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是赵尔巽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史稿 作者:赵尔巽 | 书号:12626 时间:2017/4/17 字数:6962 |
上一章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五十五 下一章 ( → ) | |
米思翰子李荣保顾八代玛尔汉田六善杜臻萨穆哈 米思翰,富察氏,満洲镶⻩旗人。先世居沙济。曾祖旺吉努,当太祖时,率族来归,授牛录额真。⽗哈什屯,事太宗,以侍卫袭管牛录。擢礼部参政,改副理事官。讨瓦尔喀,招明总兵沈志祥。从攻锦州,明总兵曹变蛟夜袭御营,先众扞御,被创,力战却之。顺治初,授內大臣、议政大臣,世职屡进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睿亲王多尔衮摄政,诸大臣巩阿岱等并附之,哈什屯独持正,忤睿亲王,降世职拜他喇布勒哈番。肃亲王豪格以非罪死,巩阿岱等议杀其子富绶,哈什屯与巴哈力持,事乃已。世祖亲政,累进世职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拖沙喇哈番。十二年,奖奉职恪勤诸大臣,加太子太保。康熙初卒,谥恪僖。 米思翰,其长子也,袭世职,兼管牛录,授內务府总管。辅政大臣从假尚方器物,力拒之。圣祖亲政,知其守正,授礼部侍郞。八年,擢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是时各直省岁赋,听布政使存留司库,蠹弊相仍,米思翰疏请通饬各直省俸饷诸经费,所馀悉解部,由是勾稽出纳权尽属户部。 十二年,尚可喜疏请撤籓,吴三桂、耿精忠疏继⼊,下户、兵二部议。米思翰与兵部尚书明珠议三籓并撤,有言吴三桂不可撤者,以两议⼊奏。复集诸大臣廷议,米思翰坚持宜并撤,议乃定。既而吴三桂反,上命王贝勒等率八旗兵讨之,议者谓军需浩繁,宜就近调兵御守。米思翰言:“贼势猖獗,非绿旗兵所能制,宜以八旗劲旅会剿。军需內外协济,⾜支十年,可无他虑。”于是请以內府所储分年发给,复综覈各直省库金、仓粟,以时拨运,悉称旨。又疏言:“师行所至,屡奉明诏以正赋给军需,恐有司尚多借端私派,请敕各督抚严察所属,供应粮饷薪刍,一切动官帑,毋许苛派;其购自民间者,务视时价支给,勿纤毫累民。”上命如议速行。 米思翰寻卒,年甫四十三,上深惜之,予祭葬,谥敏果。时三桂势方张,精忠及可喜子之信皆叛,议者追咎撤籓主议诸臣,上曰:“朕自少时,以三籓势⽇炽,不可不撤。岂因其叛,诿过于人耶?”及事定,上追忆主议诸臣,犹称米思翰不置。 米思翰子马斯喀、马齐、马武,皆自有传。 李荣保,袭世职,兼管牛录,累迁至察哈尔总管,卒。乾隆二年,册李荣保女为皇后,追封一等公。十三年,册谥孝贤皇后,推恩先世,进封米思翰一等公。十四年,以李荣保子大学士傅恆经略金川功,敕建宗祠,祀哈什屯、米思翰、李荣保,并追谥李荣保曰庄悫。 顾八代,字文起,伊尔 ![]() 顾八代,其次子也。任侠重义,好读书,善 ![]() 吴三桂陷湖南,遣其将掠两广。镇南将军莽依图自江西下广东,驻韶州。十六年,上命顾八代传谕莽依图规复广西,即留军,从征广西。巡抚傅弘烈为三桂将吴世琮所败,莽依图引兵与相合。顾八代按行诸军,谓结营散 ![]() 十八年,京察,掌院学士拉萨里、叶方蔼以顾八代从征有绩效,注上考;大学士索额图改注“浮躁”坐夺官。莽依图疏言顾八代从征三载,竭诚奋勉,运筹决胜,请留军委署副都统,参赞军务,上命以原衔从征。十九年,莽依图卒于军,顾八代从平南大将军赉塔下云南,攻会城。顾八代议当先取银锭山,俯瞰城內,攻得势。及勇略将军赵良栋师至,用顾八代策,先取银锭山,克会城,云南平。师还,授侍讲学士。 二十三年,命直尚书房,累迁礼部侍郞。二十八年,授尚书。三十二年,坐事,上责其不称职,夺官,留世职,仍直尚书房。三十七年,以病乞休。四十七年,卒。 顾八代直尚书房时,世宗从受学;及卒,贫无以敛,世宗亲临奠,为经纪其丧。雍正四年,诏复官,加太傅,予祭葬,谥文端,又以其贫,赐其家⽩金万。八年,建贤良祠京师,谕満洲大臣当⼊祀者五人,大学士图海、都统赉塔,次即顾八代,及尚书玛尔汉、齐苏勒。 子顾俨,袭世职,自参领官至副都统。孙顾琮,自有传。 