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23143 |
上一章 章六十八 下一章 ( → ) | |
张宁 王徽(王渊等) ⽑弘 邱弘 李森 魏元(康永韶等) 強珍王瑞(张稷) 李俊 汪奎(从子舜民 崔升等) 汤鼐(吉人 刘 董杰)姜绾(余濬等) 姜洪(欧![]() 张宁,字靖之,海盐人。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七年夏,帝从唐瑜等奏,考核南京大小诸臣。宁言:“京师尤 ![]() ![]() 帝得疾,适遇星变,诏罢明年元会,百官朝参如朔望。宁言:“四方来觐,不得一睹天颜,疑似之际,必至讹言相惊,愿勉循旧典,用慰人心。”帝疾不能从,而“夺门”之变作。 天顺中,曹、石窃柄。事关礼科者,宁辄裁损,英宗以是知宁。朝鲜与邻部⽑怜卫仇杀,诏宁同都指挥武忠往解。宁辞义慷慨,而忠骁健,张两弓折之, ![]() 宪宗初御经筵,请⽇以《大学衍义》进讲。是年十月,皇太后生辰,礼部尚书姚夔仍故事,设斋建醮,会百官赴坛行香。宁言无益,徒伤大体,乞噤止。帝嘉纳之。未几,给事中王徽以牛⽟事劾大学士李贤,得罪。宁率六科论救,由是浸与內阁忤。会王竑等荐宁堪佥都御史清军职贴⻩,与岳正并举。得旨,会举多私,皆予外任。宁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期年善政具举。 宁才⾼负志节,善章奏,声称籍甚。英宗尝 ![]() 无子。有二妾。宁没,剪发誓死,楼居不下者四十年。诏旌为“双节” 王徽,字尚文,应天人。天顺四年进士。除南京刑科给事中。宪宗即位数月,与同官王渊、朱宽、李翔、李钧疏陈四事。末言:“自古宦官贤良者少,奷琊者多。若授以大权,致令败坏,然后加刑,是始爱而终杀之,非所以保全之也。愿法⾼皇帝旧制,毋令预政典兵,置产立业。家人义子,悉编原籍为民。严噤官吏与之 ![]() 其冬,帝⼊万妃谮,废吴后,罪中官牛⽟擅易中宮,谪之南京,徽复与渊等劾之曰: 陛下册立中宮,此何等事,而贼臣牛⽟乃大肆奷欺!中宮既退,人情咸谓⽟必万死。顾仅斥陪京,犹全首领,则凡侍陛下左右者将何所忌惮哉?內阁大臣,⾝居辅弼,视立后大事漠然不以加意。方⽟欺肆之初,婚礼未成,礼官畏权,辄为阿附。及⽟事发之后,国法难贷,刑官念旧,竟至苟容。而李贤等又坐视成败,不出一言。 ![]() 臣等前疏请保全宦官,正 ![]() ![]() ![]() ![]() ![]() 臣等职居言路,不为苟容,虽死无悔,惟陛下裁察。 诏谓“妄言邀誉” ![]() ![]() 微至普安,兴学校教士,始有举于乡者。却土官陇畅及⽩千户贿,治甚有声。居七年,弃官归,言者屡荐,终以宦官恶之不复录。徽尝曰:“今仕者以刚方为刻,怠缓为宽。学者以持正为滞,恬软为通。为文以典雅为肤浅,怪异为古健。”其论治,尝诵张宣公语“无求办事之人,当求晓事之人”时皆服其切中。 弘治初,吏部尚书王恕荐起陕西左参议。逾年,谢病还,卒,年八十三。子韦,见《文苑传》。 王渊,浙江山 ![]() 朱宽,莆田人,李翔,大⾜人,皆天顺元年进士。李钧,永新人,景泰二年进士。宽为南京礼科给事中,翔兵科,钧工科。既被谪,宽进表⼊京,道卒。翔、钧皆以判官终。 ⽑弘,字士广,鄞人。登天顺初进士。六年授刑科给事中。成化三年夏,偕六科诸臣上言:“比塞上多事,正陛下宵⾐旰食时。乃闻退朝之暇,颇事逸游。炮声数闻于外,非噤城所宜有。况灾变频仍,两畿⽔旱,川、广兵草之余,公私 ![]() 帝从学士商辂请,改元后建言罢官者悉录用。弘请断自践阼而后,召还给事中王徽等,不许。慈懿太后崩,诏别葬。弘偕魏元等疏谏,未得请。朝罢,弘倡言曰:“此大事,吾辈当以死谏,请合大小臣工伏阙固争。”众许诺。有退却者,给事中张宾呼曰:“君辈独不受国恩乎,何为首鼠两端。”乃伏哭文华门,竟得如礼。 弘在垣中所论列最多,声震朝宁。帝颇厌苦之,尝曰:“昨⽇⽑弘,今⽇⽑弘。”前后所陈,或不见听,而弘慷慨论议无所屈。钦天监正⾕滨受赇当除名,命输赎贬秩。正一真人张元吉有罪论死,诏系狱。弘等皆固争,终不听。三迁至都给事中。得疾,暴卒。 邱弘,字宽叔,上杭人。天顺末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数陈时政。成化四年舂,偕同官上言:“洪武、永乐间,以畿辅、山东土旷人稀,诏听民开垦,永不科税。迩者权豪怙势,率指为闲田,朦胧奏乞。