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21945 |
上一章 章九十六 下一章 ( → ) | |
张芹 汪应轸 萧鸣凤(⾼公韶) 齐之鸾 袁宗儒 许相卿 顾济(子章志) 章侨 余珊(汪珊) 韦商臣 黎贯(王汝梅) 彭汝实 郑自璧 戚贤 刘绘(子⻩裳) 钱薇 洪垣(方瓘) (吕怀) 周思兼 颜鲸 张芹,字文林,峡江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中,召为南京御史。宁夏既平,大学士李东 ![]() ![]() ![]() ![]() ![]() ![]() 给事中窦明言事下狱,芹疏救之。帝尝驰马伤,编修王思切谏,坐远戍。芹曰:“彼非谏官尚尔,吾侪可坐视乎!”遂上疏曰:“孟子言:‘从兽无厌谓之荒’。老聃曰:‘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心狂志荒,何事不忘?皆甚言无益有害也。今轻万乘之尊,乘危冒险,万一有不可讳,皇嗣未诞,如宗庙社稷何!”帝不省。 寻出为徽州知府。宁王宸濠反,言者以芹家江西,虑贼劫其亲属,取道出徽。乃改知杭州。已,复还徽州。嘉靖初,迁浙江海道副使。历右参政、右布政使。坐为海道时倭人争贡误伤居民,罢归。 芹事继⺟孝,持⾝俭素,枲袍粝食终其⾝。 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 ![]() ![]() ![]() 教习竣,拟授给事中。有旨补外,遂出为泗州知州。土瘠民惰,不知农桑。应轸劝之耕,买桑植之。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缫织作。由是民⾜⾐食。帝方南征,中使驿 ![]() 世宗践阼,召为户科给事中。山东矿盗起,掠东昌、衮州,流⼊畿辅、河南境。应轸奏言:“弭盗与御寇不同。御寇之法,驱之境外而已。若弭盗而纵使出境,是嫁祸于邻国也。凡一方有警,不行扑灭,致延蔓他境者,俱宜重论。”报可。在科岁余,所上凡三十余疏,咸切时弊。以便养,乞改南,遂调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京,方议追尊献皇帝。雅知应轸名, ![]() 嘉靖三年舂,出为江西佥事。居二年,具疏引疾,不俟命而归,为巡按所劾。诏所司逮问。应轸自陈亲老,鲜兄弟,乞休侍养。吏部为之请,乃免逮。久之,廷臣 ![]() 萧鸣凤,字子雝,浙江山 ![]() ![]() ![]() ![]() 起督南畿学政。诸生以比前御史陈选,曰“陈,泰山;萧,北斗”嘉靖初,迁河南副使,仍督学政。考察拾遗被劾。吏部惜其学行,调为湖广兵备副使。明年复改督广东学政。鸣凤三督学政,廉无私。然 ![]() ![]() 公韶,正德中为御史,尝劾总兵官郭勋罪。朵颜花当⼊寇,又劾总兵官遂安伯陈鏸、中官王欣、巡抚王倬,鏸坐解职。世宗立,起谪籍。历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终户部右侍郞。 齐之鸾,字瑞卿,桐城人。正德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十一年冬,帝将置肆于京城西偏。之鸾上言:“近闻有花酒铺之设,或云车驾将临幸,或云朝廷收其息。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乃至竞锥刀之利,如倡优馆舍乎?”应州奏捷,帝降敕:“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剿寇有功,宜特加公爵”制下,举朝大骇。之鸾偕诸给事中上言:“自古天子亦有亲临战阵勘定祸 ![]() 未几,请召还编修王思,给事中张原、陈鼎,御史周广、⾼公韶、李熙、徐文华、李稳、施儒、刘寓生,佥事韩邦奇,评事罗侨,皆不听。帝将巡边,复自称威武大将军。御史袁宗儒疏谏,大学士杨廷和、蒋冕、⽑纪以去就争。之鸾偕同官言:“三臣居师保之重,⾝系安危,迩者先后称疾。今六飞临边逾月矣,宗庙社稷百官万姓寄空城中。人心危疑,几务丛积,复杜门求决去。万一事起仓卒,至于偾败,三臣将何辞谢天下?乞陛下以社稷为重,亟返宸居,与大臣共图治理。”已而御史李润等复争之,卒不省。 之鸾再迁兵科左给事中。中官马永成死,诏授其家九十余人官。