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是阿越创作的完结架空小说作品
闺蜜小说网
闺蜜小说网 历史小说 武侠小说 网游小说 乡村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小说排行榜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军事小说 推理小说 校园小说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双向暗恋 滛糜之局 曾照云归 宠媳无边 深闺滛情 宫门滛后 滟妇怀舂 精养父女 爱卻之牢 衣我以夜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闺蜜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新宋  作者:阿越 书号:34625  时间:2017/7/20  字数:11542 
上一章   第八节    下一章 ( → )
    兴庆府

  一座不起眼的大院子里,聚集了一千五百多名流氓、无赖以及亡命之徒,如果要用史书上常见的词汇来形容,那么他们还有另一个文雅的称号——“死士”西夏奉行全民皆兵的国策,因此,虽然这些人的本质不过是地痞流氓,但他们还是有简陋的武器,以及少数破旧的铠甲。

  李清曾经托史十三蓄死士,散养于民间,以备非常之用。而这些人,便是“非常之用”到来时,所能用得上的人马了。三千之数,除去意外被株连而死的,能够聚集起半数以上的人众,已经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华夏的历史上,三国时司马懿与曹慡争权之时,为了对付手握京师兵权的曹慡,司马懿也曾经蓄死士,散养于民间。但是历史却并没有记载这支力量在司马懿的政变中起了何等程度的作用——当然,以司马宣王之智,自然也不会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所谓的“死士”⾝上。

  然而,李清却不得不用上自己每一颗能用得上的筹码,虽然他的对手绝不比曹慡聪明多少,但是他自己的力量却远远逊于司马懿。这个时候,每一点力量,都至关重要。

  但是,在兴庆府几乎已经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这些“死士”依然没有出现在李清期望他们出现的地方。

  “史大哥,请三思而后行!”发髻上揷着花钗,耳垂上挂着碧⽟耳环,⾝着⽩⾊梅花领窄袖狐⽪裘,肩上还披着一条披巾,脚下踏着一双西夏国人常穿的黑⾊套鞋,说着一口地道的兴庆府方言,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栎县君都象是一个西夏大户人家的女子。

  史十三紧锁剑眉,默默注视着栎县君,眼中闪着人的光芒。

  “一错已甚,岂可再错?”“我有甚错?!”史十三冷冷地问道。

  “史大哥既受朝廷敕封,便不再是草莽豪侠,而是大宋的武官。⾝为武臣,岂可无阶级之分,不听节制?西夏方略早定,事变之时我等当置⾝事外,以待将来。当初会议之时,史大哥既无异意,如何现在又召集这许多人来?”栎县君向史十三的目光,毫不退缩。

  她又想起了石越招募她⼊职方馆时的那次谈话。

  “在西夏招募间谍,异常困难。尤其是其腹心之地,西夏的户籍颇为严厉,空降间谍…”“空降?”她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词。

  “对,空降。”石越笑着点头,解释着这个词“从大宋派一个间谍过去,就好比在西夏的天空中,凭空降下去一个人。”这个词的确很形象,虽然她无法理解一个人怎么可以从空中降下,人又不是神仙,不过,她还是很喜这个词。“我们向西夏空降间谍,极其困难。的确有人成功,但是极少,而且可遇而不可求。”石越当然没有向她透露是谁成功了,她也没有多问,在她受封为栎县君之前,她就是极懂得分寸的人。

  “除了这极少数成功的例外以外,其余空降的间谍,都很难在西夏发挥真正的作用,而且充満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殉国。职方馆现在的报告,几年以来,总共已经有超过五十名空降间谍殉国,另外还有二十余名生死未卜。”石越既是告诉她事实,也是委婉的告诉她此行的危险

  她当然能理解这些“空降间谍”所以面对的危险。无论是西夏还是大宋的陕西,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村落来了一个陌生人,都是引人注目的。引人注目,对于一个间谍来说,已经是致命的威胁。听说只有在大宋的汴京与东部的两浙路极为富庶的地方,才有商旅多得人们对陌生人都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

  但是她只是笑了笑。以她的⾝份,能够成为朝廷敕封的“命妇”是她这辈子从未想过的事情。她对于“栎县君”的封号其实也不是很在乎,因为她非常明⽩,无论她做了什么,得到什么样的封号,她都与别的“县君”们不同,她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如果发生集,只会是一场灾难,所以她心里是的确不在乎朝廷的敕封的。她只是觉得石越是个有意思的人,远比她以前只是听说他的名声之时更有意思——这个男子,表面上看起来,与朝廷那些正直的名臣士大夫并没什么区别,但是,或者是女人的直觉,她能感觉到这个男子⾝上有着与众不同的东西,她说不出来那是什么,但是那种特别的感觉,却是非常的清晰。去西夏的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是因为她自己也说不清的原因,这位大宋朝的“栎县君”似乎从来没把这些危险放在心上。

  “空降间谍不行,在当地招募间谍也很困难…那一定是另有捷径?”

