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是呱呱叫创作的完结军事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 | 书号:17657 时间:2017/5/25 字数:11333 |
上一章 第五十八章 教廷的如意算盘 下一章 ( → ) | |
第五十八节教廷的如意算盘 作者:呱呱叫 响亮的军号声响了起来,打破了元帅府周围的宁静,驻扎在东帅府的镇虏军开始了例行的军事早 ![]() 伴随着士兵们整齐的号子声,南京城从睡意朦胧中彻底的清醒过来,街道上渐渐的出现了更多的行人,街道两边的店铺也纷纷打开了自己的店门,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意。 当镇虏军的士兵们正在绕着皇城进行长跑训练的时候,大明楚国公林清华却还躺在 ![]() 林清华有些苦恼的坐了起来,他用力摇了摇脑袋,想让自己清醒过来。 他下了 ![]() 这些奏章与公文比较重要,莫不计无法独自拿主意,所以才留给了林清华,但是林清华昨晚从侯方域的家宴上回来后,就已经醉的不成样子了,所以这些公文与奏章仍未得到处理。 林清华抬头看了看桌子上的一只闹钟,见离上朝还有一个半小时,于是便強打精神,拉过太师椅,安安稳稳的坐了下去,伸手摸过一 ![]() 第一份公文就让林清华有些吃惊,因为那是一封密奏,确切的说,是刘子壮、姜宸英与周容三人的密奏,那奏章中说,三人巡查到江西时,就碰上百姓喊冤,却原来是那当地的员官贪赃枉法,与奷商、土豪相互勾结,谋夺百姓田产,并将那些百姓诬以通匪的罪名,将其打⼊死牢,准备杀人灭口。 让林清华吃惊的是,这并非是某一个员官在枉法,而是上下十几名员官勾结在一起,共同犯罪,他们的胆子之大,简直让林清华有些难以置信。 虽然林清华曾试图尽力改变官场颓风,澄清吏治,并且也大开杀戒,杀了不少贪官,但是,他也渐渐的感觉到,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保障的话,那么所有的员官都可能成为新的贪官,并且由于权利的大巨 ![]() 其实林清华一直在努力建立监督制度,只不过也许是因为他的那一套太过超时代的缘故,所以实行起来有些走样,就比如说员官家产的申报制度,他曾规定,所有的员官都必须每年填一份申报表格,向他申报自己的财产情况。林清华也考虑到了当时的具体情况,所以这种申报也特意进行了改⾰,员官所申报的项目也只有房屋数量、土地数量、店铺数量这容易清查的三项而已,但即使是这样,员官们仍挖空心思想了许多敷衍他的办法,甚至想尽办法拉那些前来清查的员官下⽔,所以,这种制度如同虚设,至少目前看来如此。 正由于这些复杂的情况,再加上莫不计受贿事件的刺 ![]() ![]() 其实他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尝试着将行权政与司法权分离。他希望能够逐渐摸索出一种方法,使得立独的法律系统能够从各级员官的治下脫离出来,一则可以有效的监督员官,二则可以稳定社会秩序,并最大可能的避免冤案的发生。 想到这里,林清华拿起钢笔,飞快的写下了自己的处理意见,他命刘子壮等三人立即动手,将那些枉法的员官和与之勾结的奷商、土豪拿下,并立刻进行审理,同时,他还向所有治下的员官写了敕令,再次重申自己惩治贪官的决心与意志,警告他们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妄图以⾝试法。 鉴于此次事件,林清华同时还下了另一道敕令,那就是将各地死刑判决权全部收回,而且也将重刑的判决权收回,在专门的法院建立之前,地方员官只能审判刑期最⾼不超过十五年的轻微案件,而那些重大案件则暂时先 ![]() 第二封奏章也是封密奏,是远在广东的刘赫写来的,他禀报说,郑森派去的将领全部接管了沐天波留下的十余艘荷兰造战舰,而且占领了一座珠江口的堡垒,使得原先约定好的由镇虏军与郑森队部平分战利品的计划泡汤,他询问林清华,是否用武力将这些东西夺回来。 