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6070 |
上一章 章二十二 下一章 ( → ) | |
何文辉(徐司马 叶旺)马云 缪大亨(武德) 蔡迁(陈文) 王铭 宁正(袁义) 金兴旺(费子贤) 花茂 丁⽟ 郭云(王溥) 何文辉,字德明,滁人。太祖下滁州,得文辉,年十四,抚为己子,赐姓朱氏。太祖初起,多蓄义子。及长,命偕诸将分守诸路。周舍守镇江,道舍守宁国,马儿守婺州,柴舍、真童守处州,金刚奴守衢州,皆义子也。金刚奴后无考。周舍即沐英,军中又呼沐舍。柴舍者,朱文刚,与耿再成死处州难。又有朱文逊,史不传其小字,亦以义子死太平。自沐英外,最著者唯道舍、马儿,马儿即徐司马,而道舍即文辉也。文辉以天宁翼元帅守宁国,进江西行省参政。数攻江西,未下州县。讨新淦邓仲廉,斩之。援安福,走饶鼎臣,平山尖寨。从徐达取淮东,复从下平江。赐文绮,进行省左丞,复其姓。 以征南副将军与平章胡美由江西取福建,度杉关,⼊光泽,徇邵武、建 ![]() ![]() 文辉号令明肃,军民皆德之。帝尝称其谋略威望。迁大都督府同知。五年命帅山东兵从李文忠出应昌。明年移镇北平。文忠北征,文辉督兵巡居庸关,以疾召还。九年六月卒,年三十六。遣官营葬滁州东沙河上,恤赉甚厚。子环,成都护卫指挥使,征迤北阵殁。 徐司马,字从政,扬州人。元末兵 ![]() 九年迁镇河南。时新建京北于汴梁,号重地。帝素贤司马,特委任之。宋国公冯胜方练兵河南。会有星变,占在大梁。帝使使密敕胜,且曰:“并以此语马儿知之。”既复敕二人曰:“天象屡见,大梁军民错处,尤宜慎防。今秦、晋二王还京,当严兵宿卫。王抵汴时,若宋国公出迓,则都指挥居守;都指挥出迓,则宋国公亦然。”敕书官而不名,倚重与宋公等。十九年⼊觐,遂擢中军都督府佥事。二十五年,以左副总兵从蓝⽟征建昌,讨越巂。明年正月还至成都,卒。追坐蓝⽟ ![]() 司马好文学, ![]() 叶旺,六安人。与合肥人马云同隶长 ![]() ![]() ![]() ![]() ![]() ![]() 未几,纳哈出果以众至,见备御严,不敢攻,越盖至金州。金州城未完,指挥韦富、王胜等督士卒分守诸门。乃剌吾者,敌骁将也,率精骑数百挑战城下,中伏弩仆,为我兵所获。敌大沮。富等纵兵击,敌引退,不敢由故道,从盖城南十里沿柞河遁。旺先以兵扼柞河。自连云岛至窟驼寨,十余里缘河垒冰为墙,沃以⽔,经宿凝沍如城。布钉板沙中,旁设坑阱,伏兵以伺。云及指挥周鹗、吴立等建大旗城中,严兵不动,寂若无人。已,寇至城南。伏四起,两山旌旗蔽空,矢石雨下。纳哈出仓皇趋连云岛,遇冰城,旁走,悉陷于阱,遂大溃。云自城中出,合兵追击至将军山、毕栗河,斩获及冻死者无算,乘胜追至猪儿峪。纳哈出仅以⾝免。第功,进旺、云俱都督佥事。时洪武八年也。 十二年命云征大宁。捷闻,受赏,召还京。后数年卒。旺留镇如故。会⾼丽遣使致书及礼物,而龙州郑⽩等请內附。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 ![]() 旺与云之镇辽也,翦荆棘,立军府,抚辑军民,垦田万余顷,遂为永利。