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44139 |
上一章 章一百九十九 下一章 ( → ) | |
四川土司 四川土司诸境,多有去蜀远,去滇、黔近者。如乌蒙、东川近于滇,乌撒、镇雄、播州近于黔。明太祖略定边方,首平蜀夏,置四川布政司,使招谕诸蛮,次第归附。故乌蒙、乌撒、东川、芒部旧属云南者,皆隶于四川,不过岁输贡赋,示以羁縻。然夷 ![]() 四川土司一 乌蒙乌撒东川镇雄四军民府 马湖 建昌卫(宁番卫 越巂卫 盐井卫 会川卫) 茂州卫 松潘卫 天全六番招讨司 黎州安抚司 乌蒙、乌撒、东川、芒部,古为窦地、的巴、东川、大雄诸甸,皆唐乌蒙裔也。宋有封乌蒙王者。元初置乌蒙路,遂以东川、芒部皆隶于乌蒙、乌撒等处宣慰司。乌撒富盛甲诸部,元时尝置军民总管府,而于东川置万户府。地势并在蜀之东南,与滇、黔坏土相接,皆据险阻深,与中土声教隔离。 明太祖既平蜀,规取云南,大师皆集于辰、沅, ![]() 十五年置东川、乌撒、乌蒙、芒部诸卫指挥使司,诏谕诸部民人。以云南已降附,宜益效顺国中,以享升平。复谕诸部长曰:“今置邮传通云南,宣率土人,随其疆界远迩,开筑道路,各广十丈,准古法,以六十里为一驿。符至奉行。”又敕征南将军友德等曰:“乌蒙、乌撒、东川、芒部诸酋长虽已降,恐大军一还,仍复啸聚。符到⽇,悉送其酋长⼊朝。”又谕以贵州已设都指挥使,然地势偏东,今宜于实卜所居之地立司,以便控制,卿其审之。”已,乌撒诸蛮复叛,帝谕友德曰:“乌撒诸蛮伺官军散处,即有此变,朕前已虑之,今果然。然云南之地如曲靖、普安、乌撒、建昌,势在必守,其东川、芒部、乌蒙,未可遽守也。且留屯大军 ![]() ![]() ![]() 十六年以云南所属乌撒、乌蒙、芒部三府隶四川布政使司。乌蒙、乌撒、东川、芒部诸部长百二十人来朝,贡方物。诏各授以官,赐朝服、冠带、锦骑、钞锭有差。其乌撒女酋实卜,加赐珠翠。芒部知府发绍、乌蒙知府阿普病卒,诏赐绮⾐并棺殓之具,遣官致祭,归其柩于家。十七年割云南东川府隶四川布府政司,并乌撒、乌蒙、芒部皆改为军民府,而定其赋税。乌撒岁输二万石,毡衫一千五百领;乌蒙、东川、芒部皆岁输八千石,毡衫八百领。又定茶盐布疋易马之数,乌撒岁易马六千五百匹,乌蒙、东川、芒部皆四千匹。凡马一匹,给布三十疋,或茶一百斤,盐如之。实卜复贡马,赐绮钞。十八年,乌蒙知府亦德言,蛮地刀耕火种,比年霜旱疾疫,民饥窘,岁输之粮无从徵纳。诏悉免之。二十年徵乌撒知府阿能赴京。 二十一年命西平侯沐英南征。英言,东川強盛,据乌山路作 ![]() 二十三年,乌撒土知府阿能,乌蒙、芒部土官,各遣弟子⼊监读书。二十七年,乌撒知府卜穆奏,沾益州屡侵其地,命沐舂谕之。二十八年,户部言:“乌撒、乌蒙、芒部、东川岁赋毡衫不如数,诏已免徵。今有司仍追之,宜申明。”从之。二十九年,乌蒙军民府知府实哲贡马及毡衫。自是,诸土知府三年一⼊贡,以为常,或有恩赐,则进马及方物谢恩。 宣德七年,兵部侍郞王骥言,乌蒙、乌撒土官禄昭、尼禄等,争地仇杀,宜遣官按问。八年遣行人章聪、侯琏赍敕往谕,仍敕巡按与三司官往平之。设乌蒙儒学教授、训导各一员。以通判⻩甫越言,元时本府向有学校,今文庙虽存,师儒未建。乞除教官,选俊秀弟子⼊学读书,以广文治,从之。 正统七年裁乌撒军民府通判、推官、知事、检校各一员。十一年裁乌蒙、东川知事、检校各一员,并⾰乌撒、乌蒙递运所。景泰元年敕谕乌撒、乌蒙诸府土官普茂等,以贵州诸苗叛 ![]() ![]() ![]() ![]() 成化十二年,乌撒知府陇旧等奏,同知刚正抚字有方,蛮民信服,今九年秩満,乞再任三年,以慰群望。从之。弘治十四年,乌撒所辖可渡河巡检司言:“自闰七月二十七⽇,大雷雨不止,至二十九⽇,⽔涨山崩地裂,山呜如牛吼,地陷涌出清泉数十派,冲坏庐舍桥梁及庒死人口牲畜无算。又本府阿都地方,八月亦暴风雨,田土渰没二百余处,死者三百余人。” 正德十五年讨斩芒部僰蛮阿又磉等。初,芒部土舍陇寿,与庶弟陇政及兄 ![]() ![]() 嘉靖元年命芒部护印土舍陇寿袭知府,免赴京。故事,土官九品以上,皆保送至京乃袭。时寿、政等争袭,不敢离任。朝廷以嫡故立寿,恐寿赴京而政等北隙为 ![]() ![]() 四年,政 ![]() ![]() ![]() 六年,芒部贼沙保等谋复珑氏,拥陇寿子胜纠众攻陷镇雄城,执程洸,夺其印,杀伤数百人,洸奔毕节。事闻,兵科给事中郑自壁等言:“镇雄初设流官,蛮情未服,而有司失先事之防,不亟收遣裔陇胜,而令沙保得拥孺子,致煽祸一方。宜速遣总兵何卿并力剿寇。”于是兵部覆言:“陇胜非真陇寿子,故议设流官,有司抚循失策,遂生叛 ![]() ![]() 七年,川、贵诸军会剿,败沙保等,擒斩三百余级,招抚蛮罗舅妇以千计。捷闻,设镇雄流官如旧。而芒部、乌撒、毋响苗蛮陇⾰等复起,攻劫毕节屯堡,杀掠士民,纷纷见告。兵部尚书李承勋以伍文定专主用兵为失计,疏及之。而御史杨彝复言芒部改土易流非长策,又时值荒馑,小民救死不赡,何能趣战。时帝亦轸念灾伤,令罢芒部兵,俟有秋再议征讨。于是四川巡抚唐凤仪言:“乌蒙、乌撒、东川诸土官,故与芒部为 ![]() ![]() 三十九年命勘东川阿堂之 ![]() ![]() ![]() ![]() ![]() ![]() 四十年,营长者阿易谋于堂之心腹⺟勒阿济等,掩杀堂于戛来矣石之地,其子阿哲就擒,哲时年八岁。事虽定,而府印不知所在。于是安万铨取东川府经历印,畀禄位 ![]() ![]() ![]() 四十一年铸给四川东川府印。初,阿堂既诛,索府印不获,人疑为安万铨所匿,及是屡勘,印实亡失。而禄位近派悉绝,惟同六世祖有幼男阿采。抚按官雷贺、陈瓒请以采袭禄氏职,姑予同知衔,令宁著署掌,后果能抚辑其众,仍进袭知府。其新印请更名,以防奷伪。有旨不必更,余如议。先是,乌撒与永宁、乌蒙、沾益、⽔西诸土官,境土相连,世戚亲厚,既而以各私所亲,彼此构祸,奏讦纷纭,详四川《永宁土司传》中,当事者颇厌苦之。万历六年乃令照蛮俗罚牛例处分,务悔祸息争,以保境安民,然终不能靖也。 三十八年诏东川土司并听云南节制。时巡按邓氵美疏称:“蜀之东川 ![]() 先是,四川乌撒军民府,云南沾益州,虽滇、蜀异辖,宗派一源。明初大军南下,女土官实卜与夫弟阿哥二人,率众归顺,授实卜以乌撒土知府,授阿哥以沾益土知州。其后,彼绝此继,通为一家。万历元年,沾益女土官安素仪无嗣,奏以土知府禄墨次子继本州,即安绍庆也。已,禄墨及长子安云龙与两孙俱殁,安绍庆奏以次子安效良归宗,袭土知府。安云龙之 ![]() 三十九年,廷臣议行川、贵大吏勘报。贵州抚臣以土官争职在云南,而为害在黔、蜀,必得三省会勘,始可定狱。帝命速勘,乃命陇鹤书承袭镇雄土知府。鹤书,原名阿卜,自其始祖陇飞沙献土归顺,授为世职知府,五传而为庶鲁卜,别居于果利地,又四传而为庶禄姑,别居夷良、七欠头地,又五传而陇氏之正支斩矣。⽔西安尧臣赘于禄, ![]() 四十一年,乌撒土舍安效良初与安云翔争立,朝廷以嫡派立效良。云翔数为 ![]() 四十三年,云南巡按吴应琦言:“东川土官禄寿、禄哲争袭以来,各纵部众,越境劫掠。拥众千余,剽掠两府,浃旬之间,村屯并扫,荼毒未有如此之甚者。或抚或剿,毋令养祸⽇滋。”下所司勘奏。贵州巡按御史杨鹤言:“乌撒土官,自安云龙物故,安咀与安效良争官夺印,仇杀者二十年。