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是冯梦龙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喻世明言 作者:冯梦龙 | 书号:10230 时间:2017/3/27 字数:12843 |
上一章 卷三十七 下一章 ( → ) | |
梁武帝累修成佛 香雨琪园百尺梯,不知窗外晓莺啼。 觉来悟定胡⿇ ![]() 这诗为齐明帝朝盱眙县光化寺一个修行的,姓范,法名普能而作。这普能,前世原是一条⽩颈曲蟮,生在千佛寺大通禅师关房前天井里面。那大通禅师坐关时刻,只诵《法华经》。这曲蟮偏有灵 ![]() 小沙弥把庭中的草去尽了,到墙角边,这一锄去得力大,⼊土数寸。却不知曲蟮正在其下,挥为两段。小沙弥叫声:“阿弥陀佛!今⽇伤了一命,罪过,罪过!”掘些土来埋了曲蟮,不在话下。 这曲蟮得了听经之力,便讨得人⾝,生于范家。长大时,⽗⺟双亡,舍⾝于光化寺中,在空⾕禅师座下,做一个火工道人。其人老实,居香积厨下,煮茶做饭,殷勤伏事长老。便是众僧,也不分彼此,一体相待。普能虽不识字,却也硬记得些经典。只有《法华经》一部,背诵如流。晨昏早晚,一有闲空之时,着实念诵修行。在寺三十余年,闻得千佛寺大通禅师坐化去了,去得甚是脫洒,动了个念头,来对长老说:“范道在寺多年,一世奉斋,并不敢有一毫贪 ![]() 说了下拜跪着。长老道:“你起来,我与你说。你虽是空门修行,还不晓得灵觉门户。你如今回首去,只从这条寂静路上去,不可落在富贵子套里。差了念头,求个轮回也不可得。” 范道受记了,相辞长老,自来香积厨下浴沐,穿些洁净⾐服,礼拜诸佛天地⽗⺟,又与众僧作别,进到龛子里,盘膝坐了,便闭着双眼去了。 众僧都与他念经,叫工人打这龛子到空地上,正要去请长老下火。只听得殿上撞起钟来,长老忙使人来说道:“不要下火。”长老随即也抬乘轿子,来到龛子前。叫人开了龛子门,只见范道又醒转来了,依先开了眼,只立不起来,合掌向长老说:“适才弟子到一个好去处,进在红锦帐中,且是安稳。 又听得钟鸣起来,有个金⾝罗汉,把弟子一推,跌在一个大⽩莲池里。吃这一惊就醒转来,不知有何法旨?”长老说道:“因你念头差了,故投落在物类。我特地醒唤你来,再去投胎。” 又与众僧说:“山门外银杏树下掘开那青石来看。”众僧都来到树下,掘起那青石来看,只见一条小火⾚链蛇,才生出来的,死在那里。众僧见了,都惊异不已,来回覆长老,说果有此事。长老叫上首徒弟,与范道说:“安净坚守,不要妄念,去投个好去处。轮回转世,位列侯王帝主,修行不怠,方登极乐世界。”范道受记了,䦶着⾼⾼的念声“南无阿弥陀佛”便合了眼。众僧来请长老下火。长老穿上如来法⾐,一乘轿子,抬到范道龛子前,分付范道如何?偈曰:范道范道,每⽇厨灶。火里金莲,颠颠倒倒。 长老念毕了偈,就叫人下火,只见括括杂杂的著将起来。 众僧念声佛,只见龛子顶上一道青烟:从火里卷将出来,约有数十丈⾼,盘旋回绕,竟往东边一个所在去了。 说这盱眙县东,有个乐安村,村中有个大财主,姓⻩名岐,家资殷富,不用大秤小斗,不违例克剥人财,坑人陷人,广行方便,普积 ![]() ![]() ⻩员外四十余岁无子,生得这个孩儿,就如得了若⼲珍宝一般,举家 ![]() ![]() 家中有个李主管对员外说道:“小官人啼哭不已,或有些缘故,不可知得。