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36259 |
上一章 章一百九十三 下一章 ( → ) | |
宦官二 ○李芳 冯保 张鲸 陈增(陈奉 ⾼淮) 梁永(杨荣) 陈矩 王安魏忠贤 王体乾(李永贞等) 崔文升 张彝宪 ⾼起潜 王承恩 方正化 李芳,穆宗朝內官监太监也。帝初立,芳以能持正见信任。初,世宗时,匠役徐杲以营造躐官工部尚书,修卢沟桥,所侵盗万计。其属冒太仆少卿、苑马卿以下职衔者以百数。隆庆元年二月,芳劾之。时杲已削官,乃下狱遣戍,尽汰其所冒冗员。又奏⾰上林苑监增设皂隶,减光禄岁增米盐及工部物料,以是大为同类所嫉。而是时,司礼诸阉滕祥、孟冲、陈洪方有宠,争饰奇技 ![]() 冯保,深州人。嘉靖中,为司礼秉笔太监。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事。时司礼掌印缺,保以次当得之,适不悦于穆宗。大学士⾼拱荐御用监陈洪代,保由是疾拱。及洪罢,拱复荐用孟冲。冲故掌尚膳监者,例不当掌司礼。保疾拱弥甚,乃与张居正深相结,谋去之。会居正亦 ![]() ![]() 穆宗甫崩,保言于后妃,斥孟冲而夺其位,又矫遗诏令与阁臣同受顾命。及帝登极,保升立宝座旁不下,举朝大骇。保既掌司礼,又督东厂,兼总內外,势益张。拱讽六科给事中程文、十三道御史刘良弼等, ![]() 初,穆宗崩,拱于阁中大恸曰:“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保谮于后妃曰:“拱斥太子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后妃大惊,太子闻之亦⾊变。迨拱去,保憾犹未释。万历元年正月,有王大臣者,伪为內侍服,⼊乾清宮,被获下东厂。保 ![]() 慈圣太后遇帝严。保倚太后势,数挟持帝,帝甚畏之。时与小內竖戏,见保⼊,辄正襟危坐曰:“大伴来矣。”所昵孙海、客用为乾清宮管事牌子,屡 ![]() 保善琴能书。帝屡赐牙章曰“光明正大”曰“尔惟盐梅”曰“汝作舟楫”曰“鱼⽔相逢”曰“风云际会”所以待之甚隆。后保益横肆,即帝有所赏罚,非出保口,无敢行者。帝积不能堪,而保內倚太后,外倚居正,帝不能去也。然保亦时引大体。內阁产⽩莲,翰林院有双⽩燕,居正以进。保使使谓居正曰:“主上冲年,不可以异物启玩好。”又能约束其弟子,不敢肆恶,都人亦以是称之。 居正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为之左右也。然保 ![]() ![]() ![]() ![]() ![]() 然是时太后久归政,保失所倚,帝又积怒保。东宮旧阉张鲸、张诚间乘陈其过恶,请令闲住。帝犹畏之,曰:“若大伴上殿来,朕奈何?”鲸曰:“既有旨,安敢复⼊。”乃从之。会御史李植、江东之弹章⼊,遂谪保奉御,南京安置,久之乃死。其弟佑、从子邦宁并官都督,削职下狱,瘐死。大受其 ![]() 保之发南京也,太后问故。帝曰:“老奴为张居正所惑,无他过,行且召还。”时潞王将婚,所需珠宝未备,太后间以为言。帝曰:“年来无聇臣僚,尽货以献张、冯二家,其价骤贵。”太后曰:“已籍矣,必可得。”帝曰:“奴黠猾,先窃而逃,未能尽得也。”而其时,锦⾐都督刘守有与僚属张昭、庞清、冯昕等,皆以籍罪人家,多所隐没,得罪。 张鲸,新城人,太监张宏名下也。內竖初⼊宮,必投一大珰为主,谓之名下。冯保用事,鲸害其宠,为帝画策害保。宠谓鲸曰:“冯公前辈,且有骨力,不宜去之。”鲸不听。既谮逐保,宏遂代保掌司礼监,而鲸掌东厂。宏无过恶,以贤称,万历十二年卒。张诚代掌司礼监。十八年,鲸罢东厂,诚兼掌之。二十四年舂,以诚联姻武清侯,擅作威福,降奉御,司香孝陵,籍其家,弟侄皆削职治罪。 鲸 ![]() ![]() ![]() 陈增,神宗朝矿税太监也。万历十二年,房山县民史锦奏请开矿,下抚按查勘,不果行。十六年,中使祠五台山,还言紫荆关外广昌、灵丘有矿砂,可作银冶。帝闻之喜,以大学士申时行等言而止。十八年,易州民周言、张世才复言⾩平、房山各产矿砂,请遣官开矿。时行等仍执不可。 至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乎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而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宮灾。二十五年,皇极、建极、中极三殿灾。营建乏资,计臣束手,矿税由此大兴矣。其遣官自二十四年始,其后言矿者争走阙下,帝即命中官与其人偕往,天下在在有之。真、保、蓟、永则王亮,昌黎、迁安则田进,昌平、横岭、涞⽔、珠宝窝山则王忠,真定复益以王虎,并采山西平定、稷山,浙江则曹金,后代以刘忠,陕西则赵钦,山西则张忠,河南则鲁坤,广东则李凤、李敬,云南则杨荣,辽东则⾼淮,江西则潘相,福建则⾼寀,湖广则陈奉,而增奉敕开采山东。通都大邑皆有税监,两淮则有盐监,广东则有珠监,或专遣,或兼摄。大珰小监纵横绎 ![]() 二十四年,增始至山东,即劾福山知县韦国贤,帝为逮问削职。益都知县吴宗尧抗增,被陷几死诏狱。巡抚尹应元奏增二十大罪,亦罚俸。已,复命增兼徵山东店税,与临清税监马堂相争。帝为和解,使堂税临清,增税东昌。增益肆无忌,其 ![]() ![]() 陈奉,御马监奉御也。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命徵荆州店税,兼采兴国州矿洞丹砂及钱厂鼓铸事。奉兼领数使,恣行威 ![]() ![]() ![]() ![]() ![]() ![]() 二十八年十二月,武昌民变。南京吏部主事吴中明奏言:“奉吓诈官民,僣称千岁。其 ![]() ![]() ![]() ![]() ![]() ![]() ![]() 奉复使人开⾕城矿,不获,胁其库金,为县所逐。武昌兵备佥事冯应京劾奉十大罪,奉随诬奏,降应京杂职。奉又开枣 ![]() ![]() ![]() 当奉劾商畊等时,临清民亦噪而逐马堂。