夷民无统,盗寇蜂起,堡屯焚毁,行贾梗绝者亦二十年。是争官夺印者蜀之土官,而蹂践糜烂者黔之⾚子。诚改隶于黔,则弹庒既便,⼲戈可戢。”又言:“乌撒者,滇、蜀之咽喉要地。臣由普安⼊滇,七⽇始达乌撒。见效良之⽗安绍庆据沾益,当曲靖之门户。效良据乌撒,又扼滇、蜀之咽喉。⽗子各据一方,且坏地相接,无他郡县上司以隔绝钤制之,将来尾大不掉,实可寒心。盖黔有可制之势,而无其权;蜀有遥制之名,而无其实。诚以为隶黔中便。”帝命所司速议。 泰昌元年,云南抚按沈儆炌等言:蜀之东川,业奉朝命兼制,然事权全不相关。禄千钟、禄阿伽纵贼披猖,为患不已。是东川虽隶蜀,而相去甚远,虽不隶滇,而祸实震邻。宜特敕蜀抚按,凡遇袭替,务合两省会勘。蜀察其世次,滇亦按无犯侵,方许起送,亦羁縻绥静之要术也。”诏下所司。时诸土司皆桀骜难制,乌撒、东川、乌蒙、镇雄诸府地界,复相错于川、滇、黔、楚之间,统辖既分,事权不一,往往轶出为诸边害。故封疆大吏纷纷陈情,冀安边隅,而中枢之臣动诿勘报,弥年经月,卒无成画,以致疆事⽇坏。播州初平,永宁又叛,⽔西煽起,东川、乌蒙、镇雄皆观望骑墙,心怀疑二。于是安效良以乌撒首附逆于邦彦,并力攻陆广,复合沾益贼围罗平,陷沾益,为云南巡抚闵洪学所败。洪学以兵力不继,好语招之,令擒贼自赎,效良亦佯为恭顺。又见黔师出陆广,滇师出沾益,⽔、乌之势已成骑虎,遂合永宁、⽔西诸部三十六营,直抵沾益,对垒城下五⽇。副总兵袁善、宣抚使沙源等督将士力战,出奇兵破之,效良败死。 ![]() 崇祯元年,四川巡抚差官李友芝赍冠带奖赏其爵⺟子,令管乌撒。安氏恶分,始绝其爵。其爵夜袭安氏盐仓,不克,与设⽩、其禄逃东川界,为东川所拒,而抱渡又失。李友芝为请于制府,发滇兵三千援其爵,滇抚不应。安氏惧,谋 ![]() ![]() ![]() 二年,总督朱燮元调集汉土兵,列营沾益,趣滇抚会兵进乌撒境。安边、安氏逃避偏桥。大兵⼊盐仓,拔难民一千余人。师还,安边、安氏复还盐仓,遣人至军前,请俟乌城克复,束⾝归命,意实缓师。乃复发兵逐安边、安氏,以盐仓授其爵。兵至望城坡,遇贼哨骑百余,麾兵奋击,贼尽奔箐中,遂复乌撒城。安边驻三十里外,拥兵求见,谕令束⾝归诚。边夜遁,遂弃盐仓,⼊九龙囤。乌撒陷贼八年,至是始复。乃召其爵来盐仓,令约束九头目以守,且令图献安边、安氏。其爵以盐仓残毁,乞移乌撒城,从之。时其爵署乌撒知府,其禄署沾益知州,虽懦稚颇忠顺,其⺟亦颇有主持,能得众。安边屡乞降于总督朱燮元,用藉⽔西安位代申,以边实绍庆嫡孙,宜袭知州,请罪其爵、其禄。燮元曲为调护, ![]() ![]() ![]() 马湖,汉牂牁郡內地也,有龙马湖,因名焉。唐为羁縻州四,总名马湖部。洪武四年冬,马湖路总管安济,遣其子仁来归附,诏改马湖路为马湖府。领长官司四:“曰泥溪,曰平夷,曰蛮夷,曰沭川。以安济为知府,世袭。六年,安济以病告,乞以子安仁代职,诏从之。自是,三年一⼊贡。七年,马湖知府珉德遣其弟阿穆上表贡马,廷臣言:“洪武四年,大兵下蜀,珉德叔安济遣子⼊朝,朝廷授以世袭知府,恩至渥矣。今珉德既袭其职,不自来朝而遣其弟,非奉上之道。”帝却其所贡马。十二年,珉德贡香楠木,诏赐⾐钞。十六年,珉德来朝,献马十八匹,赐⾐一袭、米二十石、钞三十锭。 永乐十二年,泥溪、平夷、蛮夷、沐川四长官司遣人贡方物,赐钞币。宣德八年,平夷长官司奏,比者火延公廨,凡朝廷颁降榜文、仓库税粮钱帛及案牍皆救免,乞宥罪,并献马二匹。帝曰:“远蛮能恭谨畏法如此。”置不问。正统二年,泥溪土官医学正科田玑盗官蔵丝钞,援永、宣时例,边夷有犯,听以马赎,许之。三年,免马湖府举人王有学弃吏。先是,有学会试,过期不至,例充吏。有学原籍长官司,因遣通事贡马,乞宥罪,仍肄习太学,许之。 弘治八年,土知府安鳌有罪,伏诛。鳌 ![]() ![]() ![]() 建昌卫,本邛都地。汉武帝置越巂郡。随、唐皆为巂州。至德初,没于吐番。贞元中收复。懿宗时,为蒙诏所据,改建昌府,以乌、⽩二蛮实之。元至元间,置建昌路,又立罗罗斯宣慰司以统之。 洪武五年,罗罗斯宣慰定安来朝,而建昌尚未归附,十四年遣內臣赍敕谕之,乃降。十五年置建昌卫指挥使司。元平章月鲁帖木儿等自云南建昌来贡马一百八十匹,并上元所授符印。诏赐月鲁帖木儿绮⾐、金带、靴袜,家人绵布一百六十疋、钞二千四百四十锭。以月鲁帖木儿为建昌卫指挥使,月给三品俸赡其家。十六年,建昌土官安配及土酋阿派先后来朝,贡马及方物,皆赐织金文绮、⾐帽、靴袜。十八年,月鲁帖木儿举家来朝,请遣子⼊学,厚赐遣之。二十一年,建昌府故土官安思正 ![]() 已而月鲁帖木儿反,合德昌、会川、 ![]() ![]() 帝遣谕蓝⽟曰:“月鲁帖木儿信其逆 ![]() ![]() 二十七年,么些洞蛮寇打冲河西守堡,都督徐凯击败之。二十九年,威龙土知州普习叛。普习,月鲁帖木儿 ![]() ![]() ![]() ![]() ![]() 宁番卫,元时立于邛都之野,曰苏州。洪武间,土官怕兀它从月鲁帖木儿为 ![]() 越巂卫,汉邛都及阑二县地。有奴诺城,即蜀汉时诸葛亮征蛮所筑以憩军者也。元置邛部安抚招讨司,已,改邛部州。満武中,岭真伯以招讨使来归,因改为邛部军民州。洪武二十五年置越巂军民指挥使司于邛部州,命指挥佥事李质领谪戍军士守之。二十六年置越巂卫。永乐元年改邛部为长官司,隶越巂卫。万历中,土官岭柏死,孽子应升负印去,柏妾沙氏争之不得。土目阿堆等拥沙氏,焚利济站庐舍,拥兵临城。总兵刘显率兵往抚之,沙氏悔祸,杀阿堆等自赎,显遂以印授之。后沙氏 ![]() ![]() ![]() 盐井卫,古定笮县也。元初为落兰部。至元中,于黑、⽩盐井置闰盐县,于县置柏兴府。洪武中,改为柏兴千户所,旋改盐井卫,又于二井置盐课司。永乐五年设马刺长官司;其村落多⽩夷居之。长官民阿氏,洪武时归附,授世职。地接云南北胜州,称庶富,人亦扰驯。 打冲河守御中左千户所,其土千户刺兀,于洪武二十五年征贾哈喇顺来归。其子马刺非复贡马赴京,授本所副千户。永乐十一年升正,以别于四所。地与丽江、永宁二府邻,丽江土官木氏侵削其地几半。 会川卫,越巂之会无县也。唐上元中,移邛都县于会川镇,以川原并会故名。宋属大理,为会川府。元置会川路,治武安州,隶罗罗斯宣慰司。洪武十七年,会川土同知马诚来朝,复立会川府,领武安、永昌、⿇龙等州。二十六年⾰会川府。初,月鲁帖木儿反,土知府王舂陷会川,毁民居府治,至是遂堕其城。寻改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领 ![]() 茂州,古冉〈马龙〉国地。汉武帝置汶山郡,宣帝为北部都尉。隋为蜀州,寻改会州。唐贞观改茂州。宋、元仍旧,治汶山县。洪武六年,茂州权知州杨者七及陇木头、静州、岳希蓬诸土官来朝贡。十一年置茂州卫指挥使司。时四川都司遣兵修灌县桥梁至陶关,汶川土酋孟道贵疑之,集部落阻陶关道。都司遣指挥胡渊、童胜等统兵分二道击之,一由石泉,一由灌口。由灌口者进次陶关,蛮众伏两山间,投石崖下,兵不能进。适汶川土官来降,得其间道。乃选勇士卷旗甲,乘夜潜出两山后,迟明从山顶张旗帜,发火炮,蛮惊溃。师进雁门关,道险,蛮复据之。乃驻平野,得小舟渡,至龙止铁冶寨,击破之。其由石泉者次泥池,蛮悉众拒。千户薛文突阵 ![]() ![]() ![]() 正德二年,太监罗籥奏,茂州所辖卜南村、曲山等寨,乞为⽩人,愿纳粮差。