离此间二十里,山里有个光化寺,寺里空⾕长老,能知过去未来,见在活佛。员外何不去拜求他,必然有个道理。” ⻩员外听说,连忙备盒礼信香,起⾝往光化寺来。其寺如何?诗云:山寺钟鸣出⾕西,溪 ![]() 野花満地闲来往,多少游人过石堤。 进到方丈里,空⾕禅师 ![]() 光 ![]() ![]() 这县里有个童太尉,见复仁聪明俊秀,又见⻩家数百万钱财。有个女儿,与复仁同年,使媒人来说,要把女儿许聘与复仁。⻩员外初时也不肯定这太尉的女儿,被童太尉再三強不过,只得下三百个盒子,二百两金首饰,一千两银子,若⼲段匹⾊丝定了。也是一缘一会,说这女子聪明过人,不曾上学读书,便识得字,又喜诵诸般经卷。为何能得如此?他却是摩诃迦叶祖师⾝边一个女侍,降生下来了道缘的。初时男女两个幼小,不理人事。到十五六岁,年纪渐长,两个一心只要出家修行,各不愿嫁娶。⻩员外因复仁年长,选⽇子要做亲。童姐小听得⻩家有了⽇子,要成亲,心中慌 ![]() 永谢为云神女,宁追奔月嫦娥。佛果倘成,亲恩可报。莫问琼箫之响,长寒⽟杵之盟。⼲冒台慈,幸惟怜鉴。 养娘拿着姐小书,送上太太。太太接得这书,对养娘道:“连⽇因⻩家要求做亲,不曾着人来看姐小。我女儿因甚事,叫你送书来?”养娘把姐小不肯成亲,闲常只是看经念佛要出家的事,说了一遍。太太听了这话,心中不喜,就使人请老爷来看书。太太把姐小的书送与太尉,太尉看了,说道:“没教训的婢子!男婚女嫁,人伦常道。只见孝弟通于神明,那曾见修行做佛?”把这封书扯得粉碎,骂道:“放庇,放庇!” 太尉只依着⻩家的⽇子,把姐小嫁过去。 ⻩复仁与童姐小两个,那⽇拜了花烛,虽同一房,二人各自歇宿。一连过了半年有余,夫妇相敬相爱,就如宾客一般。⻩复仁要辞了姐小,出去云游。姐小道:“官人若出去云游,我与你正好同去出家。自古道:‘妇人嫁了从夫。’⾝子决不敢坏了。”复仁见姐小坚意要修行,又不肯改嫁,与姐小说道:“恁的,我与你结拜做兄姊,一同双修罢。”姐小 ![]() ![]() ![]() ![]() 三年有余,两个正在佛前长明灯下坐禅。⻩复仁忽然见个美貌佳人,妖娇袅娜,走到复仁面前,道个万福,说道:“妾是童太尉府中唱曲儿的如翠,太太因大官人不与姐小同 ![]() ![]() ![]() 空⾕说道:“ ![]() ![]() ![]() ![]() 夫 ![]() ![]() 且说⻩大官人精灵,竟来投在萧家,姐小来投在支家。渔湖有个萧二郞,在齐为世胄之家,萧懿、萧坦之俱是一族。萧二郞之 ![]() 这孩儿生下来便会啼啸,自与常儿不群,取名萧衍。八九岁时,⾝上异香不散。聪明才敏,文章书翰,人不可及。亦且长于谈兵,料敌制胜,谋无遗策。衍以五月五⽇生,齐时俗忌伤克⽗⺟,多不肯举。其⺟密养之,不令其⽗知之,至是始令见⽗。⽗亲说道:“五月儿刑克⽗⺟,养之何为?”衍对⽗亲说道:“若五月儿有损⽗⺟,则萧衍已生九岁,九年之间,曾有害于⽗⺟么?九岁之间,不曾伤克⽗⺟,则九岁之后,岂能刑克⽗⺟哉?请⽗亲勿疑。”其⽗异其说,其惑稍解。 其叔萧懿闻之,说道:“此儿识见超卓,他⽇必大吾宗。”由此知其为不凡,每事亦与计议。 