之鸾言:“永成贵显,用事十有余年,兄弟子侄皆⾼爵美官。而其侪复为陈乞,将及百人。永成何功,恩滥如此,恐天下闻而解体也。”帝将南巡,之鸾偕同官及御史杨秉中等 ![]() ![]() ![]() 世宗践阼,首上疏言:“祖宗法制,悉纷更于群小。补救之道,在先定圣志,次广言路。先朝元凶虽去, ![]() ![]() ![]() ![]() 其秋大计京官,被中伤,谪崇德丞。屡迁宁夏佥事。饥民采蓬子为食,之鸾为取二封,一进于帝,一以贻阁臣。且言时事可忧者三,可惜者四,语极切。帝付之所司。时方大修边墙,之鸾董役。巡抚胡东皋称其能,举以自代。历河南、山东副使。召为顺天府丞。未行,盗发,留镇抚。寻擢河南按察使。卒官。 袁宗儒,字醇夫,雄县人。正德三年进士。授御史。十二年冬,帝在大同,以郊祀将回銮,既而复止。宗儒率同官力谏。明年夏,孝贞纯皇后将葬,帝还京。宗儒等复引灾异,力请罢皇店,遣边兵,既又谏帝巡边。语极危切。皆不报。擢大理寺丞。嘉靖三年争“大礼”廷杖。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吏部尚书桂萼议宗儒改调,遂解职归。未几,起郧 ![]() 许相卿,字伯台,海宁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世宗立,授兵科给事中。宦官张锐、张忠有罪论死,帝复宽之。给事中顾济疏争,帝下所司议,卒 ![]() 嘉靖二年诏荫中官张钦义子李贤为锦⾐世袭指挥。相卿言:“于谦子冕止锦⾐千户,王守仁子正宪止锦⾐百户。贤中官厮养,反过之。忠勋大臣裔曾不若近幸奴,殉国勤事之臣谁不解体?部臣彭泽、科臣许复礼、安磐相继言之,悉拒不纳。毋乃重內侍而轻士大夫哉!” 寻复言:“天下权政出于一则治,二三则 ![]() ![]() ![]() ![]() ![]() ![]() 为给事三年,所言皆不听,遂谢病归。八年,诏养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悉落职闲住,相卿遂废。夏言故与同僚相善,既秉政,招之,谢弗应。 顾济,字舟卿,昆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刑科给事中。武宗自南都还,卧病豹房,惟江彬等侍。济言:“陛下孤寄于外,两宮隔绝,骨⾁⽇疏。所恃以为安者,果何人哉?汉⾼帝卧病数⽇,樊哙排闼,警以赵⾼之事。今群臣中岂无哙忧者!愿陛下慎择廷臣更番⼊直,起居动息咸使与闻。一切 ![]() 世宗即位之月,济上疏曰:“陛下践阼,除弊纳谏,臣民踊跃,思见德化之成。然立法非难,守法为难;听谏非难,乐谏为难。今新政所厘,多不便于奷豪权悻。臣恐盘据既深,玩纵未已,非依怙宮闱,必请托左右。持法不固,则此辈将丛聚而坏之。此守法之难也。唐太宗贞观初,每导群臣使言。及至晚年,谏者乃多忤旨。陛下首辟言路,臣工靡不因事纳忠。⾼远者似涉于迂阔,切直者或过于犯颜。若怒其犯颜,其言必不⼊;视为迂阔,则计必不行。此乐谏之难也。”寻复言:“內臣张雄、张锐等,诖误先帝,业已逮治,又获宽假。愿断以大义。俾无所售奷。”帝颇嘉纳。既又劾司礼萧敬 ![]() ![]() 子章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累官南京兵部侍郞。奏减进奉马快船额,南都人祀之。 章侨,字处仁,兰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嘉靖元年擢礼科给事中。疏劾中官萧敬、芮景贤等。又言:“三代以下正学莫如朱熹。近有聪明才智,倡异学以号召,天下好⾼务名者靡然宗之。取陆九渊之简便,诋朱熹为支离。乞行天下,痛为噤⾰。”御史梁世骠亦言之。帝为下诏申噤。 寻又请依祖宗故事,早朝班退,许百官以次启事。经筵⽇讲,赐清问,密勿大臣勤召对。又简儒臣十数人,更番直便殿,以备咨访。上纳其言,而不能用。奷人何渊请立世室于太庙东北,侨力言其不可。未几,又言:“添设织造內臣,贪横殊甚。行户至废产鬻子以偿。惟急停⾰,与天下更始。”疏⼊,不省。又因条列营务,劾定国公徐光祚、 ![]() 孝陵司香⾕大用乞还京治疾。侨言:“大用初连逆瑾,后引宁、彬,树‘八 ![]() ![]() ![]() 余珊,字德辉,桐城人。正德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庶吉士许成名等罢教习,留翰林者十七人。