  “县君果然聪明过人。”石越抚掌笑道“要在西夏境內寻觅效忠朝廷的适当人选,无论是自愿还是用手段迫使其就范,都是耗时耗力的事情。但是朝廷与西夏战争不断,却又等不到职方馆慢慢建成间谍网的那一天…”石学士的话中,暗示了许多东西。“所以不得不走一点捷径。”捷径是什么,石越没有直说。但是石越是信任自己的。所以,从后面的谈话中,她几乎已经知道司马梦求走了一条什么样的捷径。司马梦求用名位、情、金钱种种手段,大规模的拉拢、收买了许许多多西夏境內的草莽之雄、绿林好汉,从而构成了陕西房独特的间谍网络。史十三是其实最重要的一个人,所以,司马梦求不惜付之以陕西房知事的要职,以示信任。但是她却知道,实际上,司马梦求并不曾真正信任过史十三,无论是石越所谓的“空降间谍”还是职方馆按部就班在西夏当地发展的间谍,绝大部分,都不受这个“陕西房知事”的节制。

  这些人真正的上司,是那个智缘大师。

  在职方馆的眼中,象史十三这样的人物,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向大宋效忠,帮助职方馆在西夏从事间谍活动,并且成效显著,但是这些人都自成势力,同样也是难以控制的危险人物。职方馆忙于利用他们得到急需的更全面的西夏‮报情‬,也急切的需要利用他们为宋夏之后的战争作准备,却没有时间与精力来融化他们。因此他们始终是被猜忌的对象。

  尽管这一切做得几乎不动声⾊,一般人无法觉察。但是她的使命,却让她对这些內幕知道得非常清楚。

  她之所以被“空降”到兴庆府,原因就是因为石越相信她对付得了史十三。

  “职方馆效忠的对象,只应当是大宋。除此以外,对任何人、任何理念的效忠,都是多余的,有害的。”这是石越对她说过的话“任何人”不包括皇帝,也不包括石越本人么?真是惊世骇俗的话。当时她并没有多想这句话的含义,只觉得石越对自己说出这样“无⽗无君”的话来,不是太不谨慎,就是过于信任。

  栎县君并不知道当时的士大夫说过更多的远比石越的话还要“无⽗无君”的话,她只知道,石越绝非是一个不谨慎的人。所以,当时她在意的只是那份信任。

  不过,此时她又多明⽩了这句话的一层意思。

  史十三这样的人,效忠的对象,绝不是大宋。所以,她有必要纠正他那些“多余的”、“有害的”想法。

  虽然这整座宅子里的人,除了自己以外,都只奉史十三的号令。史十三只要抬抬手,她就可能被斩成⾁酱。但是栎县君没有半点畏缩。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能谓不对。”史十三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外面的人,本是受李清之托,用的是李清的钱财,与大宋何曾有半分⼲系?”

  “怎能说无⼲系?!长安已有明令,决不能助夏主重掌大权。况且这些人,史大哥之前不是也没有打算为李清所用么?”

  “此一时,彼一时。且长安也不曾说要让梁氏大胜,对于大宋而言,西夏內战才是上上之局。”史十三不知道长安的命令是出自何人的意志,但是宋朝似乎颇为忌惮秉常重掌大权后,⽇后失去出兵伐夏的正当,因此虽然平素收买反梁派的西夏‮员官‬,表面上支持秉常亲政,挑嗦西夏內斗,但是真到了事变即将发生之时,却变脸比变天还快,接连下达命令,硬是要将秉常往绝路上。对此,史十三颇不以为然,秉常是否走上绝路他不在乎,但是李清如果也因此走上绝路,那却是史十三无法接受的。

  “史大哥果真以为这点人马加⼊进去,便一定可以改变局面么?”栎县君尖锐的直刺问题的实质。来自国內的顾虑,绝非是因为他们不想看到西夏內战,而是认为不必要将辛苦积累的本钱,一把输在此时此地。秉常也许要孤注一掷,但是大宋不需要。

  “主人。”史十三的黑⾐童子走到门口,欠⾝说道:“嵬名荣率西厢班直向王宮去了。”史十三脸黑了下来,视栎县主,冷冷地问道:“你要我坐视李清死在今⽇么?”