马堂者,天津税监也,兼辖临清。始至,诸亡命从者数百人,⽩昼手锒铛夺人产,抗者辄以违噤罪之。僮告主者,畀以十之三,中人之家破者大半,远近为罢市。州民万余纵火焚堂署,毙其 ![]() ![]() ⾼淮,尚膳监监丞也。神宗宠爱诸税监,自大学士赵志皋、沈一贯而下,廷臣谏者不下百余疏,悉寝不报。而诸税监有所纠劾,朝上夕下,辄加重谴。以故诸税监益骄,而淮及梁永尤甚。淮与陈奉同时采矿徵税辽东。委官廖国泰, ![]() ![]() 三十一年夏,淮率家丁三百余,张飞虎帜,金鼓震天,声言 ![]() ![]() 淮自是益募死士,时时出塞 ![]() ![]() ![]() 梁永,御马监监丞也。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命往陕西徵收名马货物。税监故不典兵,永独畜马五百匹,招致亡命,用千户乐纲出⼊边塞。富平知县王正志发其奷,并劾矿监赵钦。诏逮正志,瘐死诏狱中。渭南知县徐斗牛,廉吏也。永责赂,箠毙县吏卒,斗牛愤恨自缢死。巡抚贾待问奏之,帝顾使永会勘。永反劾西安同知宋贤,并劾待问有私,请皆勘。帝从之,而宥待问。永又请兼镇守职衔。又请率兵巡花马池、庆 ![]() ![]() ![]() 咸宁人道行遇盗,迹之,税使役也,知县満朝荐捕得之。永诬时际、朝荐劫税银,帝命逮时际,而以朝荐到官未久,镌秩一级。陕西巡抚顾其志尽发其奷,且言秦民万众,共图杀永。大学士沈鲤、朱赓请械永归,以安众心。帝悉置不报,而释时际勿逮,复朝荐官。 会御史余懋衡方按陕西,永惧,使纲鸩懋衡几死。讼于朝,言官攻永者数十疏,永部下诸亡命乃稍稍散。其渠魁王九功、石君章等赍重宝,辎軿盈路,诈为上供物,持剑戟弓弩,结阵以行。而永所遣人解马匹者,已乘邮传先发。九功等急驰, ![]() 是年,杨荣为云南人所杀。初,荣妄奏阿瓦、猛密诸番愿內属,其地有宝井,可岁益数十万,愿赐敕领其事。帝许之。既而荣所进不得什一,乃诬知府熊铎侵匿,下法司。又请诏丽江土知府木增献地听开采。巡按御史宋兴祖言:“太祖令木氏世守兹土,限石门以绝西域,守铁桥以断土蕃,奈何自撤藩蔽,生远人心。”不报。荣由是愈怙宠,诬劾寻甸知府蔡如川、赵州知州甘学书,皆下诏狱。已,又诬劾云南知府周铎,下法司提问。百姓恨荣⼊骨,相率燔税厂,杀委官张安民。荣弗悛,恣行威 ![]() ![]() ![]() 当是时,帝所遣中官,无不播 ![]() 湖口税监李道劾降九江府经历樊圃充,又劾逮南康知府吴宝秀、星子知县吴一元,降临江知府顾起淹。 山西税监孙朝劾降夏县知县韩薰。给事中程绍以救薰镌一级,给事中李应策等复救之,遂削绍、薰职。巡抚魏允贞以阻挠罢去。 广东税监李凤劾逮乡官通判吴应鸿等。凤与珠池监李敬相仇,巡按李时华恃敬援劾凤。给事中宋一韩言凤乾没五千余万,他珍宝称是。吏部尚书李戴等言凤酿祸,致嘲 ![]() ![]() 山西矿监张忠劾降夏县知县袁应舂,又劾逮西城兵马戴文龙。 江西矿监潘相 ![]() 横岭矿监王虎以广昌民变,劾降易州知州孙大祚。 苏、杭织造太监兼管税务孙隆 ![]() 福建税监⾼寀荐布政使陈 ![]() ![]() 他若山东张晔、河南鲁坤、四川丘乘云辈,皆为民害。迨帝崩,始下遗诏罢矿税,撤诸中使还京。 陈矩,安肃人。万历中,为司礼秉笔太监。二十六年提督东厂。为人平恕识大体。尝奉诏收书籍,中有侍郞吕坤所著《闺范图说》,帝以赐郑贵妃,妃自为序,鋟诸木。时国本未定,或作《闺范图说》跋,名曰《忧危竑议》,大指言贵妃 ![]() ![]() 至三十一年十一月甲子昧慡,自朝房至勋戚大臣门,各有匿名书一帙,名曰《续忧危竑议》,言贵妃与大学士朱赓,戎政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都督王之桢,千户王名世、王承恩等相结,谋易太子,其言益妄诞不经。矩获之以闻,大学士赓奏亦⼊。帝大怒,敕矩及锦⾐卫大索,必得造妖书者。时大狱猝发,缉校 ![]() ![]() ![]() ![]() 三十三年掌司礼监,督厂如故。帝 ![]() ![]() ![]() ![]() ![]() ![]() ![]() 王安,雄县人,初隶冯保名下。万历二十二年,陈矩荐于帝,命为皇长子伴读。时郑贵妃谋立己子,数使人摭皇长子过。安善调护,贵妃无所得。“梃击”事起,贵妃心惧。安为太子属草,下令旨,释群臣疑,以安贵妃。帝大悦。光宗即位,擢司礼秉笔太监,遇之甚厚。安用其客中书舍人汪文言言,劝帝行诸善政,发帑金济边,起用直臣邹元标、王德完等,中外翕然称贤。大学士刘一燝、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皆重之。 初,西宮李选侍怙宠陵熹宗生⺟王才人,安內忿不平。及光宗崩,选侍与心腹阉李进忠等谋挟皇长子自重,安发其谋于涟。涟偕一燝等⼊临,安绐选侍抱皇长子出,择吉即位,选侍移别宮去。事详一燝等传。熹宗心德安,言无不纳。 安为人刚直而疏,又善病,不能数见帝。魏忠贤始进,自结于安名下魏朝,朝⽇夕誉忠贤,安信之。及安怒朝与忠贤争客氏也,勒朝退,而忠贤、客氏⽇得志,忌安甚。天启元年五月,帝命安掌司礼监,安以故事辞。客氏劝帝从其请,与忠贤谋杀之。忠贤犹豫未忍,客氏曰:“尔我孰若西李,而 ![]() ![]() 魏忠贤,肃宁人。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宮,变姓名曰李进忠。其后乃复姓,赐名忠贤云。忠贤自万历中选⼊宮,隶太监孙暹,夤缘⼊甲字库,又求为皇长孙⺟王才人典膳,谄事魏朝。朝数称忠贤于安,安亦善遇之。长孙啂媪曰客氏,素私侍朝,所谓对食者也。及忠贤⼊,又通焉。客氏遂薄朝而爱忠贤,两人深相结。 光宗崩,长孙嗣立,是为熹宗。忠贤、客氏并有宠。未逾月,封客氏奉圣夫人,荫其子侯国兴、弟客光先及忠贤兄钊俱锦⾐千户。忠贤寻自惜薪司迁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忠贤不识字,例不当⼊司礼,以客氏故,得之。 天启元年诏赐客氏香火田,叙忠贤治皇祖陵功。御史王心一谏,不听。及帝大婚,御史毕佐周、刘兰请遣客氏出外,大学士刘一燝亦言之。