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 书号:10125 时间:2017/3/25 字数:10011 |
上一章 德行 下一章 ( → ) | |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 ![]()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叔度,乃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李元礼风格秀整,⾼自标持, ![]()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箸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客有问陈季方:“⾜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琊?”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华歆遇弟子甚整,虽闲室之內,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不失雍熙之轨焉。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 ![]() ![]() 王祥事后⺟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 ![]()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 ![]() ![]()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天之道也。” 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王安丰遭艰,至 ![]() ![]() 王戎⽗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郞。当时以为美事。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郗公值永嘉丧 ![]() ![]() ![]() 顾荣在洛 ![]() ![]() ![]() 祖光禄少孤贫, ![]()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 ![]()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 ![]()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意 ![]()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箸青布 ![]() ![]() 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曰:“莫得 ![]()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 ![]()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琊?”答曰:“非为痛,⾝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巾军)琊?”范笑而受之。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脫落盘席闲,辄拾以啖之。虽 ![]() ![]() 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內外无预知者,意⾊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时论以此多之。 王仆 ![]()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 ![]()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吴郡陈遗,家至孝,⺟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孔仆 ![]() 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 ![]() ![]() 译文 陈仲举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家国政治。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报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陈仲举说:“周武王刚战胜殷,就表彰商容,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我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周子居常说:“我过一段时间见不到⻩叔度,庸俗贪婪的想法就又滋长起来了!” 郭林宗到了汝南郡,去拜访袁奉⾼,见面一会儿就走了;去拜访⻩叔度,却留宿一两天。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叔度好比万顷的湖泊那样宽阔、深邃,不可能澄清,也不可能搅浑,他的气量又深又广,是很难测量的呀!” 李元礼风度出众,品 ![]() 李元礼曾经赞叹荀淑和钟皓两人说:“荀君识见⾼明,人们很难超过他;钟君有最美好的德行,却是可以学习的。” 太丘县县长陈皇去拜访朗陵侯相荀淑,因为家贫、俭朴,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元方驾车送他,少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长文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叔慈 ![]() 有位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长有哪些功勋和品德,因而在天下享有崇⾼的声望?”季方说:“我⽗亲好比生长在泰山一角的桂树;上有万丈⾼峰,下有深不可测的深渊;上受雨露浇灌,下受深泉滋润。在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深泉有多深呢!不知道有没有功德啊!” 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杰出的才能,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各自论述自己⽗亲的事业和品德,两人争执不下,便去问祖⽗太丘长陈寔。陈寔说:“元方很难当哥哥,季方也很难当弟弟。” 荀巨伯到远处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強盗攻打郡城,朋友对巨怕说:“我这下活不成了,您可以走了!”巨伯说:“我远道来看您,您却叫我走;损害道义来求活命,这难道是我荀巨伯⼲的事吗!”強盗进了郡城,对巨伯说:“大军到了,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汉,竟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我自己代朋友去死。”強盗听了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有道义的家国!”于是就把军队撤回去了,全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华歆对待弟子很严肃,虽然是在家里,礼仪也像在朝廷上那样庄敬严肃。陈元方兄弟却是尽量实行和睦友爱的办法。但是两个家庭內部,都没有失掉和睦安乐的治家准则。 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王朗常常在识见和气度方面推崇华歆。华歆曾经在蜡祭那天把子侄聚到一起宴饮,王朗也学他的做法。有人向张华说到这事,张华说:“王朗学华歆,都是学些表面的东西,因此距离华歆越来越远。”