林清华放下公文,望着窗外的蓝天⽩云,他感到自己现在确实是太累了,不仅要想办法筹集到⾜够的金钱来维持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转,而且还要筹集金钱、粮食赈济各地的饥民,更让他感到恼火的是,对于他来说,现在的郑森越来越象是一个绊脚石了,不仅与自己的政策南辕北辙,而且还经常在底下搞小动作,有他在朝廷中,自己的一些政策就不可能得到全面实施,行事总是感觉到掣肘。 林清华拿起钢笔,写下了自己的回复,他告戒刘赫,一定要克制,不可轻易开启战端,必须先弄清楚郑森的意图,然后才能进行谋划。 林清华这样考虑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因为那个一直蔵在 ![]() 时间过的很快,马上就到上朝的时间了,所以,林清华已经来不及给秦侃那件要求追加⽔泥与石料,用来建设已经接近竣工的江 ![]() 朝议是枯燥乏味的,除了那些员官们不痛不庠的陈奏之外,只有侯方域的一个奏章引起了林清华的注意。侯方域说,在上次挨打之后,张慎言等人就变得聪明了些,他们不再这么硬来了,而是变换了手法,决定用舆论 ![]() ![]() 这个消息让郑森很不安,他马上就提议取缔这个“东林新苑”但是这个提议却被林清华否定了,因为他认为,那些人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威胁,由于自己和郑森此次主持的科举已经向所有的读书人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朝廷的取士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的那种讲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因此,如今的读书人已经开始学习新的东西了,八股制度已经渐渐的走到了尽头,张慎言这些人所讲的无非就是老一套,在多数人看来,这种东西不仅无用,而且危险,万一 ![]() 想到这里,林清华已经暗自下定决心,准备过几天就秘密资助侯方域他们也建一个书院,就建在那“东林新苑”附近,让他们去打嘴仗。 对于林清华否定自己提议的行为,郑森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林清华已经否定了他太多的类似提议,郑森一直搞不明⽩,为什么林清华会这样宽容那些反对他的儒生,为什么不把他们的嘴封上?他当然想自己私下去解决那些讨厌的儒生,但是他不得不有所顾忌,因为上次他收买青⽪无赖殴打张慎言等人的真相已经被百姓们知道了,而百姓们知道这件事情的途径就是侯方域新办的那种奇怪的刊物。 据说这种刊物是在林清华的指导下办出来的,每三天就出一份,名字叫《宁报》,上面各种消息都有,当然也包括一些密闻逸事,小道消息,而自己收买青⽪的那件事情就是这么被捅出去的,虽然那上面用的是模棱两可的语气,但是市井之中马上就流传起了自己的谣言,更让他气愤的是,那《宁报》居然还将他的福建行商驳的体无完肤,使得整个南京城中的大商人都在讨伐他的行商,合起伙来排挤他们,这不仅让他蒙受了大巨损失,而且也同时让他的声誉再次受损,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他不得不假惺惺的将那几个行商拿问,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无疑使他在与林清华的明争暗斗中处于下风。 虽然郑森很想取缔《宁报》,但是,由于侯方域有林清华撑 ![]() 但是,由于《宁报》并非孤军奋战,林清华本人办的《号角》也不停的在后面煽风点火,而他的那《三山报》新办不久,影响力太小,因此,在这种竞争中,他仍然是处于下风,这让他既尴尬又恼火。为了警告一下林清华,郑森马上将自己驻扎在西帅府一带的军队增加了一倍,妄图以此吓唬林清华,但却不料,林清华比他还狠,一见郑森军队数量增多,林清华马上将驻扎在东帅府的镇虏军增加了三倍,并将更多的快炮、迫击炮摆在了府邸周围,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姿态,反而将郑森吓了一跳。知道自己在陆地上不是镇虏军的对手,于是郑森马上将多余的军队撤走,而且连自己的西帅府也不敢住了,连夜搬出了南京城,重新住回到自己的战舰上。 