其俗以⽩为善,以黑为恶。礼部覆,番人向化,宜令⼊贡给赏。从之。十四年,巡抚马昊调松潘兵,攻小东路番寨,而茂州核桃沟上、下关番蛮惧,遂纠⽩石、罗打鼓诸寨生番,攻围城堡,游击张杰败绩。十五年,巡抚盛应期奏,绰头番犯松州,总兵张杰克之,复犯雄溪屯,指挥杜钦败之,烟崇等寨皆降。万历十九年,威、茂诸番作 ![]() 茂州地方数千里,自唐武德改郡会州,领羁縻州九,前后皆蛮族,向无城郭。宋熙宁中,范百常知茂州,民请筑城,而蛮人来争。百常与之拒,且战且筑,城乃得立。自宋迄元,皆为羌人所据,不置州县者几二百年。洪武十一年平蜀,置垒溪右千户所,隶茂州卫。而置威茂道,开府茂州,分游击以驻叠溪,规防始立。然东路生羌,⽩草最強,又与松潘⻩⽑鞑相通,出没为寇,相沿不绝云。其通西域要路,为桃坪,即古桃关也,有绳桥渡江。守桃坪者,为陇木司。 茂州长官司三:曰陇木,曰静州,曰叠溪。陇木长官司,其长官即陇木里人也。洪武时归附,授承直郞,世袭长官,岁贡马二匹。所属⽟亭、神溪十二寨,俱为编氓,有保长统之。静州长官司,其地即唐之悉唐县,其长官亦静州里人也。袭官贡马,与陇木同。正德间,与岳希蓬、节孝为 ![]() ![]() ![]() 松潘,古氐羌地。西汉置护羌校尉于此。唐初置松州都督,广德初,陷于吐蕃。宋时,吐蕃将潘罗支领之,名潘州。元置吐蕃宣慰司。 洪武十二年,命平羌将军御史大夫丁⽟定其地,敕之曰:“松潘僻在万山,接西戎之境,朕岂 ![]() 十四年置松潘等处安抚司,以龙州知州薛文胜为安抚使,秩从五品。又置十三族长官司,秩正七品:曰勒都,曰阿昔洞,曰北定,曰牟力结,曰蛒匝,曰祈命,曰山洞,曰麦匝,曰者多,曰占蔵先结,曰包蔵先结,曰班班,曰⽩马路。棋后复隶松潘者,长官司四,曰阿思,曰思囊儿,曰阿用,曰潘斡寨;安抚司四,曰八郞,曰阿角寨,曰⿇儿匝,曰芒儿者。后又以思曩⽇安抚司附焉。诸长官司每三年⼊贡,赏赐如例。十五年,占蔵先结等土酋来朝,贡马一百三匹,诏赐绮钞有差。十六年,秋忠言:“臣所辖松潘等处安抚司属各长官司,宜以其户口之数,量其民力,岁令纳马置驿,而籍其民充驿夫,供徭役。”从之。既而松潘羌民作 ![]() 十七年,松潘八积族老虎等寨蛮 ![]() 二十年改松州卫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改松潘安抚司为龙州。二十一年,杂贡生番则路、南向等引草地生番千余人寇潘州阿昔洞长官司,杀伤人口。指挥周助率马步军同松潘卫军讨之,番寇率众 ![]() 宣德二年,⿇儿匝顺化,喇嘛著八让卜来归。置⿇儿匝安抚司,以喇嘛著八让卜为安抚。⿇儿匝在阿乐地,去松潘七百余里。初,著八让卜时侵掠边民及遮八郞安抚司朝贡路。松潘卫指挥吴玮遣人招之,因遣其侄完卜来贡献,言其地广民众,过于八郞,请置宣抚司以辖之。帝命置安抚,遣敕谕之。四川巡按等奏松潘卫所辖阿用等寨蛮寇,拥众万余,伤败官军,请讨之。帝意边将必有 ![]() ![]() ![]() ![]() ![]() 八年,八部安抚司及思囊儿十四族朝贡之使陛辞,令赍敕还谕其土官,俾约束所辖蛮民,安分循理,毋作过以取罪戾。九年,敕指挥佥事方政、蒋贵等抚剿松潘。政等至,榜谕祸福,威、茂诸卫俱听命,惟松潘、叠溪所辖任昌、巴猪、黑虎等寨梗化。政令指挥赵得、宮聚等以次进兵,平龙溪等三十七寨,班师还。命蒋贵佩平蛮将军印,镇守松潘。十年,贵奏,比因番人不靖,松潘、叠溪诸处仓粮,销殆尽,别无储积。帝命户部于四川岁运之数,量益二分给之。 正统三年,岩州长官司让达作 ![]() ![]() 九年,松潘指挥佥事王杲奏:“比者,黑虎等寨番蛮攻围椒园、松溪等关堡,杀伤官民。 ![]() 景泰三年,镇守松潘刑部左侍郞罗绮等奏:“雪儿卜寨贼首卓时芳等,烟崇寨贼首阿儿结等,累年纠合于安化关劫掠。臣会师抵其巢⽳,斩首不计其数,生擒卓时芳、阿儿结等,枭斩于市。”七年,提督松潘罗绮复奏:“松潘土番王永习 ![]() 成化二年,镇守太监阎礼奏:“松、茂、叠溪所辖⽩草坝等寨,番羌聚众五百人,越龙州境剽掠。⽩草番者,唐吐蕃赞普遗种,上下凡十八寨。部曲素強,恃其险阻,往往剽夺为患。”四年,礼复奏:“⽩草诸番拥众寇安县、石泉诸处,因各军俱调征山都掌蛮,致指挥王璟备御不谨。命副总兵卢能剿之。能遣指挥阎斌巡边至庙子沟,番贼三百突至,杀伤相当。斌以失机逮治。九年,巡抚夏埙奏:“黑虎寨贼首夜合等攻关堡,左参将宰用、兵备副使沈琮督兵驰诣松溪堡败之,斩获夜合等三十六级。”松潘指挥佥事尧彧奏:“臣与兵备沈琮分剿⽩马路⽔土、茹儿等番寨,大克之。 弘治二年,松潘番寇杀伤平夷堡官军,命逮指挥以下各官治之。三年免思曩⽇安抚等十六族明年朝觐,以守臣言其地方灾伤也。七年,松潘空心寨番贼犯边,都指挥佥事李镐败之。十三年,番贼⼊犯松潘坝州坡抵关,势益獗。”命逮指挥汤纲等,而敕巡抚张瓒调汉、土官兵五万,由东南二路分剿,破⽩羊岭、鹅饮溪等三十一寨,斩四百余级。商巴等二十六族皆纳款。十四年复攻⻩头、青⽔诸寨,前后杀获男妇七百余人,赭其碉房九百,坠崖死者不可胜计,诸番稍靖。 正德元年,巡抚刘洪奏:“祈命族八长官司所摄番众多至三十寨,少亦二十余寨,环布松潘两河。其土官已故子孙,自应承袭。今宜察勘,有原降印信者,方许袭。”报可。十六年,松潘卫 ![]() ![]() 嘉靖五年命都督佥事何卿镇守松潘。时黑虎五寨及乌都、鹁鸽诸番叛,卿次第平之,降者⽇至。卿有威望,在镇十七年,松潘以宁。二十三年以北警召卿⼊卫,继之者李爵、⾼冈凤,未几皆为巡抚劾罢。二十六年复命卿往镇。时⽩草番 ![]() ![]() ![]() ![]() 万历八年,雪山国师喇嘛等四十八寨,勾北边部落为寇,围漳腊,守备张良贤破之。犯镇虏,百户杜世仁力战,城得全,世仁死焉。又犯制台,良贤复击之,追至思答弄,连战大破之,火落⾚之侄小王子死焉。十九年,巡按李化龙言:“松潘为四川屏蔽,叠、茂为松潘咽喉。番戎作梗,松潘力不能支,宜移四川总兵于松潘以备防御。”是时叠、茂诸番众纠结为 ![]() 松潘以孤城介绝域,寄一线馈运路于龙州,制守为难。洪武时 ![]() 天全,古氐羌地。五代孟蜀时,置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安抚司。宋因之,隶雅州。元置六安抚司,属土番等处宣慰司,后改六番招讨,又分置天全招讨司。明初并为天全六番招讨司,隶四川都司。 洪武六年,天全六番招讨使⾼英遣子敬严等来朝,贡方物。帝赐以文绮龙⾐。以英为正招讨,杨蔵卜为副招讨,秩从五品,每三岁⼊贡,赐予甚厚。二十一年,杨蔵卜来朝,言茶户向与西番贸易,岁收其课。近在官收买,额遂亏,乞从民便,许之。先是,⾼敬严袭招讨使,偕杨蔵卜奏请简土民为兵,以守边境,诏许之。敬严等遂招选土民,教以战阵,得马步卒千余人。至是蔵卜来朝,奏其事,诏更天全六番招讨司为武职,令戍守边界,控制西番。三十一年,帝谕左都督徐增寿曰:“曩因碉门拒长河西口,道路险隘,以致往来跋涉艰难,市马数少。今闻有路自碉门出枯木任场径抵长河西口,通杂道长官司,道路平坦,往来径直,可即檄所司开拓,以便往来。” 永乐二年,⾼敬让来朝,并贺立皇太子,且遣其子虎⼊国子学,赐虎⾐衾等物。十年,敬让遣子虎贡马。初,虎⼊国学读书,以丁⺟忧去,至是服阕还监,皇太子命礼部赐予如例。 宣德五年,六番招讨司奏:“旧额岁办乌茶五万斤,二年一次,运付碉门茶马司易马。