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是老老王创作的完结穿越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穿越时代 作者:老老王 | 书号:10744 时间:2017/4/5 字数:9316 |
上一章 第692章 、大英帝国的回光返照(中) 下一章 ( → ) | |
第五十二章、大英帝国的回光返照(中) 二战期间,丘吉尔针对英伦空战曾说过一句名言:“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被如此少的人所保护。”其实,这句话稍微一更改,就是大英帝国活生生的历史: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控制过如此多的土地与人口。 十七世纪时,英国的人口不过四百万,只相当于同时期西班牙人口的一半,法国的四分之一。哪怕到大英帝国鼎盛时期,人口也不过四千万。但是,在狭小的大不列颠岛之外,它却统治着三亿四千五百万人口,和一千一百六十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被恰如其分的称为“⽇不落帝国”而伦敦也因此成为世界之都。 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正是依靠这么多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本土体量在欧洲列強之中排倒数第一的英国,才获得了举世无双的战争潜力,可以维持一场旷⽇持久的大战而不至于崩溃瓦解。遍布于洲非、美洲、亚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可以为英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战争物资,只要后勤运输线没有被切断,英国人就可以长久的坚持下去,这是德国无法媲美的。而且,战时的英国还可以从各殖民地组建队部,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组建的殖民地军队,完全可以弥补大战造成的人力缺口。即使拿一个德国士兵换十个殖民地士兵,这样的战损比对于英国来说也是非常有利,德国人却经不起如此大巨的消耗。 但这样的必胜之局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英帝国的敌人只能位于欧洲,而不能同时从亚洲方向来犯。否则的话,貌似強悍无敌的大不列颠殖民帝国,就会如同纸牌搭建的破屋一般,眨眼间轰然瓦解。 幸好,直到二战爆发之前,由属地、殖民地、保护国和共管地组成的大英帝国,仍然疆域辽阔,无边无际,太 ![]() 在恢弘壮丽的大不列颠殖民体系之中,版图从开伯尔山口延伸到科摩林角之间的英属印度帝国,无疑是大英帝国皇冠上最闪耀的一块宝石,最华丽的一座宝库。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英国把印度彻底的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变成了一个奴隶之邦。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国度里,最⾼等的自然是英国⽩人和其他⽩⾊人种,其次是印度原有的王公贵族,再其次是印度平民,最下等的是原印度 ![]() ![]() ![]() ![]() 在这段时间里,英国人统治的印度帝国宛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是大英帝国的基石和见证人,象征大英帝国极其辉煌的业绩,以及不列颠殖民者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晶。 然而,即使是印度人,也并不是一个甘心永远当奴隶的民族,在这一次的世界大战之中,来自东方的⽇本武士刀和来自南亚次陆大本⾝的怒火,终于把这块宝石给一点点地碾了个粉碎。 到了去年秋天的时候,整个英属印度的米字旗都已经被扯落撕碎,只剩下首府德里还在负隅顽抗,但在丢失了孟买港这个联系外界的最后通道之后,困守德里的韦维尔总督似乎也已经注定将要走向末⽇。 对此,丘吉尔曾经在议会上无限绝望地哀叹“…印度殖民地的丧失,对不列颠帝国是决定 ![]() ——没有了印度民人源源不断贡献的财富,没有了廉价的印度士兵去填战壕,除了印度之外的其它殖民地,也是一片土崩瓦解、烽火狼烟。在这种情况下,焦头烂额的大英帝国不得不搜尽本土的最后一枚铜币,征发本民族的最后一个壮丁,去跟越来越強大、越来越众多的敌人进行越来越⾎腥的消耗战。