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強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便仍旧带着并帮助他。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王祥侍奉后⺟朱夫人非常小心。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李子特别好,后⺟一直派他看管着。有时风雨忽然来临,王祥就抱着树哭泣。有一次,王祥在另一张 ![]() 晋文王称赞阮嗣宗是最谨慎的,每逢和他谈话,他的言辞都很奥妙深远,未曾评论过别人的短长。 王戎说:“和嵇康相处二十年,未曾看见过他有喜怒的表情。” 王戎和和峤同时丧⺟,都因为尽孝得到赞扬。王戎骨瘦如柴,和峤哀痛哭泣,礼仪周到。晋武帝对刘仲雄说道:“你经常去探望王戎、和峤吗?听说和峤过于悲痛,超出了礼法常规,真令人担忧。”仲雄说:“和峤虽然礼仪周到,精神状态没有受到损伤;王戎虽然礼仪不周,可是伤心过度,伤了⾝体,骨瘦如柴。臣认为和峤是生孝,王戎是死孝。陛下不应为和峤担扰,而应该为王戎担忧。” 梁王和赵王是皇帝的近亲,贵极一时。中书令裴楷请求他们两个封国每年拨出赋税钱几百万来周济皇亲国戚中那些贫穷的人。有人指责他说:“为什么向人讨钱来做好事?”裴楷说:“破费有馀的来补助欠缺的,这是天理。” 王戎说:“太保处在正始年代,不属于擅长清谈的那一类人。等到和他谈论起来,原来义理清新深远。他不以能言见称,恐怕是崇⾼的德行掩盖了他的善谈吧!” 安丰侯王濬冲在服丧期间,哀毁之情超过一般人。中书令裴楷去吊唁后,说道:“如果一次极度的悲哀真能伤害人的⾝体,那么濬冲一定免不了会被指责为不要命。” 王戎的⽗亲王浑,很有名望,官职做到凉州刺史。王浑死后,他在各州郡做官时的随从和旧部下,怀念他的恩惠,相继凑了几百万钱送给王戎做丧葬费,王戎一概不收。 刘道真原来是个罚服劳役的罪犯,扶风王司马骏用五百匹布来替他赎罪;不久又任用他做从事中郞。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值得称颂的事。 王平子、胡毋彦国等人都以放 ![]() 郗公(郗鉴)在永嘉丧 ![]() ![]() 顾荣在洛 ![]() ![]() 光禄大夫祖纳少年时死了⽗亲,家境贫寒,他生 ![]() ![]() 周镇从临川郡解任坐船回到京都,还来不及上岸,船停在青溪渚。丞相王导去看望他。当时正是夏天,突然下起暴雨来,船很狭窄,而且雨漏得厉害,几乎没有可坐的地方。王导说:“胡威的清廉,哪里能超过这种情况呢!”立刻起用他做吴兴郡太守。 当初邓攸躲避永嘉之 ![]() ![]() 王长豫为人谨慎和顺,侍奉⽗⺟神⾊悦愉,克尽孝道。丞相王导看见长豫就⾼兴,看见敬豫就生气。长豫和王导谈话,总是以谨慎细密为本。王导要去尚书省,临走,长豫总是送他上车。长豫常常替⺟亲曹夫人收拾箱笼⾐物。长豫死后,王导到尚书省去,上车后,一路哭到官署门口;曹夫人收拾箱笼,一直把长豫收拾过的封好,不忍心再打开。 散骑常侍桓彝听到有人谈论竺法深,就说:“此公素来有名望,而且受到前辈贤达的赏识、赞扬,又和先⽗是最好的朋友,不该谈论他。” 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他,叫他把马卖掉。庾亮说:“卖它,必定有买主,那就还要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从前孙叔敖打死两头蛇,以保护后面来的人,这件事是古时候人们乐于称道的。我学习他,不也是很旷达的吗!” 光禄大夫阮裕在剡县的时候,曾经有过一辆很好的车,不管谁向他借车,没有不借的。有个人要葬⺟亲,心想借车,可是不敢开口。阮裕后来听说这件事,叹息说:“我有车,可是让别人不敢借,还要车子做什么呢!”就把车子烧了。 谢奕做判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拿醇酒罚他喝,以至醉得很厉害,却还不停罚。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蓝布 ![]() 太傅谢安非常敬重褚季野,曾经称颂说:“褚季野虽然口里不说,可是心里明⽩是非,正像一年四季的气象那样,样样都有。” 丹 ![]() 晋简文帝还在任抚军将军的时候,他坐 ![]() 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追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子?”谢安回答说:“我经常以自⾝言行教导儿子。” 晋简文帝还在任抚军将军的时候,他坐 ![]() 范宣八岁那年,有一次在后园挖菜,无意中伤了手指。就大哭起来。别人问道:“很痛吗?”他回答说:“不是为痛,⾝体发肤,不敢毁伤,因此才哭呢。”范宣品行⾼洁,为人清廉俭省,有一次。豫章太守韩康伯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肯收下;减到五十匹,还是不接受;这样一路减半,终于减至一匹,他到底还是不肯接受。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一个人难道可以让老婆没有 ![]() 王子敬病重,请道家主持上表文祷告,本人应该坦⽩过错,道家问子敬一向有什么异常和过错。子敬说:“想不起有别的事,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 殷仲堪就注荆州刺史以后,正遇上⽔灾歉收,吃饭通常只用五碗盘,除外没有其他荤菜;饭粒掉在盘里或坐席上,马上捡起来吃了。这样做,虽然是想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也是因为他的本 ![]() ![]() 当初,南郡公桓玄和杨广一起去劝说荆州刺史殷仲堪,认为他应该夺取殷觊主管的南蛮地区来建立自己的权力。殷觊也马上明⽩了他们的意图。一次趁着行散,随随便便地离开了家,便不再回来,里里外外没有人事先知道。他神态悠闲,和古时候的楚国令尹子文一样没有怨恨。当时的舆论界就因为这事赞扬他。 仆 ![]() 南郡公桓玄打败荆州刺史殷仲堪以后,逮捕了殷仲堪的将佐十来人,咨议参军罗企生也在里面。桓玄向来待企生很好,当他打算杀掉一些人的时候,先派人去告诉企生说:“如果向我认罪,一定免你一死。”企生回答说:“我是殷荆州的官吏,现在荆州逃亡,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脸向桓公谢罪!”绑赴刑场以后,桓玄又差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企生答道:“过去晋文王杀了嵇康,可是他儿子嵇绍却做了晋室的忠臣;因此我想请桓公留下我一个弟弟来奉养老⺟亲。”桓玄也就按他的要求饶恕了他弟弟。桓玄原先曾经送给罗企生⺟亲胡氏一领羔⽪袍子;这时胡氏在豫章,当企生被害的消息传来时,当天就把那领⽪袍子烧了。 王恭从会稽回来后,王大去看望他。看见他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子,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回来,自然会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大走后,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张竹席送给王大。自己既没有多余的竹席,就坐在草席子上。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王恭回答说:“你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 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亲喜 ![]() 仆 ![]() 吴道助和吴附子兄弟俩住在丹 ![]() ![]() ![]() |
上一章 世说新语 下一章 ( → ) |
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梦溪笔谈了凡四训黄帝内经续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周易史记 |
刘义庆的免费历史小说《世说新语》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世说新语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世说新语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