玛尔汉,兆佳氏,満洲正⽩旗人。顺治十一年,繙译举人,授工部七品笔帖式,累迁刑部员外郞。 康熙十三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叛应吴三桂,上命扬威将军阿密达自江宁移师讨之,玛尔汉以署骁骑参领从。十四年,与副都统鄂克济哈、穆舒珲等自泾州进兵,屡破垒,斩级数百,克宁州。十五年,大将军图海督兵围平凉,辅臣降,玛尔汉还京师。图海请调凉州、宁夏、固原诸镇兵进攻兴安、汉中,上命副都统吴丹及玛尔汉赴诸镇料理徵发,兼询缓急机宜。甘肃提督张勇请缓师,上命图海固守凤翔、秦州诸要隘,分兵授征南将军穆占下湖广,命玛尔汉从。十七年,授御史。 十九年,穆占师进贵州,二十年,师进云南,玛尔汉皆在行间,得功牌十二。云南平,师还,追论征湖南不力援永兴,致损将士,夺功牌九。二十一年,命巡视河东盐政。御史许承宣、罗秉伦劾山西巡抚图克善令平 ![]() 三十八年,迁左都御史。再迁兵部尚书,充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四十三年,岁饥,流民就食京师。命与內大臣佟国维、明珠、阿密达等监赈。四十六年,调吏部。四十八年,以老病乞休。五十七年,卒,年八十五。上遣內大臣临奠,赐祭葬。雍正八年,世宗谕奖玛尔汉谨慎忠厚,事圣祖宣力多年,完名引退,赠太子太傅。贤良祠成,命⼊祀。乾隆元年,⾼宗命追谥恭勤。 田六善,字兼山,山西 ![]() ![]() ![]() 康熙元年,乞假归。三年,补贵州道御史。四年,疏言:“兵部议裁山西、陕西、河南等处兵额,三营裁一营。遇裁之兵,挟久练之技,处坐困之时,穷无所归,遂为贼盗。请谕总督、提督诸臣,察已裁之兵,如弓马娴 ![]() 十一年,授刑科给事中,秩视正四品。疏言:“臣里居读上谕,以苏克萨哈为鼇拜仇陷,杀其子孙,连坐族人⽩尔赫图,恩予昭雪。臣思法律为天下共者也,以満洲劳苦功⾼之人,因与执政诸臣意见相左,辄牵连兴大狱,恐尤而效之,报复相寻,借端推刃。周礼有八议,罪大可减,罪小可赦。请特制昭示,満洲犯罪非反叛有实迹者,一准于律,勿妄议株连。储人才,固国本,于是乎在。”上韪其言,下王大臣议,从之。又疏言:“圣学宜先读史。史者,古帝王得失之林也。其君宽仁明断,崇俭纳谏,则其民必安,其事必治,其世必兴必平。若夫苛察因循,恶闻过,乐逞 ![]() ![]() 十三年,疏言:“吴三桂负恩叛逆,处必灭之势。绿旗月饷,步兵一两有奇,马兵二两有奇,甲胄不必坚強,弓刀不必精利,登山涉⽔,资以先驱。臣谓绿旗力虽弱,善用之则強;心虽涣,善收之则聚。供给宜⾜,劳逸宜均。至先登破阵,无分満、汉,赏赉公平。斯忠勇自奋,克佐劲旅以奏肤功,今⽇所宜急计者也。”下部议鼓励绿旗官兵叙给爵赏例。迁顺天府尹。未几,复迁左副都御史。十四年,疏言:“臣昔为河南知县时,孙可望、李定国尚据云、贵、四川,其势不减于吴三桂。金声桓叛江西,姜瓖叛大同,亦不异耿精忠、王辅臣。而当⽇民心未若今之惊惶疑惧者,由其时督抚有孟乔芳、张存仁、吴景道诸臣,敦行俭朴,慎守廉隅,吏治肃清,民生乐遂也。宜特颁严谕,令各督抚噤杂派,覈军实。有司或剥民败检,立行纠劾,以省民力、安众心。师行所至,更宜审酌剿御。近见江西、浙江报捷诸疏,屡言杀贼累万。然必待杀尽而后⼊闽,恐愚顽之民无尽,草窃之贼亦无尽。臣谓先取精忠,则群贼自息。昔姜瓖乍叛,土寇群起,瓖灭,土寇亦尽,其明验也。至三桂狡谋,觊以一隅之地困天下全力,我即以天下全力困此一隅。三桂授首,则四川、广西不烦兵而自定。”又疏言:“臣籍山西,与陕西接壤。⻩河自边外折⼊內地,至蒲州一千馀里。蒲州上至禹门,为平 ![]() ![]() 十六年,擢工部侍郞。十七年,以夏旱求言,疏言:“今⽇官至督抚,居莫敢谁何之势,自非大贤,鲜不纵恣。道府岁纳规礼,加之以搜括,则道府所辖官民,不啻鬻之道府矣。州县岁纳规礼,重之以勒索,则州县所属士民,不啻鬻之州县矣。世祖朝,山东巡按程衡劾巡抚耿焞,江南巡按秦世祯劾土国宝,皆置重典,天下肃然。今巡按久停,虽 ![]() ![]() 调户部。十八年,疏言:“家国有钱法以通有无、利民用,自秦、汉及唐、宋,公私皆悉用钱;至金、元,以银与钱钞并行;至明中叶,乃专资于银。闯逆之 ![]() ![]() 六善以老病乞罢,上不许。二十年,命致仕。三十年,卒于家,年七十一。 