为此,几乎所有种类的消费品,诸如食品、燃料、酒类、电力、⾐服,直至举世闻名的黑啤酒和板球,都在英国本土的商店之中消失了。英国人圣诞节的餐桌上没有了火 ![]() 但即便如此搜刮,以英国本土有限的体量和贫乏的资源,依然无法维持一场全面战争的浩大开支,只能拉下脸⽪向国美开口求援。从燃料到食品到军火,什么都要,但却什么都支付不出来,只能暂时赊账。 曾经的世界霸主,如今却俨然成了祈求国美怜悯的乞丐,如此凄惨的境遇,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 但到了今年舂天,局势却陡然逆转,大英帝国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只靠几名外 ![]() “…真是不可思议,我们都曾经见过甘地,很难想象这个苦行僧居然会放弃让印度立独的主张。” 工 ![]() “…很简单,因为甘地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家,生活在他想象出来的梦幻世界里。而他的追随者也不得不陪着甘地一起做梦。你不能把他当成一个政治家来看待,他的实真⾝份是神 ![]() 丘吉尔噴了一口烟圈,态度悠然地说道“…但钱德拉。鲍斯导领的印度叛 ![]() “…那么尼赫鲁呢?他可不是什么神 ![]() “…尼赫鲁?那个狂妄傲慢,満口谎言的律师?”丘吉尔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他确实很讨厌由伦敦⽩厅继续统治印度,但却更讨厌由别人来导领印度的立独…而这就是我们之间展开合作的基础…” ※※※※※※※※※※※※※※※※※※※ 有句话叫做,只要路线错了,那么知识越多就越反动。 这句话若是放在印度的圣雄甘地头上,可谓是贴切得不能再贴切。 总的来说,甘地头上的光环,是远距离观察者想象的结果。事实上,甘地⾝上的菗象理念和浪漫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并未受到印度精英阶层的多少青睐。然而,鉴于甘地所拥有的道义资源,他们一边不得不打着甘地的旗号,一边做着与甘地的构想路线完全相悖的事。否则的话,天晓得印度会被腾折成什么模样。 国中人常说孙中山是“孙大炮”讲话不切实际,随口胡诌,写的一部《建国方略》也是近乎于三流蹩脚科幻小说。但若是跟甘地的建国路线比起来,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已经称得上是非常之务实了。 那么,甘地的政治思想路线又是怎么样的呢?嗯,大致有这么几个要点:反科学,反西方、反工业化、反对暴力、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民族平等、宗教自由…除了缺少男女平等的纲领之外,基本就是后世欧美⽩左圣⺟小清新的那一套心灵 ![]() 这样的思想虽然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似乎时髦过一阵子,但在以战争和⾰命为主旋律的二十世纪上半叶,却是不折不扣的奇谈怪论。举例来说,近代国中的政治人物,无论思想偏左还是偏右,基本都不会否认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重要 ![]() ![]() 但是,甘地却是真的在反对西方文明的一切,在他写的《印度自治》一书之中,阐述了他的建国和施政理念,強烈抨击西方的一切 ![]() 他将现代文明所制造的一切物质财富视为罪恶,对现代文明持连 ![]() 与政教分离,实现世俗化社会的时代大趋势背道而驰,甘地将宗教因素引⼊政治。甘地不仅在民族主民运动中经常使用宗教术语,将宗教问题与政治问题扯在一起,而且直接运用绝食、祈祷等宗教方法解决政治问题,并且经常引用宗教词汇,一再提起上帝、罗摩等,強调运动在宗教方面的意义,从而使运动带有強烈的宗教复兴主义的 ![]() ![]() 甘地反对一切技术进步,反对使用拖拉机,要求人们用几千年前的老办法耕地;反对碾米机械,要求大家吃糙米。还呼吁关闭纺织厂,主张用手摇纺车取而代之,以便于让乡下人有事可做。为了他的非暴力信仰,甘地认定⽪下注 ![]() ![]() ![]() ![]() ![]() 甘地希望按照他的理想建设—个告别工业和科学的印度,一个甘于清贫、笃信神灵的印度,一个告别城市、回归乡村的印度。甘地对印度传统文化充満自豪感,对其赋予了至⾼无上的道德优越 ![]() 与此同时,他又极端地蔑视现代化。 ![]() 好吧,如果将国中义和团的思想口号,加以艺术化和非暴力的修饰,大概就是甘地的主张內容了。 ——他不承认落后就要挨打,不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是认为仁爱和宽容可以拯救一切,如鸵鸟将头埋进沙子…这样仿佛痴人说梦一般的反现代化思想,虽然让甘地在广大乡村拥有了无数拥趸,却雷倒了国大 ![]() 还有甘地的政敌公然指出,不要看甘地穿得像个乞丐,其实个人开销从来不小。虽然甘地为了简朴而食素,但他的食物仍要经过仔细筛选和精心制作,以避免各种宗教忌讳,并不比顿顿吃牛排的价钱更便宜。而他⾝穿的手工纺织的土布⾐服,事实上远比工业化产品更昂贵——否则人类为啥还要发明纺织机械?同时,甘地⾝边随时簇拥众多的秘书和女仆,再加上组织各种修行和宗教仪式的开销,都靠商人的慷慨资助。曾在甘地⾝边服务过的一个人对此讥讽地说道:“为了让甘地生活在贫困中,真是花费了不少的金钱呢。” 当然,即便如此,甘地依然是一个好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家伙——当全世界充満仇恨的时候,甘地反仇恨;当全世界崇奉暴力的时候,甘地反暴力;当全世界充満着互相欺骗的时候,甘地讲诚实;当世界列国皆信奉“人不为己,天殊地灭”的时候,甘地倡导大公无私;当世界崇拜英雄和特权的时候,甘地却要与 ![]() ![]() 但非常遗憾的是,一个好人和一个合格的领袖之间,从来不都能画等号。 通常来说,大家都乐意跟一个老好人当朋友,但却未必乐意让一个老好人来当上司。因为,一个忍残狡猾的野蛮暴君能够让家国兴旺发达,一个天真善良的圣人领袖却能让他的国民万劫不复。 甘地的怪癖对一个尊崇灵异的家国来说非常合适,但是他的主张对印度问题和印度的未来没有帮助。 但是没办法,就像义和团的 ![]() 在西方世界,甘地的江湖地位基本上就跟后世的达♂赖大和尚差不多——口号虽然响亮,实际上因为太逗比了,反而害处不大。不过为了赶时髦,很多人都乐意去见他,听他发发谬论,然后一笑了之,不以为然。 如果所有的印度人都像甘地一样行事,那么印度估计只会冒出许多神神叨叨的非主流行为艺术家,光靠绝食、行游和罢工,立独建国的大业一百年也弄不成,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得到府政里的几个官位罢了。 但是,终究还是有那么一些印度人受不了甘地的神神叨叨,回过头来选择了拿起武器闹⾰命。 首先是引狼⼊室的国大 ![]() 面对这样一副手快有手慢无的群雄逐鹿之局,饶是甘地再怎么推崇非暴力,也只能顺从大流加⼊了武装起义的行列,然后在他的亲密副手尼赫鲁的协助之下,于恒河口的加尔各答扯起旗帜造反。 虽然造反也造得三心二意,但甘地多年积累下来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在煞是骇人,起义的信号刚一打出,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就自备军械粮草前来投奔,眨眼间就席卷孟加拉省,控制了人口稠密的恒河三角洲,之后又继续向着恒河上游进军,夺取了比哈尔省,兵锋直 ![]() ![]() 截止到1946年舂天的时候,南亚次陆大的局势大体如下:英国派驻的印度总督韦维尔元帅,手里只剩下一万多杂牌军和一座被四面包围的孤城德里。甘地和尼赫鲁服征了德里以东的整个恒河平原,掌握着印度传统上最精华的核心腹地。穆盟首领真纳控制着印度河流域,国大 ![]() 然后,在称霸东印度和西印度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之间,还夹杂了一大堆的土邦王公和自立为王的军阀土匪,以及从北面的喜马拉雅山庒下来,前锋同样打到了德里郊外的尼泊尔人。 ※※※※※※※※※※※※※※※※※※※ 在管理殖民地的方针上,英国人是典型的只要利润不管民人。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英国人非常愿意把实际的治权 ![]() ![]() ![]() 由此可见,英国人并没有把主民理念带给印度,如果它真想把自由和人权送给印度民人,那么它首先就应取消这些封建统治的土邦制度,取消土邦王公的特权。但是,它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与土邦王公们签订了协定,以法律形式承认了这些土邦和王公们的合法地位。由此可见,殖主民义者的真正用心何在。 所以,若认为是英国人给印度送去了先进的思想,英国人给印度输送了⾰命的理想,英国给印度送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如果有人这样认为,那么,这只能说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 于是,在英国统治印度以后,印度事实上可说是成了两个印度,一个是以新德里为中心由各省组成的印度,另一个是由五百六十五个土邦组成的印度,这些土邦王公依然作为世袭的、拥有至⾼无上权力的君主,统治着印度三分之一的领土和四分之一的人口。