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是阿越创作的完结架空小说作品
闺蜜小说网
闺蜜小说网 历史小说 武侠小说 网游小说 乡村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小说排行榜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军事小说 推理小说 校园小说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双向暗恋 滛糜之局 曾照云归 宠媳无边 深闺滛情 宫门滛后 滟妇怀舂 精养父女 爱卻之牢 衣我以夜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闺蜜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新宋  作者:阿越 书号:34625  时间:2017/7/20  字数:5743 
上一章   第八集 肆伐西夏 第14章    下一章 ( → )
    便在阿卡尔多发现章惇出现在汴京城南的时候。

  大宋先贤祠。殉道殿。

  一个男子跪在蒲团之上,郑重地将烟雾袅袅的供香揷⼊供台前的香坛中。他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的虔诚,似乎那些死去的先贤,正睁大了眼睛,在神坛上望着他的一举一动。

  一阵微风从殿外吹⼊,轻轻的带开神主牌位上的⻩绸,现出一行描金正楷:“大宋熙宁八年兵器研究院殉难诸贤总神位”

  男子凝视着神主牌位,半晌,方缓缓站起⾝来,轻声叹道:“诸位师友,今⽇可瞑目矣。”

  他说完便转⾝大步走出殉道殿,没有再回头,似乎是不愿意让那些早逝的师友,看见自己眼中噙着的泪⽔。直至离开殉道殿很远,他才回过头来,远远望着殿门上方当今熙宁皇帝御笔亲题的“殉道殿”竖匾,痴痴地发着呆。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熙宁八年七月的夜晚,那悲呛的歌声,依然还在他的耳边环绕。

  “不要太勉強。我不想再看到牺牲。”这句话,也是在那一年,石山长亲口对自己说的吧?那时候殉道殿还没有建成,他们是在正殿说的…

  赵岩想起了自己的承诺。

  “我终于成功了!”这个男子在心里无声的喊道。

  殉道殿外的香坛內,一本刚刚印出来的线装书正在燃烧,火焰被微风吹得上下窜。从烧了一半的封⽪上,还可以看出上书赫然印着:“火药填装暨抛物原理”一行小字。

  汴京內城的大梁门外西北,净慧院。

  大约在熙宁八年八月,当今熙宁皇帝将金⽔门外的英宗潜邸改为佛寺,赐名兴德院,同时并赐给兴德院淤田三千顷。这种事情在当时本来非常寻常,但是仅仅在几个月后,熙宁九年,皇帝采纳了石越奏折的建议——诏令天下所有曾经接受过朝廷赐地的寺院庵堂,按其土地之多少,接纳固定数量的‮儿孤‬抚养至十六岁,并由各地慈幼局监督,在其十六岁之前,不仅噤止这些‮儿孤‬出家,并且寺院还要替这些‮儿孤‬开设《论语》与算术两门功课。否则,就要收回赐给寺庙的全部田产。据说当年皇帝本来想要特旨许大相国寺例外,结果范纯仁说了句“法无例外”于是大相国寺也被归⼊诏令涉及的范围之內——不过传闻皇帝为了安抚大相国寺的情绪,暗中对大相国寺有另外的赏赐。

  熙宁九年的这份诏令影响十分深远,但是在初期实施的时候,就有寺庙违,甚至公然抗旨。例如净慧院便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净慧院本来是南唐后主李煜归宋后的住所,李煜死后,此时便建为寺院。尽管李后主信佛至死不悟,而且这里亦的确曾是李后主的住宅,但是开封府慈幼局认定李煜是宋朝的陇西公、违命侯,所以净慧院在诏令提及的范围之內。然而净慧院的主持仗着自己在公卿之中有一点影响力,却要求‮儿孤‬必须为小沙弥,否则净慧院便没有道理接纳。结果双方在开封府打了一个多月的官司,事情越闹越大,竟然闹到了皇帝御前。赵顼悖然大怒,批了一句“若出家无慈悲心终亦不能证果”于是开封府判净慧院主持刺配千里,所有僧众強制还俗,将净慧院的全部财产没官。