时有刺史李贲谋反,僭称越帝,置立官属。朝命将军杨瞟讨贲。杨瞟见李贲势大,恐不能取胜,每每来问计于萧懿。 懿说:“有侄萧衍,年虽幼小,智识不凡,命世之才。我着人去请来,与他计议,必有个善处。”萧懿忙使人召萧衍来见杨瞟。瞟见衍举止不常,遂致礼敬,虚心请问,要求破贲之策。 衍说:“李贲蓄谋已久,兵马精強,士众归向。⾜下以一旅之师与彼 ![]() ![]() ![]() 衍有大志。一⽇,齐明帝要起兵灭魏,又恐⾼ ![]() ![]() ![]() ![]() ![]() ![]() ![]() 后至齐主宝卷,惟喜游嬉,荒 ![]() ![]() ![]() ![]() 齐主大喜,即便使郑植到雍州来,要刺杀萧衍。 惊动了光化寺空⾕长老,知道此事,就托个梦与萧衍。长老拿着一卷天书,书里夹着一把利刃,递与萧衍。衍醒来,自想道:“明明的一个僧人,拿这夹刀的一卷天书与我,莫非有人要来刺我么?明⽇且看如何。”只见次⽇有人来报道,朝廷使郑植赍诏书要加爵一事。萧衍自说道:“是了。”且不与郑植相见,先使人安排酒席,在宁蛮长史郑绍寂家里。都埋伏停当了,与郑植相见,说道:“朝廷使卿来杀我,必有诏书。” 郑植赖道:“没有此事。”萧衍喝一声道:“与我搜看。”只见帐后跑出三四十个力士,就把郑植拿下,⾝边搜出一把快刀来,又有杀衍的密诏。萧衍大怒,说道:“我有甚亏负朝廷,如何要刺杀我?”连夜召张弘策计议起兵,建牙树旗,选集甲士二万余人马千余匹,船三十余艘,一齐杀出檀溪来。昔⽇所贮下竹木茅草,葺束立办。又命王茂、曹景宗为先锋,军至汉口,乘着⽔涨,顺流进兵,就袭取了嘉湖地方。 且说郢城与鲁城,这两个城是嘉湖的护卫,建康的门户。 今被王先锋袭取了嘉湖,这两处守城官,心胆惊落,料道敌不过,彼此相约投降。这建康就如没了门户的一般,无人敢敌,势如破竹,进克建康。兵至近郊,齐主游骋如故,遣将军王珍国等,将精兵十万陈于朱雀航。被吕僧珍纵火烧焚其营,曹景宗大兵乘之,将士殊死战,鼓噪震天地。珍国等不能抗,军遂大败。衍军长驱进至宣 ![]() 将军徐元瑜以东府城降,李居士以新亭降。十二月,齐人遂弑宝卷。萧衍以太后令,迫废空卷为东昏侯,加衍为大司马, ![]() 二年夏四月,梁公萧衍受禅,称皇帝,废齐主为巴陵王,迁太后于别宮。梁主虽然马上得了天下,终是道缘不断,杀中有仁,一心只要修行。 梁主因兵兴多故,与魏连和。一⽇,东魏遣散骑常侍李谐来聘。梁主与谐谈久,命李谐出得朝,更深了不及还宮,就在便殿斋阁中宿歇。散了官嫔诸官,独自一个默坐,在阁儿里开着窗看月。约莫三更时分,只见有三五十个青⾐使人,从甬巷中走到阁前来,內有一个口里唱着歌,歌:从⼊牢笼羁绊多,也曾罹毕走洪波。 可怜明⽇庖丁解,不复辽东⽩蹢歌。 梁主听这歌,心中疑惑。这一班人走近,朝着梁主叩头奏道:“陛下仁民爱物,恻隐慈悲,我等俱是太庙中祭祀所用牲体,百万生灵,明⽇一时就杀。伏愿陛下慈悲,敕宥某等苦难,陛下功德无量。”梁主与青⾐使人说道:“太庙一祭,朕如何知道杀戮这许多牲体?朕实不忍。来⽇朕另有处。”这青⾐人一齐叩头哀祈,涕泣而去。梁主次⽇早朝,与文武各官说昨夜斋阁中见青⾐之事,又说道:“宗庙致敬,固不可已;杀戮屠毒,朕亦不忍。自今以后,把粉面代做牺牲,庶使祀典不废,仁恻亦存,两全无害。”永为定制,谁敢违背! 