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周玉冰文集是安徽周玉冰创作的完结短篇文学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安徽周玉冰文集 作者:安徽周玉冰 | 书号:957 时间:2016/9/24 字数:3966 |
上一章 安徽省会的几番变迁 下一章 ( → ) | |
安徽自1667年正式建省以来,至少8个城市成为省会或者临时省会,这其中的变迁恰恰折![]() “安徽省”的由来 在国中的众多省份中“安徽省”只能算是个年轻的省份。 说起“安徽省”就不能不提及“江南省”“江南省”设于1645年(清顺治二年),省府驻地江宁(即今南京)。其前⾝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所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海上市和安徽省。这应该是当时国全最富裕的省份之一。 富裕到什么程度呢?清初时,每年仅江南一省上缴的赋税额就占了国全所收赋税总额的近三分之一,经济带动文教,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则占了国全的近一半,于是民间便有了“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而状元,多出在苏州府和徽州府。 1667年,安徽省正式建立,省名取自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后来简称“皖”因安庆境內有皖山(天柱山)皖⽔。古皖山清⽔秀。“皖”又作“脘”始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皖彼牵牛”句,其义“美好貌”因此“皖”就是明亮美好的意思。 8月30⽇,这应该是安徽省的“生⽇” 最初“省会”在南京 要追问建立安徽省后的“省会”在哪,只能说是在南京。 所以,建省后的安徽学子参加乡试,都是去南京赴考。 这里面有个背景。考虑到当时的局势,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清廷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分为:“江南右布政使司”(治所苏州)和“江南左布政使司”(治所江宁)。 1667年,取“江宁”和“苏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建“江苏省”;取“安庆”和“徽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建“安徽省”但因当时仍为守土的省官——安徽布政使司仍寄驻江宁城南的故江南布政使司旧址,这时政治影响力大的安庆城只能视为安徽省的临时省会。 最初省会有四城候选 为什么安徽省正式建立了,地域范围也明确了,却不在本省范围內明确一个省会呢? 建立省会当然是一个省乃至一个家国的政治大事。新立的安徽,省会城址有四个候选,各有利弊。如 ![]() ![]() ![]() 所以,清代康熙、雍正二朝,为便总督控驭苏、皖两省财赋和地方政务,安徽布政使司仍寄治江宁,安庆府只作巡抚、按察二司驻地。 时代给了安庆怎样的发展? 省会设在南京,往返办事,毕竟路上要花费不少银子。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的10月6⽇,乾隆正式批准将安徽布政使司迁治安庆府治。安庆正式成为安徽省的省会。 安徽建省后,沿长江一线及江南的徽州地区是经济发展重心,地域商帮——徽商,在国中商界称雄数百年。安徽也一直为国全富硕的省份之一,每年所上缴的赋税额一直可排在国全前十位。 作为省会的安庆,更是得到长⾜的发展。国中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安庆军械所在安庆建立,一时间,容闳、徐寿、华衡芳等一流的科技专家们云集于此,制造出了国中自己的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轮船。这事的意义很大,它标志着安庆,乃至于安徽是整个国中现代化进程的开端。 随后,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机飞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 最突出的是它文艺上的发展。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 ![]() 这个时期的安庆,与武昌、江宁并称为“长江三巅之城” 省会的第一次临时搬迁 1851年1月11⽇,历史上发生了“金田起义”随后,建立起了“太平天国” 1853年2月9⽇,太平军自武汉顺江东下,冲破清军宿松防线,向安庆推进。 这时的安庆已成孤城。安徽巡抚蒋文庆、布政使李本仁和狼山镇总兵王鹏飞的3000兵困守城內。咸丰严谕钦差大臣琦善施救,但琦善反奔向武汉。另一钦差向荣也未救援。 这一月的17⽇,安庆城里一片紧张,江面上也是弥漫着恐怖气氛。午后,太平军渡江进攻安庆。安庆知府傅继勋逃跑。 夜里,太平军大军⼊城,杀死巡抚蒋文庆。 这一年的4月24⽇起,省会迁到庐州府(今合肥)。直到1862年,又将省会迁回安庆。 时局动 ![]() 民国创始,安徽省会仍定于安庆。 这期间,政局变化,有几届府政曾短时间将省会临时设在新兴的 ![]() ![]() 1938年初,⽇本略侵军进犯长江流域,从海上沿江西进。国民府政安徽省府政闻风恐慌,匆忙将省会迁驻六安县(今为市),同年6月12⽇,安庆陷⼊⽇军之手。 六安作为临时省会,时间也仅从1月13⽇至6月27⽇。这一年的6月27⽇,临时省会又迁到立煌县城金家寨(今已没⼊梅山⽔库),一直到抗⽇战争胜利。这期间,也有几番搬迁。1943年1月2⽇,⽇军进犯立煌(金家寨),省府政匆匆忙忙于3⽇迁至叶集,5⽇又迁至霍邱李家圩至,呆到了19⽇。 八月桂花遍地香。作为临时省会的金寨地区,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故事。 抗战胜利了,1945年国民省府政移出金寨,国民 ![]() 解放战争打响了,国民 ![]() 随着形势的发展,3月下旬,安徽省会迁到屯溪(今⻩山市屯溪区),直至4月28⽇解放屯溪。 安徽一度“无省无省会” 据史籍记载。其实早在安徽没有完全解放的时候,共中就开始着手重建工作。 在1949年2月16⽇.共中 央中华东局即发出通知,准备在合肥成立共中安徽省委、安徽省民人 府政,决定以宋任穷为省委记书兼长省,张劲夫为副长省,谭启龙为副记书;曾希圣为区军司令员;以孙仲德、桂林栖、宋⽇昌、⻩岩、彭涛为省委委员。但同年4月3⽇,华东局又向共中 央中回复:“由于要集中主要⼲部负责城市工作,由于主要⼲部仅够配备,因此决定,暂不成立安徽省委,而分开成立皖北区 ![]() ![]() 解放后,全省作为一个整体行政域出现了短暂的中断,由一省变成两个行署,即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皖北行署成立于1949年4月15⽇,一级行政驻地在合肥:皖南行署成立于1949年5月13⽇.一级行政驻地先在屯溪,同年迁往芜湖.二者均直属华东局。 1951年12月20⽇, ![]() “合肥不错,为皖之中” 建国之时,作为人口不⾜5万的小县城。同时,在以⽔运为主要 ![]() ![]() ![]() 为什么主张迁到芜湖而不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安庆?有人认为是因为有了陈独秀,安庆就是一个相对敏感的城市。对此,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博士认为,是因为拆除不久的皖南行署驻地芜湖,安庆就不予考虑。 1958年,⽑泽东利用视察安徽和为新建立的“安徽大学”题校名的机会,以书信的形式向当时的安徽省委记书曾希圣明确了他的态度:合肥不错,为皖之中。伟人一锤定音,合肥作为安徽省会至今。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阅读了《清史稿》、《江淮文史》等书籍,并采访了翁飞博士,经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甘正权审阅,特此鸣谢。)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安徽周玉冰文集 下一章 ( → ) |
anning爱梦想飞文集艾临文集爱情的欣赏者阿雪阿雪文集啊朵文集傲雪寒梅.文阿雀文集安小芈文集爱*呵护*珍 |
安徽周玉冰的免费短篇文学《安徽周玉冰文集》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安徽周玉冰文集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安徽周玉冰文集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