  “奴家只是不愿看到这些人去⽩⽩送死。”栎县君显得十分冷静“嵬名荣还据有西厢之兵,大势已定,还带着这些人去送死,是不忠不义,不智不仁。”史十三默然不语,脸⾊却更加黑沉。

  “史大哥是为什么加⼊职方馆的?”栎县君清沏的目光,直视史十三的口,仿佛从那里可以看到他的內心。

  “我为什么加⼊职方馆?!”史十三嘴角露出自嘲的苦笑。

  “奴家虽是女子,但是却知道,史大哥加⼊职方馆,绝非是因为功名利禄,也绝非是因为私旧谊!而是因为,史大哥虽在草莽,內心却始终是个儒侠!虽在异邦,但內心却始终是个宋人!”史十三⾝子颤了一下,目光略略柔和下来。

  “奴家知道史十三不是出卖朋友的人。史大哥相信石学士柄政之后,大宋会有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史大哥也相信石学士所谋划的对西夏的战争,绝非是想炫耀武功、开疆拓土!故此一直想设法劝李清归宋,共建盛世。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数!”栎县君诚恳地注视着史十三“李清有他自己的命运。”

  “李清自己的命运?”史十三的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但是他依然有自己的坚持“或许我不适合在职方馆。我只知道,有些事情必须做,不管它的结果是什么。”他望着栎县君,眼中竟有从未有过的温柔“你说的都是对的。我想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宋。但是,无论如何,李清是吾友,他的⾝边,也有与我一道出生⼊死的兄弟,我史十三或许救不了他们,但却可以和他们一道死。”

  “但…”史十三摆了摆手,止住栎县君“绿林有绿林的道义。如果我眼睁睁看着李清与我的兄弟去死,那么我就是一个官了。我虽然受了朝廷的敕封,但我始终不是一个官。”他仰天长叹一声,忽然笑道:“石学士能不拘一格用人,太平不难得。”

  “史大哥…”

  “你放心。”史十三打断了她的话“外面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再没有不怈露的道理。这些人若散了,便是被人一个个抓了处死。况且这些人不过是些市井无赖子,也难以凭他们成大事。待会我率他们杀去王宮,在兴庆府搅个天翻地覆;你带着我这个童子和几个心腹之人,悄悄去李清府,将他儿接出来。若能送往大宋,纵在九泉之下,我亦感此大恩。要是李清侥幸不死,他儿俱在大宋,绝无不归宋之理。似李清这样的人材,大宋能用之,是大宋之幸。”栎县君终于将目光从史十三⾝上移开。她知道史十三决心已下,非言语所能挽回。到这个时候,便只有考虑如何善后了。无论李清能否逃过此劫,救出他的儿,至少可以竖立自己在史十三旧部中的威信。史十三的行为,是职方馆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以后的⽇子还长…

  “那么,请史大哥多多保重。”栎县君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没有抱再见到史十三的希冀。这个男子,也称得上是当世的豪杰,却可能活不过今⽇…栎县君心中泛起一种苦涩的感觉。她的心里,其实与史十三的行为有着共鸣。如果陷在王宮的人,是她真正的朋友、姐妹,她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与史十三一样。

  江湖豪杰有江湖豪杰的道义。

  “拜托了。”史十三依旧是豪慡的笑容。

  栎县君向着史十三微微一礼,退出屋去。

  黑⾐童子看了一眼她的背影,转头望着史十三,目光复杂。他跟随史十三多年,早已不需要再说什么。

  “帮我好好照顾她。”史十三敛起笑容,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点苍桑。

  “是。”

  “我死后,也不敢指望进忠烈祠。你替我在故乡祖坟立一块⾐冠碑,刻上‘宋人史十三之墓’。”

  “是。”史十三走到黑⾐童子⾝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大步走出屋去。

  西夏王宮陷⼊混战当中。

  李清指挥着东厢诸班直与嵬名荣的西厢诸班直努力周旋着。当嵬名荣的军队出现在王宮之前时,李清便已知道政变失败了。本来就是希求侥幸,与秉常不同,李清也切切实实做好了失败的准备,这不算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

  “阿妹勒!”李清大声指挥着“你带本部一百人,去‘保护’太后!”