这些⽇子,南京城里的百姓可算是开了眼,先是那种叫做“报纸”的新玩意儿出现,让他们着实惊讶了几天,看着报纸上靖海公与楚国公的那些所谓“密闻”所有的人都觉得开心不已,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就多了许多。接着,百姓们便见到靖海公与楚国公的军队在城里闹腾,虽然他们没有打起来,不过还是让人有些不安,幸好他们很快就结束了这种对峙,否则的话,南京城里的百姓们又必须做好逃难的准备了。 林清华当然也有些害怕,不过,在他看来,郑森比他还要害怕,毕竟自己的镇虏军实力绝对超过郑森的陆军,若非自己顾忌着江南经济的话,恐怕早就与他开打了,不过,也许正式由于这种“捆绑”战术,郑森倒也不敢太过嚣张,林清华不打,他自然也就没有那个胆量开打。 也正是由于两人都有所顾忌,因此,直到现在,南京城仍是一片平静,除了气氛稍微有些紧张之外,其它的与往⽇无异。 既然林清华否定了郑森的提议,那么郑森当然也就投桃报李,他也马上否定了林清华关于准备出兵北伐的提议,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让林清华好不恼火。 在这种两位首辅大人谁也不服气的情况下,今天的朝议又结束了。众大臣不敢做丝毫的停留,他们在向天子跪拜之后,便转⾝飞也似的逃出了层层布防的皇宮,连头也不敢回一下。 与往⽇没有什么不同,林清华与郑森均是一脸冰冷的跨出了大殿殿门,两人在卫兵的护卫下各自离去,连招呼也不再打了。 林清华气哼哼的回到府中,刚进大门,看门的卫兵禀报,说有两名客人拜访,林清华不敢怠慢,连官服都来不及换,就急匆匆的前往正厅见客。 来的这两个客人都是林清华的 ![]() 两人见林清华进屋,立刻起⾝行礼。 林清华笑着向两人稽首道:“在我这里就不必这么多礼了!快请坐。” 待两人坐下,林清华亲自为他们面前的茶杯续満茶,随后笑问冒襄道:“怎么?辟疆兄这几年在哪里逍遥?我曾派人去寻你,但却得知你已出外云游去了。昨⽇我与侯方域他们喝酒谈天,还谈起你,都说不知你疯到哪里去了,却不料你今⽇就来了。” 冒襄也笑道:“云游说不上,只是四处走走看看,反正我又没心思管闲事,不如到处走走,长长见识。说起来,我之所以要到外面游 ![]() “因为我?”林清华很好奇的问道“我什么时候命你云游四方去了?” 冒襄解释道:“还不是因为公爷的那《号角》吗?冒某越看越上瘾,后来就沉 ![]() “原来如此!”林清华恍然大悟“这么说来,辟疆兄一定找到很多希奇东西喽?” 冒襄歉然道:“惭愧,惭愧!冒某出外整整两年,竟然连一件希奇古怪的东西都没有找到,所以才回来了,真是奇怪,那些书上所写的东西怎么就是找不到呢?” 林清华笑道:“那些东西大多都是海外才有的,也只有跑到海外去,才能找到。” 冒襄得意的笑了笑,随即说道:“所以啊,冒某今⽇方才与这位安先生一同前来拜访公爷,一为与公爷叙旧,二则是来向公爷辞行的。” “辞行?你们要到哪里去?另外,辟疆兄是什么时候与安文思神甫认识的?”林清华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冒襄看了看安文思,随后又扭回头来,对林清华说道:“冒某曾在那《号角》上看到过,在那四川有一种叫做‘大熊猫’的动物,于是便一路向西,一直寻到了川中,在那里,冒某未见着大熊猫,但却认识了这位安先生,冒某很是惊讶于安先生的言谈,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居然是很下了一番工夫来研读儒家经典的。” 听到冒襄赞扬自己,安文思不好意思的摇了头摇,说道:“哪里,哪里!我这也是为了更好的研究一下贵国士大夫的心态,也好劝他们⼊教,要知道,这些人都是当地的世家大族,只要他们有一家⼊教,那么就会带动一大批人⼊教,所以我才那么仔细的研究一下儒家的经典。” 林清华在心里暗自赞叹着,说道:“难得你这么认真,我可真是佩服的很了,我可没有你那么強的耐 ![]() 冒襄笑道:“公爷忙于俗务,自然是没有时间读的。与公爷现在的感慨一样,当冒某知道安先生如此用功后,于是心生佩服之情,在他的再三挽留下,冒某就留在了成都,一边寻找那种大熊猫,一边与安先生共同探讨《论语》,指点一些谬误,不知不觉便到了今年舂末。”