如嘉善长公主求文安诸县地,西天佛子札实巴求静海县地,多至数十百顷。夫地逾百顷,古者家百产也。岂可徇一人之私情而夺家百恒产哉?”帝纳其言,诏自今请乞,皆不许,著为令。札实巴所乞地,竟还之民。弘再迁,至都给事中。 六年夏,山东、河南大旱,弘请振。因言:“四方告灾,部臣拘成例,必覆实始免。上虽蠲租,下鲜实惠。请自今遇灾,抚按官勘实,即与蠲除。”从之。 万贵妃有宠,中官梁芳、陈喜争进 ![]() 京师岁歉米贵,而四方游僧万数,弘请驱逐,以省冗食。又请发太仓米,减价以粜,给贫民最甚者。帝悉从之。复言:“在京百兽房及清河寺诸处,所育珍禽野兽,⽇饲鱼⾁米菽,乞并纵放,以省冗费。”报闻。明年使琉球,道卒。 弘与⽑弘同居言路,皆敢言,人称“二弘”云。 李森,字时茂,历城人。天顺元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负气敢言。 宪宗立,上疏请噤朝觐官科敛征求为民害者。吏部尚书王翱请从其言,帝为下诏噤止。顷之,言:“近有无功而晋侯、伯、都督者;有无才德而位九列者;有以画、弈、弹琴、医、卜技能而得官职者。名爵⽇轻,廪禄⽇费,是玩天下之公器,弃家国之大柄也。自今宜择人授,毋令匪才竞进。”且请严军官黜陟,核逃伍虚粮。皆报可。御史谢文祥以劾姚夔下狱,森偕同官救之,不纳。 明年夏,⽇食,琼山县地震,森疏陈十事。未几,以贵幸侵夺民产,率诸给事言:“昔奉先帝敕,皇亲強占军民田者,罪毋赦,投献者戍边。一时贵戚莫敢犯。比给事中丘弘奏绝权贵请乞,陛下亦既俯从。乃外戚锦⾐指挥周彧求武強、武邑田六百余顷,翊圣夫人刘氏求通州、武清地三百余顷,诏皆许之,何其与前敕悖也!彼溪壑难厌,而畿內膏腴有限,小民⾐食皆出于此,一旦夺之,何以为生。且本朝百年来户口⽇滋,安得尚有闲田不耕不稼?名为奏求,实豪夺而已。”帝善其言,而已赐者仍不问。山西灾,山东及杭、绍、嘉、湖大⽔,森等请蠲振,帝并从之。 时帝未有储嗣,而万贵妃专宠,后宮莫得进。言者每劝上普恩泽,然未敢显言妃妒也。惟森抗章为言,帝心愠。森已再迁左给事中,会户科都给事中缺,吏部列森名上,诏予外任。部拟兴化知府,不允,乃出为怀庆通判。未几,投劾归,不复出。 魏元,字景善,朝城人。天顺元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成化初,万贵妃兄弟骄横,元疏劾之。四年,慈懿太后崩,将别葬。元偕同官三十九人抗章极谏,御史康永韶亦偕同官四十一人争之,伏哭文华门,竟得如礼。 其年九月,彗星见。元率诸给事上言: ⼊舂以来,灾异叠至,近又彗星见东方,光拂台垣,皆 ![]() ![]() 四方旱涝相仍,民困⽇棘,荆、襄流民告变。陛下作民⽗⺟,初无儆惕,仅循故事,付部施行。而户部尚书马昂,凡有奏报,遇上意喜,则曰“移所司处置”;遇上意怒,则曰“事窒难行”;微有利害,即乞圣裁。首鼠依违,民更何望。惟亟罢征税,发內帑,遣官振赡,庶可少慰人心。 陛下崇信异教,每遇生愍之辰,辄重糜资财,广建斋醮。而西僧札实巴等,至加法王诸号,赐予骈蕃。出乘棕舆,导用金吾仗,缙绅避道,奉养过于亲王。悖理 ![]() 天下之财,不在官则在民。今公私 ![]() ![]() 至两京文武大臣,不乏奷贪,争为蒙蔽。陛下勿谓其位⾼而不忍遽去,勿谓其旧臣而姑且宽容。宜令各自陈免,用全大体。其贪位不去者,则言官纠劾。而臣等滥居言路,无补于时,亦望罢归,为不职戒。 帝优诏褒答之,然竟不能用。 元屡迁都给事中,出为福建右参政。巡视海道,严噤越海私贩。巨商以重宝赂,元怒叱出之。⺟忧归,庐墓三年,服除,起江西参政,卒。 康永韶,字用和,祁门人。举于乡,⼊国学,选授御史。成化初,巡按畿辅,劾尚书马昂抑市民地。四年偕同官胡深、郑己等争慈懿太后山陵事。彗星见,复偕同官上言八事,大旨与元前疏相类。两京大臣考察庶寮,去留多不当。永韶等复劾大臣行私,且摘刑部主事余志等十二人罪,为志所讦,俱下诏狱。永韶谪顺昌知县,再调福清、惠安。久之,有荐其知天文者,中旨召还,授钦天监正,进太常少卿,掌监事。永韶为御史有直声,及是乃更 ![]() 胡深,定远卫人。天顺未进士。既争慈懿太后山陵事,复与同官陈宏、郑己、何纯、方昇、张进禄上疏请斥奷琊,痛诋学士商辂、尚书程信、姚夔、马昂。帝不纳。翌⽇给事中董旻、陈鹤、胡智亦劾辂等,疏呈御前。故事,谏官弹章非大廷宣读则封进,未有不读而面呈者。帝不悦,曰:“大臣进退有体,旻等敢不循旧章 ![]() ![]() 郑己,山海卫人。成化二年进士。