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5058 |
上一章 章一百一十八 下一章 ( → ) | |
蔡时鼎 万国钦(王教) 饶伸(兄位 刘元震 元霖) 汤显祖(李琯)逯中立(卢明诹) 杨恂(冀体 朱爵) 姜士昌(宋焘) 马孟祯 汪若霖 蔡时鼎,字台甫,漳浦人。万历二年进士。历知桐乡、元城,为治清严。征授御史。太和山提督中官田⽟兼分守事,时鼎言不可,并及⽟不法状。御史丁此吕以劾⾼启愚被谪,时鼎论救,语侵杨巍、申时行。报闻。已,巡盐两淮。悉捐其羡为开河费,置属邑学田。 还朝,会戚畹弟子有求举不获者,诬顺天考官张一桂私其客冯诗、童维宁及编修史钶子记纯,又滥取冒籍者五人。帝怒,命诗、维宁荷枷,解一桂、钶官。时行等为之解。帝益怒,夺钶职,下诗、维宁吏。法司廷鞫无验,忤旨被让。卒枷二人一月,而调一桂南京。时鼎以事初纠发不由外廷,径从中出,极言“宵人蜚语直达御前,其渐不可长;且尽疑大臣言官有私,则是股肱耳目举不可信,所信者谁也?”帝怒,手札谕阁臣治罪。会时行及王锡爵在告,许国、王家屏仅拟停俸,且请稍减诗、维宁荷校之期,以全其命。帝不从,责时鼎疑君讪上,降极边杂职。又使人诇知发遣冒籍者多宽纵,责府尹沈思孝对状。国、家屏复上言:“人君贵明不贵察。苟任一己见闻,猜防苛密,纵听断精审,何补于治;且使奷人乘机得中伤善类,害胡可言!愿停察访以崇大体,宥言官以彰圣度。”帝不怿,手诏诘让。是⽇,帝思时行,遣中使就第劳问。而国等既被责,具疏谢,执争如初。会帝意稍解,乃报闻。时鼎竟谪马邑典史,告归。居二年,吏部拟序迁,不许。御史王世扬请如石星、海瑞、邹元标例,起之废籍,不报。已,起太平推官,进南京刑部主事,就改吏部。 十八年冬,复疏劾时行,略言:“比年天灾民困,纪纲紊斁,吏治混淆。陛下深居宮阙,臣民呼吁莫闻。然群工进言,犹蒙宽贷。乃辅臣时行则树 ![]() ![]() ![]() ![]() ![]() 万国钦,字二愚,新建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婺源知县。征拜御史。言事慷慨,不避权贵。十八年,劾吏部尚书杨巍,被诘让。里居尚书董份,大学士申时行、王锡爵座主也,属浙江巡按御史奏请存问。国钦言份谄事严嵩,又娶尚书吴鹏已字子女,居乡无状,不宜加隆礼,事遂寝。 初,吏部员外郞赵南星、户部主事姜士昌疏斥府政 人私。给事中李舂开以出位纠南星、士昌,而其 ![]() 十八年夏,火落⾚诸部频犯临洮、巩昌。七月,帝召见时行等于皇极门,咨以方略,言边备废弛,督抚乏调度, ![]() ![]() ![]() ![]() ![]() ![]() ![]() 二十年,吏部尚书陆光祖拟量移国钦为建宁推官,饶伸为刑部主事。帝以二人皆特贬,不宜迁,切责光祖,而尽罢文选郞中王教、员外郞叶隆光、主事唐世尧、陈遴玮等。大学士赵志皋疏救,亦被谯责。国钦后历南京刑部郞中,卒。 王教,淄川人。佐光祖澄清吏治。给事中胡汝宁承权要旨劾之,事旋⽩。竟坐推国钦、伸,斥为民。 饶伸,字抑之,进贤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十六年,庶子⻩洪宪典顺天试,大学士王锡爵子衡为举首,申时行婿李鸿亦预选。礼部主事于孔兼疑举人屠大壮及鸿有私。尚书朱赓、礼科都给事中苗朝 ![]() ![]() ![]() 疏既⼊,锡爵、时行并杜门求去。而许国以典会试⼊场,阁中遂无一人。中官送章奏于时行私第,时行仍封还。帝惊曰:“阁中竟无人耶?”乃慰留时行等,而下伸诏狱。给事中胡汝宁、御史林祖述等复劾伸及桂,以媚执政。御史⽑在又侵孔兼,谓桂疏其所使。