他望着安文思,说道:“安先生,那以后的事情你比我 ![]() 安文思的汉语更加纯 ![]() ![]() ![]() 见安文思已经说完,冒襄便接着说道:“当时安先生打算回他们家国去,而我则灵机一动,便与他相约,一同乘船去那个罗马城,到海外去见识见识,看看《号角》上记载的那些希奇古怪的玩意儿,顺便去看看安先生的老家。” “什么?你要去意大利?去罗马?”听到冒襄的话,林清华显然吃了一惊,他无法相信耳朵里听到的东西“要知道,意大利在地球的另一侧,坐船的话,没有半年是到不了的,况且海上风暴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船毁人亡,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冒襄笑道:“怎么你跟安先生一样,都劝我不要去?哈哈!说句实话,冒某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走过那么远的路呢!《号角》上经常说起,我等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大圆球,冒某倒真想证实一下,这句话到底是真是假。” “真的,绝对是真的,你就不要去证实了吧。”林清华忙说道。 冒襄微微一笑,说道:“楚国公就别再劝了,冒某心意已决,已经不可能再回头了。虽然冒某不愿意做官,但是冒某总不能真的在家中的花园⽔榭中了此一生啊!能在有生之年到外面看看,真是一件让我⾼兴的事情,若是能够顺利成行的话,冒某死而无憾!” “那你老婆怎么办?”虽然林清华很想问这句话,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他只是头摇道:“还望辟疆兄三思。” 冒襄深呼一口气,随后说道:“冒某已经决定了,后天就走,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活着回来,因此便特意前来与楚国公告别,等会儿冒某还要去和朝宗老弟告别,大家虽然君子之 ![]() “后天就走?这么着急?”林清华问道“从哪里登船?” 冒襄说道:“安先生已经安排好了,就在南京城外的东码头上,有一艘洋船,后天就出发。这两天我就住在城东‘齐家客栈’里,若是公爷有事召我,便派人去那里找我。” 林清华望向安文思,问道:“是哪国商船?” 安文思答道:“是一艘西班牙双桅船,是到这里购买丝绸与茶叶的,船长已经答应我了,只要我能每天为他和他的船员们祈祷,他就带我们回西班牙,然后我再由西班牙搭船回意大利。我们必须尽快回去,因为教皇的敕令上说,不久之后就要任命一位国中教区大主教,而一旦这个主教被任命,那么这件事情就不可挽回了。”他从⾝上穿着的儒服那宽大的袖子中取出一张很长的纸, ![]() 三人又 ![]() 林清华关上门窗,随后问道:“怎么样?有什么新消息?” 洪熙官没有多余的话,他马上拿出几张纸,递给了林清华,说道:“元帅要我们查的事情已经查清楚了,那郑森果然跟洋夷有密谋,看起来他们的胃口还不小呢!” 林清华接过那几张纸,仔细的看了起来。 上面的报情相当的让人震撼,因为这里全部都是郑森与罗马教廷的秘密协议和行动计划,看完了这些报情,长久以来郑森那奇怪的举动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荷兰远征舰队在国中的失败在欧洲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首先,觊觎荷兰远东利益已久的英国早就蠢蠢 ![]() ![]() 与西班牙保持着同样嫉妒心的是罗马教廷,他们无法容忍的是,一个新兴的新教家国居然会这么的嚣张,虽然荷兰境內仍然存在着一些天主教势力,但是很显然,新教已经逐渐取代了天主教的影响,并且随着荷兰的海上胜利,将这种影响继续扩大下去,当那些新教的牧师打着胜利的旗号到别处传教时,那些天主教信徒显然被成功的 ![]() 当然了,在这种态势下,教廷反而看到了一种新的希望,他们将目光从那纷 ![]() ![]() 不过,当罗马教廷得知,在国中的东南海域,有一名实力強大的海上力量,而这股力量的首领的⽗亲早年曾经是忠实的天主教信徒之后,他们欣喜若狂,在经过一番仔细的商议之后,教皇终于同意,派人去与那股海上势力接触,试图与他们建立直接的联系。 毫无疑问,这股海上势力就是郑森了。