今户部令再办芽茶二千二百斤,山深地瘠,艰于采办,乞减其数。”帝令免乌茶只办芽茶。十年命⾼凤署天全六番招讨司事。先是,敬让以罪下狱死。至是,其子凤乞袭⽗职。帝念其祖有抚绥功,命暂理招讨事。正统四年命凤袭。 正德十五年,招讨⾼文林⽗子称兵 ![]() ![]() 初,天全招讨司治碉门城,元之碉门安抚司也,在雅州境。明初,宣慰余思聪、王德贵归附,始降司为州,设雅州千户所,而设碉门百户,近天全六番之界。又置茶课司以平互市。盖其地为南诏咽喉,三十六番朝贡出⼊之路。三十六番者,皆西南诸部落,洪武初,先后至京,授职赐印。立都指挥使二:曰乌斯蔵,曰朵甘。为宣慰司者三:曰朵甘,曰董卜韩胡,曰长河西鱼通宁远。为招讨司者六,为万户府者四,为千户所者十七,是为三十六种。或三年,或五年一朝贡,其道皆由雅州⼊,详《西番传》。 黎州,汉沈黎郡地。《史记》称越巂以东北,君长以十数,筰都最大。自唐蒙通夜郞,邛、筰之君请为內臣,因置筰都县,复曰旄牛县。元鼎中,以为沈黎郡。唐割雅、巂二州置黎州。天宝初,改为洪源郡,寻改汉源。宋属成都路。元属土番等处宣慰司。 洪武八年省汉源县,置黎州长官司,以芍德为长官。德,云南人,马姓。祖仕元,世袭邛部州六番招讨使。明氏据蜀,德兄安复为黎州招讨使。明氏亡,蛮民溃散,德奉⺟还居邛部。至是,四川布政司招之,德遂来朝贡马,请置长官司。诏以德为黎州长官,赐印及⾐服绮帛,十一年升为黎州安抚司,即以德为使。十四年,德遣使贡马。诏赐德钞五十四锭、文绮七疋。自是,三年一⼊贡。弘治十四年命黎州安抚隶四川都司。 万历十九年,安抚马祥无后, ![]() 黎、雅诸蛮,宋时屡为边患。明兴,以诸蛮皆天全六番诸部,散居于二州之境,遂于黎州设安抚,于天全六番设招讨,以示羁縻。而雅州所属,与招讨所辖之蛮民,境土相连,时有争讼。徼外大、小木瓜种分三枝,腻乃卜最強,世居西河。初属马湖土官安氏钤辖,自马湖改流,诸瓜叛⼊邛部,归岭氏。其地自西河至凉山、雪山诸处,周围蟠据。嘉靖末,诸瓜畜牧蕃盛,时窥边,邛部长官岭柏不能制,嘉、峨、犍为诸边皆为侵扰。镇巡官督邛部兵捕之,瓜兵益炽,乃议大征,分建昌、越巂、马湖三路兵进讨。瓜部始惶骇请降,愿岁贡马方物,乃定。其地四千八百四十余亩,徵粮四百四十余石,输峨眉县。明初与安抚司同置者,有大渡河守御千户所。唐时,河平广可通漕,戍将一不守,则黎、雅、邛、嘉、成都皆动摇。宋建隆三年,王全斌平蜀,以图来上。议者 ![]() 部分译文 乌蒙、乌撒、东川、芒部,是古代的窦地、的巴、东川、大雄各甸,都是唐朝乌蒙人的后裔。宋朝时,还有人被封为乌蒙王。元朝初年设置乌蒙路,便把东川、芒部隶属于乌蒙、乌撒等地的宣慰司。在各部之中,数乌撒最富裕強盛,元朝时曾在该地设置军民总管府,在东川则设置万户府。乌撒、东川都位于蜀的东南方,与滇、黔相接,地势险恶,他们的声音和教化都与中原不同。 明太祖平定蜀地后,想攻取云南,便把大军都集中到辰州、沅州,试图削弱各蛮族的势力以打通往蜀地的道路。洪武十年(1381)皇帝派宦官带着诏书去见乌蒙、乌撒各部的酋长,说“:西南地区各部落,从古到今,无不向国中朝觐进贡。我接受天命成为天下的主人已经有十五年了,而乌蒙、乌撒、东川、芒部、建昌各部落酋长还桀骜不驯,不来朝觐我。我已经派遣征南将军颍川侯、左副将军永昌侯、右副将军西平侯带领军队前来征讨。但怕你们各部的酋长还没理解我的意思,所以再派遣宮中的大臣前来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悔罪向我投诚,就应当立即亲自来朝觐我,或者派人来向朝廷献贡物,快点抒发投诚的意向,我就停止发兵,以便黎民百姓安生乐业。你们可以一起检讨一下这件事。” 此时,征南将军傅友德已经派遣都督胡海洋等人带五万军队,从永宁向乌撒进发;又亲自率兵从曲靖沿着格孤山向南,与永宁的军队相通,直捣乌撒。这时,元朝的右丞相实卜听到胡海洋的军队已到,便聚集军队到⾚⽔河抵抗。又听到明朝的大军继续开进来了,便都逃跑了。傅友德命令各军修筑城墙。待到刚刚收集到筑墙用的夹板和闸时,蛮族人全集中起来并围了过来。傅友德把军队安扎在山冈上,慎重地观察着局势。等了解到自己的土兵还有勇气打仗时,便派军队与蛮族人接战。有芒部的酋长率人来增援,实卜的军队与芒部酋长会合后,锋头很锐利。明朝大军擂鼓呐喊着前进,蛮族的酋长多被长矛击中坠马而死。明朝大军更加奋勇,蛮族人力不可支,大量逃散,明军斩杀了三千敌人,缴获马匹六百。实卜率着众人逃跑了。于是明军便在乌撒筑城,攻克七星关,打通通向毕节的道路;又攻克了可渡河。这样东川、乌蒙、芒部的各蛮族都受到震慑,望风归降。 洪武十五年(1382)设置东川、乌撒、乌蒙、芒部各卫指挥使司,皇帝下诏将此告诉各部落的民人。因为云南已向朝廷投降归附,所以应该更加顺从朝廷,以便享受太平。不久,皇帝下诏书给各部酋长说:“现今我们设置的邮传通向云南,你们应该带领当地民人,随你们的疆界远近开筑道路。所开的道路要有十丈宽,以古法为准,每六十里设一个驿站。等到令符一到你们就开始筑路。”给征南将军傅友德等人下诏说“:乌蒙、乌撒、东川、芒部各酋长虽然已经投降,但怕军队一撤回,他们又聚在一起叛 ![]() 之后,乌撒各蛮族人又叛 ![]() ![]() ![]() ![]() ![]() ![]() 洪武十六年(1383)将云南所属的乌撒、乌蒙、芒部三府隶属于四川布政使司。乌蒙、乌撒、东川、芒部各部落酋长一百二十人来京城朝觐皇上,贡献土产。皇帝下诏各按他们的等级授以官衔、朝服、冠带、锦绮和钞锭。给乌撒部落的女酋长实卜,加赐珍珠翡翠。芒部的知府发绍、乌蒙的知府阿普病逝,皇帝下诏赐予绮⾐和殓尸的棺木,派员官去致祭,并把他们的灵柩送到家。十七年割出云南的东川府,使其隶属于四川布政使司,并把乌撒、乌蒙、芒部都改为军民府,确定其赋税定额。乌撒每年输送粮食二万石,毡⽑制的⾐衫一千五百领;乌蒙、东川、芒部都每年输粮食八千石,毡⽑⾐衫八百领。又给上述四个军民府确定茶、盐、布匹与马的 ![]() ![]() ![]() 二十一年(1388)朝廷命令西平侯沐英征讨南方。沐英说东川強盛,占据乌山路进行叛 ![]() ![]() 二十三年(1390),乌撒土知府阿能,乌蒙、芒部的土官,各遣送弟子⼊国子监读书。二十七年,乌撒知府卜穆上奏,说沾益州屡次侵夺他们的土地,皇上命令沐舂去谕告他们。二十八年,户部上奏说“:乌撒、乌蒙、芒部、东川每年的赋税和毡⽑⾐衫上 ![]() 宣德七年(1432),兵部侍郞王骥上奏说,乌蒙、乌撒的土官禄昭、尼禄等人,由于争夺地盘互相仇杀,应派员官去巡察。八年派行人章聪、侯琏带着皇帝的诏书前往当地,又让巡按和三司官前去平息这种仇杀。同时设置乌蒙儒学教授一人、儒学训导一人。又因当地的通判⻩甫越上奏说,元朝时本军民府一向有学校,现今文庙虽然还保存着,但儒学教师没有建立起来。乞求皇上除了选派教官外,还应选送有俊秀之才的弟子⼊学校读书,以便推广文治。皇帝同意。 正统七年(1442)裁减乌撒军民府通判、推官、知事、检校各一名。十一年裁减乌蒙、东川军民府的知事、检校各一名,并⾰除乌撒、乌蒙的递适所。