孔兼奏辨求罢。于是诏诸司严约所属,毋出位沽名,而削伸籍,贬桂三秩,调边方,孔兼得免。伸既斥,朝士多咎锡爵。锡爵不自安,屡请叙用。起伸南京工部主事,改南京吏部。引疾归,遂不复出。熹宗即位,起南京光禄寺少卿。天启四年累官刑部左侍郞。魏忠贤 ![]() 兄位。累官工部右侍郞。⺟年百岁,与伸先后以侍养归。 先是,任丘刘元震、元霖兄弟俱官九列,以⺟年近百岁,先后乞养亲归,与伸兄弟相类。一时皆以为荣。元震,字元东,隆庆五年进士。由庶吉士万历中历官吏部侍郞。天启中,赠礼部尚书,谥文庄。元霖,万历八年进士。历官工部尚书。福王开邸洛 ![]() 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 ![]() ![]() ![]() 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后皆通显有建竖,而显祖蹭蹬穷老。三才督漕淮上,遣书 ![]() 显祖建言之明年,福建佥事李琯奉表⼊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琯,丰城人。万历五年进士。尝官御史。既斥归,家居三十年而卒。 显祖子开远,自有传。 逯中立,字与权,聊城人。万历十七年进士。由行人擢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行人⾼攀龙,御史吴弘济,南部郞谭一召、孙继有、安希范咸以争赵用贤之罢被斥,中立抗疏曰:“诸臣率好修士,使跧伏田野,诚可惜也。陛下怒言者,则曰‘出朕独断’,辅臣王锡爵亦曰‘至尊亲裁’。臣谓所斥者非正人也,则断自宸衷,固陛下去琊之明;即拟自辅臣,亦大臣为国之正。若所斥者果正人也,出于辅臣之调旨,而有心斥逐者为妒贤;即出于至尊之亲裁,而不能匡救者为窃位。大臣以人事君之道,当如是乎?陛下 ![]() 寻进兵科右给事中。有诏修国史,锡爵举故詹事刘虞夔为总裁。虞夔,锡爵门生也,以拾遗劾罢。诸御史言不当召。而中立诋虞夔尤力,并侵锡爵,遂寝召命。未几,文选郞顾宪成等以会推阁臣事被斥,给事中卢明诹救之,亦贬秩。中立上言:“两年以来,铨臣相继屏斥。尚书孙鑨去矣,陈有年杜门求罢矣,文选一署空曹逐者至再三,而宪成又继之。臣恐今而后,非如王国光、杨巍,则不能一⽇为冢宰;非如徐一槚、谢廷寀、刘希孟,则不能一⽇为选郞。臧否混淆,举错倒置,使黜陟重典寄之权门,用舍斥罚视一时喜怒,公议壅阏,烦言滋起。此人才消长之机,理道废兴之渐,不可不深虑也。且会推阁臣,非自十九年始。皇祖二十八年廷推六员,而张治、李本二臣用;即今元辅锡爵之⼊阁,亦会推也。盖特简与廷推,祖宗并行已久。廷推必谐于佥议,特简或由于私援。今辅臣赵志皋等不稽故典,妄 ![]() ![]() ![]() ![]() 卢明诹,⻩岩人。万历十四年进士。 杨恂,字伯纯,代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行人,擢刑科给事中。锦⾐冗官多至二千人,请大加裁汰,不用。累迁户科都给事中。朝鲜用兵,冒破帑金不赀。恂请严敕边臣,而劾武库郞刘⻩裳侵耗罪。⻩裳卒罢去。寻上节财四议,格不行。 王锡爵谢政,赵志皋代为首辅。御史柳佐、章守诚劾之。志皋乞罢,不许。御史冀体极论志皋不可不去。帝怒,责对状。体抗辞不屈,贬三秩,出之外,以论救者众,竟斥为民。恂复论志皋,并及张位。其略曰:“今之议执政者,佥曰拟旨失当也,贪鄙无为也。是固可忧,而所忧有大于是者。许茂橓罢闲锦⾐,厚赍金⽟为奷,被人缉获。使大臣清节素孚,彼安敢冒昧如此!乃缉获者被责,而行贿者不问。 ![]() ![]() ![]() ![]() ![]() ![]() ![]() ![]() 冀体,武安人。被废,累荐不起,卒于家。 其时以论志皋获谴者又有朱爵,开州人。由茌平知县召为吏科给事中。尝论时政阙失,因疏志皋、位寝阁壅蔽罪,不报。寻切谏三王并封,且论救朱维京、王如坚等,复劾志皋、位私同年罗万化为吏部。坐谪山西按察知事,卒于家。天启中,赠太仆少卿。 姜士昌,字仲文,丹 ![]() 士昌五岁受书,至“惟善为宝”以⽗名辍读拱立。师大奇之。举万历八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进员外郞。请帝杜留中,录遗直,举召对,崇节俭。寻进郞中。以省亲去。还朝,言吏部侍郞徐显卿构陷张位,少詹事⻩洪宪力挤赵用贤,宜黜之以官警琊;主事邹元标、参政吕坤、副使李三才素著直谠,宜拔擢以厉士节。又请复连坐之法,慎巡抚之选,旌苦节之士,重赃吏之罚。疏⼊,给事中李舂开劾其出位。遂下诏噤诸司毋越职刺举。已,因风霾,请早建国本。贵妃⽗郑承宪乞改造⽗茔,诏与五千金。士昌言:“太后兄陈昌言止五百金,而妃家乃十之,何以示天下?”弗纳。稍迁陕西提学副使,江西参政。 三十四年,大学士沈一贯、沈鲤相继去国。明年秋,士昌赍表⼊都,上疏曰: 皇上听一贯、鲤并去,舆论无不快一贯而惜鲤。夫一贯招权罔利,大坏士风吏道,恐天下林居贞士与己龃龉,一切阻遏,以杜将来。即得罪张居正诸臣,皇上素知其忠义、注意拔擢者,皆摈不复用,甚则借他事处之。其直道左迁诸人、久经迁转在告者,一贯亦摈不复用。在廷守正不阿、魁磊老成之彦,小有同异,亦巧计罢之。且空部院以便于择所 ![]() ![]() ![]() ![]() ![]() 夫鲤不肥⾝家,不择利便,惟以众贤效之君,较一贯忠琊远甚。一贯既归,货财如山,金⽟堆积;鲤家徒壁立,贫无余赀,较一贯贪廉远甚。一贯患鲤琊正相形,借妖书事倾害,非皇上圣明,几至大误。臣以为辅臣若一贯憸琊异常,直合古今奷臣卢杞、章惇而三矣。然竟无一人以鲤、一贯之贤奷为皇上正言别⽩者,臣窃痛之。 且一贯之用,由王锡爵所推毂。今一贯去,以锡爵代首揆,是一贯未尝去也。锡爵素有重名,非一贯比。然器量褊狭,嫉善如仇。⾼桂、赵南星、薛敷教、张纳陛、于孔兼、⾼攀龙、孙继有、安希范、谭一召、顾宪成、章嘉祯等一黜不复。顷闻锡爵有疏请录遗佚。谓宜如其所请,召还诸臣,然后敦趣就道,不然,恐锡爵无复出理也。至论劾一贯诸臣,如刘元珍、庞时雍、陈嘉训、朱吾弼,亦亟宜召复,以为尽忠发奷者之劝。至于他臣,以触忤被中伤异同致罢去者,请皆以次拂拭用之。 说者谓皇上于诸臣,虽三下明诏,意若向用,实未 ![]() ![]() 其意以 ![]() 士昌好学,励名检。居恒愤时疾俗, ![]() 宋焘,泰安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自庶吉士授御史,任气好搏击。出按应天诸府,疏斥首辅朱赓。廷臣继有请,皆责备辅臣,其端自焘发也。及坐谪,旋请假归。卒于家。天启初,赠士昌太常少卿,焘光禄少卿。 马孟祯,字泰符,桐城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分宜知县。将內召,以征赋不及四分,为户部尚书赵世卿所劾,诏镌二秩。甫三⽇,而民逋悉完。邹元标、万国钦辈亟称之。续授御史。文选郞王永光、仪制郞张嗣诚、都给事中姚文蔚、陈治则,以附府政擢京卿,南京右都御史沈子木年几八十未谢政,孟祯并疏论之。大学士李廷机被劾奏辨,言⼊仕以来,初无大谬。孟祯驳之曰:“廷机在礼部昵琊妄司官彭遵古,而聂云翰建言忤时,则抑之至死。秉政未几,姜士昌、宋焘、郑振先皆得罪。姚文蔚等滥授京堂,陈用宾等屡拟宽旨。