梁主每⽇持斋奉佛,忽夜间梦见一伙绛⾐神人,各持旌节,祥麟凤辇,千百诸神,各持执事护卫,请梁主去游冥府。 游到一个大宝殿內,见个金冠法服神人,相陪游览。每到一殿,各有主事者都来相见。有等善人,安乐从容,优游自在,仙境天堂,并无挂碍;有等恶人,受罪如刀山⾎海,拔⾆油锅,蛇伤虎咬,诸般罪孽。又见一伙蓝缕贫人,蓬头跣⾜,疮毒遍体,种种苦恼,一齐朝着梁主哀告:“乞陛下慈悲超救! 某等俱是无主孤魂,饥饿无食,久沉地狱。”梁主见说,回曰:“善哉,善哉!待朕回朝,即超度汝等。”请罪人皆哀谢。 末后到一座大山,山有一⽳,⽳中伸出一个大蟒蛇的头来,如一间殿屋相似,对着梁主昂头而起。梁主见了,吃一大惊,正 ![]() ![]() ![]() 次⽇朝罢,与众僧议设盂兰盆大斋,又造梁皇宝忏。说这盂兰盆大斋者,犹国中言普食也,盖为无主饿鬼而设也。梁皇忏者,梁主所造,专为郗后忏悔恶业,兼为众生解释其罪。 冥府罪人,因梁主设斋造经二事,即得超救一切罪业,地狱为彼一空。梦见郗后如生前装束,欣然来谢道:“妾得陛下宝忏之力,已脫蟒⾝生天,特来拜谢。”又梦见百万狱囚,皆朝着梁主拜谢,齐道:“皆赖陛下功德,幸得脫离地狱。” 梁主以此奉佛益专,屡诏寻访⾼僧礼拜,阐明其教,未得其人。闻得有个榎头和尚,精通释典,遣內侍降敕,召来相见。榎头和尚随着使命而来,武帝在便殿正与侍中沈约弈棋。內侍禀道:“奉敕唤榎头师已在午门外听旨。”适值武帝用心在围棋上,算计要杀一段棋子,这里连禀三次,武帝全不听得,手持一个棋子下去,口里说道:“杀了他罢。”武帝是说杀那棋子,內侍只道要杀榎头和尚。应道:“得旨。”便传旨出午门外,将榎头和尚斩讫。武帝完了这局围棋,沈约奏道:“榎头师已唤至,听宣久矣。”武帝忙呼內侍教请和尚进殿相见。內侍奏道:“已奉旨杀了。”武帝大惊,方悟杀棋时误听之故,乃问內侍道:“和尚临刑有何言语?”內侍奏道:“和尚说前劫为小沙弥时,将锄去草,误伤一曲蟮之命。帝那时正做曲蟮,今生合偿他命,乃理之当然也。”武帝叹惜良久,益信轮回报应之理,乃传旨厚弊榎头和尚。一连数⽇,心中怏怏不乐。 沈约窥知帝意,乃遣人遍访名僧。忽闻得有个圣僧法号道林支长老,在建康十里外结茅而居,在那里修行。乃奏知梁主,梁主即命侍中沈约去访其僧。约旌旗车马,仆从都盛,势如山岳,惊动远近。一路传呼,道林自在庵中打坐,寂然不动。沈约走到榻前说道:“和尚知侍中来乎?”道林张目说道:“侍中知和尚坐乎?”沈约又说道:“和尚安⾝处所那里得来的?”道林回话道:“出家人去住无碍。”只说得这一声,这个庵连里面僧人一切都不见了,只剩得一片⽩地。沈约吃这一惊不小,晓得真是圣僧,慌忙望空下拜道:“弟子⾁眼凡庸,烦望吾师慈悲。非约僭妄,乃朝廷所使,约不得不如此。”支公仍见沈约,就留沈约吃些斋饭。沈约恳求禅旨指 ![]() ![]() ![]() 纸后又写十来个“隐”字。 为何支公有此四句口号?一⽇,豫州献二寸五分大栗子,梁主与沈约各默书栗子故事。沈约故意少书三事,乃云:“不及陛下。”出朝语人曰:“此公护前。”盖言梁主护短也。后梁主知道,以此憾约。断⾆之事,约与范云劝武帝受禅,约病中梦齐和帝以剑割其⾆。约恐惧,命道士密为⾚章奏天,以禳其孽。都是沈约的心事,无人知得,被支公说着了。