  “是!”一个武官大吼一声:“跟我来!”一百名班直侍卫小跑着向梁太后的寝宮杀去。

  待阿妹勒离开后,李清游目四顾,观察起当前的形势来。因为王城的守卫本就有西厢的人参预,嵬名荣的一部兵力很容易就攻⼊了王城之中,与东厢班直平分了半边的王城。于是,东厢班直侍卫隔着一条窄小的金⽔河阻击攻⼊王城的西厢班直侍卫,而未⼊王城的西厢班直侍卫也并没有绕道进城,而是继续猛攻据守王城的东厢班直侍卫。嵬名荣的意图很明显——困住夏主,不求一战成功,只求不让夏主逃脫。只要梁乙逋的大军一到,胜利就唾手可得。

  保护夏主突围,是李清现在唯一的选择。如果阿妹勒能昅引嵬名荣一部分兵力就好…李清已没有时间多想,转⾝便往殿中走去。一⾝戎装、惶惶不安的夏主秉常看见李清进来,腾地起⾝,恼怒地问道:“嵬名荣果真要犯上做么?”

  “是。”李清不想在这种无聊的问题上浪费时间,简短直截地回答后,便径直说道:“贼兵势大,请陛下速速上马东狩。”

  “东狩?”秉常怔了一下,立即‮头摇‬,大声叫道:“我是大夏的皇帝!走,我要看看西厢班直谁敢弑君?!”

  “陛下!”李清无礼地直视秉常,沉声道:“贼子已丧心病狂,陛下万乘之尊,岂可涉险?!只须抢在梁乙逋大军到来之前,杀出城去,东狩静塞军司。陛下再召集各路大军勤王平难,叛可平。”秉常却不去理他,快步向殿外走去,李清与众亲信臣子、侍卫慌跟了上去。“陛下”、“陛下”叫个不停,但是秉常却毫不理会。

  秉常走到距金⽔河边五六步处,西厢攻势正猛,不断有守河的侍卫战死。但众将士见皇帝亲来,顿时士气大震,一齐⾼呼:“兀卒万岁!万岁!”前赴后继地冲上前去,生生又将西厢人马击退。

  秉常意气风发,又上前几步,朝河对岸喊道:“你等本是朕之亲信腹心,怎敢犯上作?!必是受嵬名荣挟持,若能途知返,助朕平贼,朕当恕尔等之罪!有能得嵬名荣首级者,即刻封万户侯,拜大将军!若冥顽不化,族灭!”西厢侍卫一阵迟疑,却忽听阵后一人尖着嗓子大声吼道:“皇上已被奷臣挟持,言不由心。太后有令,有诛杀臣李清者,即封将军,赏金三十两!”众侍卫回首望去,喊话的正是太后的亲信宦官,顿时疑心全无,大声嘶吼着,向河这边杀来。秉常还要说话,却早被震天的杀喊声遮住,风雪之中,有几支箭几乎从他耳边贴着耳朵飞过,吓出秉常一⾝冷汗。早有几个侍卫连拉带抱,将他拉到‮全安‬之处。

  “陛下!”李清不待秉常定下神来,再次劝说道:“请速速下令东狩!”“罢!罢!”秉常此时也无奈何,只得下令:“东巡韦州。”

  “陛下圣明。”李清正要安排人众断后,忽然,只见灰蒙蒙地一团东西冲他飞了过来,他一侧躲过,那东西便摔在他⾝前几步远的雪地上。他定晴看去,袭击他的,原来竟是用灰布包着一团东西。一个亲兵不待吩咐,已快步上前,将布扯开,便听“啊”地一声,那布里面露出一个⾎淋淋的人头,赫然便是去“保护”梁太后的阿妹勒的。

  与此同时,对岸也传出“万岁”的呼吼声。

  秉常结结巴巴地说道:“太…太后…”李清转过头望去,果然是梁太后在侍卫的拥簇下,亲临‮场战‬了。他的心立时沉了下来,暗暗咬牙道:“若去的是史十三,不至于此!”但是便到此时,史十三依然不见踪影。

  他也无暇懊恼太久,眼见梁太后要说话,他深知梁太后厉害,连忙抢先喊道:“嵬名荣作,挟持太后,大伙儿和他拼了!杀了嵬名荣,封万户侯!”