犹不谓之谬哉?”王锡爵辞召,密疏痛诋言者。孟祯及南京给事中段然并上疏极论。寻陈佥商之害,发工部郞陈民志、范钫黩货罪。又陈通壅蔽、录直臣、决用舍、恤民穷、急边饷五事。请召用邹元标、赵南星、王德完,放廷机还田里。皆不报。 三十九年夏,怡神殿灾。孟祯言:“二十年来,郊庙、朝讲、召对、面议俱废,通下情者惟章奏。而疏⼊旨出悉由內侍,其彻御览与果出圣意否,不得而知,此朝政可虑也。臣子分流别户,⼊主出奴,爱憎由心,雌⻩信口,流言蜚语,腾⼊噤庭,此士习可虑也。畿辅、山东、山西、河南,比岁旱饥。民间卖女鬻儿,食 ![]() 吏部侍郞萧云举佐京察,有所庇,孟祯首疏攻之。论者⽇众,云举引去。山海参将李获 ![]() ![]() 孟祯少贫。既通显,家无赢资。惟衔赵世卿抑己,既⼊台即疏劾世卿,人以为隘。 汪若霖,字时甫,光州人。⽗治,保定知府。若霖举万历二十年进士,授行人。三十三年,擢户科给事中。言“有司贪残,率从轻论,非律;边吏竭脂膏,外媚敌,內媚要津,而京军十万半虚冒,非计。”兵部尚书萧大亨被劾求去,吏部议留,若霖力诋部议。云南民变,杀税使杨荣,诏从巡抚陈用宾言,命四川丘乘云兼领。若霖言:“用宾养成荣恶,今不直请罢税,而倡议领于四川,负国甚。乞亟斥用宾,追寝前命。”皆不报。 进礼科右给事中。自正月至四月不雨,若霖上疏曰:“臣稽《洪范传》,言之不从,是谓不晙,厥罚恒旸。今郊庙宜亲,朝会宜举,东宮讲习宜开,此下累言之,而上不从者也。又有上言之而中变者:税务归有司,权珰犹侵夺;起废有明诏,启事犹沉阁是也。有上屡言之而久不决、下数言之而上不断者:中外大僚之推补,被劾诸臣之进退是也。凡此皆言不从之类。积郁成灾,天人恒理。陛下安得漠然而已哉!”时南京户、工二部缺尚书,礼部缺侍郞,廷推故尚书徐元泰、贵州巡抚郭子章、故詹事范醇敬。若霖言:“三人不⾜任,且举者不能无私。请自今廷推勿以一人主持,众皆画诺。宜籍举主姓名,复祖宗连坐之法。”诏申饬如若霖言,所推悉报寝。兵部主事张汝霖,大学士朱赓婿也。典试山东,所取士有篇章不具者。若霖疏劾之,停其俸。中官杨致中枉法拷杀指挥郑光擢,若霖率同官列其十罪,不报。朱赓独相,朝事益弛。若霖言:“陛下独相一赓,而又画接无闻,补牍莫应,此最大患也。方今纪纲坏,政事壅,人才耗,庶职空,民力穷,边方废,宦竖横,盗贼繁,士大夫几忘廉聇礼义,而小民愁苦冤痛之声彻于宇內。辅臣宜慨然任天下重,收拾人心,以效之当宁。如徒谦让未遑,或以人言,轻怀去就,则陛下何赖焉?”赓乃缘若霖指,力请帝急行新政。帝亦不省。五月朔,大雨雹。若霖谓用人不广,大臣专权之象,具疏切言之。已而京师久雨,坏田庐。若霖复言大臣比周相倚,小臣趋风,其流益甚;意复诋赓及新辅李廷机辈也。三十六年,巡视库蔵,见老库止银八万,而外库萧然,诸边军饷逋至百余万。疏请集议长策,亦留中。 先是,吏部列上考选应授科道者,知县新建汪元功、进贤⻩汝亨、南昌⻩一腾与焉。赓 ![]() ![]() 赞曰:明至中叶以后,建言者分曹为朋,率视阁臣为进退。依阿取宠则与之比,反是则争。比者不容于清议,而争则名⾼。故其时端揆之地,遂为抨击之丛,而国是淆矣。虽然,所言之是非,阁臣之贤否,黑⽩判然,固非私怨恶之所得而加,亦非可尽委之沽直好事,谓人言之不⾜恤也。 部分译文 蔡时鼎,字台甫,漳浦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任桐乡、元城知县,为官清廉。提升为御史。太和山提督中官田⽟兼理守备之事,蔡时鼎认为不可,并谈到田⽟不守法纪的事。御史丁此吕因为弹劾⾼启愚被贬,蔡时鼎为他争辩,言语触怒杨巍、申时行,被报复。不久,巡抚两淮。将他结余的钱都捐为开通淮河的费用,购买学田。 