巡按陕西,请蠲边地逋赋,分别边兵,命壮者战守,老弱耕牧,章下所司。定西侯蒋琬镇甘肃,己 ![]() ![]() 董旻,乐平人。成化二年进士。历吏科都给事中。为吏所讦,下诏狱,谪石臼知县。孝宗时,卒官四川参议。 強珍,字廷贵,沧州人。成化二年进士。除泾县知县。请减额赋,民德之。擢御史。 初,辽东巡抚陈钺启衅召敌,敌至,务为蔽欺。巡按御史王崇之劾钺,钺大恐。谋之汪直,诬逮崇之下诏狱,输赎,调延安推官。及直、钺用兵,方论功而敌大⼊,中官韦朗、总兵官缑谦等匿不以闻。珍往巡按,请正钺罪。兵部尚书余子俊等奏钺累犯重辟,不当贷。帝弗从。未几,指挥王全等 ![]() ![]() 弘治初,起山东副使,擢大理少卿。明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缑谦已罢,珍奏留谦才力可用。给事中言谦数失机,珍不应奏保,遂改南京右通政。寻以⺟老乞休,久之卒。 王瑞,字良璧,望江人。成化五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尝于文华殿抗言內宠滋甚,词气鲠直。帝震怒,同列战栗,瑞无惧⾊。十五年疏请天下进表官各陈地方利病,帝恶其纷扰,杖之。 湖广、江西抚、按官以所部灾伤盗起,请免有司朝觐。瑞等言:“岁侵民困,由有司不职,正当加罪,乃为请留。正官既留,则人才进退,何由审辨?是朝觐、考察两大典,皆从此废坏矣。”帝然其言,即命吏部噤之。进都给事中,言:“三载黜陟,朝廷大典。今布、按二司贤否,由抚、按牒报,其余由布、按评覆。任情毁誉,多至失真。举劾谬者,请连坐。”十九年冬,瑞以传奉冗员淆 ![]() ![]() ![]() 明年正月,太监尚铭罢斥,而其 ![]() 瑞居谏垣十余年,迁湖广右参议,谢病归,卒。 李俊,字子英,岐山人。成化五年进士。除吏科给事中,屡迁都给事中。十五年,帝以李孜省为太常寺丞,俊偕同官言:“孜省本赃吏,不宜玷清班,奉郊庙百神祀。”会御史亦有言,乃改上林监副。 时汪直窃柄,陷马文升、牟俸遣戍。帝责言官不纠,杖俊及同官二十七人,御史王濬等二十九人。当是时,帝耽于燕乐,群小 ![]() 今之弊政最大且急者,曰近幸⼲纪也,大臣不职也,爵赏太滥也,工役过烦也,进献无厌也,流亡未复也。天变之来,率由于此。 夫內侍之设,国初皆有定制。今或一监而丛一二十人,或一事而参五六七辈;或分布藩郡,享王者之奉;或总领边疆,专大将之权;或依凭左右,援引憸琊;或 ![]() 今之大臣,其未进也,非夤缘內臣则不得进;其既进也,非依凭內臣则不得安。此以财贸官,彼以官鬻财,无怪其渔猎四方,而转输权贵也。如尚书殷谦、张鹏、李本,侍郞艾福、杜铭、刘俊,皆既老且懦。尚书张蓥、张瑄,侍郞尹直,大理卿田景旸,皆清论不惬。惟陛下大加黜罚,勿为姑息,则大臣知警而天意可回矣。 夫爵以待有德,赏以待有功也。今或无故而爵一庸流,或无功而赏一贵幸。祈雨雪者得美官,进金宝者 ![]() 今都城佛刹迄无宁工,京营军士不复遗力。如国师继晓假术济私,糜耗特甚,中外切齿。愿陛下內惜资财,外惜人力,不急之役姑赐停罢,则工役不烦而天意可回矣。 近来规利之徒,率假进奉以耗国财。或录一方书,市一玩器,购一画图,制一簪珥,所费不多,获利十倍。愿陛下洞烛此弊,留府库之财为军国之备,则进献息而天意可回矣。 陕西、河南、山西⾚地千里。尸骸枕籍,流亡⽇多,萑苻可虑。愿体天心之仁爱,悯生民之困穷,追录贵幸盐课,暂假造寺资财,移振饥民,俾苟存活,则流亡复而天意可回矣。 夫天下譬之人⾝。人主,元首也;大臣,股肱也;谏官,耳目也;京师,腹心也;藩郡,躯⼲也。大臣不职则股肱痿痹,谏官缄默则耳目涂塞,京师不职则腹心受病,藩郡灾荒则躯⼲削弱,元首岂能宴然而安哉?伏望陛下听言必行,事天以实。疏斥群小,亲近贤臣。咨治道之得失,究前代之兴亡。以圣贤之经代方书,以文学之臣代方士。则必有正谊⾜以广圣学,谠论⾜以究天变。而手⾜便利,耳目聪明,腹心安泰,躯⼲強健,元首于是乎大明矣。 帝优诏答之。降孜省上林丞,常恩本寺丞,继晓⾰国师为民,令巡按御史追其诰敕。制下,举朝大悦。五月,俊出为湖广布政司参议。弘治中,屡官山西参政,卒。 汪奎,字文灿,婺源人。成化二年进士。为秀⽔知县,擢御史。 二十一年,星变,偕同官疏陈十事,言: 建言贬谪诸臣,效忠于国,宜复其职。妖僧继晓结中官梁芳,耗竭內蔵,乞治芳罪,斩继晓都市。传奉官顾贤等皆中官恒从子而冒锦⾐,李孜省小吏而授通政,宜尽斥以清仕路。