珊以为滥,疏论之。语侵內阁,不纳。乾清宮灾,疏陈弊政,极指义子、西僧之谬。巡盐长芦,发中官奷利事。为所诬,械系诏狱,谪安陆判官。移知澧州。 世宗立,擢江西佥事,讨平梅花峒贼。迁四川副使,备兵威、茂。嘉靖四年二月应诏陈十渐,其略曰: 陛下有尧、舜、汤、武之资,而无稷、契、伊、周之佐,致时事渐不克终者有十。 正德间,逆瑾专权,假子 ![]() 正德间,士大夫寡廉鲜聇,趋附权门,幸陛下起而作之。乃今则前⽇之去者复来,来者不去。自夫浮沉一世之人擢掌铨衡,首取软美脂韦。重富贵薄名检者,列之有位,致谀佞成风,廉聇道薄。甚者侯伯专纠弹,罢吏议礼乐。市门复开,贾贩仍旧。此风俗之坏,其渐二也。 正德间,国柄下移,王灵不振,是以有安化、南昌之变,赖陛下起而整肃之。乃塞上戍卒近益骄恣。曩杀许巡抚而姑息,顷遂杀张巡抚而效尤。曩缚贾参将以立威,近又缚桂总兵而报怨。致榆关妖贼效之而戕主事,北边库吏仿之而贼县官。陛下惑鄙儒姑息之谈,牵俗吏权宜之计,遂使庙堂号令出于二三戍卒之口。此国势之衰,其渐三也。 自逆瑾以来,以苞苴易将帅,故边防尽坏,赖陛下起而申严之。然积弊已久,未能骤复。今朵颜蹢躅于辽海,羌戎跳梁于西川,北狄躏蹂于沙漠。寇势方张,而食⾁之徒不能早见预料,亟求制驭之方,乃假镇静之虚名,掩无能之实迹。甚且诈饰捷功,滥邀赏赉,虚张劳伐,峻取官阶,而塞上多事⽇甚。此外裔之強,其渐四也。 自逆瑾以来,尽天下之脂膏,输⼊权贵之室,是以有刘、赵、蓝、鄢之 ![]() ![]() 正德朝,⾐冠蒙祸,家国几空,幸陛下起而收录之。乃未几而狂瞽之言,一鸣辄斥。昔犹谪迁外任,今或编配遐荒。昔犹噤锢终⾝,今至箠死殿陛。盖自吕柟、邹守益等去而殿阁空,顾清、汪俊等去而部寺空,张原、胡琼等死而言路空。间有一二忠直士,又为权奷排挤而违之,俾不通,致陛下耳嚣目眩,忽不自知其在鲍鱼之肆矣。此人才之凋,其渐六也。 正德朝,奷琊迭进,忠谏不闻,幸陛下起而开通之。顾阅时未久,而此风复见。降心未惩其愤,逆耳或动诸颜。不剿说而折人以言,即臆度而虞人以诈。朝进一封,暮投千里。甚至三木囊头,九泉含泣。此言路之塞,其渐七也。 正德朝,忠贤排斥,天下几危,赖陛下起而主持之。岂期一转瞬间,憸琊投隙而起。饰六艺以文奷言,假《周官》而夺汉政。坚⽩异同,模棱两可。是盖大奷似忠,大诈似信。王莽匿情于下士之⽇,安石垢面于⼊相之初。虽有圣哲,谁其辨之?臣恐正不敌琊,群 ![]() 正德之世,大臣⽇疏,小人⽇亲,致政事乖 ![]() ![]() 正德之世,天鸣地震,物怪人妖,曾无虚岁,赖陛下绍统,灾异始除。乃顷岁以来,雨雹杀禽兽,雷风拔树屋,妇人产子两头,无极昼晦如夜,四方早潦,奏报不绝,曾何异正德之季乎?且京师 ![]() ![]() 此十者,天子有一,无以保四海。陛下圣明,何以致此?无乃辅弼召之欤?窃见今⽇之为辅弼第一人者,徒以奷佞,伴食怙恩。致上 ![]() 臣又闻献皇帝好贤下士,容物恕人,天下所共知也。今议礼诸臣,一言未合,辄以悖逆加之。谪配死徙,朝宁为空。此岂献皇帝意?苟非其意,虽尊以天下,无当也。陛下何不起而用之,使骏奔清庙,以慰献皇帝在天之灵哉! 疏反覆万四千言,最为剀切,帝付之所司。其所斥辅弼第一人,谓费宏也。 珊律己清严,居官有威惠。外艰归,士民祠之名宦。后副使胡东皋谒祠,独顾珊叹曰:“此吾师也。”服阕,以故官莅广东。终四川按察使。 先是,有御史汪珊者,于嘉靖元年七月疏陈十渐。略言:“陛下初即位,天下忻然望治,迩来渐不如初。初每事独断,今戚里左右,或潜移 ![]() ![]() ![]() ![]() 韦商臣,字希尹,长兴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大理评事。明年冬,商臣以“大礼”初定,廷臣下吏贬谪者无虚⽇,乃上疏曰:“臣所居官,以平狱为职。乃自授任以来,窃见群臣以议礼忤旨者,左迁则吏部侍郞何孟舂一人,谪戍则学士丰熙等八人,杖毙则编修王思等十七人,以咈中使逮问,则副使刘秉鉴,布政马卿,知府罗⽟、查仲道等十人,以失仪就系,则御史叶奇、主事蔡乾等五人,以京朝官为所属讦奏下狱,则少卿乐頀、御史任洛等四人。此皆不平之甚,上⼲天象,下骇众心。臣窃以为皆所当宥。况比者⽔旱疫疠,星陨地震,山崩泉涌,风雹蝗蝻之害,殆遍天下,有识莫不寒心。及今平反庶狱,复戍者之官,录死者之后,释逮系者之囚,正告讦者之罪,亦弭灾禳患之一道也。”帝责以沽名卖直,谪清江丞,量移德安推官。 