旺尤久,先后凡十七年。辽人德之。嘉靖初,以二人有功于辽,命有司立祠,舂秋祀之。 缪大亨,定远人。初纠义兵,为元攻濠,不克,元兵溃。大亨独以众二万人与张知院屯横涧山,固守月余。太祖以计夜袭其营,破之,大亨与子走免。比明,复收散卒,列阵以待。太祖遣其叔贞谕降之,命将所部从征,数有功,擢元帅。总兵取扬州,克之。降青军元帅张明鉴。 初,明鉴聚众淮西,以青布为号,称“青军”;又以善长 ![]() ![]() ![]() ![]() 大亨有治略,宽厚不扰,而治军严肃,噤暴除残,民甚悦之。未几卒。太祖过镇江,叹曰:“缪将军生平端直,未尝有过,惜不见矣。”遣使祭其墓。 武德,安丰人。元至正中为义兵千户。知元将亡,言于其帅张鉴曰:“吾辈才雄万夫。今东衄西挫,事势可知。不如早择所依。”鉴然其言,相率归太祖。隶李文忠,从赴池州,力战,流矢中右股,拔去,战自若。取于潜、昌化,克严州,皆预,进万户。苗帅杨完者军乌龙岭,德请曰:“此可袭而取也。”文忠问故。对曰:“乘⾼觇之,其部曲徙举不安而声嚣。”文忠曰:“善。”即袭完者,覆其营。取兰溪,克诸暨,攻绍兴,皆先登陷阵,伤右臂不顾。文忠叹曰:“将士人人如此,何战不捷哉。” 蒋英、贺仁德之叛,浙东大震。从文忠定金华,又从攻处州。遇仁德于刘山,戈中右股,德引刀断戈,追击之。仁德再战,再败走,遂为其下所杀。德还师守严。后二年,定官制,改管军百户。从文忠破张士诚兵于诸暨,与诸将援浦城,所过山寨皆下。复从文忠下建、延、汀三州,悉定闽溪诸寨。进管军千户,移守衢,予世袭。最后从靖海侯吴祯巡海上。祯以德可任,令守平 ![]() 张鉴,又名明鉴,淮西人。既归太祖,每攻伐必与德俱,先德卒。官至江淮行枢密院副使。 蔡迁,不详其乡里,元末从芝⿇李据徐州。李败,归太祖,为先锋。从渡江,下采石,克太平,取溧⽔,破蛮子海牙⽔寨及陈埜先,皆有功。定集庆,授千户。从徐达取广德、宁国,迁万户。进攻常州,获⻩元帅,遂为都先锋。从征马驮沙,克池州,攻枞 ![]() ![]() ![]() 迁为将十五年,未尝独任,多从诸将征讨。⾝经数十战,辄奋勇突出,横刀左右击,敌皆披靡,不敢近。既还,金疮満体,人视之不可堪。而迁略不为意,为太祖所爱重。及卒,尤痛惜之,亲制文祭焉。 合肥陈文者,南北征伐,累立战功,亦迁亚也。文少孤,奉⺟至孝,元季挈家归太祖,积官都督佥事。卒,追封东海侯,谥孝勇。明臣得谥孝者,文一人而已。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初隶元帅俞通海麾下,从攻蛮子海牙于采石。以铭骁勇,选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拔其⽔寨。自是数有功。与吴军战太湖,流矢中右臂,引佩刀出其镞,复战。通海劳之。复拔通州之⻩桥、鹅项诸寨。赐⽩金文绮。龙湾之战,逐北至采石,铭独突敌阵。敌兵攒〈木朔〉刺铭,伤颊。铭三出三⼊,所杀伤过当。赐文绮银碗,选充宿卫。从取江州,战康郞山及泾江口,复克英山诸寨,擢管军百户。从副将军常遇舂战湖州之升山。