景泰元年(1450),皇帝下诏书给乌撒、乌蒙各军民府的土官普茂等人,告诉他们贵州各地苗人叛 ![]() ![]() ![]() ![]() ![]() ![]() 成化十二年(1476),乌撒知府陇旧等人向朝廷上奏,说同知刚正按抚有方,蛮族人信服他,现今他九年的任期届満,我们乞求皇上给他留任三年,以安抚众人。皇帝同意。弘治十四年(1501),乌撒军民府所管辖的可渡河巡检司上奏说“:从闰七月二十七⽇起,天降大雷雨不止,到二十九⽇,洪⽔暴涨,山崩地裂,山中有鸣叫声像牛吼一样,大地陷落涌出清泉⽔几十脉,冲坏了房屋桥梁,庒死人口牲畜无数。本军民府阿都这个地方,八月份也下暴风雨,田地淹没达二百多处,死了三百多人。” 正德十五年(1520),讨伐斩杀了芒部覺蛮人阿又磉等。当初,芒部土舍陇寿,与他的异⺟兄弟陇政和其兄长的 ![]() ![]() 嘉靖元年(1522)朝廷让芒部护印土舍陇寿继承知府职位,免于赴京城朝觐。按以前的惯例,土官达九品以上的,都要保送到京城才能继承官位。此时因陇寿、陇政互相争夺继承权,所以不敢离开。朝廷因为陇寿是嫡出,所以让陇寿继承,但怕陇寿赴京城时陇政等人乘机作 ![]() ![]() 嘉靖四年(1525),陇政 ![]() ![]() ![]() ![]() ![]() 嘉靖七年(1528),四川、贵州的各路军队会剿叛军,打败了沙保等人,擒获斩杀了三百多人,招抚蛮族人男女数以千计。捷报传到朝廷后,仍然设置镇雄流官。芒部、乌撒、毋响的苗人、蛮族的陇⾰等又起来作 ![]() ![]() ![]() ![]() 嘉靖三十九年(1560)朝廷下令平定东川阿堂的叛 ![]() ![]() ![]() ![]() 此时禄位和其弟弟禄。。已经死了,官府就讯问禄氏家族中有谁可以继承土知府官位,阿堂就以自己小儿子冒名禄哲报给官府。这样阿堂就像以前一样窃据了土知府的印信,又与安九鼎互相攻打起来。安九鼎就诉讼到云南巡抚游居敬那里,说阿堂作 ![]() ![]() ![]() ![]() 嘉靖四十年(1561),营长者阿易与阿堂的心腹⺟勒阿济等人密谋,在戛来矣石地区杀死阿堂,阿堂八岁的儿子阿哲被擒,此事虽然平定了,但土知府的官印不知在哪儿。于是安万铨便取东川府以前所使用的印信, ![]() ![]() ![]() ![]() ![]() ![]() 嘉靖四十一年(1562)朝廷重新给四川东川府铸造印信,当初之时,阿堂已经被杀,却找不到土知府的印信,有人怀疑是被安万铨蔵起来了。等到屡次调查审核,才知道印信实在是丢失了。禄位这一支的近亲已经全部灭绝了,只有与他在七代以前是同一祖先的近亲还有一个小男孩阿采。抚按官雷贺、陈瓒请求皇上让阿采继承禄位的职位,但暂时给他一个同知的官衔,让宁著管理知府事务,以后要是果然能够安抚笼络住她属下的百姓,则仍然让她继承土知府的职位。而给他们新铸的印信,请改名称,以防有人假骗假冒。皇帝下圣旨说印信就不要改名称了,其余的就照雷贺、陈瓒说的办。在此之前,乌撒与永宁、乌蒙、沾益、⽔西各土官土壤相连,世代都是亲戚,彼此亲情浓厚。后来各土官各自亲近包庇自己的近亲,彼此构祸,向朝廷上奏时纷纷攻击对方。这种情况在四川《永宁土司传》中有详细记载,当事人对此也颇为讨厌和为难。万历六年(1578)朝廷还让他们按照蛮族人习俗以罚牛来做处分,务必使他们悔过,停息纷争,以保护境內百姓的平安,但最终也没有彻底清除纷争。 万历三十八年(1610)皇帝下诏让东川土司听从云南的节制。当时巡按邓氵美给皇帝上疏时称:“四川的东川府,与云南的武定、寻甸各郡紧挨着,它们之间只隔一个山岭,早晨出发傍晚就能到达。东川的酋长禄寿、禄哲两兄弟,没有亲情,每天都要动⼲戈相争。他们的部落也是以抢劫杀戮为生,不从事耕作。四川距东川路途遥远,法纪容易疏松。云南虽距东川很近,但不属其管辖范围,所以号令也传不过去。因此东川府的蛮族人骄横成 ![]() 此前,四川的乌撒军民府与云南的沾益州,虽然各由四川和云南管辖,但它们的人口族属是同源的。明朝初年大军南下时,女土官实卜与她丈夫的弟弟阿哥二人,率部下归顺明朝廷,朝廷授予实卜乌撒土知府的官衔,授予阿哥沾益土知州的官衔。此后,这一边没人了就由那一边继承,他们两家就通为一家了。万历元年(1573),沾益州的女土官安素仪没有后代,便上奏朝廷让土知府禄墨的第二个儿子继承本州土知州的职位,这就是安绍庆。后来禄墨及其长子安云龙和两个孙子都死了,安绍庆便上奏朝廷让他的第二个儿子安效良归还本宗,继承土知府的职位。安云龙的 ![]() 万历三十九年(1611),朝廷大臣商议让四川、贵州的大官去审核事实后上报朝廷。贵州的抚按大臣认为土官是在云南争夺官职,但为害到了贵州和四川,必须三个省的员官一起审核,才能定罪。皇帝命令快速审核后,才任命陇鹤书继承镇雄州的土知府。陇鹤书,原名阿卜,从其始祖陇飞沙献出土地归顺朝廷后,世代都被授予知府的职位,传了五代到庶鲁卜时,分出来居住在果利这个地方,又传了四代到庶禄姑时,又分出来居住到夷良和七欠头。庶禄姑之后又传了五代,陇氏这一门的正宗子孙便断绝了。⽔西的安尧臣⼊赘到了禄墨家,想占有禄墨家的官职财产,大家感觉不平,才有驱逐安氏扶立陇氏的奏章,当地员官遵奉圣旨去察寻扶立陇氏的后代。女土官者氏就把阿固推荐出来。阿固,是庶鲁卜的第六世孙,他改名为陇正名。这样主张扶立阿固的,就先扶立了阿固的⽗亲阿章。阿章不久病死,阿固又不为蛮族百姓所信服,朝廷又派官吏来来回回地考察审核。者氏和当地的四十八目、十五火头等头领共同推举阿卜。阿卜,是庶禄姑的第五世孙,大家都认为他是长辈而且很贤明,者氏还把官印都献出来 ![]() 万历四十一年(1613),乌撒土舍安效良开始时与安云翔争夺继承官位的权利,朝廷认为安效良是嫡系便扶立了安效良。这样安云翔便几次作 ![]() ![]() 万历四十三年(1615),云南巡抚吴应琦给皇帝上奏说:“自东川的土官禄寿、禄哲争夺继承官位的权利以来,各自纵容其属下的人越境抢劫。他们都拥有一千多人,抢劫两府之地,十天之內,扫 ![]() ![]() 泰昌元年(1620),云南抚按沈儆火介等人给皇帝上奏说:“四川的东川,我们已奉朝廷的命令参与节制,但事情与权利全没有关系。禄千钟、禄阿伽纵容贼人作 ![]() ![]() 此时,各土司都桀骜不驯,难于节制。乌撒、东川、乌蒙、镇雄各军民府的地界 ![]() ![]() ![]() ![]() ![]() ![]() ![]() 崇祯元年(1628),四川巡抚差官李友芝带冠带去奖赏安其爵⺟子,让他们管理乌撒。安氏遂与安其爵 ![]() ![]() ![]() 崇祯二年(1629),总督朱燮元调集了汉族兵和土兵,在沾益州前安扎下来,准备与云南巡抚的兵马会合后一起向乌撒境內进发。安边、安氏逃到偏桥避难。大军进⼊盐仓后,救出难民一千多人。大军撤回后,安边、安氏又回到盐仓,派人到官军帐前,请求等他们拿下乌城后,一定会约束自⾝等待朝廷的命令再行动,实际上这是他们的缓兵之计。于是明军又出发驱赶安边和安氏,把盐仓授予安其爵。 明军到达望城坡时,碰到贼人望哨的骑兵一百多人,朱燮元指挥军队奋勇出击,贼人全逃奔到竹林里,于是又攻下了乌撒城。安边驻扎在三十里以外的地方,带兵到军前要求求见总督朱燮元,朱燮元让他把自己绑起来前来投降。安边乘夜逃跑,放弃盐仓,进⼊九龙囤。乌撒被贼人攻陷了八年,至此才开始收复。总督朱燮元便把安其爵招到盐仓来,让他约束当地的九头目以守卫乌撒,并让他筹划把安边、安氏捉住献出来。