迁河南佥事。讨平永宁巨寇,以功受赏。伊王 ![]() ![]() 黎贯,字一卿,从化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刷卷福建,劾镇守內官尚舂侵官帑状,悉追还之。世宗⼊继,贯请复起居注之制,命词臣编类章奏备纂述,从之。登极诏书噤四方贡献,后镇守中贵贡如故。贯上言:“陛下明诏甫颁,而诸內臣曲说营私,希恩固宠。其假朝命以征取者谓之额,而自挟以献者谓之额外,罔 ![]() 嘉靖二年,帝从⽟田伯蒋轮请,于承天立兴献帝家庙,以轮子荣奉祀。贯言:“陛下信一谀臣之说,委祀事于外戚。神不歆非类,献帝必将吐之。”不听。寻疏言:“国初,夏秋二税,麦四百七十一万,而今损九万。米二千四百七十三万,而今损二百五十万。以岁⼊则⽇减,以岁出则⽇增。乞敕所司通稽祖宗以来赋额及今⽇经费之数,列籍上闻。知赋⼊有限,则费用不容不节。”帝嘉纳焉。 出按江西,⽗丧归。久之,起故官。会帝从张孚敬议,去孔子王号,改称先师,并损笾⾖佾舞之数。编修徐阶以谏谪。御制《改正祀典说》,颁示廷臣;而孚敬复为《祀典或问》,以希合帝意。议已定,贯率同官合疏争之。帝震怒,曰:“贯等谓朕已尊皇考为皇帝,孔子岂反不可称王?奷逆甚矣。其悉下法司按治。”于是都御史汪鋐言:“比者言官论事,每挟众以凌人曰:‘此天下公议也’,不知倡之者止一人。请究倡议之人,明正其罪。”帝然之。已而刑部尚书许赞等上其狱,当赎杖还职,帝特命褫贯为民。久之,卒于家。 方贯等上疏时,礼科都给事华中 ![]() 汝梅,字济元,由行人历礼科都给事中。八年二月以灾异求言。汝梅言:“比来章奏多逢 ![]() 彭汝实,字子充,嘉定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嘉靖三年疏言:“九江盗起,杀伤官军。 ![]() ![]() 大学士费宏以子坐事被论不出,礼部侍郞温仁和以庆王台浤事听勘。汝实言宜听二臣避位,以明进退之义。因荐石珤、罗钦顺、顾清、蒋冕可代宏,李廷相、崔铣、湛若⽔、何瑭、许诰可代仁和。章下所司。 奷人王邦奇之讦杨廷和、彭泽也,汝实言:“邦奇先后两疏,始为惶骇之语,终杂鄙亵之辞。中所引事,多颠倒淆惑,至谓费宏、石珤夜⼊杨一清门。今不闻召问一清,一清又久不为⽩,何也?陛下即位之初,廷和裁省冗员数万,坐此丛怒罢去。今其长子业以狂愚发遣,亦可已矣。而群小蓄忿,蔓连不已,并其次子及婿又复下狱。夫诬告之律,视其所诬轻重反坐,此国法也。愿追究主使之人,与告人同罪,毋令苟免,贻讥外蕃。”不听。 汝实数言时政缺失,又尝力争“大礼”为璁、萼等所恶。以亲老再疏请改近地教职,而举贡士⾼任说、王表自代。章下,吏部承璁、萼指,言:“汝实倡言鼓众,挠 ![]() ![]() ![]() 郑自璧,字采东,祥符人,隶籍京师。正德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除工科给事中。 世宗践阼,中外竞言时政。自璧请采有关化理者,类辑成书,以备观览,从之。初,正德中,奄人多夺民业为庄田,至是因民诉,遣使往勘。自璧复备言其弊,帝命勘者严治,民患稍除。嘉靖二年,后⽗陈万言辞⻩华坊赐第,请西安门外新宅,诏予之。自璧以所请宅已鬻之民,不当夺,与安磐力争。不听。明年争“大礼”受杖。 三迁至兵科都给事中。中官李能以修墩堡为词,请定山海关税额。中官张忠、尚书金献民等论甘肃功,荫子锦⾐,其下参随皆进秩。镇守江西中官黎鉴,参随逾常额。中官武忠从子英冒功,擢副千户。锦⾐官裁⾰者多夤缘复职,而司礼监奏收已汰诸匠近五百人。孝陵净军于喜擅赴京奏辨。安边伯许泰戍死,其子请袭祖职。中官扶安⻩英先后死,官其亲属。自璧皆抗疏争,帝多不听。尝偕同官劾郭勋奷贪。及李福达事起,复劾勋 ![]() 自璧最敢言,所言皆权幸,直声震朝野。侧目者共为蜚语,闻于上。吏部以资推太仆少卿,不用。至是科道共劾,中旨降二级,调外任,遂谪江 ![]() 戚贤,字秀夫,全椒人。嘉靖五年进士。授归安知县。县有萧总管庙,报赛无虚⽇。会久早,贤祷不验,沉本偶于河。居数⽇,舟过其地,木偶跃⼊舟,舟中人皆惊。贤徐笑曰:“是特未焚耳。”趣焚之。潜令健隶⼊岸傍社,诫之曰:“⽔中人出,械以来。”已,果获数人。盖奷民募善泅者为之也。 知府万云鹏 ![]() 十四年舂,当大计外吏。大计罢者,例永不用,而是时言事诸臣忤柄臣意,率假计典锢之。贤乃先事言所黜有未当者,宜听言官论救。帝称善,从其请。