帝恋恋不忍舍,曰:“皇后幼,赖媪保护,俟皇祖大葬议之。”忠贤颛客氏,逐魏朝。又忌王安持正,谋杀之,尽斥安名下诸阉。客氏 ![]() ![]() ![]() ![]() 初,神宗在位久,怠于政事,章奏多不省。廷臣渐立门户,以危言 ![]() ![]() ![]() ![]() 二年叙庆陵功,荫忠贤弟侄锦⾐卫指挥佥事。给事中惠世扬、尚书王纪论沈纮 ![]() 三年舂,引其人私魏广微为大学士。令御史郭巩讦宗建、一燝、元标及杨涟、周朝瑞等保举熊廷弼, ![]() ![]() ![]() ![]() 四年,给事中傅櫆结忠贤甥傅应星为兄弟,诬奏中书汪文言,并及左光斗、魏大中。下文言镇抚狱,将大行罗织。掌镇抚刘侨受叶向⾼教,止坐文言。忠贤大怒,削侨籍,而以人私许显纯代。是时御史李应升以內 ![]() ![]() 当是时,忠贤愤甚, ![]() ![]() ![]() 初,朝臣争三案及辛亥、癸亥两京察与熊廷弼狱事,忠贤本无预。其 ![]() ![]() ![]() ![]() 当是时,东厂番役横行,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戚臣李承恩者,宁安大长公主子也,家蔵公主赐器。忠贤诬以盗乘舆服御物,论死。中书吴怀贤读杨涟疏,击节称叹。奴告之,毙怀贤,籍其家。武弁蒋应 ![]() 六年二月,卤簿大驾成,荫都督佥事。复使其 ![]() ![]() ![]() ![]() ![]() ![]() 辽 ![]() ![]() ![]() ![]() 编修吴孔嘉与宗人吴养舂有仇, ![]() ![]() ![]() ![]() ![]() ![]() 当此之时,內外大权一归忠贤。內竖自王体乾等外,又有李朝钦、王朝辅、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余人,为左右拥护。外廷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号“五虎”武臣则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僇,号“五彪”又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少卿曹钦程等,号“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之号。而为呈秀辈门下者,又不可数计。自內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 ![]() ![]() 其冬,三殿成。李永贞、周应秋奏忠贤功,遂进上公,加恩三等。魏良卿时已晋肃宁侯矣,亦晋宁国公,食禄如魏国公例,再加恩荫锦⾐指挥使一人,同知一人。工部尚书薛凤翔奏给赐第。已而太监陶文奏筑喜峰隘口成,督师王之臣奏筑山海城,刑部尚书薛贞奏大盗王之锦狱,南京修孝陵工竣,甘镇奏捷,蕃育署丞张永祚获盗,并言忠贤区画方略。忠贤又自奏三年缉捕功,诏书褒奖。半岁中,所荫锦⾐指挥使四人、同知三人、佥事一人。授其侄希孟世袭锦⾐同知,甥傅之琮、冯继先并都督佥事,而擢崔呈秀弟凝秀为蓟镇副总兵。名器僣滥,于是为极。其同类尽镇蓟、辽,山西宣、大诸阨要地。总兵梁柱朝、杨国栋等岁时赂名马、珍玩绝。 七年舂,复以崔文升总漕运,李明道总河道,胡良辅镇天津。文升故侍光宗药,为东林所攻者也。海內争望风献谄,诸督抚大吏阎鸣泰、刘诏、李精⽩、姚宗文等,争颂德立祠,汹汹若不及。下及武夫、贾竖、诸无赖子亦各建祠。穷极工巧。攘夺民田庐,斩伐墓木,莫敢控愬。而监生陆万龄至请以忠贤配孔子,以忠贤⽗配启圣公。 初,潘汝祯首上疏,御史刘之待会藁迟一⽇,即削籍。而蓟州道胡士容以不具建祠文,遵化道耿如杞⼊祠不拜,皆下狱论死。故天下风靡,章奏无巨细,辄颂忠贤。宗室若楚王华煃、中书朱慎鉴,勋戚若丰城侯李永祚,廷臣若尚书邵辅忠、李养德、曹思诚,总督张我续及孙国桢、张翌明、郭允厚、杨维和、李时馨、汪若极、何廷枢、杨维新、陈维新、陈 ![]() 是年自舂及秋,忠贤冒款汪烧饼、擒阿班歹罗銕等功,积荫锦⾐指挥使至十有七人。其族孙希孔、希孟、希尧、希舜、鹏程,姻戚董芳名、王选、杨六奇、杨祚昌,皆至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佥事等官。又加客氏弟光先亦都督。魏抚民又从锦⾐改尚宝卿。而忠贤志愿犹未极,会袁崇焕奏宁远捷,忠贤乃令周应秋奏封其从孙鹏翼为安平伯。再叙三大工功,封从子良栋为东安侯,加良卿太师,鹏翼少师,良栋太子太保。因遍赉诸廷臣。用呈秀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独绌崇焕功不录。时鹏翼、良栋皆在襁褓中,未能行步也。良卿至代天子飨南北郊,祭太庙。于是天下皆疑忠贤窃神器矣。 帝 ![]() ![]() ![]() ![]() ![]() 七年秋八月,熹宗崩,信王立。王素稔忠贤恶,深自儆备,其 ![]() ![]() ![]() 崇祯二年命大学士韩爌等定逆案,始盖逐忠贤 ![]() ![]()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皆忠贤 ![]() ![]() 永贞,通州人。万历中为內侍,犯法被系者十八年,光宗立,得释。忠贤用事,引其 ![]() ![]() ![]() ![]() 文辅,初为客氏子侯国兴授读,谄附忠贤,由司礼秉笔历掌御马监,总督太仓、节慎二库。夺宁安大长公主第为廨,署曰“户工总部。”驺从常数百人,部郞以下皆庭参,势焰出群阉上。庄烈帝立,复附徐应元,谪南京。 时有刘若愚者,故隶陈矩名下。善书,好学有文。天启初,李永贞取⼊內直房,主笔札。永贞多密谋,若愚心识之,不敢与外廷通。忠贤败,若愚为杨维坦所劾,充孝陵净军。已,御史刘重庆以李实诬⾼攀龙等七人事劾实。实疏辨言系空印纸,乃忠贤 ![]() 崔文升者,郑贵妃宮中內侍也。光宗立,升司礼秉笔,掌御药房。时贵妃进帝美女四人,帝幸焉,既而有疾。文升用大⻩药,益剧,不视朝。外廷汹汹,皆言文升受贵妃指,有异谋。