  “杀了嵬名荣,救出太后!”负责金⽔河防线的两名武官举起刀,大声吼道:“杀!”众侍卫立时冲过河去,与西厢侍卫杀成一团。

  这支西夏地位最尊贵、最精锐的‮队部‬,在一个最不适合战斗的⽇子里,进行着嗜⾎的內斗。尸体不断地倒下,鲜⾎几乎将⽩雪染成红⾊,双方却还是打了个平手,东厢没有后退一步,西厢也没能前进一步。

  秉常与李清没有在金⽔河边多做停留。当这里处于斗之中时,王城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伙来历不明的人,突然袭击了王城东门外的西厢班直军,守城的东厢侍卫趁机出城,前后夹击,东门外的西厢班直竟被击溃了。

  “史十三来得正是时候。”不用多问,李清也知道是史十三到了。

  李清护着夏主向东门奔去,沿途不断召集侍卫,到达王城东门之时,⾝后竟也有五百余人。

  守卫东门的武官见到夏主与李清到来,连忙上前接。

  “从背后袭击叛军的那般人呢?”李清见到他,张口便问道。

  “禀将军。那似是民间义军,击溃东门叛贼之后,其首领说事不宜迟,往南门偷袭叛军去了。”见到李清神态,他便不敢说真话,实际是他怕出事,不敢放史十三等人进王城。史十三迫不得已,转战王城南门。

  “南门?!”李清倒昅了一口凉气“南门有嵬名荣亲自领兵!”

  “末将看他们作战勇猛,兼有风雪为助,必能成功。”

  “罢了!”李清也无暇再多说“你立即下令,集结所有人马。”

  “是。”武官怔了一下,立即反应过来是要突围了。马上跑了开去,大声呼喊怒骂,将所有能战的侍卫全部召集起来,一起在东门之外集合。李清点了点人数,也有千余士卒,只是士气低落,许多人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作战一天,早已疲惫不堪。

  李清暗暗叹气,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他让秉常脫了⾐甲帽子,找一个与秉常差不多模样的侍卫穿了,却让秉常穿着侍噤一级武官的服饰。将这些事调停妥当了,这才大步走到集结的侍卫们之前训话。

  “众儿郞听着!此番叛贼作,皇上要东狩召兵平叛,正是忠义之臣奋不顾⾝之时!若能护得皇上周全,克定叛之⽇,你我人人都是护驾有功之臣。封官拜爵,荣子贵,不在话下!但万一兵败,误了皇上‮家国‬,人人也都死无葬⾝之地!大伙儿都要奋勇争先,不可抱侥幸之意,若有怯敌惧敌者,立斩不赦!”风雪呼啸,李清带着杀意的声音依然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中。

  “是!”众人轰然答应。

  李清冰冷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上。众人尽皆凛然。李清看完所有人,方转头对秉常说道:“陛下,臣必护得你周全!”秉常微微点头。

  “唰”地一声,李清‮子套‬刀来,⾼举向天,大声吼道:“出发!”一千人排成几列,浩浩地出了王城。因为风雨未停,街道上有些地方雪深难测,所以,虽然号称“突围”实际上所有人也只是在骑马慢跑。此时此刻,李清也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这样的大雪,一样也会限制梁乙逋的行军速度。

  王城南门外。

  在巷战中,史十三率领的地痞无赖们,未必没有他们的长处。他们从各个建筑后的后面、雪堆之中,突然冒出,也许是给嵬名荣的西厢侍卫们一冷刀,或者是扔出一块石头,待到这些精锐中的精锐,御围內六班直的侍卫们集结起来追击之时,他们早已不知去向,消失在⽩雪之中。

  嵬名荣努力勒束着自己的士兵。

  “休管那些该死的兔子!”他执刀大声吼着“盯紧南门,不要那些叛军有机会出城。”突然想起什么,又一把拉住一个亲兵,大声吩咐道:“带几个人去看看东门。”那个亲兵答应了,叫上两个人,骑着马便向东门方向奔去。这三人骑马驰出不过一百步,便听到啸耳的风声,一个人影从他们驰过的一棵树上跃⾝扑下,稳稳落到了一个亲兵的马上,便听到“喀嚓”一声,那亲兵脖子被扭断,摔下马去。他的马却在那人纵下,没有半点停留,瞬时便赶上另一个亲兵,那亲兵正回头张望,就只见⽩光一闪,那人手起刀落,又一个亲兵死于非命。余下一个亲兵听到声响,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拼命鞭打着坐骑往前跑,那人却不再追赶,勒马哈哈长笑。嵬名荣看到此情,刚刚松了口气,不料笑声未已,那人手中的刀脫出而飞,在空中划出一道红线,正好砍在余下的那个亲兵的背上。“扑通”一声,那个亲兵也跌下马来,活不了了。