会参议王存、韦商臣言事忤要人,前给事中叶洪劾汪鋐被谪,果在黜中。贤方勘事陕西,给事中薛宗铠因据贤疏伸救。吏部持不可,帝遂命已之。及贤还朝,以鋐恣横,实张孚敬庇之,乃条其罪状曰:“辅臣孚敬布腹心以 ![]() 再以丧去。补刑科都给事中。夏言柄国,会当选庶吉士,不能无所徇。贤疏陈请属之弊,帝纳其言。久之,劾郭勋呑噬遍天下。太庙灾,复劾勋及尚书张瓒、樊继祖等,而荐闻渊、熊浃、刘天和、王畿、程文德、徐樾、万镗、吕柟、魏校、程启充、马明衡、魏良弼、叶洪、王臣可任用。言滋不悦, ![]() 贤寻以⽗老自免。归十余年,卒。贤少闻王守仁说,心契之。及官于浙,遂执弟子礼。 刘绘,字子素,一字少质,光州人。祖进,太仆少卿。绘长⾝修髯,磊落负奇气。好击剑,力挽六石弓。举乡试第一,登嘉靖十四年进士,授行人,改户科给事中。 二十年,诏两京言官会荐边才。给事中邢如默等荐⽑伯温、刘天和等二十人,而故御史段汝砺、副都御史翟瓒、参议王洙与焉。绘言:“汝砺乃大学士翟銮姻戚,瓒、洙则夏言谕指如默排群议而荐之者。相臣挟权以遏言官,言官惧势而咈公议,上下雷同,非社稷福。乞罢銮、言,罪如默,为徇私植 ![]() 明年,寇大⼊山西。绘上疏曰:“俺答方強,必为腹心患。议者谓宜守不宜战,以故边将多自全,或拾残骑报首功。督巡诸臣亦第列士马守要害,名曰清野,实则避锋;名曰守险,实则自卫。请专任翟鹏,得便宜从事。驰发宣、大、山西士马,合十七八万人。三路并举,有进无退,寇虽多,可计⽇平也。”帝壮其言。令假鹏便宜,得戮都指挥以下。然鹏竟不能出塞。顷之,劾山西巡抚刘臬结纳夏言,且请罢吏部尚书许瓒、宣府巡抚楚书。臬、书由是去职。 绘两劾言,言憾之,出为重庆知府。土官争地相雠,檄谕之,即定。上官 ![]() 子⻩裳,兵部员外郞。倭陷朝鲜,命赞画侍郞宋应昌军务。渡鸭绿江,抵平壤,大败贼兵。贼遁,⻩裳追逐,又连破之。录功,进郞中。 钱薇,字懋垣,海盐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受业湛若⽔。官行人,泊然自守。与同年生蒋信辈朝夕问学。擢礼科给事中。请令将帅家丁得自耕塞下田,毋征其赋,总督大臣假便宜,专制阃外。格不行。又疏劾大学士李时、礼部尚书夏言、工部尚书温仁和、外戚蒋轮。 进右给事中。郭勋请复镇守內官,擅易置宿卫将校。薇愤,疏其不法七事。帝眷勋,然素知其横,两不问。已,因星变,极言主德之失,帝深衔之未发。疏谏南巡,坐夺俸。內阁夏言辈所选宮僚,多以徇私劾罢。薇偕同官吕应祥、任万里乞如会推故事,集內阁九卿公举。帝特命并斥为民。累荐,皆报寝。 集乡里晚进与讲学,⾜迹不及公府。倭患起,请于巡抚王忬,集兵为备。乡人德之。卒年五十三。隆庆初赠太常少卿。 洪垣,字峻之,婺源人。嘉靖十一年进士。礼部侍郞湛若⽔讲学京师,垣受业其门。授永康知县,征授御史。十八年,世宗南巡,册立皇太子,命阁臣夏言、顾鼎臣选宮僚。垣再疏言温仁和、张衍庆、薛侨、胡守中、屠应飐、华察、胡经、史际、⽩悦、皇甫涍等皆庸流,不可使辅导青宮。帝亦已从他谏官言,废黜者数人。未几,劾文选郞中⻩祯先“贿选郞杨育秀,得为考功。及居文选,贪婪欺罔。知州王显祖等考察调简,而补大州。知县何瑚年过六十,而选御史。皆非制。今当大计京官,乃以猥琐之曹世盛为考功郞,误国甚”帝下其章都察院,令会吏科参核。乃下祯诏狱,及育秀、显祖等,咸斥为民。因诘责吏部尚书许赞、都御史王廷相,而令十三道御史公举隐年冒进若瑚者。御史王之臣等坐调者四人,世盛亦改他部。垣一疏,而御史、曹郞以下得罪者至二十余人。 出按广东。以安南款附,增俸一级。未竣,出为温州知府。岁饥,有闭籴者,饥民杀之,垣坐落职归。复与同里方瓘往从若⽔,若⽔为建二妙楼居之。家食四十余年,年九十。 瓘绝意仕进。尝自广东还,同行友瘴死。舟中例不载尸,瓘秘不以告,与同寝累⽇,至韶州始发之。 垣同年吕怀,广信永丰人,亦若⽔⾼弟子。由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改舂坊左司直郞,历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每言王氏之良知与湛氏体认天理同旨,其要在变化气质。作《心统图说》以明之。终南京太仆少卿。 周思兼,字督夜,华亭人。少有文名。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平度知州。