给事中杨涟言:“陛下哀毁之余,万几劳瘁。文升误用伐药,又构造流言,谓侍御蛊惑,损陛下令名。陛下奈何置贼臣于肘腋间哉!”然构造之说,涟疑文升误用药,故为此以图御罪,其实出于文升果否,未知也。未几,光宗服鸿胪丞李可灼红丸,遂崩。言者 ![]() ![]() ![]() 张彝宪,庄烈帝朝司礼太监也。帝初即位,鉴魏忠贤祸败,尽撤诸方镇守中官,委任大臣。既而廷臣竞门户,兵败饷绌,不能赞一策,乃思复用近侍。崇祯四年九月,遣王应朝等监视关、宁,又遣王坤宣府,刘文忠大同,刘允中山西,监视军马。而以彝宪有心计,令钩校户、工二部出⼊,如涂文辅故事,为之建署,名曰户工总理,其权视外总督,內团营提督焉。给事中宋可久、冯元飙等十余人论谏,不纳。吏部尚书闵洪学率朝臣具公疏争,帝曰:“苟群臣殚心为国,朕何事乎內臣。”众莫敢对。南京侍郞吕维祺疏责辅臣不能匡救,礼部侍郞李孙宸亦以召对力谏,俱不听。彝宪遂按行两部,踞尚书上,命郞中以下谒见。工部侍郞⾼弘图不为下,抗疏乞归,削籍去。彝宪益骄纵,故勒边镇军器不发。管盔甲主事孙肇兴恐稽滞军事,因劾其误国。帝命回奏,罪至遣戍。主事金铉、周镳皆以谏斥去。工部尚书周士朴以不赴彝宪期,被诘问,罢去。 是时,中珰势复大振。王坤至宣府,甫逾月,即劾巡按御史胡良机。帝落良机职,命坤按治。给事中魏呈润争之,亦谪外。坤 ![]() ![]() ![]() ![]() ![]() 到八年八月始下诏曰:“往以廷臣不职,故委寄內侍。今兵制耝立,军饷稍清,尽撤监视总理。”又明年,命彝宪守备南京,寻死。然帝卒用⾼起潜辈典兵监镇,驯至开关延贼,遂底灭亡。 ⾼起潜,在內侍中,以知兵称,帝委任之。五年命偕其侪吕直督诸将征孔有德于登州,明年凯旋。时流贼大炽,命太监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为內中军,分⼊大帅曹文诏、左良⽟、张应昌诸营,名曰监军,在边镇者,悉名监视。而起潜得监视宁、锦诸军。已而诸监多侵克军资,临敌辄拥精兵先遁,诸将亦聇为之下,缘是皆无功。八年尽撤诸镇內臣,惟起潜监视如故。 九年七月复遣太监李国辅、许进忠等分守紫荆、倒马诸关,孙惟武、刘元斌防马⽔河。时兵部尚书张凤翼出督援军,宣大总督梁廷栋亦引兵南,特命起潜为总监,给金三万、赏功牌千,以司礼大珰张云汉、韩赞周副之。然起潜实未尝决一战,惟割死人首冒功而已。明年,起潜行部视师,令监司以下悉用军礼。永平道刘景耀、关內道杨于国疏争,被黜。既而与兵部尚书杨嗣昌比,致宣大总督卢象升孤军战殁,又匿不言状,人多疾之。 十七年,李自成将犯阙,帝复命起潜监宁、前诸军,而以杜勋镇宣府。勋至镇即降贼。事闻,廷臣请急撤城守太监,忽传旨云:“杜勋骂贼殉难,予荫祠。”盖为內臣蒙蔽也。未几,勋从贼至,自成设⻩幄坐广宁门外,秦、晋二王左右席地坐,勋侍其下,呼城上请⼊见。守城诸珰缒之上,同⼊大內,盛称贼势,劝帝自为计。左右请留之,勋曰:“不返,则二王危。”乃纵之出,复缒下,语守城诸珰曰:“吾曹富贵固在也。”俄而城陷,诸珰皆降。及贼败将遁,乃下令尽逐內竖,无贵 ![]() 初,內臣奉命守城,已有异志,令士卒皆持⽩杨杖,朱其外,贯铁环于端使有声,格击则折,至是贼即以其杖驱焉。广宁门之启,或⽇太监曹化淳献之,或曰化淳实守东直门,而化淳⼊国朝,上疏奏辨甚力,时仓卒莫能明也。起潜赴宁、前,中道弃关走。福王召为京营提督,后亦降于我大清。 王承恩,太监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营。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怈怈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內官,备亲征。夜分,內城陷。天将曙,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福王时,谥忠愍。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 方正化,山东人。崇祯时,为司礼太监。十五年冬,畿辅被兵,命总监保定军务,有全城功,已而撤还。十七年二月复命出镇,正化顿首辞,帝不许。又顿首曰:“奴此行万无能为,不过一死报主恩尔。”帝亦垂涕遣之。既至,与同知邵宗元等登陴共守。有请事者,但曰:“我方寸已 ![]() 部分译文 李芳,是穆宗朝內官监的太监。穆宗刚即位时,李芳以能够主持正理获得皇上信任。当初,在世宗时期,工匠徐杲由营造人员直接升任工部尚书,负责维修芦沟桥,侵呑钱财以万计。他的属下冒任太仆寺少卿、苑马卿以下官职的有上百个。隆庆元年(1567)二月,李芳弹劾他。当时徐杲已被撤职,于是将他投进监狱,遣去戍边,并将所有冒任的员官全部裁汰。他还上奏⾰除上林苑监增设的皂隶,减少光禄寺每年增加的粮米食盐,以及工部所需的建筑材料,为此他深为同类所忌恨。而那时候,司礼监的阉官滕祥、孟冲、陈洪正受到皇上宠爱,争相搞一些奇技 ![]() 李芳被噤锢后,滕祥等人更加骄横,前司礼监⻩锦已被⾰掉荫封,滕祥擅自重新给他。工部尚书雷礼弹劾滕祥,说滕祥在“传造采办器物和修补神坛宗庙的乐器时,多擅自加额征收,浪费达数万之多。工厂存留的大木,他任意裁截。臣雷礼无力与他抗争,乞请尽早将臣罢免。”皇上不给滕祥加罪,反而令雷礼退休。孟冲传圣旨将海户王印投进镇抚司监狱,判他戍边,法司竟不能⼲预。他收取肃藩辅国将军朱缙火贵的贿赂,使朱缙火贵得越制袭封为肃王。陈洪尤其贪婪,內阁大臣中也有的是通过他而得以进用的。三人所浪费的国库钱财无数。皇上到太庙祭祀,三人都戴着进贤冠、穿着祭服相从,所得封赏和褒奖与六卿相同。弹劾他们的廷臣多受到害迫,太常寺少卿周怡被调补外官,给事中石星、李已、陈吾德,御史詹仰庇、尚宝丞郑履淳,都被廷杖并撤职。三人各庇荫锦⾐官达二十人,而李芳长期被关在狱中。四年(1570年)四月,刑科给事中舒化等人说热审已经到期,请求宽宥李芳。李芳这才获得释放,被发往南京充净军。 冯保,深州人。嘉靖年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事务。