  这件事便是有名的“净慧院案”自此案后,再也没有寺院敢于公开反对抚育‮儿孤‬的诏令。不过慈幼局最终也没有得到净慧院,因为净慧院在熙宁十年,被皇帝赐给了兵部职方司。从此,这里便成了职方司的属司。但名字却依然叫净慧院。

  从城南来的马车,在噤军的护卫下,进城后绕了一个九十度的大圈,最终到了净慧院前。章惇指挥着兵士,赶着马车进了净慧院。

  “这批火炮一共四门。这是与去年二月一⽇试验成功的那门火炮完全不同的火炮。”兵器研究院负责监押的‮员官‬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章惇看了这位‮员官‬一眼,没有理会,只是继续指挥着兵士,将马车开进仓库。

  所有火炮的参数,都是做军事机密而存在的。章惇是负责国內‮全安‬的次官,兵器研究院等重要机构和重要的地方守吏的“‮全安‬”、对外国与蛮夷的监视,以及调查涉及谋反与勾结外国的案件,一直是职方司的三大重点。但饶是如此,章惇如果要知道这些参数,也需要经过繁琐的程度,才能申请到。

  不过他多少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

  熙宁十年二月一⽇试验成功的火炮,实际上是用青铜铸造的前装滑膛要塞炮,程远,威力大,但是却十分昂贵,而且很笨重。不仅仅不易于运输,而且转动不易,准星也差,同时炮管设计亦不太合理,极易发生炸膛。实际上,这是恪于石越对大炮的耝浅认识的限制,以及宋军首重城市防守的传统,导致兵器研究院一开始就走上了弯路。

  但是这一批新型的火炮,却是完全不同的突破——赵岩不愧是天才的兵器设计师,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统计、图纸设计与计算,以及对宋军战争需求的敏感,当然,主要也是节约成本的庒力,赵岩很快摆脫了石越最初设想的误导,开发出了这种被命名为“克虏炮”的新型火炮:克虏炮在设计上管壁较厚,炮管由前至后渐耝,倍径较大,所以程相对提⾼,杀伤力增強却不易炸膛。而且,这种新型火炮,在炮⾝上安有准星与照门,两旁并铸有炮耳,便于瞄准与架设,方便调整击角度,作相当的方便。这种新型火炮,虽然程与威力都比不上要塞炮,但是成本却大大降低,而且便于运输,可以架在车上发

  不过一直让赵岩心怀耿耿的是,青铜铸造的火炮,虽然不易炸膛,但是成本远⾼于铁铸,而且每发一炮之后,所需要的冷却时间也相当长。最让人易产生挫折感的是,火炮本无法标准化生产!因此一门火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匠的技术是否精湛。而铸铁火炮,虽然在工艺上,铸造中小型火炮似乎已经问题不大,但它爱炸膛的⽑病却似乎是生来的固疾,付出过惨重代价的兵器研究院,在这方面似乎有无法摆脫的影,始终不敢提出正式生产的申请。

  “枢府以为五年內造十二门重炮防卫汴京,并在陈桥驿以北建筑装备克虏炮的十四座石寨,契丹对汴京的威胁可以减至最轻——万一有事,汴京完全可以坚持至援军的到来…枢密会议甚至以为,凭现在的军力再加上火炮,汴京城绝非契丹所能撼动。”大宋噤宮后苑的一片草地上,赵顼双手握着“鹰嘴”比划着杆下的小球,一面和石越“闲聊”着军国大事。

  石越颇有点哭笑不得,这种在宋朝被称为“捶丸”的运动,非常类似于后世的⾼尔夫球。捶丸在宋朝的王公贵族中十分流行,特别得到宮女们的钟爱,但是石越对⾼尔夫球却缺少必要的‮趣兴‬——不幸的是,皇帝看起来兴致盎然,完全不容他拒绝。好在石越不用担心自己打得太臭,比面前皇帝更臭的球技,绝对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他‮劲使‬握了一下自己手中的杆子,笑道:“京师乃大宋之本,加強防卫自无不妥。只是臣以为不可之过急。天下安危,在德不在险。昔秦始皇修长城而陈涉起于大泽,隋炀帝征⾼丽而翟让兴于瓦岗,此皆前车之鉴。”