躬巡郊野,坐蓝舆中,携饭一盂,令乡民以次舁行。因尽得闾阎疾苦状,悉蠲除之。王府奄人纵庄奴夺民产,监司杖奴毙,奄迫王奏闻,巡抚彭黯令思兼谳之。王置酒 ![]() ![]() 擢工部员外郞,督临清砖厂,士民遮道泣送。同年生貌类思兼,使经平度,民竞走谒。见非是,各叹息去。河将决,思兼募民筑堤,⾝立⾚⽇中。堤成三⽇而秋涨大发,民免于灾。进郞中,出为湖广佥事。岷府宗室五人封爵皆将军,杀人掠赀财,监司避不⼊武冈者二十年。思兼廉得奷状,缚其 ![]() 颜鲸,字应雷,慈溪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出视仓场。奷人马汉怙定国公势,贷子钱漕卒。偿不时,则没⼊其粮,为怨家所诉。汉持定国书至,鲸立论杀。四十一年,畿辅、山东西、河南北大谂。鲸请州县赃罚银毋输京师,尽易粟备振,且发之。內府新钱为籴本。帝悉报可。已,上漕政便宜六事。 明年出按河南。伊王典楧怙恶,久结掖廷中官、严嵩⽗子,內外应援,所请奏立下,爪牙率矿盗。鲸 ![]() ![]() ![]() ![]() 改督畿辅学政。大兴知县⾼世儒奉诏核逃役,都督朱希孝以勾军劾之,下部议。鲸劾希孝 ![]() 鲸按河南时,黜新郑知县,其人⾼拱所庇也。在湖广,王篆 ![]() ![]() 赞曰:传称:“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然志节之士,忄卷忄卷忠爱,何忍以不信自外其君哉?张芹等怀抱悃忱, ![]() 部分译文 张芹,字文林,峡江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年期间,召封为南京御史。 宁夏平定以后,大学士李东 ![]() ![]() ![]() ![]() ![]() ![]() 给事中窦明因言事被下狱,张芹上疏营救他。皇帝曾跑马受伤,编修王思真切上谏,被问罪戍远边。张芹说:“他不是谏官尚且如此,我等能坐视吗?”于是上疏说:“孟子说‘逐兽无厌谓之荒’。老聃说‘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心狂志荒,什么事不忘记?他们都特别说的是这些事有害无益。现在皇上看轻万乘之尊,乘危冒险,万一有什么意外,连皇子还未诞生,宗庙社稷怎么办?”皇帝不检查自己。 不久他出任徽州知府。宁王宸濠造反,有人上书说张芹的家在江西,如果叛贼劫拿他的亲属,取道离开徽州怎么办?于是改任杭州知府。之后,又回到徽州。嘉靖初年,迁浙江海道副使。历右参政、右布政使。后因在海道做官时倭人争贡误伤居民之罪,被罢官回到家乡。 张芹侍奉继⺟,讲求孝道,持⾝节俭朴素,⿇袍耝食地安度余生。 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 ![]() ![]() 十四年(1519)皇帝下诏书准备南巡。汪应轸抗言说:“自从下诏书以来,臣民彷徨,不能安居。临清以南,都弃业罢市,逃窜到山⾕中去。如果不立即收回成命,恐生不测之变。过去⾕永规劝汉成帝说:‘陛下厌恶⾼美的尊号,喜好匹夫之卑字。多次离开深宮, ![]() 训课任务结束后,吏部拟授与他给事中官职,但有圣旨让他出外任职,他于是出任泗州知州。泗州土地贫瘠,百姓懒惰,不懂耕种田地养蚕桑。汪应轸劝他们耕种,买桑苗种植;招募江南的女工,教他们缫丝织布。从此百姓丰⾐⾜食。皇帝正在南征,中使驿车 ![]() 世宗即位,召封他为户科给事中。山东矿盗兴起,抢掠东昌、兖州,流⼊畿辅、河南境內。汪应轸上奏说:“消弭強盗与抵御敌寇不同。抵御敌寇的办法,是将他们驱逐到境外而已。如果消弭強盗而纵使他们出境,就是嫁祸给邻国。凡一方有警,不实行扑灭,导致延蔓他境的人,都应当重重论罪。”皇帝答复准可。在户科一年多,共上疏三十多次,都切中时弊。后为便于养亲,乞求改派南方,于是调到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部,正提议追尊献皇帝。向来知道汪应轸名气,想倚靠他帮助自己。汪应轸与他们的提议不合,立即上奏请求遵循礼经、崇尚正统,以定安人心。皇帝不表态。 嘉靖三年(1524)舂天,他出任江西佥事。过了二年,上疏称病,不等到命令下来就回家乡,被巡按弹劾。皇帝诏令所司逮捕查问。汪应轸说自己双亲已老,缺少兄弟,乞求休假侍养老人。吏部也为他请求,才免去逮捕。