安其爵认为盐仓已经残破,乞求允许他到乌撒城办公,朱燮元同意了。此时,安其爵暂任乌撒知府,安其禄暂任沾益州知州。虽然他们都较稚嫰小心,但颇为忠心顺从朝廷,他们的⺟亲也颇能主持事务。因此他们都能得人心。 安边屡次向总督朱燮元乞降,并藉⽔西的安位代申其意。安位认为安边实际上是安绍庆的嫡系孙子,应该继承知州的职位,请求总督责罚安其爵、安其禄。朱燮元从中委曲调停,想授职衔给安边,把乌撒分开以安置安边。云南抚按坚决不同意,认为安边让其同 ![]() ![]() ![]() 建昌卫,是原来的邛都。汉朝武帝时期,此地设置了越。。郡。隋唐两朝此地都称为。。州。唐朝至德初年,该地被吐番所呑没,贞元中年才收复回来。唐朝懿宗统治时期,该地被蒙诏所占据,改成建昌府,把乌、⽩二个蛮族的人口充实到该地。元朝至元年间,该地设置了建昌路,同时又设立罗罗斯宣慰司以统管该地区。 明朝洪武五年(1372),罗罗斯宣慰定安前来朝觐皇帝,但建昌路还没有归附明朝。十四年,皇帝派宦官带着皇帝的敕谕去见他们,建昌路才向明朝投降。十五年明朝廷在此设置建昌卫指挥使司。元朝的平章月鲁帖木儿等人从云南建昌来京城给朝廷献贡马一百八十匹,并上缴了元朝皇帝给他们所授的符印。明太祖下诏给月鲁帖木儿赏赐了绮⾐、金带、靴袜,给他的家人赏赐了绵布一百六十匹,钱钞二千四百四十锭。封月鲁帖木儿为建昌卫指挥使,每月给他三品官才有的俸禄,让他赡养家人。十六年,建昌卫的土官安配及当地的酋长阿派先后来朝觐皇帝,向皇帝进献马匹和土产,皇帝都给他们赏赐织金花纹的绮⾐、帽子和靴袜。十八年,月鲁帖木儿全家来朝觐,请求朝廷允许他选派儿子来⼊学,皇帝给他们的赏赐很丰厚。二十一年,建昌府已故土官安思正的 ![]() ![]() 不久,月鲁帖木儿造反,会合德昌、会川、 ![]() ![]() 四川都指挥使瞿能带领各卫军队到达双狼寨,活捉了伪千户段太平等人,普通贼众大多溃散,月鲁帖木儿失败后逃跑。瞿能督促军队追捕,攻下托落寨。又转战前进到打冲河三里所时,与月鲁帖木儿相遇,又大败他们,俘虏了他们五百多人,淹死叛军一千多,缴获牛、马无数。官军进⼊德昌后,瞿能调遣指挥同知徐凯分兵进⼊普济州搜捕敌人;又在打冲河上架桥,派遣指挥李华率兵追击托落寨內的残余叛军。军队开到⽔西时,斩杀月鲁帖木儿手下的把事七人,截路寨的蛮族人长沙、纳的等都中箭而死。瞿能回师后又攻克天星、卧漂各寨,俘虏和杀死敌人一千八百多人。月鲁帖木儿逃进柏兴州。 皇帝派人给蓝⽟送谕告说“:月鲁帖木儿信任他手下的同 ![]() ![]() 洪武二十七年(1394),么些洞的蛮族人⼊侵打冲河的西守堡,都督徐凯将他们击败。二十九年,威龙土知州普习反叛。普习,是月鲁帖木儿 ![]() ![]() 安配的六世孙安忠没有后嗣,其 ![]() ![]() ![]() 安氏家族所管辖的四个驿所,其名分别为禄马、阿用、⽩⽔、泸沽,各驿所之间相差有百里之遥。凉山地区的拖郞、桐槽、热⽔等番族,以自己势力的強弱,对明朝廷或归附或背反。建昌卫所统领的昌州等三个长官司,都分布在卫所东、西、南三面三百里的范围內。洪武十八年(1385),土官卢尼姑、吉撒加、⽩氐等归附朝廷,朝廷都让他们世代相袭做知州。月鲁帖木儿叛 ![]() 茂州,就是古代的冉。。国所在地。汉武帝时在该地设置汶山郡,汉宣帝时称北部都尉。隋朝时称为蜀州,不久改为会州。唐朝贞观年间改为茂州。宋朝和元朝时仍为茂州,官府所在地是汶山县。 洪武六年(1373),茂州的权知州杨者七及陇木头、静州、岳希蓬等土官一起到京城来朝贡。十一年朝廷设置茂州卫指挥使司。此时,四川的都司派兵修筑从灌县到陶关的桥梁,汶川土著人的酋长孟道贵对此举颇有疑忌,招集本部落人堵塞了陶关的道路。都司便派指挥胡渊、童胜等人带兵分二路袭击他们。一路从石泉出发,另一路从灌口出发。由灌口出发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陶关时,蛮族人埋伏在两山之间,向山崖下投掷石块,军队无法前进。此时正好汶川的土官前来投降,提供了小路,陶关的官军便挑选出勇士带上旗帜和甲仗,乘着夜⾊悄悄地绕到两山后面,天⾊未明时就在山顶上张开旗帜,点燃火炮,蛮族人都受惊而逃。军队开到雁门关时,道路险阻,蛮族人便又占据了该地。官军便驻扎在平地上,用小船渡过去,到龙止的铁冶寨,击破了蛮族人。从石泉出发的那一路军队驻扎在泥池,蛮族人集结起来抗拒官军。千户薛文带人用弓箭把蛮族人 ![]() ![]() 正德二年(1507),太监罗硁向朝廷上奏,说茂州所管辖的卜南村、曲山等村寨的人,都向官府要求做⽩人,愿意向朝廷缴纳粮税和差役。那里的习俗是以⽩为好,以黑为恶。礼部的答复认为番族人向往汉化,就应该让他们进献贡物并给以奖赏。皇帝答应了。十四年,巡抚马昊征调松潘的军队去攻打小东路番族人的村寨,茂州核桃沟上关和下关的番族人感到害怕,于是便纠集⽩石、罗打鼓等村寨的没有汉化的番族人进攻和包围城堡,游击张杰率人抗击,失败了。十五年,巡抚盛应期上奏,说绰头的番族人进犯松州,总兵张杰收复了松州;他们又进犯雄溪屯,指挥杜钦将他们打败,烟崇等村寨的番族人都向官军投降了。万历十九年(1591),威远、茂州各地的番族人作 ![]() ![]() 茂州这个地方方圆有几千里,从唐朝武德年间改为会州郡后,统领有九个羁縻州,前后居住的都是蛮族人,向来没有城郭。宋朝熙宁中年,范百常做茂州的知州,百姓请求修筑城墙,蛮族人便来破坏。范百常便带兵抗拒蛮族人,一边战斗一边修筑,这样城墙才建立起来。从宋朝到元朝,占据这里的都是羌族人,已有二百年没在此设置州县了。洪武十一年(1378)朝廷平定四川后,设置了迭溪右千户所,隶属于茂州卫。又设置威茂道,将府第设在茂州,分一名游击带兵驻扎迭溪,这样规防才开始确立。但是东路没有汉化的羌族人、⽩草人最为強盛,他们又与松潘⻩⽑鞑人相互勾通,经常出没为盗,相沿成习无法断绝。这里通向西域的要道是桃坪,即古代的桃关,有绳索建成的桥梁可供渡江。守卫桃坪的,是陇木长官司。 茂州有三个长官司,分别是陇木、静州、迭溪。陇木长官司的长官是陇木里的人,洪武年间归附朝廷,被授予承直郞,可世袭长官职位,每年向皇帝进献贡马二匹。其下属⽟亭、神溪等十二个村寨,居住的都是编⼊户籍的百姓,由保长统领他们。 静州长官司,是以前唐朝悉唐县的所在地,其长官也是静州里的人。他们继承官位、进献贡马,与陇木相同。正德年间,他们与岳希蓬、节孝一起作 ![]() ![]() 迭溪千户所,是永乐四年设置的,统领有二个长官司:一个称迭溪长官司,设置在千户所所治北面一里远的地方;另一个称郁即长官司,在所治西面十五里远的地方。 迭溪的郁氏,洪武十五年(1382)才归附朝廷,朝廷授给官印,让他们世袭为官,每三年向朝廷进贡马四匹。迭溪长官司长官管辖河东汉化的八个村寨的番人和马路、小关七个家族。那八个村寨汉化了的番人都是大姓人家。该长官司的土舍则管辖河西六个村寨的小姓人家。迭溪长官司土地广阔,畜产富饶,青稞、麦子沿路相积。这里的人都枭雄狡黠,名义上虽已是汉化了的番人,实际上与没有汉化的番人是一样的。 郁即长官司的官名叫口敢保,万历十八年(1590)与黑⽔、松坪等地番族人一起举兵,攻打新桥,第二年伏法被杀。汉关墩附近的各小姓人家,原先隶属于郁即,至此改为隶属于迭溪。当初,都督方政平定历⽇等村寨时,设置了长宁安抚司,隶属于松潘。