  “卿言甚善。”赵顼的心情看起来非常不错。“呯”地一声,赵顼手中的鹰嘴挥出,彩球优美的飞过空中,可惜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赵顼放下杆子,尴尬地笑了笑,将球杆扔到草地,转⾝向附近的亭子走去。

  石越忍住笑意,忙将球杆给一个內侍,跟了上去。

  “此次一共铸了六门克虏炮,两门运至朱仙镇,四门率先装备噤军,安置在汴京城墙上。朕料这城墙,迟早要改了。”为了掩饰自己球技的失败,赵顼继续起之前话题。內侍们小心在石凳上铺上锦垫,递上茶⽔。

  “臣之愚见,以为炮兵若不练,恐怕误事。”

  “王韶亦是这般说。”赵顼笑道:“诸臣之中,王韶、郭逵,最重火炮。王韶巡视兵研院后,盛赞火炮是不饷之兵,不秣之马。郭逵亦道火炮可恃为天下后世镇国之奇技。”

  “臣亦颇以为然。”

  “朕已下旨,赐封赵岩男爵,赏宅院一座,田三十顷。”赵顼曾经亲自检阅过火炮的威力,亦是十分得意“惟一美中不⾜者,是青铜造炮,耗费太大。”

  “此事不过循序渐进,速则不达。”

  “嗯。卿言甚是。”赵顼点点头,似乎又想起什么,向石越问道:“卿听说过李格非其人么?”

  “李格非?李文叔?历城人?”石越下意识地反问道。

  “卿果然认识。”赵顼笑道“卿以为此人学问如何?”

  “臣并不认识李格非。”石越未及细想,信口便答道。

  赵顼大奇,诧道:“那卿如何又知道他字文叔,是历城人?”

  石越这时才惊觉过来,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李格非——李格非倒也罢了,他的女儿李清照,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不过算其年岁,李清照现在还未出生呢,石越可没办法对皇帝说他听说过李格非女儿李清照的才名。

  “臣是听说过此人,据说文章极好…”“文章极好?”赵顼似乎颇觉惊讶“以卿之材,而许之文章极好,则这个李格非当非一般人物。他文章极好,为何不试进士科,反⼊了⽩⽔潭格物院?”

  “啊?!”这下轮到石越目瞪口呆了,李格非虽然没他女儿出名,可也是赫赫有名的“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现在居然学了格物…

  “卿不知道么?”赵顼道:“李格非熙宁十年以⽩⽔潭格物院第一名毕业,⼊兵器研究院,协助赵岩造火炮,多有发明…”

  石越此时満脑子却只有一个念头:李格非学格物了,那李清照怎么办?

  “郭逵曾递了一份奏章,论及火炮之事。以为火炮此物,士卒非经训练,不晓几何算术,不能善其用。并附上一本著述,书中论火炮诸事甚详,署名便是历城李格非,惟其书言语浅⽩不文。朕召郭逵询问,郭逵只言李格非其人甚聪颖。此番随克虏炮及药弹一道运来城中者,便有用于测量瞄准之工具规、尺、矩度等物,皆是李氏所造。”

  石越对这些却也不太懂,只得附和道:“想见其见识才⼲亦不差。”心里却依然忍不住在担忧哀叹李清照的命运。虽说明明知道历史已经改变,人们的命运也一定会发生‮大巨‬的变化,但是对于李清照将来可能成为女科学家这一点,石越依然觉得难以接受——特别是,以他的寿命,极有可能目睹,石越对李清照的生平知之甚详,知道如何李清照能够出生的话,也就是几年后的事情了。但问题是,李格非的命运改变了,李清照究竟还能不能出生?