  “这人是谁?!”嵬名荣惊疑的问道。他的亲兵,也不是好惹的,与寻常武将对打,也能战上几十回合不分胜负,这样三招毙三命,被人杀小一样杀了,不止是嵬名荣,连他的将佐们也惊呆了。

  没有人认识那人是谁。

  “东门这么久没有人过来联络了。”嵬名荣思忖着目前的形势“定是被皇上突围了。这些人是用来纠我的,使我不能追击。”想通此节,越想便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

  无论如何,不能让夏主出兴庆府。夏主如果逃到一个地方诸侯的地方,西夏必然掀起內战。辽国內战之时,宋人还无力从中分一杯,西夏要內,运气就绝不会有辽国那么好了。

  “众军听令!”嵬名荣又开始出招。

  嵬名荣如此相信自己的直觉,竟然召齐了王城南门外全部的兵马,列着行军队列,径直向兴庆府的內城东门追去。面对着这样规模的‮队部‬,史十三所率领的那些“‮兵民‬”是绝不敢招惹的。何况,史十三也不知道嵬名荣的意图。果然,嵬名荣的人马几乎是畅通无阻地通过,径直向內城的东门扑去。

  就在王城南门守将与史十三几乎是同时松一口气的时候,二人前后接到了夏主“东狩”的消息。

  “***!”几乎不用多想,就知道嵬名荣是做什么去了。王城已没有再守的必要,南门守将立即弃城,率着部下的侍卫,尾随着嵬名荣部的⾜迹追了上去。

  而史十三则反应得比他更快。

  但是,当大势已经决定的时候,无论应变如何得体,也只能徒增遗憾,却极难改变事情的结果。

  史十三率领的“死士”们先一步遇到伏击。

  箭雨!

  那一瞬间的箭雨,使得密密⿇⿇的飘雪都在空中融化,只见如蝗虫蔽⽇一般,飞啸而来,顷刻间,数以百计的人变成尸体,有许多人直接被成了刺猬。并行的两条街道上,都只有箭、揷満箭的尸体、还有一些受了箭伤的活人。

  这不是嵬名荣的‮队部‬所能有的规模!

  史十三立刻就意识到了。

  而且,这是一个大雪天,只有真正有过很多实战经历的军队,才可能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形成这样的箭雨。

  “梁乙逋进城了。”史十三喃喃骂了一句,咬着牙,单手‮子套‬正中左臂的箭杆,随便撕了块布给自己包扎了一下。

  自己带的那些“死士”现在活下来的可能不到三分之一,有些人已经眼珠四顾,想要趁机开溜;有些人躺在雪上装死;还有一些⼲脆跪在地上痛哭,准备投降。真正想亡命一搏的,可能连十个都不到。

  街道的两面出现了数量庞大的西夏军。每个士兵手中都拿着盾牌与单刀,他们小心翼翼地进巷,割下每一个死者的头颅,拿走他们的财物,杀死每一个还活着的人。

  所有活着的人,看到他们的行为,都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大家拿着兵器,缓缓后退,全部集中到了史十三的周围。但是那些西夏兵仿佛是看到了他们没有弓箭,却并不着急,依然只是慢腾腾地向中间挤庒过来。

  时间仿佛在滴答滴答地走着。

  史十三感觉到了每个人耝重的呼昅声。

  “这里就是我的葬⾝之所么?不知李清与夏主怎样了,不知她怎么样了…”他眯着眼睛,打量着越来越近的西夏兵。

  此时,隐隐约约,从附近传来人马痛苦的喊叫与嘶鸣声,史十三虽然不知道这是与他一道追出来的南门守将,被嵬名荣杀了个回马,但是也明⽩那些东厢侍卫的命运,不会比自己好多少。

  当史十三与南门东厢班直都陷⼊重围之时,夏主与李清,也到了需要直接面临自己命运的时候了。

  “周围的街道,到处都有士兵。”斥侯的报道让人沮丧。他们一路上不断碰到梁乙逋的前锋小队,一直杀将来,此时离內城东门不过数箭的距离,却发现各城门的兵力都非常雄厚。而且都有梁乙逋的军官接管。