过了很久,廷臣 ![]() 齐之鸾,字瑞卿,桐城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改为庶吉士,授官刑科给事中。 十一年(1516)冬天,皇帝准备在京城西边设置店铺。齐之鸾上言说“:近来听说要设立花酒铺,有的说车驾将到来,有的说朝廷收其利息。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仍至争逐锥刀之利,这与 ![]() ![]() 不久,他请求召回编修王思和给事中张原、陈鼎,御史周六、⾼公韶、李熙、徐文华、李稳、刘寓生,佥事韩邦奇,平事罗侨,皇帝都不听。皇帝准备巡视边关,又自称威武大将军。御史袁宗儒上疏规劝,大学士杨廷和、蒋冕、⽑纪用离职来与皇帝争辩。齐之鸾和同僚一起说“:三臣⾝居辅佐重位,⾝系安危,近臣先后称有病。现在皇上车驾去边关超过一个月了,宗庙社稷百官万姓寄居在空城中。人们担忧疑虑,政务繁杂,而今三位大臣又要告官离去。万一出现突发事件,导致王朝崩溃,三臣将用什么谢罪天下?请陛下以社稷为重,急返朝廷,和大臣们一起共图治理家国。”之后御史李润等人又为此争辩,皇帝终未省悟。 齐之鸾再迁兵科左给事中。中官马永成死后,皇帝下令授与他家九十多人的官职。齐之鸾说:“马永成贵显,当权十多年,兄弟子侄都是⾼爵美官。而他的同僚又为他陈乞官职,将达到百人。马永成有什么功劳?皇恩如此滥用,恐怕天下听说后会解体呢。”皇帝准备南巡,齐之鸾和同官及御史杨秉中等人 ![]() ![]() 世宗即位,齐之鸾首先上疏说:“祖宗法制,都纷纷被那些奷佞小人更改。补救的办法在于,先坚定圣上心志,再广开言路。先朝元凶虽然被除去,但盘 ![]() ![]() ![]() 这一年秋天大举考察京城员官,齐之鸾被人中伤,贬谪为崇德县丞。逐渐迁至宁夏佥事。当时饥民采蓬子作为粮食,齐之鸾为此修书二封,一封进献给皇帝,一封送给阁臣。并且说时事可忧的有三项,可惜的有四项,语言极其恳切。皇帝将它 ![]() 许相卿,字伯台,海宁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世宗登上皇帝的位置,授许相卿兵科给事中。宦官张锐、张忠有罪被判处死刑,皇帝又宽恕了他们。给事中顾济上疏争辩,皇帝将其下到主管部门讨论,终想宽恕他的死罪。许相卿说“:天下希望陛下为孝宗皇帝,陛下怎么以正德自处?”皇帝商议加兴献帝皇号,许相卿又争谏这件事。 嘉靖二年(1523)皇帝下诏令荫庇中官张钦义子李贤为锦⾐世袭指挥,王守仁的儿子王正宪止于锦⾐百户。许相卿说“:于谦的儿子于冕止于锦⾐千户。李贤是中官厮养的,反而超过他们。连忠勋大臣后裔都不如近幸宠奴,殉国勤事的大臣有谁不灰心?部臣彭泽,科臣许复礼、安磐相继说这件事,都被拒而不纳。不要重內侍而轻士大夫啊。” 不久又说:“天下权政出于一则治,出于二三则 ![]() ![]() ![]() ![]() ![]() ![]() 任给事中三年,他所说的皇帝都不听,于是推说有病而回到家乡。八年(1529)皇帝下诏说养病三年以上不到京都的人,都落职闲住,许相卿于是被废职。夏言过去和同僚相处得很好。既然掌管权政,他招许相卿进京做事,许相卿推辞不答应。 余珊,字德辉,桐城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庶吉士许成名等完成教习任务后,留在翰林的有十七人。余珊以为过滥,上疏论这件事。语词犯侵內阁,不被皇帝采纳。乾清宮发生火灾,余珊上疏陈讲弊政,极力指出义子、西僧的荒谬。巡盐长芦,揭发中官的奷利事情。余珊被人诬陷,枷拷拘囚于诏狱,贬谪为安陆判官。调任澧州知州。 世宗登位,提升余珊为江西佥事,讨平梅花峒叛贼。迁四川副使,驻防威、茂。嘉靖四年(1525)二月应皇诏陈讲十端,大略是说: “陛下有尧、舜、汤、武的资质,但没有稷、契、伊、周那样的辅佐,致使时事逐渐不能完成的有十项。 “正德年间,逆臣刘瑾专权,假借皇上来 ![]() ![]() “正德年间,士大夫寡廉鲜聇,趋附权门,幸亏陛下起⾝振作。而今则是以前除去的又被接回来,来的再没有被除去。自那浮沉一世的人被提升掌管铨衡后,首取调和谄媚之人。重富贵薄名检的人,列之官位,致使谀佞成风,廉聇之心⽇薄。更有甚者侯伯专权纠集弹劾,罢除吏议礼乐。市门又开,商贸像过去一样。这种风俗的败坏,是第二端。 “正德年间,家国 权政下移,王灵不振,所以有安化、南昌的变 ![]() ![]() “自从逆臣刘瑾以来,因为别人行贿而易换将帅,所以边防全部遭到破坏,依赖陛下奋起申令严治。