尚书殷谦、李本,侍郞杜铭、尹直,皆素乏清誉,尚书张鹏、张蓥、张瑄,侍郞杜谦、艾福、马显、刘俊,大理卿宋钦,巡抚都御史鲁能、马驯,皆老懦无能,侍郞谈伦奔竞无聇,巡抚赵文博耝鄙妄为,大理卿田景旸素行不谨,宜令致仕。镇守、守备內官视天顺间逾数倍,作威福,凌 ![]() ![]() ![]() 孝宗立,量移叙州同知。以荐,擢成都知府。岁饥多盗,振救多复业。三迁广西左布政使。弘治十四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未浃岁,普安贼妇米鲁作 ![]() 从子舜民,字从仁。成化十四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出按甘肃。劾中官将帅失事,陈边计,章数十上。先是,奎杖阙下,舜民扶掖之,帝闻而怒。至是,奏狱情词不当,贬蒙化卫经历。 弘治初,迁知东莞,未上,擢江西佥事。善谳狱,剖析如流。其清军法,后人遵守之。改云南屯田副使。田为势要夺者,厘而归之官。麓川遗孽思禄渡金沙江,据孟密,承檄抚定之。⺟忧归。服除,适淮、扬大饥,以故官奉命振济。用便宜发粟,奏停不急务,活饥民百二十万人,流冗复业者八千余户。进福建按察使。盗窃福清县库,或诬其怨家,已成狱。舜民廉得真盗,脫三十人于死,抵诬者罪。岁旱,祷不应。躬莅福州狱,释枉系轻罪者,所部有司皆清狱,遂大雨。历河南左、右布政使。正德二年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 ![]() 奎 ![]() 方星变求言时,九卿各条奏数事,率有所避,无甚 ![]() ![]() ![]() ![]() 崔升,字廷进,本乐安人。⽗为彰德库大使,因家焉。成化五年进士。由工部主事改兵部。稍迁延安知府,四川参政。守官廉,居常服布袍,家童拾马矢给爨。家居三十年,年八十八卒。子铣,自有传。 彭纲,清江人。与苏章、周轸、秦昇、童柷皆成化十一年进士。贬永宁知州,改汝州。凿渠溉田数千亩。再迁云南提学副使。 苏章,余⼲人。贬姚安通判,再迁延平知府。有政绩。终浙江参政。 周轸,莆田人,副使瑛从子。后进郞中,终山东运使。 李旦,字启东,献县人。成化十七年进士。贬镇远通判,未几卒。 卢瑀,鄞县人。成化五年进士。为刑科给事中,疏蠲淮、扬逋课十余万,清西北勒市战马宿弊。尝触帝怒,杖之。迁工科都给事中,与昇、柷皆因星变陈言,获谴。瑀贬长沙通判,终广平知府。 秦昇,南昌人,贬广安州同知。 童柷,兰溪人,贬兴国州同知,终袁州知府。 是时,崔升以请召王恕忤旨,而工部主事王纯亦以谏罢王恕被杖谪官。纯,仙居人。成化十七年进士。贬思南推官。弘治中,屡迁湖广提学佥事。 汤鼐,字用之,寿州人。成化十一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 孝宗嗣位,首劾大学士万安罔上误国。明⽇,宣至左顺门。中官森列,令跪。鼐曰:“令鼐跪者,旨耶,抑太监意耶?”曰:“有旨。”鼐始跪。及宣旨,言疏已留中。鼐大言:“臣所言家国大事,奈何留中?”已而安斥,鼐亦出畿辅印马,驰疏言:“陛下视朝之余,宜御便殿,择侍臣端方谨厚若刘健、谢迁、程敏政、吴宽者,⽇与讲学论道,以为出治之本。至如內阁尹直、尚书李裕、都御史刘敷、侍郞⻩景,奷琊无聇,或夤缘中官进用,或依附佞幸行私。不早驱斥,必累圣明。司礼中官李荣、萧敬曩为言官劾罢,寻夤缘复⼊。遂摭言官过,贬窜殆尽,致士气委靡。宜亟正典刑,勿为姑息。诸传奉得官者,请悉编置瘴乡,示天下戒。且召致仕尚书王恕、王竑,都御史彭韶,佥事章懋等,而还建言得罪诸臣,以厉风节。”报闻。 弘治元年正月,鼐又劾礼部尚书周洪谟,侍郞倪岳、张悦,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因言:“少傅刘吉,与万安、尹直奷贪等耳。安、直斥,而吉独进官,不以为聇。请大申黜陟,明示劝惩。”又劾李荣、萧敬,而荐谪降进士李文祥为台谏。尚书王恕以盛暑请辍经筵,鼐极言不可,语侵恕。 当是时,帝更新庶政,言路大开。新进者争, ![]() ![]() 吉人者,长安人。成化末进士,为中书舍人。四川饥,帝遣郞中江汉往振。人言汉不胜任,宜遣四使分道振,且择才能御史为巡按,庶荒政有裨。因荐给事中宋琮、陈璚、韩鼎,御史曹璘,郞中王沂、洪钟,员外郞东思诚,评事王寅,理刑知县韩福及寿州知州刘概可使,而巡按则鼐⾜任之。