当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冯保依资历该由他担任,但他正不被穆宗看中。大学士⾼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来取代他,冯保由此而忌恨⾼拱。到陈洪被罢免后,⾼拱又推荐孟冲。孟冲原来执掌尚膳监,按例不应执掌司礼监。冯保更加忌恨⾼拱,于是与张居正深相勾结,图谋去掉⾼拱。正好张居正也想去掉⾼拱,独专大权,两人的 ![]() 穆宗刚去世,冯保就向后妃进言,将孟冲斥退,夺过了他的位置,还假传遗诏令他与內阁大臣一同受遗命辅政。到皇上登基时,冯保⾼⾼站在宝座旁不下去,举朝大惊。冯保既已掌管司礼监,又提督东厂,权兼內外,势力更大。⾼拱暗示六科给事中程文、十三道御史刘良弼等,各自上书历数冯保的奷状,而给事中雒遵、陆树德又特别上奏陈述,⾼拱想这奏疏批下来后便起草圣旨逐出冯保。但冯保将那份奏疏蔵了起来,急忙与张居正商定对策,终于将⾼拱赶下了台。 当初,穆宗去世时,⾼拱在內阁十分悲痛地说:“十岁天子,怎么能治天下!”冯保便在后妃面前诬陷⾼拱说“:⾼拱将太子斥为十岁孩子,说他怎能做人主!”后妃大惊,太子听说后也为之⾊变。到⾼拱离去后,冯保还余恨未消。万历元年(1573)正月,有个叫王大臣的,穿上宦官的服装,混进乾清宮,被擒获后 ![]() ![]() 慈圣太后对皇上管束很严。冯保倚仗太后的威势,多次挟持皇上,皇上很怕他。皇上时常与小宦官戏耍,一见到冯保进来,便正襟危坐,说“:大伴来了。”皇上用所亲爱的孙海、客用为乾清宮管事牌子,他们屡次引 ![]() ![]() 冯保善于抚琴和书法。皇上多次赐给他牙章,分别刻着“光明正大”、“尔惟盐梅”、“汝作舟楫”、“鱼⽔相逢”、“风云际会”显出待他很厚。后来冯保更加骄横,即使皇上做出什么赏罚决定,如果不是出于冯保之口,没有人敢执行。皇上已不堪忍受,但冯保內倚太后,外倚张居正,皇上还不能将他除去。但冯保也时常维持大体。內阁产⽩莲,翰林院有一双⽩燕,张居正将它们进献给皇上。冯保派使者对张居正说:“主上还小,不可用奇异的东西启发他玩好。”他还能约束他的弟子,使他们不敢肆意作恶,京都官民也因此而称赞他。 张居正固有才⼲,他所以能够被委任专掌国政,也是靠了冯保的帮助。但冯保 ![]() ![]() ![]() 不久张居正死,他的 ![]() 但这时太后已归政很久,冯保失去倚靠,皇上又积怒于他。东宮旧阉张鲸、张诚乘隙陈述他的过恶,请令他闲住。皇上还害怕他,说:“如果大伴上殿来,朕怎么办?”张鲸说:“既已下了圣旨,他怎敢再进来?”皇上才听从了。正好御史李植、江东之弹劾冯保的奏章也呈进来了,皇上便将冯保贬为奉御,发往南京安置,过了很久才死。他的弟弟冯佑、从子邦宁都官居都督,这时都被削职下狱,死于狱中。张大受及其 ![]() 冯保被发往南京时,太后问其原因。皇上说“:这老奴为张居正所 ![]() 张鲸,新城人,属太监张宏名下。內竖刚一⼊宮,必须投靠某个大。。为主人,称为名下。冯保专权用事时,张鲸嫉妒他受宠,便为皇上献计谋害他。张宏对张鲸说“:冯公是前辈,而且有骨气,不宜除去他。”张鲸不听。陷害逐出冯保后,张宏遂取代冯保执掌司礼监,而张鲸之辈掌东厂。张宏没有过恶,以贤能著称,万历十二年(1584)去世。张诚取代他掌司礼监。十八年(1590),张鲸被罢去东厂职务。张诚便兼掌东厂。二十四年(1596)舂,因张诚与武清侯联姻,擅作威福,将他降为奉御,发往孝陵司香,并将他抄家,弟侄都被撤职治罪。 张鲸 ![]() ![]() ![]() ![]() 不久又将张鲸召⼊宮。给事中陈与郊、御史贾希夷、南京吏部尚书陆光祖、给事中徐常吉、御史王以通等人更极力反对,都不见回报。最后大理寺评事雒于仁上奏《酒⾊财气》四篇箴言,指责张鲸通过贿赂重新获得任用。皇上更加愤怒,将申时行等召到毓德宮,命令将雒于仁治罪,又将张鲸召来,令申时行等人传谕加以训斥,张鲸所受的宠爱从此衰落。刑尚智后来被免了死罪,发配充军。 陈增,是神宗朝的矿税太监。万历十二年(1584),房山县民史锦奏请开矿,皇上 ![]() 到二十年(1592),宁夏用兵,耗费国库⻩金二百余万。这年冬,朝鲜用兵,前后八年,耗费国库⻩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耗费库金二三百万。三大战事接连发生,家国资财严重缺乏。而二十四年(1596),乾清、坤宁两宮失火。二十五年,皇极、建极、中极三殿失火。修建缺乏资金,财政员官束手无策,矿税从此大兴了。遣官收税从二十四年开始,此后说开矿的人争相奔走于朝廷,每次皇上都立即命令宦官随来人前往,以致天下处处都有矿监。真定、保定、蓟州、永州一带则有王亮;昌黎、迁安一带则有田进;昌平、横岭、涞⽔、珠宝窝山则有王忠;后来真定又增加王虎,并征取山西平定、稷山的矿税;浙江则有曹金,后来又换了刘忠;陕西则是赵钦,山西张忠,河南鲁坤,广东李凤、李敏,云南杨荣,辽东⾼淮,江西潘相,福建⾼采,湖广陈奉,而陈增则奉敕开采山东。通都大邑都有税监,两淮则有盐监,广东则有珠监,这些人有的是专门派遣,有的是兼管。这些大。。小监纵横 ![]() 二十四年(1596),陈增刚到山东,便弹劾福山县知县韦国贤,皇上下令逮捕审问,撤了他的职。益都知县吴宗尧抗逆陈增,被陷害几乎死在诏狱之中。巡抚尹应元上奏陈增二十大罪,也被罚俸。过后,皇上又命陈增兼征山东店税,导致他与临清税监马堂相争。皇上为他们调解,让马堂征收临清税,陈增征收东昌税。陈增更加肆无忌惮,他的 ![]() ![]() ![]() 梁永,是御马监监丞。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奉命到陕西征收名马货物。税监原本不掌管军队,梁永却私自蓄养马匹五百,招致亡命之徒,用千户乐纲率领出⼊边塞。富平知县王正志揭发他的奷状,并弹劾矿监赵钦。皇上令逮捕王正志,后来他死在诏狱之中。渭南知县徐斗牛,是个廉洁的员官。梁永索求贿赂,还打死了本县吏卒,徐斗牛愤恨自缢而死。巡抚贾待问将此事上奏,皇上却令梁永参与调查。