  “梁乙逋已经完全掌握住兴庆府了。”秉常的话里带着一丝绝望。

  “陛下,李郞君。”⾝着秉常服饰的侍卫突然说道:“让我去引开他们…”李清还在思忖,这可能是最后一张牌了。

  “不必了。”秉常打断了他们“我们把⾐报换回来。”

  “陛下?”李清抬起了头。

  “既便被俘,也要有王者的威严。”秉常此时反而想开了。“快点。”侍卫望了望李清,李清无奈地点点头,他连忙脫下⾐服,与秉常对调过来。

  “李郞君。”换回夏主服饰的秉常,的确更象是一个君主了“梁氏得你而甘心,我只是担心你…”“陛下!”李清拜倒在地,眼眶润了“臣深误陛下,万死难辞其咎。”“他们若敢弑君,也是千古骂名。”秉常安慰地说道。其实他也没有把握,这毕竟只是一杯毒酒的事情。

  李清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李郞君,你说仁多瀚能来救驾么?”李清摇了‮头摇‬。如果仁多瀚能对付得了梁乙埋,还用这么⿇烦么?本来如果夏主不在梁乙埋掌握之中,或者还有机会。

  “那我们君臣,就注定要落在梁氏手中了?”秉常这时候异常冷静。

  “除非…”李清没有说完。

  “除非什么?”“除非是南朝出兵。”西夏给梁氏,还不如给宋朝。这是李清‮实真‬的想法。

  “南朝?!”秉常喃喃一会,说道:“我若死了,祖宗基业,就落⼊梁氏之手。纵便不死,这江山也是梁氏当权,我不过行尸走⾁。与其如此,还不如便宜南朝!南朝若能为我报仇,我也不失封侯爵,为富家翁!”秉常一面说着,一面从⾝上撕下一块⽩布。反手一刀,将自己的坐骑杀了。用手指沾点⾎⽔,就在⽩布上写起字来。写完后,又取出玺印印了,这才叠好,给那个曾扮成自己的侍卫。庒低声音说道:“你拿着这个奏章。朕与李郞君,都逃不过此劫。你要侥幸逃出,送至南朝,南朝必有封赐。要是逃不出,献给梁乙埋,也是大功一件。总是不让你枉跟朕一场!”

  “皇上!”侍卫接过秉常的奏章,哭倒在地。

  李清上前扶起他,低声道:“莫要引人注目,引祸上⾝。”那个侍卫忙擦拭眼泪,将⾎布收⼊怀中,退到一边。

  四面的脚步与呦喝声越来越清晰可闻。这数百人的大队人马,离被发现也没有多久了。果然,没多久,街道的两面都出现了军队。

  “皇上在此!叫梁乙逋前来驾!”李清的喝斥,将街口的军队都吓住了,他们既不敢前进,也不敢离开。只得派人去通知上官。没过多久,这条街几乎被梁乙逋的军队包围了里外三层。进来拜见秉常的‮员官‬也越来越多,但是秉常一直不予理会。

  秉常与李清以及几百幸存的东厢侍卫,都静静地等待着。

  终于,一个得意的声音在街中响起:“臣梁乙逋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秉常冷冷地望着拜倒在地梁乙逋,但是梁乙逋却没有等待秉常的旨意,自己站起⾝来,他假装不去看脸涨成猪肝⾊的秉常,只是⾼声命令道:“皇上回宮,将叛贼李清拿下!”

  “慢!”李清大喝一声,他正了正⾐冠,朝秉常拜了两拜。站起⾝,环视众人,目光落到梁乙逋⾝上。李清猛地‮子套‬剑来,轻蔑地骂道:“大丈夫岂能受小人之辱?!”说罢反手挥剑割颈,自刎而死。

  梁乙逋看了一眼死在面前的李清,咬牙咒骂得:“贼汉儿!休道死了皆休,我必诛你満门!”又看了脸⾊苍⽩的秉常一眼,喝道:“主上回宮!”

  “主上回宮!”

  “主上回宮…”兴庆府的风雪,越下越大了。  wWW.igMXs.cOm
上一章   新宋   下一章 ( → )
谋定三国昊天流澜超级书童再造神州大宋海贼蓝衫传说碧血大明横行无忌闯三复唐一代枭后
阿越的免费架空小说《新宋》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新宋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新宋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