正统元年(1436),总兵蒋贵认为松潘地域太辽阔了不好统领,便将长宁安抚司改由迭溪守御千户来管辖。 松潘,是古代氐羌人的地方。西汉时期设置了护羌校尉。唐朝初年,此地设置松州都督,广德初年被吐蕃攻陷。宋朝时期,吐蕃将领潘罗支统领该地,名为潘州。元朝在此设置吐蕃宣慰司。 洪武十二年(1379),朝廷命令平羌将军御史大夫丁⽟去平定该地区。皇帝对丁⽟说:“松潘地方偏僻,处于万山之中,与西戎之地接壤。我并不是想穷兵远征,而是羌戎族人屡次犯侵我们的边关,每次征讨都没有收获,这次是不得已而为之。现今捷报传来,知道松州已被你们攻克,你们应慢慢地将军用物资和粮食储存在容州,去攻打潘州。如果将三个州全部占领,则对迭州不需要用兵,他们自己便会来投降的。你们应该挑选勇敢的士卒守卫纳都、迭溪两路,其驿道没有什么阻遏,则不必守卫。凡来投降的各位戎族酋长,一定要把他们送到京城来朝觐,我将亲自安抚他们。”于是便把潘州并⼊松州,设置松州卫指挥使司。丁⽟派宁州卫指挥⾼显在该地筑起城墙。十三年,皇帝认为松州卫远在山⾕之中,军队驻扎和耕种不方便,粮饷难以解决,便下命令将松州卫罢了。不久,指挥耿忠来管理经营该地方,向朝廷上奏说松州是四川番族人的要害之地,不能罢,已命令将松州卫建置恢复了。 十四年(1381),设置了松潘等地的安抚司,以龙州的知州薛文胜为安抚使,官秩为从五品。又设置十三族长官司,其长官的官秩为正七品。这十三族长官司分别称为:勒都、阿昔洞、北定、牟力结、虫各匝、祈命、山洞、麦匝、者多、占蔵先结、包蔵先结、班班、⽩马路。后来又隶属于松潘的长官司有四个:阿思、思囊儿、阿用、潘斡寨;安抚司也有四个:八朗、阿角寨、⿇儿匝、芒儿者。后来又把思囊⽇安抚司附到松潘。各长官司每三年向朝廷进贡物一次,皇帝也按惯例给予赏赐。十五年,占蔵先结等地的土著酋长来京城朝觐,献贡马一百零三匹,皇帝下诏按他们的等级分别赏赐绮⾐和钱钞。十六年,耿忠向皇帝上奏说:“我所管辖的松潘等处安抚司所隶属的各长官司,应该按他们所拥有的户口数和百姓所能有的力量,每年让他们缴纳马匹设置驿站,征籍当地百姓为驿夫,提供徭役。”皇帝同意。不久,松潘的羌族百姓作 ![]() ![]() 十七年(1384),松潘八积族老虎等村寨的蛮族人作 ![]() ![]() 二十年(1387),将松州卫改为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将松潘安抚司改为龙州。二十一年,朵贡地区没有汉化的番族人则路、南向等带领草地地区没有汉化的番族人一千多,抢劫了潘州的阿昔峒长官司,杀伤了不少人。指挥周助带领骑兵和步兵会同松潘卫的军队一起前去讨伐,抢劫了的番族人也率领众人前来 ![]() 宣德二年(1427),⿇儿匝长官司顺从朝廷逐渐汉化,喇嘛著八让卜也前来归附。朝廷就设置了⿇儿匝安抚司,任命喇嘛著八让卜为安抚。⿇儿匝在阿乐境內,离松潘有七百多里。当初,著八让卜时常犯侵边境,掠夺边境居民,并阻挡八郞安抚司前往朝廷献贡。松潘卫指挥吴玮派人前去招抚他,他就派他的侄子前来献贡物,并说他统治的地区地广人多,比八郞要大,请求设置宣抚司来管辖该地。皇帝命令设置安抚司,派人送诏书给他。 四川巡按等员官上奏皇帝,说松潘卫所管辖的阿用等村寨的蛮族人,拥有一万多人,经常伤害打败官军,请求朝廷派兵征讨他们。皇帝认为这种作 ![]() ![]() ![]() ![]() ![]() ![]() ![]() 八年(1433),八部安抚司和思囊儿等十四大姓家族的朝贡使者向皇帝告辞,皇帝让他们带敕书回去告诉他们的土官,要他们约束他们辖区內的蛮族百姓,安分守己遵循法理,不要去犯过错以免获罪。九年皇帝命令指挥佥事方政、蒋贵等去招抚和进剿松潘。方政等人到达后,张榜告诉百姓什么是祸,什么是福。威远、茂州等卫所都听从号令,惟有松潘、迭溪所辖的任昌、巴猪、黑虎等村寨顽固不化。方政命令指挥赵得、宮聚等按次序进兵,平定了龙溪等三十七个村寨,凯旋回师。朝廷命令蒋贵佩戴平蛮将军的印,镇守松潘。十年,蒋贵上奏章,说近来因为番族人作 ![]() 正统三年(1438),岩州长官司的让达作 ![]() ![]() ![]() ![]() 正统九年(1444),松潘指挥佥事王杲上奏说:“近来,黑虎等村寨的番族人攻打椒园、松溪等地的关隘和城堡,打死打伤不少官民。我们想去进剿捉拿他们,又怕各村寨引起惊疑猜忌,希望朝廷谕告他们谁能擒拿叛贼就重赏谁。”朝廷认为此建议可行。十年,黑虎寨的叛贼首领多儿太伏法被杀。原先,多儿太抢劫茂州境內时被官军抓获,官军将其训诫一番后就释放了。不久,他又纠集各寨的番族人进来抢劫。皇帝命令序班祁全前往该地谕告各寨,把多儿太擒拿到京城,斩首示众。十一年任命寇深为佥都御史,负责松潘的军事守备。此时松潘都已向化朝廷,只有歪地骨鹿族的二十个村寨不服,朝廷便命令⾼广、王杲等人前去进剿。之后,设置思曩⽇安抚司,任命阿思观为安抚使,隶属于松潘卫。此前,阿思观的⽗亲端葛,在洪武中年归顺朝廷,朝廷授予他金牌,让其招抚番族人。至阿思观时又有能力招抚其众,所以朝廷便任命他为安抚使。 景泰三年(1452),镇守松潘的刑部左侍郞罗绮等人上奏说“:雪儿卜寨的贼人首领卓时芳,烟崇寨贼人首领阿儿结等人,连年纠集人在安化关抢劫。我们会合军队抵达他们的巢⽳,斩杀敌人不计其数,活捉了卓时芳、阿儿结等人,将其斩首于闹市之中示众。”七年,松潘的提督罗绮又上奏说“:松潘当地的番族人王永,习 ![]() ![]() 成化二年(1466),镇守大监阎礼上奏说“:松潘、茂州、迭溪所管辖的⽩草坝等寨子,番族羌人聚集了五百人,越过龙州境出来剽劫。⽩草的番人,是唐朝吐蕃赞普的后裔,上下共有十八个寨子。他们的私兵素来強壮,倚仗他们的地势险阻,往往劫夺百姓成为祸患。”四年,阎礼又上奏说“:⽩草等番族人纠集众人进犯安县、石泉等地,因为各军都被征调去讨伐山都掌的蛮族人,致使指挥王瞡守备防卫无法严密。”朝廷便命令副总兵卢能前去进剿。卢能派指挥阎斌去巡逻边境,到庙子沟时,番族贼人三百突然出现,双方接战后死伤相当。阎斌以失机罪被逮捕。九年,巡抚夏埙上奏说:“黑虎寨贼人首领夜合等抢劫和攻打关隘城堡,左参将宰用、兵备副使沈琮督促军队赶往松溪堡将贼人打败,斩获夜合等三十六人的首级。”松潘指挥佥事尧。。也上奏朝廷“:我与兵备沈琮分别围剿⽩马路⽔土、茹儿等番族人的寨子,都将它们攻克了。” 弘治二年(1489),松潘的番族人杀伤了平夷堡的官军,朝廷命令将指挥以下的各级员官都逮捕起来治罪。三年免除思曩⽇安抚等十六族第二年进京朝觐皇帝的任务,原因是当地的守卫大臣说当地遭受了灾害损伤。七年,松潘空心寨的番族贼人犯侵边境地区,都指挥佥事李镐将他们击败。十三年,番族贼人犯侵松潘坝州的坡抵关,势力猖獗。朝廷命令将指挥汤纲等人逮捕问罪,让巡抚张瓒调集汉族和当地的官兵五万人,从东南二路分别进剿,攻破了⽩羊岭、鹅饮溪等三十一个寨子,斩杀敌人四百多名。商巴等二十六大姓家族全部投诚。十四年张瓒又向⻩头、青⽔等寨子发动攻击,前后共杀死和俘虏男女七百多人,烧毁他们的碉堡房屋九百间,番族人中坠崖而死者无法统计。这样,各地番族人才稍为安静一些。 正德元年(1506),巡抚刘洪上奏说:“祈命族的八个长官司所统摄的番族人多达三十个寨子,最少也有二十多寨,成环形分布在松潘两条河上。那里的土官已经亡故,其子孙自然应该继承官职。