再战旧馆,已,又战乌镇。前后数十战,功多,命守松江。移太仓,捕斩倭寇千余人,再赐金币。 洪武四年,都试百户诸善用 ![]() ![]() ![]() 宁正,字正卿,寿州人。幼为韦德成养子,冒韦姓。元末随德成来归,从渡江。德成战殁宣州,以正领其众。积功授凤翔卫指挥副使。从定中原,⼊元都,招降元将士八千余人。 傅友德自真定略平定州,以正守真定。已,从大军取陕西。冯胜克临洮,留正守之。大军围庆 ![]() ![]() 洪武三年,授河州卫指挥使。上言:“西民转粟饷军甚劳,而茶布可易粟。请以茶布给军,令自相贸易,省挽运之苦。”诏从之。正初至卫,城邑空虚,勤于劳徕。不数年,河州遂为乐土。玺书嘉劳,始复甯姓。兼领宁夏卫事。修筑汉、唐旧渠,引河⽔溉田,开屯数万顷,兵食饶⾜。 十三年从沐英北征,擒元平章脫火⾚、知院爱⾜,取全宁四部。十五年迁四川都指挥使,讨平松、茂诸州。云南初定,命正与冯诚共守之。思伦发作 ![]() 又袁义,庐江人,本张姓,德胜族弟也。初为双刀赵总管,守安庆,败赵同佥、丁普郞于沙子港。左君弼招之,弗从。德胜战死,始来附。为帐前亲军元帅,赐姓名。数从征伐,积功为兴武卫指挥佥事。从大将军北征,败元平章俺普达等于通州,走贺宗哲、詹同于泽、潞,功最。复从定陕西,败元豫王兵。与诸将合攻庆 ![]() 已,从沐英征云南,克普定诸城,留镇楚雄。蛮人屡叛。义积粮⾼垒,且守且战,以功迁楚雄卫指挥使。尝⼊朝,帝厚加慰劳。以其老,命医为染须鬓,俾还任以威远人,且特赐银印宠异之。历二十年,垦田筑堰,治城郭桥梁,规画甚备。军民德之。建文元年征还,为右军都督府佥事,进同知,卒官。 金兴旺,不详所始。为威武卫指挥佥事,进同知。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自河南至陕西,请益兵守潼关。以兴旺副郭兴守之,进指挥使。 明年攻临洮,移兴旺守凤翔,转军饷。未几,贺宗哲攻凤翔,兴旺与知府周焕婴城守。敌编荆为大箕,形如半舫。每箕五人,负之攻城,矢石不能⼊。投藁焚之,辄扬起。乃置钩藁中,掷着其隙,火遂炽,敌弃箕走。复为地道薄城。城中以矛 ![]() ![]() ![]() ![]() ![]() 明年,达⼊沔州,遣兴旺与张龙由凤翔⼊连云栈,合攻兴元。守将降,以兴旺守之,擢大都督府佥事。蜀将吴友仁帅众三万寇兴元,兴旺悉城中兵三千御敌。面中流矢,拔矢复战,斩数百人。敌益众,乃敛兵⼊城。友仁决濠填堑,为必克计。达闻之,令傅友德夜袭木槽关,攻斗山寨。人持十炬,连亘山上。友仁惊遁。兴旺出兵蹑之,坠崖石死者无算。友仁自是气夺。时兴旺威镇陇蜀。 而国初诸都督中,城守功,兴旺外尤推费子贤。子贤,亦不详所始。从渡江,为广德翼元帅。数有功。取武康,又取安吉。筑城守之,张士诚兵数来犯,辄败去。最后张左丞以兵八万来攻,子贤所部仅三千人,而守甚固。设车弩城上, ![]() 花茂,巢县人。初从陈埜先,已而来归。从定江左,灭陈友谅。平中原、山西、陕西。积功授武昌卫副千户。征西蜀。克瞿唐关,⼊重庆。下左、右两江及田州。进神策卫指挥佥事。调广州左卫。