杜臻,字肇余,浙江秀⽔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內阁学士,擢吏部侍郞。 国初以海上多事,下令迁东南各省沿海居民于內地,画界而设之噤。界外皆弃地,流民无所归,去为盗。及师定金门、厦门,总督姚启圣请以界外地按籍还民,弛海噤,收鱼盐之利给军食,廷臣持不可。康熙二十二年,湾台平,上命以界外地还民。会给事中傅感丁请以江、浙、闽、粤滨海界外地招徠开垦,乃命臻及內阁学士席柱赴福建、广东察视展界,进臻工部尚书。臻与席柱如广东,自钦州防城始,遵海以东而北,历府七、州三、县二十九、卫六、所十七、巡检司十六、台城堡砦二十一,还民地二万八千一百九十二顷,复业丁口三万一千三百。复如福建,自福宁州西分⽔关始,遵海以北,历府四、州一、县二十四、卫四、所五、巡检司三、关城镇砦五十五,还民地二万一千一十八顷,复业丁口四万八百。于是两省滨海居民咸得复业。别遣使察视江南、浙江展界复业,同时毕事。臻以⺟丧还里,席柱复命,奏陈滨海居民还乡安业。上曰:“民乐处海滨,以可出海经商捕鱼,尔等知其故,前此何以不准议行?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曩噤令虽严,私出海贸易初未尝断绝。凡议出海贸易不可行者,皆总督、巡抚自图 ![]() 臻丧终,起刑部尚书。旧制,方冬狱囚月给煤,狱吏率乾没,囚多以寒疾死,臻力噤之。调兵部。时议裁各省驻防及督、抚、提、镇标兵,臻谓:“兵冗可裁而不宜骤行,请自今老弱、物故、额缺概不补,数岁额自减。”从之。再调礼部。以疾告归,寻卒于家。上南巡,书“眷怀旧德”额追赐之。 臻少贫力学,事祖⺟及⽗⺟孝,宏奖人才,诗文剀切中条理。 萨穆哈,吴雅氏,満洲正⻩旗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郞。 康熙十二年,圣祖允吴三桂疏请撤籓,遣萨穆哈偕郞中 ![]() ![]() ![]() ![]() ![]() ![]() 十五年,授太仆寺卿。十六年,再迁户部侍郞。命监赈山东。十七年,还京师。疏言:“臣屡奉使命,所过州县,间有藉差科派民财,深滋扰累。请嗣后有大事,特遣部院官,馀并责督抚料理。”上为下廷臣会议,定州县科敛俱视贪吏治罪。调吏部。二十年,再迁工部尚书。二十一年,命察视石景山至卢沟桥石?是,疏言:“堤內本官地,康熙初招民垦荒,致侵损堤 ![]() 二十四年,河道总督靳辅请于⾼邮、宝应诸州县筑堤,束⻩河注海,按察使于成龙主濬海口,下廷臣议,用辅策。上询⽇讲官籍江南者,侍读乔莱力请用成龙策。上曰:“乡官议如此,未知民意如何?”令萨穆哈与学士穆成额,会漕运总督徐旭龄、巡抚汤斌,详察民间利害。萨穆哈等行历海口诸州县,诸州县民陈状参差不一;檄诸州县,令各择通达事体者十人询利害,皆言濬海口不便。二十五年,萨穆哈还奏,谓详问居民,从成龙议;积⽔不能施工,从辅议;⽔中亦不能取土,请两罢之。是时成龙召诣京师,上命廷臣及萨穆哈、成龙再议。成龙言濬海口当兼治串场河,费至百馀万。廷臣以为费钜,疏请停。未几,斌⼊为尚书,奏言:“海口不急濬,再遇⽔,下游诸州县悉付巨浸。”上召问萨穆哈,萨穆哈不坚执前奏。复下廷臣议,始定用成龙策。上责萨穆哈前覆奏不实,夺官。寻授步军翼尉。 三十二年,仍授工部尚书。三十九年,上察知工部积弊,河工糜帑,受请讬,发银多侵蚀,诘责萨穆哈等。萨穆哈寻以老疾乞罢,上斥其伪诈,命夺官,仍留任,察工部积弊,一一自列。四十三年,以疏濬京师內外河道侵蚀帑银,萨穆哈得赇,逮治拟绞。卒于狱。 论曰:米思翰赞撤籓之议,绸缪军食,⾜以支十年,知定谋有由也。顾八代、玛尔汉皆文臣,能克敌,复以廉勤建绩。六善于军事有建⽩,收绿旗之用,其效著于后矣。臻巡复海疆,兵后一大政也。萨穆哈以告变受赏,亦附著于斯篇。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清史稿 下一章 ( → ) |
薛仁贵征东十景锻山海经尔雅高士传穆天子传古画品录悟真篇黄庭经阴符经 |
赵尔巽的免费历史小说《清史稿》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清史稿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清史稿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