璋遂草疏,伪署御史陈景隆等名,言吉人抵抗成命,私立朋 ![]() ![]() ![]() ![]() ![]() 刑部尚书何乔新、侍郞彭韶等持之,外议亦汹汹不平。乃坐概妖言律斩;鼐受贿,戍肃州;人欺罔,削籍;智、文祥、傑皆谪官。吏部尚书王恕奏曰:“律重妖言,谓造作符谶类耳。概书词虽妄,良以鼐数言事不避利害,因推诩之。今当以妖言,设有如造亡秦谶者,更何以罪之?”帝得疏意动,命姑系狱。既而热审,乔新等言:“概本不应妖言律。且概五岁而孤,无兄弟,⺟孙氏守节三十年,曾被旌,老病且贫。概死,⺟必不全,祈圣恩矜恤。”乃减概死,戍海州。 ,济宁人。成化二十年进士。除寿州知州,毁境內 ![]() ![]() ![]() ![]() 鼐既戍,无援之者,久之始释归。 董傑,泾县人。成化末进士。鼐之论暑月辍讲也,傑方谒选,亦抗疏争,由是知名。授沔 ![]() 璋既为吉心腹,果擢大理寺丞。坐事下狱,黜为九江同知,悒悒死。 姜绾,字⽟卿。弋 ![]() 二年二月,南京守备中官蒋琮以芦场事下绾覆按,琮嘱绾求右己。绾疏言:“琮以守备重臣与小民争利,假公事以适私情。用揭帖而抗诏旨,扬言 ![]() ![]() ![]() ![]() 先是,御史余濬劾中官陈祖生违制垦后湖田,湖为之淤。奏下南京主事卢锦勘报。锦故与祖生有隙。而给事中方向尝率同官缪樗等劾祖生及文武大臣不职状,又因雷震孝陵柏,劾大学士刘吉等十一人,而诋祖生益力。祖生衔向切骨。时向方监后湖⻩册,祖生遂揭向、锦实侵湖田。诏下法司勘。勘未上,而琮为绾所劾。于是琮、祖生及吉合谋削锦籍,谪向官,复逮绾及同官孙纮、刘逊、金章、纪杰、曹⽟、谭肃、徐礼、余濬,给事中缪樗,赴京论鞫,皆谪为州判官。 绾谪判桂 ![]() ![]() 余濬,慈溪人。成化十七年进士。孝宗初,疏请永除纳粟⼊监令。又劾浙江镇守中官张庆、广东镇守中官韦眷,因荐王恕堪內阁,马文升、彭韶、张悦、阮勤、⻩孔昭堪吏部。后湖之勘,自濬启之。贬平度州判官,终知府。 方向,字与义,桐城人。成化十七年进士。谪云南多罗驿丞,历官琼州知府。⼊觐时,仆私市一珠,索而投诸海。 缪樗,字全之,溧 ![]() 孙纮,字文冕,鄞人。成化十四年进士。谪胶州判官,迁广德知州,卒官。纮少贫,佣书市⾁以养⺟。既通籍,终⾝不食⾁。 刘逊,安福人。成化十四年进士。谪澧州判官,迁武冈知州。岷王不检下,逊裁抑之,又 ![]() 金章等无他表见。 姜洪,字希范,广德人。成化十四年进士。除卢氏知县。单骑劝农桑。民姜仲礼愿代⽗死罪,洪奏免之。征拜御史。 孝宗即位,陈时政八事。历诋太监萧敬,內阁万安、刘吉,学士尹直,侍郞⻩景、刘宣,都御史刘敷,尚书李裕、李敏、杜铭,大理丞宋经,而荐致仕尚书王恕、王竑、李秉,去任侍郞谢铎,编修张元祯,检讨陈献章,佥事章懋,评事⻩仲昭,御史強珍、徐镛、于大节,给事中王徽、萧显、贺钦,员外林俊,主事王纯及现任尚书余子俊、马文升,巡抚彭韶,侍郞张悦,詹事杨守陈。且言指挥许宁、內官怀恩,并子套曹辈,⾜副任使。他所陈,多斥近幸,疏辞几万言。帝嘉纳之。为所斥者憾不置。 弘治元年,出按湖广,与督漕都御史秦纮争文移,被劾。所司⽩洪无罪。刘吉 ![]() ![]() ![]() 洪 ![]() 欧 ![]() 畅亨,字文通,河津人。成化十四年进士。由长垣知县擢御史,巡按浙江。岁饥,奏罢上供绫纱等物。弘治元年二月,景宁县屏风山异兽万余,大如羊,⽩⾊,衔尾浮空去。亨请罢温、处银课,而置镇守中官张庆于法。章下所司,银课得减,责庆陈状。庆因讦亨考察不公,停亨俸三月。亨又劾佥事邹滂,滂亦讦亨。庆等构之,逮亨,谪泾 ![]() 曹璘,字廷晖,襄 ![]() 孝宗嗣位,疏言:“梓宮发引,陛下宜衰绖杖履送至大明门外,拜哭而别,率宮中行三年丧。贵妃万氏有罪,宜告于先帝,削其谥,迁葬他所。”帝纳其奏,而戒勿言贵妃事。顷之,请进用王恕等诸大臣,复先朝言事于大节等诸臣官,放遣宮中怨女,罢撤监督京营及镇守四方太监。又言:“梁芳以指挥袁辂献地建寺,请令袭广平侯爵。以数亩地得侯,勋臣谁不解体,宜亟为⾰罢。”疏奏,帝颇采焉。 弘治元年七月上言:“近⽇星陨地震,金木二星昼现,雷击噤门,皇陵雨雹,南京內园灾,狂夫叫阍,景宁⽩气飞腾,而陛下不深求致咎之由,以尽弭灾之实。经筵虽御,徒为具文。方举辄休,暂行遽罢,所谓‘一⽇暴之,十⽇寒之’者。愿⽇御讲殿与儒臣论议,罢斥大学士刘吉等,以消天变。臣昨冬曾请陛下墨衰视政,今每遘节序,辄渐御⻩衮,从官朱绯。三年之间,为⽇有几,宜但御浅服。且陛下方谅 ![]() 已,出按广东,访陈献章于新会,服其言论,遂引疾归。居山中读书,三十年不⼊城市。 