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是赵尔巽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史稿 作者:赵尔巽 | 书号:12626 时间:2017/4/17 字数:3937 |
上一章 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三 下一章 ( → ) | |
沈桂芬李鸿藻翁同龢孙毓汶 沈桂芬,字经笙,顺天宛平人,本籍江苏吴江。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二年,大考一等,擢庶子。累迁內阁学士。先后典浙江、广东乡试,督陕甘学政,充会试副总裁。八年,丁⽗忧。服阕,补原官。晋礼部左侍郞。同治二年,出署山西巡抚,明年,实授。连上移屯、练兵诸疏,并称旨。桂芬以山西民食不敷,自洋药弛噤,栽种罂粟,粮价踊增。于是刊发条约,饬属严噤。疏陈现办情形,上韪之,颁行各省,著为令。旋丁⺟忧。六年,起礼部右侍郞,充经筵讲官,命为军机大臣。历户部、吏部,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迁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光绪元年,以本官协办大学士。京畿旱,编修何金寿援汉代天灾策免三公为言,请责斥枢臣,谕 ![]() 桂芬遇事持重,自文祥逝后,以谙究外情称。⽇本之灭琉球也,廷论多主战,桂芬独言劳师海上,易损国威,力持不可。及与俄人议还伊犁,崇厚擅订约,朝议纷然;桂芬委曲斡旋,易使往议,改约始定,而言者犹 ![]() 桂芬躬行谨饬,为军机大臣十馀年,自奉若寒素,所处极湫隘,而未尝以清节自矜,人以为难云。 李鸿藻,字兰孙,直隶⾼ ![]() 七年,捻扰畿疆,鸿藻方里居,以各路统兵大员事权不一,疏请特派亲王为大将军,坐镇京师,以固北路;左宗棠、李鸿章为参赞大臣,分扎保定、河间东西两路,各率所部兵勇相机剿办;陈国瑞为帮办军务,专统一军为游击之师;直隶总督官文专顾省城,筹备诸军饷需,以资接济;丁宝桢驻扎直、东 ![]() ![]() ![]() 十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时有修葺圆明园之旨,朝臣同起力争。鸿藻亦言:“粤、捻初平,回氛方炽,宜培养元气,以固 ![]() 光绪二年,命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寻丁本生⺟忧,服阕,起故官,以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时崇厚与俄擅定伊犁约,鸿藻坚持不可,争于廷。卒治崇厚罪,议改约。及法越启衅,言路愈奋发,劾罢枢臣。鸿藻谪迁內阁学士。后复累迁礼部尚书。 十三年,河决郑州,上命鸿藻驰往督办。先是河道总督李鹤年、河南巡抚倪文蔚议于西坝兴工,鸿藻至,仍之。又续兴东坝工。叠遇奇险,皆力为固守。会伏秋汛至,西坝失事,请暂停工。上以鸿藻督率无方,⾰职留任;并夺李鹤年河道总督,命鸿藻暂行署理。寻回京,复以礼部具奏典礼漏缮签改⽇期,再议⾰职,上特宽免。大婚礼成,复原官。 二十年,⽇韩事棘,命鸿藻商办军务,再授军机大臣。与翁同龢皆主战,并争和约,卒不能阻。旋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历蒙颁赏书画及诸上方珍物。充乡试、会试、殿试等阅卷大臣。二十三年,以病乞假,疾笃,赏给药饵,命御医往视。卒,年七十有八。遗疏⼊,上震悼,予谥文正,赠太子太傅。子焜瀛、煜瀛,均赏给郞中。 鸿藻 ![]() ![]() 翁同龢,字叔平,江苏常 ![]() 光绪元年,署刑部右侍郞。明年四月,上典学毓庆宮,命授读,再辞,不允。旋迁户部,充经筵讲官,晋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刑部尚书,调工部。六年,廷臣争俄约久不决,懿旨派惇亲王、醇亲王及同龢与潘祖廕每⽇在南书房看摺件电报,拟片进呈取进止,至俄约改定始止。八年,命充军机大臣。十年,法越事起,同龢主一面进兵,一面与议,庶有所备。又言刘永福不⾜恃,非增重兵出关不可。旋与军机王大臣同罢,仍直毓庆宮。前后充会试总裁、顺天乡试考官,两蒙赐“寿”加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紫缰。尝请假修墓,传旨海上风险,命驰驿回京,恩眷甚笃。 二十年,再授军机大臣。懿旨命撤讲,上请如故。同龢善伺上意,得遇事进言。