回到朝廷,正好碰上因营求中举却未能如愿的外戚弟子生事,诬陷顺天考官张一桂私下照顾他的门客冯诗、章维宁和编修史钶的儿子记纯,又滥取假冒的五个人。皇上发怒,命逮捕冯诗、章维宁,解除张一桂、史钶的官职。申时行为他们辩解,皇上更加不⾼兴,夺去史钶的职务,将冯诗、章维宁下狱。法司百般拷问也没有得到证据,以违背圣旨斥责他们。官卒将两人枷囚了一个月,而将张一桂调往南京。蔡时鼎认为事情揭发不是外廷,直接来自宮中,因此极力说小人在皇上面前上陈流言蜚语,此风不可以长,况且全部是怀疑大臣与御史有私情,则是皇上左右耳目都不可相信,可以相信的是哪些人呢?皇上发了脾气,亲笔写诏书叫內阁治他的罪。那时,申时行和王锡爵在休假,许国、王家屏仅拟定停发他的俸禄,且请求稍为减少冯诗、章维宁枷锁囚噤的时间,以保全他们的 ![]() 万历十八年(1590)冬,又上疏弹劾申时行,大意说:“近年天灾,老百姓贫困,纲纪紊 ![]() ![]() ![]() ![]() ![]() 万国钦,字二愚,新建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职婺源知县。征召为御史。言事慷慨,不回避权贵。十八年弹劾吏部尚书杨巍,被责备。居住乡里的尚书董份是大学士申时行、王锡爵的座主,嘱咐浙江巡按御史上奏请求问候。万国钦说董份谄媚严嵩,又娶尚书吴鹏已嫁的女儿,居于乡里多有不法行为,不应当予以加礼,事情于是停止。 起初,吏部员外郞赵南星、户部主事姜士昌上疏责备执掌朝政之人。给事中李舂开越权检举赵南星、姜士昌,他的 ![]() ![]() 万历十八年(1590)夏,火落⾚各部频频进犯临洮、巩昌。七月,皇上在皇极门召见申时行等,咨询策略,说:“边境守备废弛,督抚缺乏调度,想大力进行整顿。”申时行说和议通贡⾜够了。皇上说:“和议通贡也不⾜以依靠。假若专门 ![]() ![]() 起初,万国钦奏疏呈上,座师许国责备他说:“这个举动,是为名节,还是为家国?”万国钦说:“哪里敢为名节,只是为了家国。即使言语不当,生死利害听天由命。”许国无法难为他。 万历二十年(1592),吏部尚书陆光祖拟将万国钦改为建宁推官,饶伸为刑部主事。皇上以二人都是特地贬职的,不应当提升,严厉责备陆光祖,将文选郞王教,员外郞叶隆光,主事唐世尧、陈遴玮等全部免了职。大学士赵志皋上疏申救,也遭到责备。万国钦后任南京刑部郞中,死于任上。 饶伸,字抑之,江西进贤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职工部主事。十六年,庶子官⻩洪宪主持顺天府的试考,大学士王锡爵的儿子王衡考了第一,申时行的女婿李鸿也预选上了。礼部主事于孔兼怀疑举人屠大壮和李鸿有私下 ![]() ![]() ![]() 奏疏已经呈上,王锡爵、申时行一同闭门请求免职,而许国以主持会试进了考场,內阁遂没有一个人了。中官将奏章送到申时行的家中,申时行仍原封不动地送回。皇上吃惊地说:“內阁竟然没有人了?”于是劝慰留下申时行等,而将饶伸下狱。给事中胡汝宁、御史林祖述等再上疏弹劾饶伸和⾼桂,以谄媚权贵。御史⽑在又提到孔兼,说⾼桂的上疏就是他指使的。孔兼上疏为自己辩护乞求离职。于是皇上下诏各部门严格约束部下,不要越权沽名钓誉,而将饶伸削去名籍,将⾼桂贬官级三,孔兼得以免除惩罚。 饶伸遭到贬斥,朝廷人士多怪罪王锡爵。王锡爵自己很不安,屡屡请求任用他。艾穆被起用为南京工部主事,他改任南京吏部。称病归家,不再出来做官。熹宗即位,起用为南京光禄寺少卿。天启四年(1624)逐渐做到刑部左侍郞。魏忠贤扰 ![]() 汤显祖,字若士,江西临川人。小时候善于作文,很有些名气。