彭程,字万里,鄱 ![]() 五年上疏言:“臣适见光禄造皇坛器。皇坛者,先帝修斋行法之所。陛下即位,此类废斥尽,何复有皇坛烦置器?光禄金钱,悉民膏⾎。用得其当,犹恐病民,况投之无用地。顷李孜省、继晓辈倡琊说,而先帝笃信之者,意在远希福寿也。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 ![]() ![]() 是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及朝审,上兴及程罪状。诏兴斩,程及家属戍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合疏言:“兴所毙多罪犯,不宜当以死。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作奷枉法者何以处之?”尚书王恕又特疏救。乃减兴死,杖之百,偕 ![]() ![]() 庞泮,字元化,天台人。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弘治中,中旨取善击铜鼓者,泮疏谏。屡迁刑科都给事中。副使杨茂元被逮,泮率同列救之,茂元得薄谴。 九年四月,帝以岷王劾武冈知州刘逊,命逮之。泮率同官吕献等言:“锦⾐天子视军,非不轨及妖言重情不可轻遣。逊所坐微,而王奏牵左证百人,势难尽逮。宜敕抚、按官体勘。”疏⼊,忤旨,下泮等四十二人及御史刘绅等二十人诏狱。六科署空,吏部尚书屠滽请令中书代收部院封事。御史张淳奉使还,聇独不与,抗疏论之。考功郞中储巏亦谏,滽等复率九卿救之。帝乃释泮等,皆停俸三月。 中官何鼎以直言下狱,杨鹏、戴礼夤缘⼊司礼监。泮等言:“鼎狂直宜容。鹏等得罪先朝,俾参机密,害非小。”会御史⻩山、张泰等亦以为言。帝怒,诘外廷何由知內廷事,令对状,停泮等俸半岁。威宁伯王越谋起用,中官蒋琮、李广有罪,外戚周彧、张鹤龄纵家奴杀人,泮皆极论,直声甚著。 十一年擢福建右参政。中官夺宋儒⻩幹宅为僧庵,泮改为书院以祀幹。迁河南右布政使。中旨取洛 ![]() 吕献,浙江新昌人。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坐事,杖阙廷。弘治时,诏选驸马。李广受富人金, ![]() 叶绅,字廷缙,吴江人。成化末进士。除户科给事中,改吏科,历礼科左给事中。 弘治十年,太子年七岁,犹未出閤,绅请择讲官教谕。寻以修省,陈八事。斥中官李广,又劾尚书徐琼、童轩、侯瓒,侍郞郑纪、王宗彝,巡抚都御史刘瓛、张诰、张岫等二十人,乞赐罢斥。而末言“去大奷”则专劾李广八大罪:“诳陛下以烧炼,而进不经之药,罪一。为太子立寄坛,而兴暖疏之说,罪二。拨置皇亲,希求恩宠,罪三。盗引⽟泉,经绕私第,罪四。首开幸门,大肆奷贪,罪五。太常崔志端、真人王应裿辈称广为教主真人,广即代求善官,乞赐⽟带,罪六。假果户为名,侵夺畿民土地,几至 ![]() ![]() 绅又极陈大臣恩荫葬祭之滥。下所司议,颇有减损。擢尚宝少卿,卒。 胡献,字时臣,扬州兴化人。弘治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逾月,即极论时政数事,言:“屠滽为吏部尚书,王越、李蕙为都御史,皆 ![]() ![]() ![]() 武衢,沂⽔人,成化二十年进士,以御史谪云南通海主簿,终汾州知州。⽑广,平湖人。成化二十年进士。其事迹无考。胡易,宁都人。弘治三年进士。为吏科给事中。华昶劾程敏政,法司⽩昂、闵珪据旧章令六科共鞫。东厂劾易等皆昶同僚,不当与讯。得旨下诏狱。昂、珪请罪,皆停俸。比昶狱成,易等犹被系,大臣以为言,始令复职。 当弘治时,言官以忤內臣得罪者,又有任仪、车梁。 任仪,阆中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为御史。弘治三年秋,诏修斋于大兴隆寺。理刑知县王岳骑过之,中使捽辱岳,使跪于寺前。仪不平,劾中使罪。姓名偶误,乃并仪下吏。出为中部知县,终山西参政。 车梁,山西永宁人。弘治三年进士,为御史。十五年条列时政,中言东厂锦⾐卫所获盗,先严刑具成案,然后送法司,法司不敢平反。请自今径送法司,毋先刑讯。章下,未报。主东厂者言梁从⽗郞中霆先以罪为东厂所发,挟私妄言,遂下梁诏狱。给事御史 ![]() ![]() 张弘至,字时行,华亭人,南安知府弼子也。