上亲政久,英慡非复常度,剖决精当。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时⽇韩起衅,同龢与李鸿藻主战,孙毓汶、徐用仪主和。会海陆军皆败,懿旨命赴天津传谕李鸿章诘责之,同龢并言太后意决不即和。归荐唐仁廉忠⾚可用,请设巡防处筹办团防。于是命恭亲王督办军务,同龢、鸿藻等会商理办。上尝问诸臣:“时事至此,和战皆无可恃!”言及宗社,声泪并发。及和议起,同龢与鸿藻力争改约稿,并陈:“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上曰:“湾台去,则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毓汶以前敌屡败对,上责以赏罚不严,故至于此。诸臣皆引咎。上以和约事徘徊不能决,天颜憔悴。同龢以俄、英、德三国谋阻割地,请展期换约,以待转圜。与毓汶等执争,终不可挽,和约遂定。明年,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二十三年,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二十四年,上初召用主事康有为,议行新政。四月,硃谕:“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谘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毓庆宮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八月,政变作,太后复训政。十月,又奉硃谕:“翁同龢授读以来,辅导无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东之役,信口侈陈,任意怂恿。理办诸务,种种乖谬,以致不可收拾。今舂力陈变法,滥保非人,罪无可逭。事后追维,深堪痛恨!前令其开缺回籍,实不⾜以蔽辜,翁同龢著⾰职,永不叙用, ![]() 同龢久侍讲帏,参机务,遇事专断。与左右时有争执,群责怙权。晚遭谗沮,几获不测,遂斥逐以终。著有瓶庐诗稿八卷、文稿二十卷。其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云。 孙毓汶,字莱山,山东济宁州人,尚书瑞珍子。咸丰六年,以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八年,丁⽗忧。十年,以在籍办团抗捐被劾,⾰职遣戍。恭亲王以毓汶世受国恩,首抗捐饷,深恶之。同治元年,以输饷复原官。五年,大考一等一名,擢侍讲学士。先后典四川乡试,督福建学政。光绪元年,丁⺟忧。服阕,起故官。寻迁詹事,视学安徽。擢內阁学士,授工部左侍郞。十年,命赴江南等省按事。时法越事起,毓汶以习于醇亲王,渐与闻机要。適奉硃谕尽罢军机王大臣,毓汶还,遂命⼊直军机,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时当国益厌言路纷嚣,出张佩纶等会办南北洋、闽海军务,馀亦因事先后去之,风气为之一变。十五年,擢刑部尚书,寻调兵部,加太子少保。历典会试、顺天乡试,赏⻩马褂、双眼花翎、紫缰。二十年,中⽇媾和,李鸿章遣人赍约至。廷臣章奏凡百上,皆斥和非计。翁同龢、李鸿藻主缓,俄、法、德三国亦请毋遽换约。毓汶素与鸿章相结纳,力言战不可恃,亟请署,上为流涕书之,和约遂成。明年,称疾乞休。二十五年,卒,予谥文恪。 毓汶权奇饶智略,直军机逾十年。初,醇亲王以尊亲参机密,不常⼊直,疏牍⽇送邸阅,谓之“过府”谕旨陈奏,皆毓汶为传达。同列或不得预闻,故其权特重云。 论曰:光绪初元,复逢训政,励精图治,宰辅多贤,颇有振兴之象。首辅文祥既逝,沈桂芬等承其遗风,以忠恳结主知,遇事能持之以正,虽无老成,尚有典型。及甲申法越、甲午⽇韩,外患內忧,家国多故。慈圣倦勤,经营园囿,稍事游幸,而政纪亦渐弛矣。鸿藻久参枢密,眷遇独隆。桂芬以持重见赏,同龢以专断致嫌。毓汶奔走其间,勤劳亦著,大体弥 ![]() |
上一章 清史稿 下一章 ( → ) |
薛仁贵征东十景锻山海经尔雅高士传穆天子传古画品录悟真篇黄庭经阴符经 |
赵尔巽的免费历史小说《清史稿》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清史稿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清史稿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