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周玉冰文集是安徽周玉冰创作的完结短篇文学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安徽周玉冰文集 作者:安徽周玉冰 | 书号:957 时间:2016/9/24 字数:3012 |
上一章 探寻合肥回龙桥 下一章 ( → ) | |
清波不再,桥影何处寻? 今天的合肥,回龙桥只是一个历史留存的名字。行走在回龙桥路,只见车来车往。历史上,什么样的河⽔,什么样的桥呢? 回龙路,隐蔵怎样的故事? 第一次经过合肥回龙路,我觉得很亲切,也确信这里面一定有故事和传说。 我在老家望江县城读⾼中的时候,行走的也叫回龙路,坑坑洼洼的,两边是农田。有一年开学,因为洪⽔未退,还是圈起 ![]() 灵气说来源于回龙宮的来历。安庆地区历来读书风气很盛,但望江科举比不上邻近的太湖、怀宁、桐城等地。明代时,有个县令唐守礼,擅长看风⽔,他见城东的山头龙盘虎踞,但有一支山脉头朝东,像要伸过江去,便大喝:“十咀围望江,一咀护东流(今东至县),打你三百板,回头不回头。”命令差役狠打山脉,打得山咀流⾎,随后在山脉下建庙宇,取名回龙宮。据说,望江在清代真有段科举鼎盛时期。解放初,回龙宮改成望江简易师范,再后来改建成本地著名的望江二中。 传说是很耐人寻味的,因为它将历史、地貌、建筑融合了起来。虚与实之间,隐蔵着人们的某种愿望与信仰。 那么,合肥回龙路回的是什么样的“龙”又蕴含怎样的故事和传说呢? 九曲河上回龙桥 今年84岁的牛耘是个“合肥通”他描述了他记忆中的回龙桥是个石桥,位置大致在今天九州大厦旁的九曲河上。“桥不长,几步就跨过去了。” 牛老如数家珍般为我描述了九曲河和九曲河上的桥。合肥老城西南角有一座德胜门,德胜门內金寨路上九州大厦和盛安广场间连接东西的路,解放前叫回龙桥巷,东边略长(现为红星路),西边略短(现为回龙桥路)。当时很荒凉,不像现在是繁华地带。他的记忆里,这条路基本上是九曲河的走向,由河道填平而成,河上有许多石桥,回龙桥是其中一座。 今天,我们无法去感受九曲河清波倒影小桥的倩影了。许多桥也只能存留在史料里。《庐州府志》有回龙桥的记载—— 时间要回溯到三国时期。还是那两位英雄——曹 ![]() ![]() ![]() ![]() ![]() ![]() ![]() 毕竟是1700多年前的事了,一座桥,跨越了这么久的岁月时空? 不过,那个时期,合肥的确留下了许多三国印记。今天的合肥地区,三国古场战、三国遗址遍布城乡。逍遥津、飞骑桥、教驽台、回龙桥、斛兵塘成为烽烟往事的历史见证。 但这个故事如果是真的,前提是合肥要有很大的⽔域“芦苇深深,⽔草密密”可见 ![]() 另一种美丽的传说 今天的回龙桥路也就是连接永红路与金寨路这么一小段,行走其间,是穿梭的车流,很难想象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曹 ![]() ![]() ![]() 合肥学院祖琴教授就在“回龙桥”这个地方出生、成长。因为⽗亲是合肥师范的老师,从小就喜 ![]() 康熙爷有一位贵妃,原是合肥人龚大司马的⼲女儿。有一年,贵妃想回合肥省亲,为了让皇帝可不经城门,而直接跨淝河而⼊城內,于是地方官吏便决定在城西建一桥,还要建皇帝行宮。当康熙听说合肥有“斩龙岗”、“梅龙坝”因冲犯圣讳便取消行程。老百姓闻此讯奔走相告,可以免除大兴土木之苦,他们把已备好的砖石在城內九曲河上建起一座单孔石桥,取名“回龙桥” 这个传说离我们今天相对说近多了,它实真可信吗?龚大司马又是谁? 司马一职在殷商时期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掌管军政和军赋。隋唐以后是兵部尚书的别称。康熙时期,合肥还真出了个龚大司马,它就是龚鼎孳,诗写得相当好,可因为是明代归顺大臣,历史上对他的气节颇有异议。康熙时他做过兵部尚书,有没有⼲女儿是贵妇,这就很难说了。 “传说寄予了老百姓望渴轻徭薄赋的定安生活的希望。”祖琴教授表示,其是否实真有待考证,史料没有记载。 牛耘认为这个实真 ![]() 可我还是很疑惑。在主撰合肥市委宣传部项目《文化合肥》专题片和参写同名著作的时候,我特意研究了合肥的文化史。在南宋时期,合肥文化的一个引人注目现象是地方志著作的大量涌现。较为著名的有唐琦和郑兴裔的《合肥志》4卷、练文的《庐州志》10卷、刘浩然的《合肥卷》10卷、王知新的《合肥卷》10卷。为什么这些离三国时期的著述里没有回龙桥的记载? 合肥城外⽔泱泱 曹 ![]() 中科大的宁业⾼教授对合巢地区的发展很有研究。我向他咨询三国时期的合肥城市面貌。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庐江太守李彬攻打扬州刺史严象,梅乾、雷绪等各聚数万人在江淮间起兵。为了控制江淮通道,曹 ![]() 公元233年,魏将満宠上疏魏明帝:“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县。”敌军攻易,建议:“移城內之兵于城外”获得魏明帝许可后,在原城西30里 ![]() “刘馥所造的成,范围相当于今天包河以北,淮河路一带,范围不大。老城外基本上是⽔域。”据宁业⾼考证,今天的包河区在那个时候都是⽔域,属于巢湖⽔面的一部分,沧海变迁才有今天的地域风貌。 看来,曹 ![]() ![]() 有一点可以肯定,最初的回龙桥肯定比牛耘记忆中的长,因为,河面缩小了。至于它是什么桥,我想是木桥吧,因为,记载最早的石拱桥是建于公元282牛的旅人桥,如果能论证最初的回龙桥是石桥,它就能改写历史了。 清波不再,桥影无踪。但“回龙桥”的名字,记载了历史上合肥的波光丽影 此刻,流过我敲打文字的指间, ![]() |
上一章 安徽周玉冰文集 下一章 ( → ) |
anning爱梦想飞文集艾临文集爱情的欣赏者阿雪阿雪文集啊朵文集傲雪寒梅.文阿雀文集安小芈文集爱*呵护*珍 |
安徽周玉冰的免费短篇文学《安徽周玉冰文集》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安徽周玉冰文集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安徽周玉冰文集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