举弘治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 十二年冬,陈初政渐不克终八事:“初汰传奉官殆尽;近匠官张广宁等一传至百二十余人,少卿李纶、指挥张玘等再传至百八十余人。异初政者一。初追戮继晓,逐番僧、佛子;近斋醮不息。异初政者二。初去万安、李裕辈,朝弹夕斥;近被劾数十疏,如尚书徐琼者犹居位。异初政者三。初圣谕有大政召大臣面议;近上下否隔。异初政者四。初撤增设內官;近已还者复去,已⾰者复增。异初政者五。初慎重诏旨,左右不敢妄⼲;近陈情乞恩率俞允。异初政者六。初令兵部申旧章,有妄乞升武职者奏治;近乞升无违拒。异初政者七。初节光禄供亿;近冗食⽇繁,移太仓银赊市廛物。异初政者八。”帝下所司。 边将王杲、马昇、秦恭、陈瑛失机论死,久系。弘至请速正典刑。亲王之藩者,所次舍率营蓆殿,并从官幕次,俱饰绒毯、锦帛,因弘至言多减省。孝宗晚年,从廷臣请,遣官核腾骧四卫虚冒弊,以太监宁瑾言而止。弘至抗章争,会兵部亦以为言,乃卒核之。 武宗立,以户科右给事中奉使安南。还迁都给事中,⺟忧归卒。 屈伸,字引之,任丘人。成化末进士。选庶吉士,授礼科给事中。 弘治九年诏度僧,礼部争不得。伸极陈三不可,不纳。京师民讹言寇近边,兵部请榜谕。伸言:“若榜示,人心愈惊。昔汉建始中,都人讹言大⽔至,议令吏民上城避之。王商不从,顷之果定。今当以为法。”事遂寝。寇犯大同,游击王杲匿败绩状。伸率同官发之,并劾罪总兵官王玺等。 屡迁兵科都给事中。泰宁卫部长大掠辽 ![]() 已,劾镇守中官孙振、总兵官蒋骥、巡抚陈瑶偾事罪,帝不问。广宁复失事,瑶等以捷闻。伸及御史耿明等 ![]() 太监苗逵、成国公朱晖等捣巢获级三,及寇大⼊固原,不敢救,既而斩获十二级。先后以捷闻。伸等数劾之。及班师,又极论曰:“晖等西讨无功,班师命甫下,将士已⼊国门,不知奉何诏书。且此一役糜京帑及边储共一百六十余万两,而首功止级三。是以五十万金易一无名之首也,乃所上有功将士至万余人。假使馘一渠魁如火筛,或斩级至千百,将竭天下财不⾜供费,而报功者不知几万万也。晖、逵及都御史史琳、监军御史王用宜悉置重典。”帝不听。 云南有镇守中官,复遣监丞孙叙镇金腾,伸等极言不可。锦⾐指挥孙銮坐罪闲住,中旨复之,令掌南镇抚事。伸等力争,乃命止带俸。中旨令指挥胡震分守天津,伸力争,不听。镇守河南中官刘瑯乞皂隶,帝命予五十人。故事,尚书仅十二人,伸等力争,诏止减二十人。自后中官咸援例陈乞,祖制遂坏。 伸居谏垣久,持议侃侃不挠,未及迁而卒。 王献臣,字敬止,其先吴人,隶籍锦⾐卫。弘治六年举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巡大同边,请亟正诸将姚信、陈广闭营避寇及马昇、王杲、秦恭丧师罪,悉蠲大同、延绥旱伤逋赋,以宽军民。帝多从之。尝令部卒导从游山,为东厂缉事者所发,并言其擅委军政官。征下诏狱,罪当输赎。特命杖三十,谪上杭丞。 十七年,复以张天祥事被逮。天祥者,辽东都指挥佥事斌孙也。斌以罪废,天祥⼊粟得祖官。有泰宁卫部十余骑 ![]() ![]() 天祥叔⽗洪屡讼冤,帝密令东厂廉其事,还奏所勘皆诬。帝信之, ![]() ![]() 吴一贯,字道夫,海 ![]() 余濂,字宗周,都昌人。弘治六年进士。武宗时,终云南副使。 孝宗励精图治,委任大臣,中官势稍绌。而张天祥及満仓儿事皆发自东厂,廷议犹为所挠云。満仓儿事,具《孙磐传》。 赞曰:御史为朝廷耳目,而给事中典章奏,得争是非于廷陛间,皆号称“言路”天顺以后居其职者,振风裁而聇缄默。自天子、大臣、左右近习无不指斥极言。南北 ![]() 部分译文 汤鼐,字用之,寿州人。成化十一年(1475),考中进士。授行人职,又提升为御史。 明孝宗继位,汤鼐首先弹劾大学士万安欺君误国。第二天,诏令他到左顺门,宦官排列森严,并命令汤鼐跪下,汤鼐说“:令汤鼐下跪的,是皇上的圣旨,还是太监的意思呢?”宦官说“:有圣旨。”汤鼐大声说:“臣所说的是有关家国大事,为什么留在宮中不发下来呢?”不久万安被赶出內阁,汤鼐也到京郊掌管登记清理皇家马匹事务。汤鼐在畿辅以快递的形式上奏说:“陛下处理朝政之余,应该选择正直、谨慎、敦厚的像刘健、谢迁、程敏政、吴宽这样的大臣,每天和他们在便殿讲学论道,以为治政的 ![]() 弘治元年(1488)正月,汤鼐又弹劾礼部尚书周洪谟,侍郞倪岳、张悦、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也说:“少傅刘吉同万安、尹直一样奷诈贪婪,万安和尹直受到斥责,而刘吉却升官,不以为聇辱。