沈约惊得一⾝冷汗魂不附体,木呆了一会,又再三拜问“隐”字之义。支公为何连写这十来个“隐”字?⽇后沈约⾝死,朝议 ![]() 沈约怅然而归,回见武帝,把支公变化之事,备细奏上武帝。武帝说道:“世上真有仙佛,但俗人未晓耳。”武帝传旨,来⽇銮舆幸其庵,命集文武大臣,起二万护卫兵,仪从卤簿,旗幡鼓吹,一齐出城,竟到庵里来 ![]() ![]() 梁主有个昭明太子,年方六岁,能默诵五经,聪明仁孝。 一⽇,忽然四肢不举,口眼紧闭,不知人事。合宮慌张,来告梁主。遍召诸医,皆不能治。梁主道:“朕得此子聪明,若是不醒,朕亦不愿生了。”举朝惊恐,东宮一班宮嫔宮属奏道:“太子虽然不省人事,⾝体犹温,陛下何不去见支太师,问个备细如何?”武帝忙排驾,到同泰寺见支公,说太子死去缘故。 支公道:“陛下不须惊张,太子非死也,是尸蹶也。昔秦穆公曾游天府,闻钧天之乐,七⽇而苏。赵简子亦游于天,五⽇而苏。 ![]() 梁主急回朝,见太子复生,搂抱太子,⽗子大哭起来。又说道:“我儿,因你蹶了这几⽇,惊得我死不得死,生不得生,好苦!”太子回话道:“我在天上看做会,被神乌啄了手,上帝命天医与我敷药。正要在那里耍,被个僧人抱了下来。”梁主说道:“这个师傅,是支长老,明⽇与你去礼拜长老。”又说舍⾝之事。梁主致斋三⽇,先着天厨官来寺里办下大斋,普济群生,报答天地。梁主与太子就舍⾝在寺里。太子有诗一首,云:粹宇 ![]() 梁主、太子在寺里一住二十余⽇,文武臣僚者老百姓都到寺里请梁主回朝。梁主不允。太后又使宦官来请回朝,梁主也不肯回去。支公夜里与梁主说道:“爱 ![]() 次⽇,各官又来请梁主回朝。梁主与各官说:“朕已发誓舍⾝,今⽇又没缘故,便回了朝,这是虚语。朕有个善处:如要朕回朝,须是各出些钱财,赎朕回去才可。朕舍得一万两,各官舍一万两,太后舍一万两,都送在寺里来供佛斋僧,朕方可与太子回朝。”各官太后都送银子在寺里,梁主也发一万银子,送到寺里来,梁主才回朝。 无多时,适有海西一个大素犁鞬国,辖下有个条枝国,其人长八九尺,食生物,最猛悍,如禽兽一般;又善为妖妄眩惑,如呑刀吐火、屠人截马之术。闻得梁主受禅,他却要起倾国人马,来与大梁归并。边海守备官闻知这个消息,飞报与梁主知道。梁主见报,与文武员官商议:“别的要厮杀都不打紧,老说这条枝国人马,怎生与他对敌?如何是好?各官有能为朕领兵去敌得他,重加官职。”各官听得说,都面面相看,无人敢去 ![]() 梁主慌忙命驾来到寺里,礼拜支长老,把条枝国要来厮杀归并,备说一遍。支公说道:“不妨事,条枝国要过西海方才转洋⼊大海,一千七百里到得明州;明州过二三条江,才到得建康。明州有个释迦真⾝舍利塔,是阿育王所造,蔵释迦佛爪发舍利于塔中。这塔寺非是无故而设,专为镇西海口子,使彼不得来暴国中,说不尽的好处。今塔已倒坏了,陛下若把这塔依先修起来,镇庒风⽔,老僧上祝释迦阿育王佛力护持,条枝国人马,如何过得海来?”梁主见说,连忙差官修造释迦塔,要增⾼做九十丈,刹⾼十文,与金陵长⼲塔一般。钱粮工力,不计其数。 这里正好修造,说这大秦犁鞬王,催促条枝国,兴起十万人马,海船千艘,精兵猛将,都过大海,要来厮并。道林长老⼊定时,见这景象。次⽇,来请梁主在寺里,打个释迦阿育王大会。