但是积弊已久,没有能够骤然恢复。现在朵颜在辽海徘徊,羌戎在四川跳梁,北狄在沙漠躏蹂。敌寇的气势正嚣张,而当官的不能先见预料,急求制驭敌寇的办法,才假借镇静的虚名,掩盖无能的实迹。更有甚者有的还诈饰捷功,滥邀赏赐,虚张劳师伐敌,⾼取官阶,但边塞上的战事一天比一天厉害。这种外裔的強盛,是第四端。 “自从逆臣刘瑾以来,将天下的膏脂全部输进到权贵的家室,所以有刘、赵、蓝、鄢的叛 ![]() ![]() “正德时期,⾐冠之士蒙祸,家国几空,幸亏陛下起来收录。但不久就有放胆直言的人,一鸣即被斥逐的事发生。过去只谪出朝廷外任官,现在却被发配至荒远之地。过去只噤锢终⾝,现在却有用鞭子打死在殿阶之下的。自从吕木冉、邹守益等人离去,殿阁为之一空;顾清、汪俊等人离去,部寺为之一空;张原、胡琼等人死后,言路为之一空。间或有一二位忠诚义士,又被权奷排挤而躲避,致使言路不通,以致陛下耳目嚣混,不知自己在鲍鱼之肆。这种人才的凋谢,是第六端。 “正德年间,奷琊之言 ![]() “正德时期,忠贤被贬斥,天下几危,赖陛下起来主持。岂料一转瞬间,奷琊乘隙而起。以六经之义来文饰奷言,借《周官》之制而夺取朝廷权政。离坚⽩、和同异,模棱两可。于是大奷似忠,大诈似信。王莽低微时隐蔵奷情,王安石拜相初期不修边幅。即使有圣哲之人,有谁能辨别他们。我担心正不胜琊,奷琊⽇盛。这种正琊的混淆,是第八端。 “正德的时候,大臣越来越被疏远,小人⽇益被亲近,致使政事乖 ![]() ![]() “正德时期,天鸣地震,物怪人妖,每年都有,有赖陛下继统,灾异才消除。近年以来,雨雹杀死禽兽,雷风拔起树屋,妇女生两个头的小孩,无极县⽩天暗如黑夜,四方⽔灾旱灾,奏报不绝,这与正德时期有什么不同呢?而且京师的 ![]() ![]() ![]() “这十端,天子有其中的一端,就不可能保住四海。陛下圣明,怎么会到这种地步,不是辅佐的臣子招致的吗?我私下发现今⽇作为辅佐第一人的人,只用奷佞,伴食取恩。以致上 ![]() “我又听说献皇帝好贤下士,容物恕人,是天下共知的。现议礼的诸位大臣,一言不与皇上相符,就加给他悖逆的罪名,或贬谪或发配或论死或迁徙,朝廷宁可被空虚。这岂是献皇帝的意思?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虽然是天下之尊也是不应该的。陛下何不起而用之,使他们急速奔走于宗庙,以慰献皇帝的在天之灵呢?” 疏章反复共有一万四千字,最为切害,皇帝 ![]() 余珊律己清正严明,做官威严而有恩惠。因岳⽗之死回到家乡,士民将他当作名宦来纪念。后来副使胡东皋拜名宦谒祠,独看余珊感叹说:“这是我的老师啊。”服孝期満,他以原官职的⾝份莅临广东。最后任四川按察使。 颜鲸,字应雷,慈奚⾕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出朝巡视仓场。当时奷人马汉倚仗定国公权势,放⾼利贷钱给运漕兵卒。如果不及时偿还,就没收他们的粮饷,被怨家所告。马汉持定国公的信来求情,颜鲸立即将他处死。四十一年,畿辅、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大丰收。颜鲸请求皇上让州县赃罚的银两不要运到京师,全部易换成粮食以防备救济饥年,并且发放內府新钱作为买进粮食的本钱。皇帝都批准了。之后,上奏对漕政有利的六事。 第二年出按河南。伊王典木英持杖作恶,久结宮掖廷內中官及严嵩⽗子,內外勾结应和,凡他所请奏的都立即批下来,他的爪牙大都是矿盗。颜鲸早就想除掉他,便与参政耿随卿合计,抓住伊王承奉官王鉴的罪证,王鉴当天就告发伊王的 ![]() ![]() ![]() ![]() ![]() 后改任督畿辅学政。大兴知县⾼世儒奉诏核查逃役,都督朱希孝以勾军的罪名弹劾他,下到部里讨论。颜鲸弹劾朱希孝 ![]() 隆庆元年(1567)历湖广提学副使。因试恩贡生之失受张居正指责,降为山东参议。后来改为太仆少卿。都御史海瑞推荐颜鲸是异才,但没有回音。 颜鲸出按河南的时候,罢黜新郑知县,此人为⾼拱所庇护。在湖广,王篆想祀他的⽗亲为乡贤,颜鲸坚持不允许。到这时候,⾼拱掌管吏部,王篆为考功郞,于是以不谨的名义夺去颜鲸的官职。万历年间,给事中邹元标、御史饶位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