平 ![]() ![]() 长子荣袭职。次子英,果毅有⽗风,亦以军功为广东都指挥使,有声永乐中。 丁⽟,初名国珍,河中人。仕韩林儿为御史,才辨有时誉。吕珍破安丰,⽟来归。随征彭蠡,为九江知府。大兵还建康,彭泽山民叛,⽟聚乡兵讨平之。太祖嘉其武略,命兼指挥,更名⽟。从傅友德克衡州,以指挥同知镇其地。复调守永州。⽟有文武才,抚辑新附,威望甚著。 洪武元年,进都指挥使,寻兼行省参政,镇广西。十年召为右御史大夫。四川威茂土酋董贴里叛,以⽟为平羌将军讨之。至威州,贴里降。承制设威州千户所。十二年平松州,⽟遣指挥⾼显等城之,请立军卫。帝谓松州山多田少,耕种不能赡军,守之非策。⽟言:松州为西羌要地,军卫不可罢。遂设官筑戍如⽟议。会四川妖人彭普贵为 ![]() 郭云,南 ![]() ![]() 长子洪,年甫十三。帝为下制曰:“云出田间,倡义旗,保乡曲,崎岖累年,竭心所事。王师北伐,人神响应。而云数战不屈,势穷援绝,终无异志。朕嘉其节概。试之有司,则闾阎颂德;俾镇故乡,则军民乐业。虽无汗马之勋,倒戈之效,治绩克著,忠义凛然。子洪可⼊开国功臣列,授宣武将军、飞熊卫亲军指挥使司佥事,世袭。”其同时以降将予世职者有王溥。 溥,安仁人。仕陈友谅为平章,守建昌。太祖命将攻之,不克。朱亮祖击于饶之安仁港,亦失利。友谅将李明道之寇信州也,溥弟汉二在军,俱为胡大海擒,归于行省李文忠,文忠命二人招溥。是岁,太祖拔江州,友谅走武昌,溥乃遣使降,命仍守建昌。明年,太祖次龙兴,帅其众来见,数慰劳。从归建康,赐第聚宝门外,号其街曰“宰相街”以宠异之。寻遣取抚州及江西未附郡县。从克武昌,进中书右丞。洪武元年,命兼詹事府副詹事。从大将军北征,屡有功。赐文币,擢河南行省平章,不署事。岁禄视李伯升、潘元明。 初,溥未仕时,奉⺟叶氏避兵贵溪。遇 ![]() ![]() 赞曰:文辉、司马任寄股肱,叶旺、马云效著边域;大亨以端直见思,郭云以政绩蒙宠。他如蔡迁、王铭、甯正、金兴旺辈,或善战,或善守,或善抚绥,要皆一时良将也。盖明运初兴,人材蔚起,铁券、丹符之外,其可称者犹如此。以视诗人《兔罝》之咏,何多让哉。 部分译文 何文辉,字德明,滁州人。太祖攻下滁州,得到了年仅十四岁的文辉,太祖像抚养儿子一样抚养他,赐姓朱氏。太祖起事之初,抚养了许多义子。何文辉长大后,太祖命他协同诸将分守诸路。周舍镇守镇江,道舍镇守宁国,马儿镇守婺州,柴舍、真童镇守处州,金刚奴镇守衢州,这些都是太祖的义子。金刚奴后来无据可考。周舍就是沐英,军中又称呼沐舍。柴舍是朱文刚,与耿再成死于处州之难。又有朱文逊,史籍没有记载其啂名,也是养子,战死于太平。除沐英外,最著名的就是道舍、马儿,马儿就是徐司马,道舍就是何文辉。 文辉任天宁翼元帅镇守宁国,提升为江西行省参政。多次攻打江西境內尚未攻取的州县,征讨新氵金的邓仲廉,并斩首了他。援助安福,赶走饶鼎臣,平定山尖寨。跟从徐达攻取淮东,攻下平江。太祖赐给文绮,晋升为行省左丞,恢复了他的原姓。任征南副将军,与平章胡美一起,从江西进攻福建,度过杉关,进⼊光泽,攻战于邵武、建 ![]() 文辉号令严明,军民都称颂他的功德。