梁永倒过来弹劾西安府同知宗贤,并弹劾贾待问有私情,请求对他们进行调查。皇上听从了,但宽宥了贾待问。 梁永又请求兼镇守之职。又请率兵巡视花马池、庆 ![]() ![]() ![]() 咸宁有人途中遇到強盗,追寻他们的踪迹,发现是税使所派,知县満朝荐捉拿了他们。梁永便诬告宋时际、満朝荐抢劫税银,皇上下令逮捕宋时际,而満朝荐因到官不久,被降一级。陕西巡抚顾其志全部揭发了梁永的奷状,并说陕西民人万众一心,共图杀死梁永。大学士沈鲤、朱赓请将梁永押解回来,以安民心。皇上都搁置一边,不做答复,但释放了宋时际,并给満朝荐恢复原职。 正好御史余懋衡正巡按陕西,梁永害怕了,便派乐纲用毒酒害余懋衡,使他差点死去。余懋衡向朝廷投诉,言官上了数十篇奏疏攻击梁永,梁永部下的那些亡命之徒于是渐渐散去。他们的首领王九功、石君章等人带着重宝,车辆盈路,诈称上 ![]() 陈矩,安肃人。万历年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二十六年(1598)提督东厂。他为人平直宽和,识大体。他曾奉皇上之命收集书籍,其中有侍郞吕坤所著的《闺范图说》,皇上将它赐给郑贵妃,贵妃为这本书写了序,刊刻出版。当时太子还没确定,有人为《闺范图说》做了一篇跋,名叫《忧危。。议》,大意说贵妃 ![]() 到三十一年(1603)十一月甲子⽇凌晨,从朝房到各个勋戚大臣的门口,都有一封匿名信,名叫《续忧危。。议》,说贵妃与大学士朱赓、兵部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卫都督王之桢、千户王名世、王承恩等人相勾结,图谋更换太子,语言更加荒诞不经。陈矩把这封信 ![]() 不久百户蒋臣将。。生光捉来…生光是京师无赖之徒,曾伪造富商包继志的诗,其中有“郑主乘⻩屋”一句,以此来威胁国泰和包继志,索取⻩金,所以人们怀疑而将他逮捕。对他严刑审问他都不承认, ![]() 三十三年(1605)陈矩执掌司礼监,仍提督东厂。皇上想杖打提建议的参政姜士昌,因陈矩的劝谏而止。云南百姓杀死税监杨荣,皇上想全部逮捕暴 ![]() 自从冯保、张诚、张鲤相继犯罪后,他们的 ![]() ![]() ![]() ![]() 王安,雄县人,最初隶属于冯保名下。万历二十二年(1594),陈矩向皇上推荐他,任命为皇长子伴读。当时郑贵妃图谋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多次派人收集皇长子的过失。王安善加调护,贵妃一无所得。“梃击”一事发生后,贵妃心中害怕。王安为太子起草,颁下令旨,解除群臣的疑虑,以安贵妃之心。皇上非常⾼兴。光宗即位后,将他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待他很厚。王安采纳他的门客中书舍人汪文言的建议,劝皇上实行一系列善政,发放国库金银接济边防,起用正直的大臣邹元标、王德宗等人,朝廷內外一致称赞他贤能。大学士刘一火景、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人都敬重他。 当初,西宮的李选侍仗着皇上的宠爱害迫熹宗的生⺟王才人,王安心中忿忿不平。到光宗去世后,选侍与心腹阉官李进忠等人图谋挟持皇太子,以增加自己的份量,王安向杨涟揭露了她的 ![]() ![]() 王安为人刚直而耝率,又多病,不能常见皇上。魏忠贤刚进宮时,与王安名下的魏朝结 ![]() 天启元年(1621)五月,皇上命王安执掌司礼监。王安引故事推辞。客氏劝皇上批准他的辞呈,与魏忠贤图谋杀害他。魏忠贤犹豫不忍,客氏说:“你我比西宮李选侍怎么样,还想留下后患吗?”魏忠贤才下了决心,唆使给事中霍维华弹劾王安,将他降到南海子充净军,而以刘朝任南海子提督,让他杀死王安。刘朝,是李选侍私阉,原先因涉及移宮和偷盗仓库财物被下狱,后得宽宥出狱。他到任后,不给王安饮食。王安取篱笆中的芦苇和萝卜来吃,三天还不死,刘朝于是将他打死。王安死后三年,魏忠贤遂诬蔑东林 ![]() ![]() 魏忠贤,肃宁人。少时无赖,与一群恶少年博赌,他输后很苦恼,便恨而自宮,改姓名叫李进忠。后来又改回原姓,得皇上赐名为魏忠贤。魏忠贤自万历年间被选⼊宮,隶属于太监孙暹,靠巴结他进⼊了甲字库。他又请求做皇长孙的⺟亲王才人的典膳,巴结上了魏朝。魏朝多次向王安称赞魏忠贤,王安也就善待他。长孙的啂⺟叫客氏,一向私下服侍魏朝,这就是所谓的对食关系,到魏忠贤进宮后,客氏又与他勾通,客氏于是冷遇魏朝而喜爱魏忠贤,两人结成了很深的关系。 光宗去世,长孙即位,这就是熹宗。魏忠贤和客氏并受宠爱。没过一个月,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荫封她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为锦⾐卫千户。魏忠贤不久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魏忠贤不识字,按例不能进司礼监,但因客氏的缘故,他得以破例。 天启元年(1621)诏令赐给客氏香火田,给魏忠贤记治理皇祖陵墓的功劳。御史王心一劝谏,皇上不听。到皇上大婚时,御史毕佐周、刘兰请将客氏遣出宮外,大学士刘一火景也这么说。皇上恋恋不舍,说:“皇后年幼,尚需老媪护理,等皇祖大葬后再谈。”魏忠贤独占客氏,逐出魏朝。他又忌恨王安主持正道, ![]() ![]() ![]() ![]() ![]() ![]() 当初,神宗在位年久,对政事已感到厌倦,章奏多不批阅。廷臣逐渐建立起门户,他们以过 ![]() ![]() ![]() ![]() ![]() ![]() ![]() 二年(1622)评修庆陵功,荫封魏忠贤的侄儿为锦⾐卫指挥佥事。给事中惠世扬、尚书王纪评论沈翭与魏忠贤、客氏 ![]() 三年(1623)舂,魏忠贤引荐人私魏广微为大学士。令御史郭巩攻讦周宗建、刘一火景、邹元标以及杨涟、周朝瑞等人保举熊廷弼,说他们袒护奷琊之徒,误了家国。周宗建反驳郭巩受了魏忠贤的指使,御史方大任也助宗建攻击郭巩和魏忠贤,但都不获胜。