”而四川方言一般说“下午⼲啥子?”用“啥子”作代词;普通话“吗”作为语助词时读作ma,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提出问题,如“来了吗?”“吃了吗?”等等;有时也可表反诘的语气,如“你这不是在说我吗?” “嘛”在汉语规范普通话中也读ma,作为语助词,表示道理显而易见,如“别灰心,这是第一次嘛!”在规范的汉语字典里“吗”“嘛”二字读音没有区别,都用拼音符号标为ma。 但在四川方音中,疑问句、反诘语气和表示道理显而易见的语助词时,一般都用“嘛”读轻声,加強了语气却一带而过。如用四声表示“嘛”应近于第二声,与标准普通话的“吗”(máma)有细微区别。 在海上文艺出版社09年第1版的《一亿六》中,按四川方音“吗”、“嘛”二者应有区别的许多地方,编辑都以标准普通话处理了。如书中“老头是你啥子人吗?”一句应为“老头是你啥子人嘛?”;再如“这个‘见红’跟牌桌上赢钱有啥子关系吗?二者有啥子联系吗?”、“你啷个搞起的吗?啥子‘损害了她的名誉’吗?你做了些啥子吗?”、“我有啥子病吗?”、“啷个了吗?啷个了吗?”等句中的“吗”全都应为“嘛” 诸如此类将“嘛”改为“吗”有数十近百处之多。确实感谢海上文艺出版社编辑费心费力,但这改“正”却失去了四川方音的特⾊,而且使语句读起来很别扭,既不像普通话又不像四川话。因为,如用普通话来说,要用“吗”就不能与“啥子”“啷个”搭配,前面的“啥子”“啷个”都要改成“什么”和“怎么”敬请读者读到“吗”和“嘛”处,留意这种细小的区别。 二、书中“几天几夜不回家”一句应为“几天几天不回家”四川话的“几天几天不回家”意思是经常 ![]() 三、作者在本书开始即申明小说中的人名、机构名是虚构的,以免有人对号⼊座。书中的“美林”“摩 ![]() ![]() ![]() 四、书中的“¥”应为“¥”“¥”下是两横,为民人币的专用符号。这个符号,《收获》2009年第1期的处理是对的。 五、这部《一亿六》和作者以前发表的小说一样,甫发表即引起争议,还招来一些詬病。“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本想一如既往地不说什么话,但作者在写这部小说时体验到一种特殊的创作过程,是作者创作生涯中最特殊的一个“案例”值得一谈。作者正在写一篇创作这部小说的经过的博客,近期会上网请教网友。 张贤亮2009年3月15⽇(正文完。) wWW.iGmXs.cOm |
上一章 一亿六 下一章 ( 没有了 ) |
奥威尔传向加泰罗尼亚缅甸岁月上来透口气动物庄园(动变身无敌小姨多鹤20几岁,决一个女人的史机甲天王 |
张贤亮的免费综合其它《一亿六》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一亿六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一亿六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