太祖曾称赞他的谋略威望。晋升为大都督府同知。五年,命率山东兵跟从李文忠出师应昌。第二年移镇北平。文忠北征,文辉督兵巡视居庸关,因病被召回。九年六月去世,年仅三十六岁。派官营葬于滁州东沙河上,抚恤赐赏甚多。儿子何环,任成都护卫指挥使,征迤北阵亡。 徐司马,字从政,扬州人。元末兵 ![]() 九年,迁镇河南。当时在汴梁新建京北,实为重地,太祖素来认为司马贤良,特委以重任。宋国公冯胜在河南练兵,遇上星变,在大梁占卦。太祖派使者秘密指示冯胜,说:“并把此话告诉马儿。”又指示二人说:“天象常见,大梁军民杂处,尤其要谨慎防范。现秦、晋二王已回到京城,应当严兵宿卫。王抵达汴梁时,如果宋国公出来 ![]() ![]() ![]() 司马喜好文学, ![]() 叶旺,六安人,和合肥人马云同隶属长 ![]() ![]() ![]() ![]() ![]() ![]() 不久,纳哈出果然带领大军来到,见防御十分严密,不敢攻打,绕过盖州到达金州。金州城的防御设施还没完工,指挥韦富、王胜等人督促士兵分守诸门。乃剌吾是敌人的骁将,他率精骑数百在城下挑战,⾝中伏弩倒地,被抓俘,敌人大为沮丧。韦富等人纵兵攻打,敌人败退,不敢沿着来的道路退走,从盖城南十里沿着柞河逃走。叶旺早就派兵扼守柞河。自连云岛到窟驼寨十余里,沿河垒起冰块为墙,浇上⽔,晚上冻结,像城墙一样坚固。在沙中布下钉板,旁边设下陷阱,埋伏军队等候敌人。马云和指挥周鹗、吴立等人在城中树起了大旗,按兵不动,安静得像没人一般。待敌人到达城南,伏兵四起,两山旌旗蔽空,矢石如雨点般地 ![]() 十二年(1379),命令马云征讨大宁。捷报频传,受到奖赏,被召回京。数年后去世。叶旺仍然留守。⾼丽派遣使者带上书信和礼物,而龙州郑⽩等人请求內附。叶旺把这些上奏太祖。太祖说他们作为人臣没有外 ![]() 叶旺和马云镇守辽东,披荆斩棘,建立军府,抚济军民,开垦田地万余顷,成为永久之利。叶旺镇守的时间更长,前后长达十七年。辽东的百姓称颂他的功德。嘉靖初年,因二人在辽东有功,命令有关部门设立祠庙,舂秋祭祀。 缪大亨,定远人。最初纠集义兵为元攻打濠州,没有攻克,元兵溃败,大亨独自带领二万人和张知院屯驻横涧山,固守了一个多月。太祖用计夜袭了他的营地,被攻破,大亨和他的儿子没有逃走。第二天天亮,他又收集散兵,列阵以待。太祖派他的叔叔缪贞前去谕降,并命令他带领所属队部从征。自此,他为太祖多次立功,提升为元帅。大亨领兵攻占了扬州,降服了青军元帅张明鉴。 最初,明鉴在淮西聚众,以青布作为旗号,称为“青军”又因善于使用长 ![]() ![]() ![]() ![]() 大亨统军颇有方略,宽厚不扰民,治军严肃,噤暴除残,百姓十分⾼兴。但不久去世。太祖路过镇江,叹息道:“缪将军生平端直,未尝有过错,没有见到他十分可惜啊。”于是派使者代奠。 武德,安丰人。元至正年中为义兵千户。知道元将要灭亡,就对其帅张鉴说“:我辈才雄万夫,现东败西挫,形势已可预料,不如早选择可依靠的主子。”张鉴认为他说得有理,就率兵归附了太祖,隶属李文忠,随赴池州,奋力战斗,右股中流矢,用手拔去,继续战斗。