这年秋,皇上诏令魏忠贤和客氏的儿子侯国兴所庇荫的锦⾐官准予世袭。兵部尚书董汉儒、给事中程注、御史汪泗论纷纷劝谏,皇上不从。魏忠贤更加肆无忌惮,将內 ![]() ![]() ![]() 四年(1624),给事中傅木魁 ![]() ![]() 那时,魏忠贤很气愤,想将异己者全部杀掉。顾秉谦便偷偷地把魏忠贤所忌恨的人记录下来, ![]() ![]() ![]() 当初,朝臣争论三案以及辛亥、癸亥这两年的京察和熊廷弼一案,魏忠贤本没有参预。其 ![]() ![]() ![]() 那时候,东厂的缉捕人员四出横行,凡他们缉访过的地方,不管情况是虚是实,都被整得稀烂。外戚李承恩,是宁安大长公主的儿子,家中蔵有公主赐给的器物,魏忠贤诬告他盗窃乘舆服饰等噤物,将他判了死罪。中书吴怀贤读杨涟的奏疏时,击掌赞叹,家奴将他告发,结果怀贤被杀死,家也被抄了。武弁蒋应 ![]() 六年(1626)二月,皇帝仪仗队组成,魏忠贤得以庇荫都督佥事,他又派 ![]() ![]() ![]() ![]() ![]() ![]() 辽 ![]() ![]() ![]() ![]() 编修吴孔嘉与同宗人吴养舂有仇,便 ![]() ![]() ![]() ![]() ![]() ![]() 那时候,內外大权全归于魏忠贤,阉官除王体乾等人外,还有李朝庆、王朝辅、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余人,做左右拥护。外廷文臣有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称为“五虎”;武臣则有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戮,称为“五彪”还有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寺少卿曹钦程等人,称为“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等名号。而做崔呈秀这帮人门下的,又不可胜数。从內阁、六部到四方总督、巡抚,都遍布他的死 ![]() 这年冬,三殿建成。李永贞、周应秋上奏魏忠贤的功绩,皇上遂进封魏忠贤为上公,加恩三等。魏良卿那时已晋封肃宁侯,这时又晋封肃宁公,食禄按魏国公例发给,再加恩庇荫锦⾐卫指挥使一人、同知一人。工部尚书薛凤翔上奏给魏忠贤赐府第。不久太监陶文上奏喜峰隘口筑成,督师王之臣上奏筑山海关城,刑部尚书薛贞上奏大盗王之锦狱案,南京修建孝陵竣工,甘镇奏捷,蕃育署丞张永祚擒获盗贼,他们都说是出于魏忠贤的筹划和计策。魏忠贤又自己上奏三年缉捕的功劳,皇上下诏褒奖。半年之中,魏忠贤所庇荫的有锦⾐卫指挥使四人、同知三人、佥事一人。又授给他的侄儿希孟世袭锦⾐卫同知,外甥傅之琮、冯继先为都督佥事,而升崔呈秀的弟弟崔凝秀为蓟镇副总兵。名器被僭越滥用,至此达到了极点。他的同 ![]() 七年(1627)舂,又派崔文升总督漕运,李明道总督河道,胡良辅镇守天津。崔文升原来曾侍奉光宗服药,受到东林 ![]() 当初,潘汝祯首先上书,御史刘之待会藁迟了一天,即被撤职除名。而蓟州道胡士容因不备具建祠书文,遵化道耿如杞因⼊祠不拜,都被投⼊狱中,判了死罪。因此天下的风气,章奏无论巨细,都称颂魏忠贤。宗室如楚王朱华、中书朱慎鉴,功勋外戚如丰城侯李永祚,廷臣如尚书邵辅忠、李养德、曹思诚,总督张我续以及孙国桢、张翌明,郭允厚、杨维和、李时馨、汪若极、何廷枢、陈维新、陈尔翼、郭如。。、郭希禹、徐溶等人,都是佞词连篇,不顾羞聇。魏忠贤也时常给他们加以恩泽作为报答。所有的奏疏,都称魏忠贤为“厂臣”而不称其名。大学士⻩立极、施凤来、张瑞图在起草圣旨时,也必说“朕与厂臣”没有人敢直写魏忠贤的名字。山东产麒麟,巡抚李精⽩画下图像上报朝廷。⻩立极等起草圣旨说:“厂臣修德,故仁兽到。”妄言欺骗竟至于此。皇上前后赐给他嘉奖令无数,所发给的诰命都仿九锡文。 这年从舂到秋,魏忠贤冒领汪烧饼擒获阿班歹罗铁的功劳,累计庇荫锦⾐卫指挥使达十七人。他的族孙希孔、希孟、希尧、希舜、鹏程,姻亲董芳名、王选、杨六奇、杨祚昌,都官至左、右都督和都督同知、佥事等。客氏的弟弟光先也加封为都督。魏抚民又从锦⾐卫调任尚宝卿。而魏忠贤的志愿还没达到,正好袁崇焕上奏宁远捷报,魏忠贤于是令周应秋上奏封他的族孙魏鹏翼为安平伯。再记三大工程功劳,封他的侄子良栋为东安侯,加封良卿为太师,鹏翼为少师,良栋为太子太保。于是他普遍赏赐群臣,用崔呈秀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唯独将袁崇焕的功劳废弃不录。当时鹏翼、良栋都还在襁褓之中,还不能走路呢。良卿甚至还代天子供祭南北郊社,祭祀太庙。于是天下都怀疑魏忠贤要篡夺权政了。 皇上 ![]() ![]() ![]() ![]() ![]() ![]() 七年(1627)秋八月,熹宗逝世,信王即位。信王素来 ![]() ![]() ![]() ![]() 崇祯二年(1629)二月命大学士韩火广等人审定逆案,这才将魏忠贤的 ![]() ![]() ![]()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都是魏忠贤的 ![]() ![]() 李永贞,通州人。万历年间做宦官,因犯法被关了十八年,光宗即位后获释。魏忠贤专权时,推荐他的 ![]() ![]() ![]() 涂文辅,最初为客氏的儿子侯国兴授读,巴结依附魏忠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历任御马监太监,总督太仓、节慎二库。他夺取宁安长公主的府第做官署,名叫“户工总部”他的侍从骑卒常有数百人,侍郞以下员官在公堂上都依礼拜见他,势力出于群阉之上。庄烈帝即位后,他又依附徐应元,被贬往南京。 崔文升,是郑贵妃宮中的宦官。光宗即位后,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御药房。当时贵妃给皇上进献四名美女,皇上很宠爱她们,不久得了病。