  石越突然间觉得烦恼起来。

  “朕已准了郭逵所请之事。”赵顼喝了口茶,浑然没有注意石越在那里心不在焉,又说道:“郭逵本延请李格非去讲武学堂教授炮兵,不料被他所拒。没几⽇,朕便听说此人去了洛。”

  “洛?”石越下意识的问道。

  “嵩学院请他做教授。”赵顼苦笑道:“朕的讲武学堂,竟比不上嵩学院。”

  到底是李清照没能出生更糟,还是李清照变成女科学家更糟?石越的思维此时和皇帝却没有一点集。他竟然发起呆来…

  **

  在石越为李清照未知的命运出神的时候,数千里之外,西夏的君臣们,却都在为自己的命运而紧张的策划着。

  大宋熙宁十一年,是西夏的大安四年。

  几个月以来,兴庆府都一直显得有点死气沉沉。

  熙宁十年的几场战争,其实宋朝与西夏都准备不⾜,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称得上有点冒险的战争,最后却是宋朝取得了胜利。西夏在这一年的战争中,损失了四成的精锐,横山地区控制权的易手眼看也是早晚间事,没有人提得起兴致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明⽩,若非因为老天保佑,结果一定会更糟。

  而最糟糕的是,在西夏国,几乎每一个握有权力的人,都能嗅到某种不祥的味道。

  这是个真正只剩下沙漠了的⽩上国。

  西夏王宮。

  “太后。”嵬名荣的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焦虑。

  梁太后瞥了他一眼,缓缓说道:“天还没有塌下来。”

  “太后,遣使向宋辽同时称臣,是迫不得已之法。但若接受辽主的要求,与辽主夹击杨遵勖,却一定会怒宋朝。我大夏兵力已疲,士气低下,岂堪再战?”

  “结辽抗宋,是唯一选择。宋朝亡我之心,路人皆知。他们若有余力攻我,我们便是不怒他们,他们也会找借口来打。”

  “但毕竟可以拖延时⽇,恢复实力,静待有变。只要能拖过几年,辽主英武,必然平定杨遵勖,他又岂能容宋朝来亡我大夏?至少宋军也须忌惮契丹,不能出全力与我作战。若此时怒宋军,其举国来伐,契丹亦无能为也。请太后三思。”

  “待辽使来后再说罢。”梁太后没有‮趣兴‬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我听说外间有人上表,要相国罢相?”

  嵬名荣迟疑了一下,道:“确有此事。”

  “那他们想让谁代相国为相?”梁太后冷笑道。

  “以仁多澣呼声最⾼。”

  “仁多澣?”梁太后讥讽的笑出声来“他敢来兴庆府么?”

  “是…”

  梁太后的脸⾊突然一变,怒道:“若非仁多澣贻误军机,石越都已成擒!又岂会有败军辱国之事?1

  嵬名荣的嘴动了一下,却终于没敢替仁多澣说话。

  “他若敢来兴庆府,我必取他人头。”梁太后冷冰冰地说道:“辽使来国之事,你亲自去接,莫要声张出去。”

  “是。”嵬名荣虽然不赞同梁太后的意见,但是他也知道,此时此刻,辽国是万万得罪不起的。而辽使,也是绝不能出差错的。

  “再派人去董毡那里,若是他肯答应和亲,我愿意将康乐公主许给他儿子。”

  “是。”嵬名荣欠⾝应道,一种屈辱的感觉从心里头冒了出来。不要说康乐公主是梁太后最疼爱的女儿,单单是女方主动要求和亲,便已经是极大的聇辱——这哪里是和亲?这分明是献女!

  但这一切,都必须忍受。  Www.IgMxS.CoM
上一章   新宋   下一章 ( → )
谋定三国昊天流澜超级书童再造神州大宋海贼蓝衫传说碧血大明横行无忌闯三复唐一代枭后
阿越的免费架空小说《新宋》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新宋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新宋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