先后占领于潜、昌化,攻克严州,晋升为万户。苗帅杨完者驻扎在乌龙岭,武德请战,说:“可以袭取。”李文忠问其原因,回答说:“登⾼观敌,其部曲浮躁不安,吵吵闹闹。”文忠点头称好。随即袭击杨完者,歼灭了敌军。随后占领兰溪,攻克诸暨,攻打绍兴,在这些战役中,武德都冲锋陷阵在前,置右臂受伤而不顾。文忠叹道:“将士如果人人如此,又何难战无不胜呢?” 蒋英、贺仁德叛 ![]() ![]() 张鉴,又名明鉴,淮西人。归附太祖后,每次战斗都与武德在一起,死在武德之前。官至江淮行枢密院副使。 蔡迁,籍贯不详,元末随芝⿇李驻守徐州。芝⿇李战败后,归附太祖,担任先锋。随大军渡江,攻下采石,攻克太平,占领溧⽔,攻破蛮子海牙⽔寨和陈聎先,屡立战功,平定集庆,授予千户。跟从徐达攻取广德、宁国,晋升为万户。进攻常州,俘虏了⻩元帅,于是担任都先锋。从征马驮沙,攻克池州,攻打枞 ![]() ![]() ![]() ![]() 蔡迁担任将领十五年,未曾立独作战,多半跟从诸将征讨。⾝经数十战,奋勇当先,横刀立马左右杀敌,敌人不敢近⾝,遍体伤痕,不堪视之,而蔡迁却不在意,深为太祖器重。去世后,太祖十分痛惜,亲自制文祭奠。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最初隶属俞通海,随军攻蛮子海牙于采石。因王铭骁勇,挑选为奇兵。 ![]() ![]() ![]() ![]() 洪武四年(1371),考察百户中各善用 ![]() ![]() ![]() 宁正,字正卿,寿州人。幼年为韦德成养子,冒姓韦。元末随德成归附朱元璋,随大军渡江。德成战死宣州,太祖命宁正统领其队部。累功被授予凤翔卫指挥副使。随大军平定中原,进⼊元都,招降元将士八千余人。傅友德自真定平定定州,命宁正镇守真定。随后跟从大军攻取陕西。冯胜攻克临洮,留下宁正镇守。大军围攻庆 ![]() ![]() 洪武三年(1370),被授予河州卫指挥使。上奏说“:西北的百姓转运军饷十分辛劳,而茶布又可以 ![]() 十三年(1380),宁正跟从沐英北征,活捉了元平章脫火⾚、知院爱⾜,占领了全宁四部。十五年,晋升为四川都指挥,平定了松、茂诸州。云南平定不久,命令宁正和冯胜共同镇守。思伦发作 ![]() ![]() 袁义,庐江人,本姓张,是德胜的族弟。最初为双刀赵的总管,镇守安庆,在沙子港打败赵同佥、丁普郞。左君弼招抚他,未从。德胜战死,才来归附太祖,任命为帐前亲军元帅,赐给姓名。多次从征讨伐,累功升为兴武卫指挥佥事。跟从大将军北征,在通州打败了元平章俺普达等人,在泽、潞州赶跑了贺宗哲、詹同,功劳最大。又从定陕西,打败了元豫王的队部。与诸将联合攻打庆 ![]() 随后跟从沐英征讨云南,攻克普定诸城,留守楚雄。蛮人屡次叛 ![]() 金兴旺,早年事迹不详。担任威武卫指挥佥事,晋升同知。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自河南至陕西,请求增加队部守卫潼关,命兴旺协助郭兴镇守,晋升为指挥使。第二年攻打临洮,兴旺移师镇守凤翔,转运军饷。