现今应该去察看审核,有原来投降时所授印信者,方可继承官位。”朝廷认为可行。十六年,松潘卫已汉化的番族人八大禳等人作 ![]() 嘉靖五年(1526)朝廷命令都督佥事何卿去镇守松潘。此时,黑虎五个寨子及乌都、鹁鸽等地各番族人叛 ![]() ![]() 最初,龙州的薛文胜在洪武六年(1373)来投降时,朝廷仍然任命他做龙州知州。后来设置松潘安抚司,就任命薛文胜为安抚使。后又设置松州卫,松潘仍称为龙州。宣德七年(1432)龙州升为宣抚司,任命土知州薛忠义为宣抚使。龙州,是汉朝时期的 ![]() 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宣抚使薛兆乾与副宣抚使李蕃有仇互相攻讦,薛兆乾便领手下人包围了李蕃的家,将李蕃⽗子捆起来殴打致死。抚按传书给兵备佥事赵教,要他审查这件事。薛兆乾感到害怕,便与其⺟亲陈氏和手下的骨⼲纠集⽩草的番族人数千,分别占据各关隘,拒绝听从朝廷的命令,并切断松潘的输饷粮道。他们又去胁迫佥事王华跟随他们造反,没有成功,便杀死王华全家人。该地居民被烧被劫者无以计数。该年舂天,他们与官军接战,形势不利,便转向上下十八族的番族蛮人求救,没人响应他们。薛兆乾便率其家人逃奔到石坝,官军追赶上他们,将其活捉。四十五年,薛兆乾伏法被诛杀,其家产被朝廷籍没,他的⺟亲和同 ![]() ![]() 万历八年(1580),雪山的国师喇嘛率四十八个寨子的人马,勾结北部边疆的部落共同⼊侵。他们包围了漳腊,守备张良贤将其击败。他仍又犯侵镇虏,百户杜世仁奋力 ![]() ![]() ![]() ![]() 松潘在边疆地区是一座孤城,仅靠龙州的一条运粮道路与其相通,防卫很困难。洪武年间几次都想放弃,只是因为其地势险要,不能弃置,便在城內屯驻军队,在城外与羌族人、戎族人通和,因循当地人的习俗,挑选精明強⼲的人前来治理,这样番族百姓安宁了将近四十多年。等到宣德初年,官军调兵挑起事端,以致大动⼲戈,驻扎重兵以弹庒当地蛮族,当地蛮族人也是时而顺服时而叛 ![]() 天全,是古代氐羌族人的居住地。五代的孟蜀时期,在此设置了碉门、黎州、雅州、长河西、鱼通、宁远六个军民安抚司,宋朝因袭了五代孟蜀时期的设置,让这六个安抚司隶属于雅州。元朝也设置六个安抚司,隶属于土番等处宣慰司,后来改为六番招讨,又分别设置了天全招讨司。明朝初年又将上述建置合并为天全六番招讨司,隶属于四川都司。 洪武六年(1373),天全六番招讨使⾼英派遣儿子⾼敬严等人前来朝觐皇帝、进贡土产。皇帝赏赐给他们有龙纹的绮⾐,任命⾼英为正招讨,杨蔵卜为副招讨,官秩为从五品,每三年向朝廷进贡一次,皇帝都给他们很丰厚的赏赐。二十一年,杨蔵卜来朝觐,向皇帝说种茶户一向与西番人相互贸易,官府每年都征收课税。近年来茶叶由官府收买,课税亏空,乞求朝廷还是随百姓的便为好,容许民间买卖。皇帝同意了。此前,⾼敬严继承了招讨使的职务,和杨蔵卜一起上奏朝廷,请求允许他们挑选当地百姓为兵,以守卫边境,皇帝下诏同意了。⾼敬严等人于是招收挑选了当地的百姓,将打仗的阵法教给他们,这样他们得到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到这次杨蔵卜前来朝觐时,向皇帝奏明该事,皇帝下诏将天全六番招讨司改为武职,命令他们戍守边疆,控制西番人。三十一年,皇帝告诉左都督徐增寿说“:以前因为碉门挡住了长河西的门口,道路又险又窄,以至于人员往来跋涉很艰难,故买卖马匹很少。现今听说从碉门出枯木任场有路直抵长河西的门口,通往杂道长官司,而且道路平坦,人员往来可直达,可马上传送檄文给有关机构,让他们前去开拓此路,以便于人员往来。” 永乐二年(1404),⾼敬让来朝觐,并祝贺皇帝立皇太子,还派其儿子⾼虎⼊国子监学习,皇帝将⾐服和被子赏赐给他。十年,⾼敬让派儿子⾼虎进京贡献马匹。当初,⾼虎进国子监读书,因⺟亲想念他而离去,现又回到国子监,皇太子命令礼部按以前的惯例给他赏赐礼物。 宣德五年(1430),六番招讨司上奏说“:以前规定每年理办乌茶五万斤,二年一次运送到碉门付给茶马司去 ![]() 正德十五年(1520),招讨⾼文林⽗子俩举兵作 ![]() ![]() 早先,天全招讨司的治所在碉门城,就是元朝时期的碉门安抚司,在雅州境內。明朝初年,宣慰余恩聪、王德贵归附朝廷,开始将安抚司降为州,设置雅州千户所,在碉门设置百户所,靠近天全六番的边界。后又设置茶课司平衡相互间的贸易。这个地方是南诏的咽喉之地,三十六番人进京朝贡时出⼊的必经之路。 所谓的三十六番,都是西南地区各部落,洪武初年,先后到京城,被朝廷授予职务赐给官印。朝廷在他们中设立了二个都指挥使:乌斯蔵和朵甘;设立三个宣慰司:朵甘、董卜韩胡和长河西境內鱼通的宁远;设立了六个招讨司、四个万户府、十七个千户所。这些合起来共三十六种,故称三十六番。他们或者每隔三年,或者每隔五年进京朝贡一次,进京时都从雅州进⼊。此事详见本书的《西番传》。 黎州,是汉朝时的沈黎郡所在地。《史记》上说越。。的东北方有十多个君长,其中的笮都最大。自从唐蒙与夜郞沟通后,邛都、笮都的君长都请求成为央中王朝的大臣,因而在该地设置了笮都县,又称旄牛县。元鼎中年,成为沈黎郡。唐朝时,将雅州、。。州割出来设置了黎州。天宝初年又将黎州改为洪源郡,不久又改为汉源。宋朝时该地隶属于成都路,元朝时该地隶属于上番等处宣慰司。 洪武八年(1375),在汉源县设置黎州长官司,任命芍德为长官。芍德是云南人,姓马。他的祖上曾在元朝为官,世代承袭邛部州六番招讨使的官职。明氏占据四川后,芍德的兄长马安又被任命为黎州招讨使。明氏亡故后,蛮族百姓溃散,芍德带着⺟亲回到邛部居住。至此,四川布政司招抚他,芍德便前来朝觐进献贡马,请求朝廷设置长官司。皇帝下诏任命芍德为黎州的长官,赏赐给他官印和⾐服丝帛。十一年,黎州升格为安抚司,芍德被任命为安抚使。十四年,芍德派使者进京贡献马匹。皇帝下诏赏赐给芍德钱钞五十四锭、有花纹的丝绸七匹。从此,他便每隔三年进贡一次。弘治十四年(1501)朝廷命令将黎州安抚司隶属于四川都司。 万历十九年(1591),安抚马祥没有后嗣,其 ![]() ![]() 黎州、雅州的各蛮族,宋朝时屡屡成为边疆的祸患。明朝建立后,认为散居在这二个州境內的蛮族人,都是天全六番的各部落,于是便在黎州设置安抚,在天全六番设置招讨,对蛮族人实行羁縻政策。隶属于雅州的蛮族人与天全六番招讨司所管辖的蛮族人,因为彼此土地相连,时常发生争讼。边界之外的大木瓜、小木瓜地区的番族人可分为三支,其中的一支腻乃卜最为強大,世代居住在西河。早先他们归马湖的土官安氏管辖,自从马湖改由流官治理后,大小木瓜的番族人叛 ![]() 明朝初年与安抚司一起设置的还有大渡河守御千户所。唐朝时,大渡河⽔流平广,可通漕运,戍将一旦失守,则黎州、雅州、邛州、嘉州、成都都会动摇。宋朝建隆三年(962),王金斌平定四川,将图献给朝廷。有大臣提议乘着军威收复越。。,艺祖用⽟斧画图说:“该地在境外,我们无法占有。”从此之后,大渡河中的⽔流忽然下落了五六十丈,⽔流到此处时汹涌澎湃尤如从天而降,船和筏都无法通行,故名叫噎口。这大概是上天自动设置天险以区分境內境外吧!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