各个土邦之间的状况千差万别,某些富饶的土邦,比如海德拉巴和克什米尔,其面积与人口几乎与欧洲列強不相上下,王公的宮殿里堆満了价值连城的稀世珠宝。但也有一些贫穷的土邦,疆土狭小得仅仅相当于一座公园,王公的家产微薄到近乎乞丐,只能住在破旧的马厩內。 总体而言,印度各土邦的王公们,无论是富有者或者贫寒者,无论是笃信宗教者或者骄奢 ![]() 即使是到了英属印度殖民地崩溃瓦解的过程之中,印度传统土邦王公的造反态度也并不积极,其中相当一部分王公,甚至为大英帝国忠心耿耿地奋战到了最后一刻,直至被鲍斯的印度国民军打到兵败国灭。剩下一些王公也是在无奈之下拥兵自重,或是投靠相对宽容的甘地一方,或是自立为王,暂时观望。 事实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大英帝国的军旗,能够有朝一⽇重新在南亚次陆大的土地上飘扬。 ——虽然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命家,钱德拉。鲍斯和他导领的国大 ![]() ![]() 更别提在⾰命战争的动 ![]() ![]() ![]() ![]() ![]() ![]() 相比之下,甘地那种“让印度回到英国人抵达之前的状态”的主张,却是让诸位王公们甚为心动:哪怕回不到英国人到来之前的“美好时光”而是重新跪倒在米字旗下做英王的忠臣,至少也比现在要強吧! 而随着残酷战争和流⾎⾰命的不断发展,曾经主张立独的甘地也渐渐开始觉得,与其让印度就这样不断地流⾎,最后撕裂成一堆碎片,还不如让一切都回到英国人统治的太平时光呢! ——如果说,鲍斯导领的印度国大 ![]() ![]() ![]() ![]() 因此,甘地是真心厌倦了流⾎牺牲,希望不惜一切代价恢复和平;残存的土邦王公是对⾰命恨之⼊骨,想要让印度恢复到之前的旧状态;尼赫鲁则是想要挤掉现在的国大 ![]() 国美总统尼克森在《导领者》一书中这样评价尼赫鲁:“才华出众,目空一切,贵族气息重,脾气暴躁,⾼傲自负”而且“有时还咄咄 ![]() 在尼赫鲁的眼里,印度应该是世界的中心,全世界的其他家国都应该按照印度人的道德标准,应该按照印度人的价值观来做事、生活——早在1934年,尼赫鲁就在自传中雄心 ![]() ![]() 喂喂,这已经比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还要更狂疯了好吧!你忘了连印度自己都还是殖民地呐! 很显然,像尼赫鲁这样一位自命不凡的“天命伟人”是绝对不会甘心臣服于任何人的。 所以,这心怀鬼胎的三方早已秘密勾结起来,策划了不止一次的夺权 ![]() ![]() ![]() ![]() ——即使联合了那些倾向于自己的土邦,他也打不过真纳、鲍斯和锡克人的同盟。 虽然都打着印度国民军的旗号,但鲍斯的嫡系队部乃是在场战上被⽇本人俘获的英印军战俘,好歹也是职业军人出⾝,之后又得到⽇军的训练和实战的考验,怎么算都比尼赫鲁和甘地手下的乌合之众更強一些。 穆盟领袖真纳的队部则更不得了——英国统治印度的时代,印度文官系统的总部在德里,英印军的老窝却在拉瓦尔品第,而那里如今已经是真纳的 ![]() 至于锡克人就更不消说,早在莫卧儿王朝时代,他们就已经是整个印度斯坦最能打的一帮人… 相比之下,甘地这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宗师,不要说带兵打仗了,就是搞恐怖袭击都搞不好。尼赫鲁的手下也没有什么军事人才。骄奢 ![]()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手里没有任何军事工业——英国殖民者统治之下的印度, ![]() ![]() 所以,为了获得军械弹药的补给,为了赢得印度內战的胜利,尼赫鲁、甘地和土邦王公们果断地重新抱上了英国腿大,而丘吉尔首相则乐不可支地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大穿越时代 下一章 ( → ) |
妃惹腹黑王爷帝宠:媚雪夜穿越之调皮俏穿越之采花王吻你上瘾:腹穿越之魅上蓝一花一世界,主公病弱王爷好腹丫头,你注定 |
老老王的免费穿越小说《大穿越时代》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大穿越时代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大穿越时代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