崔文升给皇上服用大⻩药,皇上病得更重,不能视朝。外廷闹开了,都说崔文升受贵妃指使,有异谋。给事中杨涟说:“陛下在哀痛之余,又⽇理万机,心力 ![]() ![]() ![]() ![]() 张彝宪,是庄烈帝朝的司礼监太监。皇上初即位时,鉴于魏忠贤的祸败,将各地镇守宦官全部撤回,转而委任大臣。后来廷臣竞相建立门户,战事不利,粮饷不⾜,他们却不能献上一策,皇上于是想重新起用宦官。崇祯四年(1631)九月,派遣王应朝等人监视山海关、宁远,又派王坤到宣府,刘文忠到大同,刘允中到山西,监视军马。而因张彝宪有心计,令他探索考核户、工二部出⼊员官,仿原先涂文辅所为,并为他建了官署,名叫户工总理,权力同于外面的都督和京师的团营提督。给事中宋可久、冯元飙等十余人弹劾他,皇上不采纳。吏部尚书闵洪学率领朝臣一起上一封奏疏争辩,皇上说:“如果群臣尽心为国,朕又何必用內臣呢?”众人都不敢回答。南京侍郞吕维祺上疏责备宰辅大臣不能匡救家国,礼部侍郞李孙宸也奉皇上的召见极力劝谏,皇上都不听。张彝宪于是监察两部,位居尚书之上,命郞中以下员官依礼谒见。工部侍郞⾼弘图不甘愿居张彝宪之下,上疏请辞职,结果被除名而去。张彝宪更加骄横,故意扣住边镇的军器不发。管盔甲的主事孙肇兴怕延误军事,便弹劾他误国。皇上命令回奏,孙肇兴被判遣去戍边。主事金铉、周镳都因进谏被斥退。工部尚书周士朴因不赴张彝宪的约会,被责问罢免。 那时,宦官的势力重新大振。王坤到了宣府,刚过一个月,便弹劾巡按御史胡良机。皇上将胡良机撤职,命王坤处理此事。给事中魏呈润为他争辩,也被贬任地方官。王坤 ![]() ![]() ![]() 到八年(1635)八月,皇上才下诏说:“以前因为廷臣没有见识,所以委任宦官。现在军事制度已大致建立,军饷的筹办稍稍明确,现将所有监理总理的宦官全部撤回。”又过了一年,命张彝宪任南京守备,他不久死。但皇上终于还是用⾼起潜之辈掌握军队,监督各地重镇,最后发展到宦官开关纳贼,直到灭亡。 ⾼起潜,在宦官中以懂得军事著称,受到皇上的重用。五年(1632)他受命与同伴吕直督领各将到登州征讨孔有德,第二年凯旋。当时流贼势力很盛,皇上命太监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人为內中军,分派⼊大帅曹文诏、左良⽟、张应昌各营中,名叫监军,而分到边镇的,都叫监视。而⾼起潜得以监视宁远、锦州各军。后来那些太监多侵呑军用物资,而临阵对敌时却总是拥着精兵首先遁走,各将领也羞为他们的下属,因此都无所作为。八年皇上全部撤回各镇的宦官,只有⾼起潜仍旧担任监视。 九年(1636)七月皇上又派太监李国辅、许进忠等人分守紫荆关、倒马关等关口,孙元斌防卫马永河。当时兵部尚书张凤翼出去率领援军,宣大总督梁廷栋也领兵南下,皇上特命⾼起潜为总监,给他⻩金三万两、赏功牌一千枚,派司礼监大宦官张云汉、韩赞周辅佐他。但⾼起潜实际上不曾打过一仗,只是割下死人的头冒功而已。第二年,⾼起潜巡视所辖地区,检阅军队,命令监司以下员官都要对他行军礼。永平道刘景耀、关內道杨于国上疏反对,被撤职。后来他与兵部尚书杨嗣昌勾结,致使宣大总督卢象升孤军战死,而他还将这件事隐瞒下来,所以人们多恨他。 十七年(1644),李自成将要犯侵噤宮,皇上又命⾼起潜监宁、前各军,而用杜勋镇守宣府。杜勋到镇后便投降了贼人。这事传到朝廷后,廷臣请尽快撤掉城守太监,忽然间传下圣旨说:“杜勋骂贼殉难,给予庇荫并祭祀他。”这是皇上为宦官所蒙蔽的结果。不久,杜勋随从贼人来到,李自成架着⻩幄坐在广宁门外,秦、晋两位王爷席地而坐,杜勋在他们下面侍候,呼喊城上的人请求让他进城见皇上。守城的宦官将他吊了上来,一同进⼊大內,说贼人势力很強,劝皇上为自己打算。左右的人请将他留下来,杜勋说“:我如果不回去,则二王就要危险。”于是放他出城,将他又吊了下去。他走时对守城的宦官说“:我们的富贵总是在的。”不久京城陷落,宦官们都投降了。后来贼人战败,将要逃走时,便下令将宦官全部逐出,结果他们不分贵 ![]() 当初,宦官奉命守城,已有了异心,他们令士卒都拿着⽩杨杖,将其染红,在木杖的端顶穿上铁环,使它能发出声响,一旦格斗就会折断。到这时贼人逃走时,贼人就用这些木杖驱赶他们。广宁门的开启,有人说是太监曹化淳献给贼人的,又有人说曹化淳实际上是守东直门,而曹化淳进⼊我大清朝后,上疏极力申辩,当时仓卒之间,一时难以搞清楚。⾼起潜前往宁、前,中途弃关而走,福王将他招为京营提督,后来也投降了我大清。 王承恩,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历任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犯侵噤宮,皇上命承恩提督京营队部。当时,大势已去,守城士卒寥寥,贼人架设飞梯进攻西直门、平则门、德胜门三门。承恩见贼人挖城墙,急忙发炮攻击,一连击毙了几个人,宦官们便沾沾自喜。皇上诏见承恩,叫他赶快整顿宦官,准备亲征。到了晚上,內城失陷。天将亮时,皇上在寿皇亭驾崩,承恩也在亭下上吊。福王时期,给他谥号叫忠愍。大清朝赐给土地六十亩,建祠立碑以表彰他的忠诚,将他附葬在故主庄烈帝陵之侧。 方正化,山东人。崇祯时期,任司礼监太监。十五年(1642)冬,京畿地区遭受兵灾,他受命总监保定军务,立下了保全城池之功,不久撤回。十七年二月,皇上又命他出去镇守,方正化叩头推辞,皇上不准。他又叩头说“:奴才此行绝无所作为,不过是以一死报答主上恩德而已。”但皇上还是含泪派他出去。他到任后,与同知邵宗元等人登城共守。凡有人来请示,他总是说:“我方才已 ![]() ![]() 当时殉难的宦官,还有原司礼监掌印太监⾼时明,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四人。提督东厂的太监王之心家中最富,他投降后,贼人向他勒索钱财,将他拷打而死。南渡时期,建旌忠祠祭祀那些死难者,以王承恩为正祀,宦官方正化等人附祀,而王之心也得以混了进去。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