请求重新申明升降的原则,以明确奖惩。”又弹劾李荣、萧敬,而举荐因罪降级的进士李文祥为台谏。尚书王恕因为盛夏天气炎热请求暂停御前讲席,汤鼐极力阻止,言语得罪了王恕。 此时,孝宗更新朝政,广开言路。新任员官纷纷想建立功绩来自我表现。机密奏章不断地呈献在皇帝面前,其中颇有些 ![]() ![]() 吉人是长安人,成化末年考中进士,任中书舍人。四川发生饥荒,皇帝派遣郞中江汉前去救济灾民。吉人说江汉不能胜任救灾工作,应该派遣四位使臣分道救济,并且挑选有能力的御史作为巡按,这样才能对救灾事宜有利。于是推荐给事中宋琮、陈。。、韩鼎,御史曹瞞,郞中王沂、洪钟,员外郞东思诚,评事王寅,理刑知县韩福以及寿州知州刘概可以作为使臣的人选,而巡按之职则汤鼐⾜以充任。魏璋就起草奏疏,在未获本人同意情况下署上御史陈景隆等的名字,疏中称吉人违抗皇帝旨意,私下结成朋 ![]() ![]() ![]() ![]() ![]() ![]() 刑部尚书何乔新、侍郞彭韶等持反对意见,朝廷外边的舆论也愤愤不平。于是将刘概以散布妖言罪处以斩刑,汤鼐受贿,贬戍肃州;吉人欺君罔上,削去官籍;邹智、李文祥、董杰都被贬职。吏部尚书王恕奏道:“律令重判妖言,是指的制造符。。图谶之类。刘概信中言词虽然荒谬,的确是由于汤鼐多次论及事情时不考虑自⾝利害,而推崇汤鼐。现在判为妖言,假若有制造如亡秦谶言的,那再判什么罪?”皇帝见到王恕奏疏有些心动,下令暂且关进牢狱,不久在夏季的重新审理中,何乔新等说:“刘概本不应按妖言定罪,况且他五岁失去⽗亲,没有兄弟,⺟亲孙氏守寡三十年,曾受到表彰,她年老有病并且贫穷。刘概死了,⺟亲必然活不下去,祈求陛下怜悯。”孝宗最后免刘概死罪,谪戍海州。 汤鼐被罚守边,因无人援救,很久才释放回来。 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徐鉴曾任琼州知府,对民众多有恩惠。徐溥于景泰五年(1454)考中进士,授编修职。宪宗初年,提升为左庶子,又调升为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1479),授礼部右侍郞职,不久转为礼部左侍郞,一段时间后改在吏部任职。孝宗继位,徐溥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不久晋升礼部尚书。 弘治五年(1492),刘吉被罢免官职,徐溥任首辅,累次加封为少傅、太子太傅。刘吉治政狂妄凶暴,徐溥接替刘吉以后,以定安平静为宗旨,务守成规,与同事刘健、李东 ![]() ![]() 这年十二月,孝宗下诏要撰三清乐章。徐溥等说“:天,至⾼无上,没有谁能匹配。汉代祭祀五帝,儒者尚且认为不对。况且三清是道家荒谬之说。一天之上,岂得有三大帝。并且以周代柱下史李耳充其中一帝,将人鬼列为天神,荒诞至极。郊祀乐章都是太祖亲自创作,现在以写作的时俗词曲祭祀神明,亵渎更甚。臣等 ![]() ![]() 孝宗自弘治八年(1495)后,上朝时间渐晚,徐溥等屡次上言劝谏。宦官李广借炼丹、设斋坛得到皇帝宠幸。十年二月,徐溥等上疏深切地论述说:“旧制,內殿每⽇两次奏事,事项多的可以随时上奏,皇帝又常常召见儒臣,咨询政事。现在奏事每天只有一次,除上朝之外,再见不到陛下。奏章、奏议与批答不准时断决,有的滞留好几个月,有的竟然不施行。事情大多堆集在一起,妨碍政体。御前讲席每年只开几天,疏远正直人士,琊说得以流行。近来听说有借斋坛炼丹之说得到重用的。宋徽宗崇尚道教,科条仪式符。。最盛行,以致颠沛流离于道路。金石之药, ![]() ![]() 三月二十七⽇,孝宗在文华殿召见徐溥以及刘健、李东 ![]() ![]() 不久,由于灾害,异常现象发生,朝廷广开言路,朝廷大臣所上的密封的奏章,过了一个月还不回答,而且言官因议论救助何鼎违背皇帝旨意等待被治罪已有很长时间,徐溥等都将这些情况向孝宗进言。于是搁置的奏章全部批发下来,并且免言官的罪。徐溥这时七十岁,以年老请求退休,孝宗不批准,下诏让他在风雨寒暑天免去朝见。 十一年(1498),皇太子离开东宮,加封徐溥太子太师,升为华盖殿大学士。因为眼病请求返乡。孝宗舍不得放他走,很久才同意他的返乡,给徐溥很多赏赐。过了一年徐溥去世,追赠太师,赐谥号文靖。 徐溥生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