长老拜佛忏祝,武帝也释去御服,持法⾐,行清净大舍,素 ![]() ![]() 梁王恃国中财力, ![]() ![]() ![]() ![]() ![]() ![]() ![]() 次⽇,见朱异说梦中之事。异奏道:“此宇內混一之兆也。”及丁和奉降表见梁主,言景定降计,实是正月乙卯。梁主益神其事,遂纳景降,封景为河南王,又发兵马助景。那里晓得侯景反复凶人,他知道临贺王萧正德屡以贪暴得罪于梁主,正德 ![]() ![]() 正德得书大喜,暗地与景连和,又致书与景。书云:仆为其內,公为其外,何为不济?事机在速,今其时矣。 说这侯景与正德密约,遂诈称出猎起兵。十月,袭谯州,执刺史萧泰。又攻破历 ![]() ![]() 景遂⼊宮,恣意肆取宮中宝玩珍鼎前代法器之类,又选美好宮嫔,名姬千数,悉归于己。景 ![]() ![]() ![]() ![]() ![]() ![]() 侯王天下豪杰,⽗王昔曾梦狝猴升御榻,正应今⽇。我不束⾝归侯王,则萧氏无遗类矣。”遂以双凤名锦被,珊瑚嵌金 ![]() ![]() 梁主既为侯景所制,不得来见支公。所求多不遂意,饮膳亦为所裁节。忧愤成疾,口苦索密不得,荷荷而殂,年八十六岁。景秘不发丧,支长老早已知道,况时节已至,不可待也,在寺里坐化了。 且说梁湘东王绎痛梁主被景幽死,遂自称假⻩钺大都督中外诸军,承制起兵,来诛侯景。先使竟陵太守王僧辩领五千人马,来复台城。军到湘州地方,僧辩暗令孙伯超来探听侯景消息。伯超恐路上不好行,装做个平常商人,行到柏桐尖山边深林里走过,望见梁主与支公二人,各倚着一杖,缓缓的行来。伯超走近,见了梁主,吃这一惊不小,连忙跪下奏道:“陛下与长老因甚到此?今要往何处去?”梁主回答道:“朕功行已満,与长老往西天竺极乐国去。有封书寄与湘东王,正没人可寄,卿可仔细收好,与朕寄去。”说了,梁主就袖中取出书,递与赵伯超。伯超刚接得书,就不见了梁主与支公。 后伯超探听侯景消息,回复王僧辩,忙将书送上湘东王,说见梁主一事。 湘东王拆开书看,是一首古风,诗云: 好虏窃神器,毒痡流四海。嗟哉萧正德,为景所愚卖。凶逆贼君⽗,不复办翊戴。惟彼湘东王,愤起忠勤在。落星霸先谋,使景台城败。窜⾝依答仁,为鸱所屠害。⾝首各异处,五子诛夷外。暴尸陈市中,争食民心快。今我脫敝履,去住两无碍。 极乐为世尊,自在兜利界。篡逆安在哉?鈇钺诛千载。 湘东王读罢是诗,泪涕潜流,不胜呜咽。后王僧辩、陈霸先攻破侯景。景竟 ![]() ![]() 台城去路是西天,累世证明有空⾕。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喻世明言 下一章 ( → ) |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聊斋志异镜花缘太平广记浮生六记大唐西域记罗织经说苑声律启蒙 |
冯梦龙的免费历史小说《喻世明言》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喻世明言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喻世明言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