不久,贺宗哲攻打凤翔,兴旺和知府周焕守城。敌人用荆条编成大箕,形状似半舫,背负着大箕攻城,矢石不能进⼊。兴旺投稻草烧焚,但稻草遇风扬起。于是把铁钩置于稻草中,再把稻草掷⼊敌人的空隙中,火着了,敌人弃箕而逃。敌人又改从地道攻城,城中士卒用长矛 ![]() ![]() ![]() ![]() 第二年,徐达进⼊沔州,派兴旺和张龙由凤翔进⼊连云栈,联合攻打兴元。敌守将投降,命兴旺镇守,兴旺被提升为大都督府佥事。蜀将吴友仁率兵三万进攻兴元,兴旺率领城中的全部兵力共计三千人御敌。他脸中流矢,子套后又投⼊战斗,杀敌数百人。敌人越来越多,于是收兵进城。友仁决濠填堑,誓要攻破此城。徐达得知,命令傅友德夜袭木槽关,攻打斗山寨,每人拿十个火炬,相互连接在山上。友仁十分害怕,逃跑了。兴旺出兵攻打,敌人坠⼊悬崖而死的不计其数,友仁从此元气大伤。此时兴旺威震陇、蜀。而建国初诸都督中,守城功劳最大的,除兴旺外,首推费子贤。 花茂,巢县人。最初跟从陈聎先,不久归附太祖。随大军平定江左,消灭陈友谅,平定中原、山西、陕西,累积功劳授予武昌卫副千户。征讨西蜀,攻克瞿塘关,进⼊重庆,攻下左、右两江和田州,晋升为神策卫指挥佥事,调任广州左卫,平定 ![]() ![]() ![]() ![]() 丁⽟,初名国珍,河中人。曾在韩林儿帐下担任御史,时人对他的才辩颇为赞赏。吕珍攻占安丰,丁⽟前来归附太祖。接着随征彭蠡,担任九江知府。大兵回到建康,彭泽山民叛 ![]() 洪武元年(1368),晋升为都指挥使,不久兼任行省参政,镇守广西。十年,召为右御史大夫。四川威茂土酋董贴里叛 ![]() ![]() 郭云,南 ![]() ![]() ![]() ![]() ![]() 长子郭洪,年仅十三岁。太祖下谕道“:郭云出自乡间,倡义旗保卫乡里,生平坎坷,竭尽全力。王师北伐,人人响应,但郭云数战不屈服,势穷援绝,最终仍无异心。我赞赏他的气节,在有关地方试用,百姓都歌颂他的恩德,让他镇守故乡,则军民安居乐业。他虽没有汗马功劳,倒戈之功,但政绩显著,忠义凛然。他儿子郭洪可列⼊开国功臣行列,授予宣武将军、飞熊卫亲军指挥使司佥事,并予以世袭。”同时对降将予以世袭职位的还有王溥。 王溥,安仁人。在陈友谅部下任平章,镇守建昌。太祖命令将领前往攻打,没有攻下。朱亮祖在饶州安仁港攻打,也失利。陈友谅的将领李明道进攻信州,王溥的弟弟汉二在军中,都被胡大海俘虏,归附行省李文忠,文忠命令他们两人招降王溥。这一年太祖占领了江州,陈友谅逃至武昌,王溥才派使者请降,仍受命镇守建昌。第二年,太祖到龙兴,他率领部下朝见,受到慰劳,并随太祖归建康,赐给官邸于聚宝门外,把他的街命名为“宰相街”以示特别宠幸。不久,命他攻取抚州和江西未归附的郡县。又随克武昌,晋升为中书右丞。洪武元年(1368)受命兼任詹事府副詹事。跟从大将军北征,多次立功。赏赐文币,提升为河南行省平章,不掌管具体事务。年食禄和李伯升、潘元明相等。 最初,王溥没当官时,侍奉⺟亲叶氏躲避战 ![]() ![]()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