由于福建当地一些传教士的努力,双方顺利的接触了,开始时,郑森显然不太信任教廷,但是,当教廷开出了 ![]() 教廷开出的条件非常的 ![]() ![]() 也正是由于西班牙人的报情与海图,以及西班牙主力舰队的协助,郑森才得以向南洋顺利进军,逐步夺取荷兰人的领地,而西班牙人也从中得到了好处,他们顺利的占领了马六甲,卡住了东西方 ![]() 不过,很明显的,教廷所没有预料到的一个情况是,由于林清华实力的异常膨 ![]() ![]() ![]() 当然了,教廷也是有第二套方案的,那就是,当郑森无法在国中取得胜利时,那么将支持西班牙与郑森共同瓜分南洋、印度,将这里变成天主教的亚洲花园。 读完了这些报情,林清华才恍然大悟,他终于明⽩了郑森以前的那些奇怪行为,明⽩了他为什么会暂时放弃攻击⽇本的行动,而转向南洋方向,而且他也明⽩了,为什么自己十分想与外国商人建立直接联系,但却总是不成功,这一切的原因都在这里。 林清华在心中感叹着,他再次低下头去,又一次看了看那些写着报情的纸。很显然,这些纸上的字的字迹清秀,似乎应该是女子的笔迹。 林清华抬起头来,问洪熙官:“这是谁写的,好象不是你的字迹?” 洪熙官有些犹豫,但还是很快说了出来,他低声说道:“这些报情都是我们青衫社从福建得到的,确切的说,是我们从那名叫‘艾儒略’的神甫家中的信件上得到的,是…是婷儿姑娘弄到的。” “什么?婷儿弄到的?”林清华大感震惊,追问道:“你们怎么把婷儿也拉进来了?难道她也成了你们青衫社的人了吗?” 洪熙官摇了头摇,说道:“婷儿姑娘并不是我们青衫社的人,她只是帮忙而已。” “帮忙?什么意思?”林清华有些纳闷。 洪熙官解释道:“那艾儒略神甫与罗马教廷的信件都是用洋字写的,我们青衫社的人没有一个认得。婷儿姑娘跟着那艾儒略神甫学了好几年洋字,自然是认得的,于是我们便找到了她,请她帮忙。婷儿姑娘得知是元帅需要那些东西,二话不说就帮着我们弄来了,她不敢将信直接带出,均是手抄一份,再 ![]() 林清华心中有些焦急,忙说道:“你们怎么能让婷儿做这些事呢?太危险了!万一被人发现,那还得了?” 洪熙官低声说道:“请元帅放心,属下特意留了几名得力的手下,命他们潜伏在艾儒略家附近,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把婷儿姑娘带到元帅这里来,那些人相当机灵,何况此事极为机密,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林清华低着头想了想,随后便将手中拿着的那些信件抄本放在书桌上,然后问道:“那个內奷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洪熙官说道:“已经有些眉目了,也许真的象莫先生猜测的那样,那个內奷就在几位夫人当中。” “真的?你们有什么证据?”林清华不敢相信洪熙官的话。 洪熙官小声说道:“我们已经差不多查出来了,知道她的那名侍女经常到城东的一家布匹店去,而那里就是郑森手下开的,只不过属下也不敢相信,所以在真正的⽔落石出之前,还不能告诉元帅,免得万一弄错了,元帅会错怪那位夫人。” 林清华沉昑半晌,方问道:“那,你们什么时候能弄明⽩?” 洪熙官在心中盘算片刻,随即说道:“最多三天就能查明。” 林清华转⾝走到书桌边,背着手站了半天,才坐在椅子上,拿过纸笔写了起来。 洪熙官不便询问,便一直站在原地不动,直到林清华重新站起⾝,将一封信 ![]() 林清华将信 ![]() ![]() ![]() 待洪熙官将信贴⾝放好,林清华接着说道:“关于內奷的事情你们要加紧查办,现在你不告诉我也好,免得我心中有疙瘩。” 他转过⾝,望着那紧闭着的窗户,小声说道:“希望你们真的弄错了。” wWW.iGmXs.cOm |
上一章 中华异史 下一章 ( → ) |
天下风雷抗日梦之特战1911新中第五部队亮剑终极士兵星空之翼抗战之铁血征闪电小兵铁器时代 |
呱呱叫的免费军事小说《中华异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中华异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中华异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