张居正想让他的儿子中进士,网罗海內名士夸奖他。听说汤显祖与沈懋学的名声后,命令他的儿子们去请汤、沈二位。汤显祖辞谢不肯前往,沈懋学于是与张居正的儿子嗣修一起进士及第。汤显祖到万历十一年(1583)才中了进士。授职南京太常博士,就近升礼部主事。 万历十八年(1590),皇上因为星象变化责备御史官欺骗,停了他们一年的俸禄。汤显祖上疏说:“御史官难道都不好?大概陛下的权力逐渐为辅臣所窃取,所以御史官的向背也逐渐潜移默化。御史丁此吕首先揭发科举考场上的欺骗行为,申时行嘱咐杨巍将他弹劾出去。御史万国钦极力论证封疆大吏的欺诈,申时行煽动同官许国将他贬得远远的。只要有一句话触怒了他们,就没有不被赶出朝廷的。于是无聇之徒,仅仅知道巴结当权的人。所得的官职、俸禄,认为是当权者给予的。纵使以后保不住⾝名,现在已享受到富贵了。给事中杨文举奉诏书治理赈济百姓,征收贿赂数万。抵达杭州,⽇⽇宴游西湖,收钱脫人于狱,受贿荐人以官,获取厚利。辅臣等他报告上来,提拔他为谏垣负责人。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是权门的爪牙,因为有私 ![]() ![]() ![]() ![]() ![]() ![]() 汤显祖意气慷慨,与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要好。后来他们都有显赫的建树,而汤显祖遭遇挫折,一直到老都穷困。李三才管理淮河漕运时,曾送信 ![]() 逯中立,字与权,聊城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由行人提为吏科给事中。遇事敢于发表意见。行人⾼攀龙,御史吴弘济,南部郞谭一召、孙继有、安希范都由于为赵用贤罢官辩护而遭到斥退,逯中立上疏说:“这些大臣都是修有德行的人士,使他们隐匿于田野,的确可惜。陛下对言官恼怒,则说:‘出于我的独断’,辅臣王锡爵也说:‘皇上亲自裁定。’我认为所贬退的不是正直的人,判决来自陛下,是陛下去掉琊恶小人的证明,即使出自辅臣草拟,也是大臣为国的忠心。倘若所贬退的果然是正直的人,出于辅臣的怂恿而下的圣旨,有心要贬退的是遭嫉妒的贤正之人,假使出于皇上的亲自裁定而辅臣不予救援的是不称职。大臣以人臣侍奉君王的道理应当这样吗?陛下想安抚辅臣,则罢掉言官,不知道言官被罢,辅臣更加不安。”奏疏呈上,违背旨意,被停发俸禄一年。 不久升兵科右给事中。皇上下诏编修国史,王锡爵推荐前任詹事刘虞夔为总裁。刘虞夔是王锡爵的门生,在补录纠察过失时被弹劾罢官。各御史认为不应当征召他。而逯中立诋毁虞夔尤其卖力,并提到王锡爵,皇上于是停止征召的命令。没有多久,文选郞顾宪成等因为推举內阁大臣的事被贬,给事中卢明诹申救,也被贬官。逯中立对皇上说:“两年以来,吏部大臣相继被贬,尚书孙钅龙离职了,陈有年闭门请求罢官了,文选一职刚刚有人上任就被贬退,已经三次了,顾宪成又接着遭贬斥。臣恐怕今后,不像王国光、杨巍,则不能执掌朝政一天;不像徐一木贾、谢廷肕、刘希孟则不能担任文选郞一天。好坏混淆,本末倒置,使考铨之权都寄于权贵,进用与贬退、斥责与处罚皆由一时喜怒决定,公正的言论被堵塞,繁琐的言论四起。这是人才消亡或成长的时机、道理废弃或兴盛的开始,陛下不能不深深地考虑。况且朝臣一起推荐阁臣,不是从十九年开始,皇祖二十八年朝廷推荐了六人,任用张治、李本二人,即使现在的首辅王锡爵进⼊內阁,也是推荐的。特别选拔与朝廷推荐,祖宗二者都有实行。朝廷推选必定依据大家的意见,特别选拔有的由于私 ![]() ![]()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